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玉莹带着小妮离开后,思悔的杜进决心洗手不赌了,他到县城找到了过去的战友董大为,讲了自己的遭遇和改悔决心。董大为复员后,利用改革机遇,“下海”办起了全县第一家装修公司。他痛斥了杜进,失去了这么一个好妻子,又见杜进确实要改悔,就让他在自己公司一边干活,一边设法找到玉莹和小妮。小玲被杜进寄养在董大为的家里,她每天都在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她扒在窗口,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用哭腔问董大为的妻子杨晶:“大妈,爹咋出去这么多天还不回来?”
杨晶和董大为没有孩子,杨晶很疼爱可怜小玲,总是回答说:“你爹他在外干活儿挣钱,过些日子就回来了。”
小玲就噘着嘴说:“老说‘过几天就回来’,可老是不回来。”
杨晶说:“他也想你呀,要不能天天给你打电话吗?”
小铃又说:“我最想我妈,还想妹妹小妮。”
杨晶同情地说:“将来她们也会回家来看你的。”
小玲悲伤地说:“你骗我,她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杨晶吃惊地看着她说:“你咋这么说?”
小玲说:“我妈不要我爸了,就不会回来了。”
杨晶眼神躲闪地说:“你别乱说,你妈咋能不要你爸和你了呢?”
小玲说:“我听见你们说的。”
杨晶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心想,别看孩子小,身体也不好,心警醒着呢!唉,真是可怜!
董大为去省城一个月了,杨晶也怪想的。她也替小玲着急,希望小玲的爸爸杜进早一天把孩子接到一起住。她暗暗在心里说,我要一辈子对大为好,也要大为一辈子对我好,这样,将来如果我们有了孩子才不会遭罪。
董大为终于回来了。杨晶替大为脱下衣服,娇嗔道:“都走了一个多月了,咋才想起回来?是不是又是路过,打个站就走啊?”
董大为说:“我也想和你在一起,可是公司实在太忙。”
杨晶嗔怪道:“别编瞎话了。现在在你眼里,钱最亲,我排不上号。”
董大为说:“别瞎想,挣钱都是给你花的,还是你第一重要。”
杨晶问道:“杜进咋没跟你一块儿回来?”
董大为疲乏地坐到沙发上,说:“活儿忙呀!鞍山有家大酒店搞装修,我派小杜把一批装修材料运过去,督促工程队一定按时把活儿干好。他过二天才能回来。”
杨晶问:“有玉莹的消息吗?”
董大为摇摇头,说:“还没有。小杜经常往派出所跑,民警们都烦了。说这又不是什么刑事案件,不可能投入多少警力,只能捎带着查一查。”
杨晶发愁说:“这可够闹心的了!” 董大为说:“是呀。杜进始终打不起精神来,整个人都蔫了。唉,没有老婆,家就散啦!”
杨晶忧虑地说:“小玲又病了,才吃了药睡下。”
董大为急问:“啥病?”
杨晶说:“医生说是肝炎。她成天抹泪想妈,可怜见的,咋办?”
董大为眉头紧蹙,说:“这么小咋染上这病?得抓紧给治!”
杨晶倒了杯水给丈夫,说:“可不,我间天带她跑医院。”
董大为说:“你就辛苦些吧,小杜他这些日子忙着跑工程的活。活儿完了,就回来。”
杨晶说:“他走上了正道就好,咱们帮人帮到底吧。”
董大为说:“我和他在部队三年,睡上下铺,我和他从小都是孤儿,我大他一岁,把他当亲弟一样看待。复员后,谁知……唉,邪门了,赌疯了,那时跑断腿咋劝也不听呀!”
杨晶安慰道:“浪子回头金不换嘛!”
