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这是学校工作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抓教育质量,是校长职能所决定的,也是国家和社会对学校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两全”方针和“转轨”的战略决策,就是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需求提出来的。要实现“转轨”这一办学方向的根本转变,校长就要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北京五中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而又可行的办学目标、质量目标和管理目标体系,并且要不断综合平衡,调动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职工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学校预期的目标而努力,这是校长治校方略的基点。如果校长治校只知道上级的指示和有关教育法规,缺少对自己学校的研究,没有从实际中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这样的校长就不能算是一个好校长。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学校。八十多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1978年被定为省,市重点中学以来,上下努力,已办成一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稳定的重点中学。去年,在首批省一级学校评估中,评估团作出了“执信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校史,校园美丽,办学条件优越,管理好,质量高,享有高声誉的好学校。执信的校风正,思想工作细,育人方法活,上级政府承认,社会与家长赞扬”的评价。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继承发展,开拓进取,就大有文章可做。北京五中的校长经过任教以来的几年实践,总结概括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提出“执信人”的概念。执信中学建校八十多年来所以取得显著的办学成绩,其根本原因是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并有奉献精神的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要开创新局面,关键是把这支队伍推向新台阶,形成执信的精神支柱和执信的教育合力。基于此出发点,他提出了执信人的概念,概括出“执信干部”、“执信教师”、“执信员工”、“执信学生”的形象与要求。并创办“执信人”与“执信教研”两份校刊,大造舆论,大张旗鼓地宣传“执信人”的精神,树立“执信人”的风范,使全校师生都确立作为“执信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对被评为市级以上的先进教职工和学生都授予“优秀执信人”的称号,学校给予奖励并宣传他们的事迹,树立先进的榜样,以此形成执信师生的自我教育力量。
2、为师生“树碑立传”。执信的教职工中蕴藏着一批积极向上,全心全意,有高度的责任感的中坚力量。他们身怀绝技,各显神通,在教育或教学中有相当高的水平。当然,校园也不是世外桃源,同样存在文人相轻的各种习气,学校要积极提倡:“道深、业精,学有特长,教有专长”的教学和学风,力求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对学有特长的学生,教有专长的教师都给他们办个人成绩展览橱窗,表彰他们的事迹和成就,使“能人”能被群众了解,又能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摒弃文人相轻的坏习。到目前为止,北京五中先后为十位教师,六十多位学生开办了个人宣传橱窗。榜样所蕴含的激励因素是强大的教育力量。宣传橱窗是外因,橱窗效应所催发的内驱力是内因,内外因结合所引发的积极性获得充分发挥,就会对群体产生归属感和成功欲。这是校长治校所不可或缺的思想和心理的凝聚力量。
3、为师生创设优良的教学和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可以育人。在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布局合理,整洁优雅的校园中学习和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教育和享受。1991年,学校在《执信中学十年规划》中提出了校园的整体改造计划,争取在十年内使校园建筑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有计划地在校园内广栽树木和草地,设置“艺术喷泉”、“滴泉”等景点,增建“任重道远”和“茅以升”的雕塑,平整场地,开辟执信广场。教学设施的配套工程也加大力度。近年来新建了初中教学楼,增设了天象馆、视听室、创造室、历史专用课室,大大改善办学条件。良好的环境能调节师生的情绪,使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鼓舞和教育。
三、校长治校要建立人为本位的用人机制
校长治校要以“一切管理都是人的管理”为指导思想,根据人的心理特点,以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出发点,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控制和师生是学校的主人三条准则,从目标管理入手,完善班子管理、教学管理、年级管理和内部管理体制。
1、在学校管理中,把抓好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管理水平摆在首位。北京五中的班子建设多年坚持十六字方针:“学习、团结、坚强、廉洁、深入、民主、创新、效率”,这对提高班子的战斗力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班子成员变动较大,很多年轻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在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团结、和谐、称职、上进”的八字要求。八字要求强调班子成员之间要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境界,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这是比团结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使班子建设达到预期效果,学校把干部的学习制度化,通过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政策和理论水平,树立“我为执信多奉献”的精神。校长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定期向支部通报学校的重大校政,征求意见。向校务委员,民主党派,工会委员通报学校的重大的工作情况。务必做到:“计划决策一次到位,监督实施责任到人,检查总结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班子的群体作用。
2、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教师手册”制度,要求教师自觉遵守和发扬体现“执信教风”的“三知三同”、“三热爱”和八项要求。“三知三同”是:思想上知心同德,工作上知难同进,生活上知足同乐。“三热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执信中学,热爱执信学生。“八项要求”是热爱专业,忠诚教育;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服从分配,勇挑重担;不断进取,探索创新;平等待生,教学民主;团结同志,互学互教;教书育人,全面负责;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对学生也提出发扬“执信学风”——“四个精神”和“六化要求”。“四个精神”是:虚心好学,刻苦认真的精神;博闻强记,多思多问的精神;阐精求知,独立思考的精神;“六化要求”是:理解概念明确化,掌握知识系统化,思考方法科学化,动手操作规范化,总结规律概念化,逻辑表达清晰化。为了使教学管理更具科学性,又把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结合起来,在静态管理方面,学生做好“自我评价曲线图”;教师做好考试命题、成绩评定,质量分析等工作。在动态管理方面,除了抓好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外,还注意了解教情(教师备课、上课、辅导等)、学情(学生听课、完成作业、预习、阅读课外资料等)和实际效果(评教评学等情况)。为了更好地掌握教学动态情况,我们制定了学科的课堂评价表;建立了科组工作评估制度,加强科组建设和发挥科组在学科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对班主任工作与年级管理也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常规要求。
