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有了更丰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事实上,用词的准确只是我们修炼表达方式的一种,更重要的是,说话的思维和逻辑决定了我们沟通的有效。用聪明的方式与人交流,它所达到的效果远远高出我们的想象。
汉语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有了更丰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事实上,用词的准确只是我们修炼表达方式的一种,更重要的是,说话的思维和逻辑决定了我们沟通的有效。用聪明的方式与人交流,它所达到的效果远远高出我们的想象。
一天傍晚,正逢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拥挤不堪,而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林女士像往常一样对乘客喊道:“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谢谢了。”也许是太拥挤了,她连喊两次,仍无人响应。
林女士就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说:“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口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您得先过去。”
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让座。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
林女士看在眼里,心里顿时明白,她忙中偷闲,逗着小孩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忙笑着说:“不客气,不客气。”
林女士可谓是沟通的高手,试想如果林女士在请人让座时说:“那么大小伙子一点也不自觉!没看到别人抱着小孩吗?”此种口气不引起一阵争吵才怪。或是在劝抱小孩的妇女应及时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谢谢。”后果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她的做法是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爱护人的自尊心,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这是她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无论在什么场合,委婉的措辞永远比直接的批评和教育更能让人接受。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百货公司,要求退回一件外衣。她已经把衣服带回家并且穿过了,只是她丈夫不喜欢。她辩解说“绝没穿过”,要求退掉。
女售货员米雪检查了外衣,发现明显有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绝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精心伪装了没有穿过的痕迹。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
于是,机敏的米雪说:“我很想知道是否你们家的某位成员把这件衣服错送到了干洗店去。我记得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一起堆放在沙发上,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古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我怀疑你是否也遇到这种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明显痕迹。不信的话,你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顾客看了看证据知道无可辩驳,而米雪又为她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给了她一个台阶——说可能是她的某位家庭成员在没注意的情况下,把衣服送到了干洗店。于是顾客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
售货员米雪的话婉约又有道理,说到顾客心里去了,使她不好意思再坚持。一场可能的争吵就这样避免了。
有一次,世界著名滑稽演员侯波在表演时说:“我住的旅馆,房间又小又矮,连老鼠都是驼背的。”旅馆老板知道后十分生气,认为侯波诋毁了旅馆的声誉,要控告他。
侯波决定用一种办法,既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在电视台发表了一个声明,向对方表示歉意:“我曾经说过,我住的旅馆房间里的老鼠都是驼背的,这句话说错了。我现在郑重更正:那里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
我们看到,林女士针对别人的失误和不合理,采取了委婉的方式,但是侯波面对忍无可忍的事情,用更有力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连那里的老鼠都是驼背的”,意在说明旅馆小而矮:“那里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虽然否定了旅馆的小和矮,但还是肯定了旅馆里有老鼠,而且很多。侯波的道歉,明是更正,实是批评旅馆的卫生情况,不但坚持了以前的所有看法,而讽刺的意味则更浓烈。
这里我们就看出了不同表达所带来的效果,所以,在解决争端,表达感情,或者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找到一种最聪明的最理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