古人讲“志向”,今人讲“理想”。“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aea”,意思是指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说文解字》说:“志者,心之所之也。”立志就是确定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为自己规定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人们常说,鸟无翅不能飞,人无志不成才,有志者事竟成。人生在世,贵在选择生活目标;治学成才,则贵在立志。船舰没有目标不能起航,弓箭没有目标等于无的放矢,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会既缺乏前进的动力,又失去成功的归宿。而那些树立了远大理想的有志者,却是清醒的奋斗者。他们方向明确,目标集中,治学以及日常生活都充满了动力与希望。只要他们持之以恒,就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成为有所造就的人才。
一、先秦诸子论立志、治学与成才
1.孔子谈立志、治学与成才
孔子生于春秋、战国之交,当时“礼崩乐坏”,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剧烈变革。为了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孔子在少年时就立志治学成才,并为之奋斗终身。他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因为孔子在15岁时就立下了治学成才的雄心壮志,并且终身为之奋斗,因此才取得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的结果,使他成为一个古今中外闻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志当存高远。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他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必定会被眼前鸡毛蒜皮的小事所烦恼。孔子企图建立一种符合于“仁”的理想社会,因此曾为他的弟子和社会上的读书人规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的弟子曾参也曾高度概括过孔子这一主张,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师徒认为,读书人应该志于仁,志于道,也就是把实现仁的境界当做自己的历史责任,努力为建立一个符合于“仁”和“道”的理想社会而奋斗。这个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它不仅要求人们努力培养自己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而且要求人们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和才能技艺,还要求人们不停地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少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立志并不难,难的是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不停地奋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就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孔子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认为,志向、意志对一个人的指挥作用能够超过三军主帅的作用。三军的主帅是可以被夺去的,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能强迫他改变。
以上分析说明,治学成才不仅贵在立志,而且贵在守志不移。只有像“匹夫”那样志不可夺,像孔子那样十年、几十年坚守自己的志向,并不断为之奋斗,才有希望成为杰出的人才。那种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种只有三分钟热度,奋斗一阵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退却的人;那些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兴趣经常转移的人,是不可能作出什么成绩、成为杰出人才的。
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在谈到修身问题时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这既是墨家师徒治学成才的经验之谈,又是墨子对其弟子及世人的期望和鞭策。
墨子希望建立一种“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秩序,为自己和他人提出了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他大声疾呼:“为贤之道将奈何?日: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大家有力出力,有财出财,有道者出智慧,共同解除“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民之“三患”,努力建设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理想社会。
正是由于墨子具有这种崇高的理想,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不幸遭遇,因此从思想上就与儒家格格不入。尽管他早年接受过儒家的教育,又曾做过官,但他后来还是与儒家决裂并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反对儒家靡费民财、讲求繁琐礼义的“周道”,主张学习夏禹的刻苦行事,并且身体力行,“以裘褐为衣,以忮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以“摩顶放踵而利天下”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正反映了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
墨子认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因此他不相信天命,认为“命富则富,命贫则贫”是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欺骗。他明确歌颂“强”与“力”,主张“强力而行”,“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暖,不强必寒。”人们的富贵、温饱、荣辱,社会的治乱祸福,都建立在人类自我努力的基础之上,“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这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使墨子与其他学者划清了界限。
另外,墨家学派具有严密的组织,形成了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的政治团体,他们的首领称为“巨子”,相当于教主,其门徒要绝对服从“巨子”的指挥。正如《淮南子·泰族训》所说: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这是墨家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总之,墨子及其墨家弟子是一批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人;是—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因此,他们不仅在当时名声显达,其学说号称“显学”,而且名扬后世,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可供研究、探索的思想资料,他们治学成才的经验也对我们有不少启迪作用。
3.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和孔子一样,也十分重视立志问题。“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孟子有关立志问题的一句名言。有一次,齐宣王的儿子王子垫问孟子:“士何事?”那些士人干什么事呢?孟子回答说:“尚志。”
王子垫又问:“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认为,读书人一生中为之奋斗的应该是高尚的志向。什么叫高尚的志向呢?就是要立志行仁义。居仁之所,行义之路,时时处处为实现仁义而奋斗,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的事业就算是完备了。