3、在行政管理方面,重点是抓好常规管理,形成优良的校风。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工作规范化的表现,是各种常规的结晶与升华,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和激励力量。学校常规是对学校工作运作流程和操作方式的规范和要求,是对全体师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的一种方式。在管理中要做到管中有导,管导结合,引入竞争机制,做到职责清楚,奖罚分明,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在行政管理上北京五中实行处室主任负责制的层级管理方式。由于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再加上督促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分析,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管理水平,取得了1+1>2的管理效果。概而言之,在行政管理上校长要充分放权,做到大权不独揽,小权要分散;宏观要指导,微观要放手;认真督查,总结经验,建立制度,形成规范,及时表彰,依法治校。
四、校长治校要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是重点中学的任务。近年来,北京五中的高中毕业班工作连续取得令人可喜的佳绩。初中毕业会考连续多年获榜首。这些成绩的获得与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
1、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其职责是教书育人。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传道与授业在于其知识与道德风范。北京五中提倡教师树立:“敬业、建业、奉献”的精神。敬业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终身为教育服务;建业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拼搏,建功立业做出成绩。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力求做到:“道深、业精、教有专长”。一个教师能做到师德高尚、热爱学生、业务精良,能掌握本学科中某一专长,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们鼓励教师刻苦钻研业务,攻读研究生课程,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培养一支学者型的教师队伍。
2、大胆培养青年教师,不拘一格用人材。正确地评价一个人,不拘一格地用人,大胆使用有缺点的教师,给年青教师压担子,鼓励冒尖等是校长的人才观的体现。有一位三十出头的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先后担任过年级组长和科组长,工作成绩不错,但为人主观,工作方法比较生硬。在提拔他任教导处副主任时就有两种不同意见:赞成的认为他工作认真,有魄力,可以培养;不赞成的认为他主观,官气十足,没有群众观点;又如有一位青年女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都比较高,歌舞和书法的造诣都很高,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培养出全省状元尖子,但她很少联系群众,上课后,改完作业就回家。在考虑科组长的人选时,既有人极力推荐她,也有人极力的反对。类似情况屡见不鲜,如何进行取舍,关键是要“知人”,古人说:“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这就是说,用人要看主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知人”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善任”。善任就是在安排工作时能做到人尽其才,能发挥其优势,最终使其成才。这两位教师分别当上副主任和科组长后,工作干得都十分出色。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更加要解放思想。有一位只有两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他教完初一和初二就被安排到高三任教和担任班主任,在校园里也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拍手赞成者曰:“校长有胆识,重视培养年青人”;持反对意见者曰:“拿高三来当儿戏,简直是胡闹”!实践证明,这位教师不负众望,他任教的学科成绩在同类学校中排第一;他担任班主任的班不但出了学科类状元。又有一位青年教师从1989年始连续五年在高三任教,四年任班主任,教育教学成绩都非常显著,学校决定聘他为高级教师,享受高级教师待遇,经费由学校自筹支付,这是广州市低职高聘第一例,在青年教师中产生非常好的影响。
五、校长治校要勇于改革,创建学校特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师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二十世纪末乃至二十一世纪初国家对中小学提出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当代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成长,整体素质表现出明显的缺陷,特别突出表现在生存意识、实践能力及意志品格等方面。必须增强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到世界范围的各种竞争最终是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而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近几年,我们在转变教育思想方面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和“五个结合”。“四个坚定不移”即:教书育人坚定不移,抓基础与发展能力坚定不移,面向全体鼓励冒尖坚定不移,抓电化教学坚定不移。“五个结合”是指:教育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课堂教学指导思想方面,要求教师做到源于书本,高于书本,着眼于基础扎实,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发展素质。为此提出“三性”、“二理”、“三有利”。“三性”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教材的思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二理”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三有利”指教学过程注意贯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学校组织科组围绕“加强基础,培养智能”、“既注意智力因素的开发,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要坚持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个性特长”开展专题学习、研究,推动了学校的全方位的改革。
北京五中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办成中外闻名并具特色的学校,确立德育强校的宗旨,实施动力教育,形成执信的德育系统工程,滋育学生的学习动力,做人立志动力,强身健体动力,爱集体,爱劳动的动力,并由此采取正确态度对待学习,追求学习目标的达成,养成自尊、自爱、自强的基本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