7
王良家养的这群鹅每天从村外水洼地回来,由叫“欢欢”的头鹅带领着,一溜儿二行摇摇摆摆地行进在村路上,引来多少羡慕的眼光:“这一大群鹅,稀罕人呐!”“玉莹把鹅调养得多好,不用人看管,自个儿出村找食。”“种瓜养鹅,人家脑瓜儿真够使唤的。”……鹅们回到院外,先是欢欢伸长脖子“哦”一声,其它鹅们也一起“哦哦”叫唤。一听鹅叫,小妮就从王老汉的怀里挣脱开,摇摇摆摆地要去开门。可她太小,打不开院门,王老汉就跟过去,打开院门。鹅们就涌进院子,抢着吃王老汉撒出的高梁米。
玉莹对王老汉说:“爹,鹅就快要下蛋了。等下了蛋,咱就腌咸鹅蛋,跟咸鸭蛋一样好吃。还能上集市卖钱。”
王老汉高兴得连声“喔喔”。
进入七月,“地雷”西瓜也开始成熟了。乡亲们都到瓜地来看瓜,啧啧声中全是赞美。玉莹对王良说:“挑几个熟瓜,请乡亲们品尝品尝吧。”
王良选了两个西瓜到地边,切开,“瞧,黑籽红瓤!”
玉莹热情地把一块块瓜递到乡亲们手中。大家咬了一口都赞不绝口:“哟,沙甜沙甜的,好瓜!”瓜汁从嘴角流下来:“呀。忒甜了!”“明年咱也弄块地种种。”玉莹慷慨地说:“我们精选些好瓜种,明年用塑料薄膜多育些瓜秧,分给大伙儿种。”
乡亲们说:“那敢情好呐。咱老荒村的乡亲们可要借你们的光,发家了!”玉莹笑道:“发家还谈不上,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可咱先脱掉穷帽子,把日子过好起来,那还是有盼头的。”
王良得意地说:“咱家媳妇有头脑,给大家趟了条好路子,这下大家可以抡开膀子大干啦!”
西瓜落梢后,一天,王良和玉莹在院里精选西瓜种,王老汉抱着兴旺搂着小妮坐在马扎上。村长乐呵呵地走进院子。王老汉抱着兴旺,招呼说:“村长来了,快坐。”
村长笑道:“老哥,今儿个我是来算帐的。”
王老汉奇怪地问:“算啥帐?”
村长对王良和玉莹说:“你们俩算一算,今年一亩西瓜有多少收入?”
玉莹说:“六百多元。”
村长对王老汉说:“我记得春天在瓜地,老哥有卡在嗓眼儿里的话,今儿个可以吐出来了。”
王老汉摆摆手说:“村长别哪壶水不开提哪壶。”
村长感慨地说:“王良,你家祖坟冒青烟,家里落下一只金凤凰呀!”
玉莹连忙说:“啥金凤凰银凤凰的,是一只落难的鸟。幸亏村长和大家伙儿救助我一把,要不咋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王良搓着两手,喜盈盈地说:“是得谢李信、村长、妇女主任和大家伙儿,要不玉莹进不了我家门。”
村长突然又伤感地说:“今儿不知咋的,来你家的路上,想起了你老叔。他要是还活着,这气候也任凭他闹腾的。”
王良心情沉重地说:“是呀,可惜他不明不白地就没了。”
村长瞅瞅西瓜种子,问:“你们在选瓜种?”
玉莹说:“嗯,我们没忘了答应村长的话,多选些好西瓜种子,明年帮乡亲们也种西瓜。”
村长赞许道:“好!我们村有好大几片沙质土,看来种西瓜是条脱贫的路。现今镇里通县城的路修好了,等咱们村和邻村通镇里的路也全修好了,村里的西瓜和其他农产品可以很快运到城里,全村人均收入都会提高。你们两年轻,和上了岁数的人不一样,他们满脑子高梁花,守旧,得靠你们带着大伙儿往前闯啊!”
王良激动地说:“有村长支持,我们心里就托底了。”
村长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王良,你和玉莹两口子好好干吧,有前途的!”