孟子认为,一个人树立了高尚的志向之后,还必须坚持这种志向,这就叫做“持志”,而“持志”与一个人的思想、意气、感情包括兴趣、爱好又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有利于“持志”的兴趣、爱好、思想、意气、感情需要在平时就注意积累培养,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养气”;那些不利于“持志”的兴趣、爱好、思想、意气、感情则要注意加以排除,这叫做“持其志,无暴其气”,即坚持正确的志向,切不可只凭意气、感情用事。孟子与公孙丑曾经专门讨论过这一问题,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一个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等于三军有了主帅,前进有了方向,而正确的思想、意气、感情则是一种充实体内的力量,是一个人实现自己志向的前进动力。因此孟子又说:
“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一个人的志向如果能够专一,就能影响、推动他的思想、意气、感情,而他的思想、意气、感情如果能够专一,也能反转来影响他的志向,有利于推动他的志向变成现实。
正因为“志”与“气”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孟子才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命题:“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孟子本人的解释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并非本来存在于自然界的精气,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培养出来的,它具有至大、至刚和正直的特点。如果不断地对这种气进行培养,不加妨害,它就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浩然之气”是与义和道配合而产生的,一个人具备了充满正义感的浩然之气,自然就能勇往直前;相反,如果缺乏义和道,缺乏正义感,这种人就会丧失前进的勇气。孟子指出,这种“浩然之气”是正义的思想言行不断积累的结果,而不是做了一两件正义的事情就能突然得到的。“养气”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培养这种正义的思想、意气、感情乃至兴趣、爱好,日积月累,习以为常,才能逐步形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基本含义。
尽管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但后世往往把这种“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无数志士仁人正是在这种“浩然之气”的指导下修身、成才、团结奋斗,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中一些人甚至做到了杀身成仁,“舍生而取义”。古代的文天祥从容就义时写下的血书“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是对这种“浩然之气”的最好的注释;近代的谭嗣同等六君子昂首阔步走向刑场,伸颈就戮,又何尝不是受这种“浩然之气”的鼓舞呢?一个人的志向不可夺,其气节就是不可侮的。他一定不会为任何敌人、困难所压倒、所屈服,最终将战胜艰难险阻,作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
4.荀子谈君子之志
荀子的《劝学》篇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治学成才的座右铭。
正是在该篇中,荀子提出了有关君子立志的一个重要命题: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悟悟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暗中立下远大的志向,在认识上就不会有远见卓识,在学业上就不会有显著的成绩;如果不能埋头苦干,没有顽强的奋斗精神,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那么,一个人究竟应该立下什么样的“冥冥之志”呢?在《修身》篇中,荀子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正面回答:
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彭祖,是古代传说中最长寿的人;尧、禹则是儒家心目中先王的代表、王道的化身。荀子认为,人们通过“治气养生”可以大大延长寿命,甚至可以追随于彭祖之后;通过“修身自强”,则可以逐步成为与尧、禹等圣人齐名的人物。在《性恶》篇中,荀子进一步阐明了人人可以为尧、禹,人人可以为圣人的理论依据。他说:无论什么人,只要能够“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荀子不仅希望君子以圣贤为师,人人争做圣贤,而且希望君子全面发展。在《劝学》篇的结尾处,荀子提出了另一个重要命题:“君子贵其全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关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由于学识不全面、不纯粹故不足以称为完美,因此君子应该反复钻研、用心思索,借以弄通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达到融会贯通,并且努力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努力实践,去掉那些有害的东西,培养有益的学识。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凡是不全面、不纯粹的东西,耳、目、心、口都不与它们发生关系,最后发展到能够自觉地去吸收那些全面发展的知识。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君子经过这样全面发展之后,权利再大也不能使你屈服,人再多也不能使你改变意志,天下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使你动摇。活着这样坚持去做,至死也不中途变卦,这就叫做优良的品德。有了这种坚定的优良品德,就能应付各种事变,这就叫做完美的人。就像天显其光明,地显其广大一样,君子则贵在全面发展。
这就是荀子《劝学》篇的落脚点。
荀子指出,人们只要肯于按照他指引的方向进行学习、修养,就可以从“小人”的圈子里跳出来,成为“士”,成为“君子”,成为贤人和圣人。这些君子即使处在穷途末路也不会丧失其志向和气节,而在富贵发达时则会保持谦恭的美德,不骄横跋扈,做到“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穷处而荣,独居而乐”。那些成为圣人、大儒的人们,对形势的发展更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下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这就是说,人们经过努力学习,修身自强,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志向,即使处在黑暗时代,他们的才能也不会被埋没。因此荀子希望,君子在任何隋况下都不应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应放弃自己的志向。
5.《吕氏春秋》谈立大志,做“达士”
《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历来被视为杂家之作。因为此书创作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夕,所以作者在谈到立志问题时,往往主张立大志,做“达士”,争取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在《有始览》的《谕大篇》与《士容论》的《务大篇》中,作者集中论述了立大志、干大事的主要理由。其一是说,立大志干大事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也可以干一番次大的事业,至少也能“成显名”而名扬天下。作者举例说: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既足以成帝矣。禹欲帝而不成。既足以正殊俗矣。汤欲继禹而不成,既足以服四荒矣。武王欲及汤而不成,既足以王道矣。五伯欲继三王而不成,既足以为诸侯长矣。孔丘、墨翟欲行大道于世而不成,既足以成显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