8
又一个冬天来到了,下了第一场雪,全村的壮劳力全部开始修村里通镇里的路。几个月下来,从村到镇,从镇到县,道路就连成片了。
修完路,王辉又被镇上的农具厂录用了。王老汉高兴地说:“咱老王家,这下有了头一个不和土坷垃打交道的人了!”
玉莹为小叔子高兴,说:“听说有很多人都想挤进去呢。你是不是托人了?”
王辉说:“我是中学毕业的,没想到,就是这张文凭顶了用。”
玉莹说:“往后,书读得越多越吃香啊。小弟,我们真为你高兴!这年头,咱家是喜盈门,好事儿一件又一件呀!”
王老汉嘱咐道:“辉儿,进厂可要好好干,等你再娶回个媳妇,成了家,爹啥心事儿也就没有啦。”
王辉说:“中。爹,我一定给你找一个又好看又孝顺的媳妇,就象我二嫂一样的。”
玉莹笑道:“找个比二嫂强的媳妇,那才是本事。”
王辉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玉莹鼓励说:“还没开找呢,咋就泄气?气可鼓,不可泄呀!”
王辉说:“好,我听二嫂的。”
王良和玉莹没有食言,转年到了种瓜的气节,就帮着乡亲们种西瓜。栽秧,松土,施肥,掐尖,手把手指导,直到一家家的地里都结出了拳头大的瓜,也没甩下,玉莹整天忙得到东家西邻翻瓜,她来到李信的瓜地,对李信说:“西瓜要翻动,这样,整个西瓜都晒到太阳光,等熟了,就整个西瓜都是绿色的。”
李信问:“一般要多长时间能成熟?”
玉莹说:“花落结蒂后,只要五十天就七八成熟了,这时就可以下瓜了,不能等熟透下瓜,否则瓜上集市,放一二天就倒瓤了,那样损失可就惨了。”
王良则在老刘家瓜地里挨个儿给西瓜贴纸条,边贴边解释说:“刘大爷,每个西瓜结的时间不一样,给它贴上条,咱心里就有数了,哪个瓜先摘,哪个瓜后摘,不早,也不晚。方法笨些,谁叫咱们才学种瓜呢。笨鸟先飞,咱就先飞吧。”
老刘感激地说:“我们头年学种西瓜,让你一家子操心了。”
王良真诚地说:“一二个人踩不出路,大伙儿走才能趟出一条路。”
六月娇阳下的老荒村,风拂大地,一片片碧绿的瓜地显得特别抢眼,瓜叶丛中露出的一个个滚圆的“地雷西瓜”。王良和玉莹顶着烈日在地里忙碌着。村长和王老汉来到地里。王良直起腰,禁不住喜悦地说:“村长,爹,你们快看,可以下瓜了。咱们种的都是早熟瓜,能卖出好价钱。”
玉莹兴奋地招手道:“你们进来看,我这里有个瓜,大着呐!”
村长和王老汉走进瓜地,村长说:“你俩到别人家的地里都望过了吗?”
玉莹说:“这两天,挨家瓜地都看过一遍了,瓜都结得不赖。我看是个好收成,每亩产瓜五千斤打不住。”
村长高兴地说:“头年大伙儿种西瓜,能有这收成,就让人欢喜了。往后,沙滩子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咱认准了种西瓜这个道,一直往前走啦!”
玉莹提醒说:“瓜种得好还不行,得赶快运出去,上了市,卖出去了,才能说甜枣掉进口里了。”
村长点点头,说:“去镇里的路修好了,下瓜后用车把西瓜往镇里、县城运,西瓜在那里能卖上好价。”
王良建议说:“也可以挑担子到附近集市去卖,多些销路。”
下瓜第一天,西瓜地头响起了一串串鞭炮声。引得半大小子们呼叫者“放鞭了!放鞭了!”一窝蜂朝地头跑去。西瓜地头站满了人,村长也在。村长大声道:“今儿个是老荒村今年第一天下瓜,我们在种瓜最多的老杨家点挂喜鞭,表示祝贺!”
大家热烈鼓掌起来。王良和玉莹在人丛中笑得特别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