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问任何一个中国人:您知道六味地黄丸吗?
估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知道,这个方剂应该是在中国人印象里面最具声望的了,我猜想甚至没有第二个方子能够和它相比。
但是,如果再问:您知道六味地黄丸是谁创立的吗?估计大部分人都会摇头。
那么,这个方子到底是什么人创立的呢?他又是为了什么创立六味地黄丸的呢?
原来,创立这个方子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钱乙。
钱乙是个儿科医生,曾经入主北宋太医院,给诸位皇子看病。
其实儿科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婴儿不会说话,你不能问他有病的各种感觉,诊脉也困难,他的舌头很可能不配合伸出,总之你都不知道该从哪里获得诊断信息。
孩子家长一定有这样的感觉,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自己常常是无计可施,也不知道孩子哪里难受,有的家长干脆是陪着孩子一起哭。
但是,钱乙却在儿科干出了名堂,琢磨出了许多诊断技巧,比如总结出了只看小孩子脸上的颜色,就可以大致推测出孩子有什么病的经验,所以钱乙诊病效果才那么好。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啊,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现在好的儿科医师特别的少(我说话就不客气了)。在我的临床经历中,我看到过很多求医无门的孩子家长,有的孩子在不断地求医中,身体变得很虚弱,不断地感冒、咳嗽、哮喘、患皮肤病等,什么抗生素、激素都用上了,就是不起作用,有的甚至是几天一感冒,家长说简直痛苦得无法形容。
可是这些家长在不断的奔波中,却连一点希望都看不到。有的家长为了挂某些名医的号,连夜在大医院的门口排着队,可是,在名医匆匆看过几分钟后,开的汤药却毫无效果,有的还产生了很多副作用,比如有的医生给孩子开了很多补肾阳的药物,结果我看到很小的孩子,连胡须都要长出来了。
即使这样,孩子的病也没有好转。
难道我们的中医就是如此的无用吗?
不是的,只是我们很多医生学习太少,对古代中医传下的经验不大重视罢了。像这样的孩子,通过正确的调理,都可以恢复健康。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更是这个世界的希望,我们医生,应该多钻研一下自己的学科,让孩子们的笑容早日重新绽放。
所以,儿科大家钱乙的经验,绝对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钱乙是个儿科医生,但他并不局限于此,他对中医的领悟绝对超越了分科的限制,他的经验,对于中医各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好吧,让我们开始讲述钱乙的故事吧!
(一)
一心求仙的父亲
北宋仁宗年间。
山东郓州(现在的山东东平县)的一个村落里。
成年男子都下地干活儿去了,村里剩下一些妇女,在各自的家里忙着家务。
不知谁家散养的一群鸭子,摇摇摆摆地向村边的河里跑去。
一派静谧祥和的农家景象。
但是,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气氛却没有那么愉快。
一个男子,正在收拾包裹。他有点喝醉了,眼睛里泛着微微的红色。
在他的对面,一个3岁的小男孩,正坐在板凳上睁大眼睛看着他。
这个小男孩,就是钱乙。
此时的钱乙还远不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大名医,他还完全不知道,他面临的,将是一个空前的灾难。
对面的男人就是钱乙的父亲钱颢,他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和钱乙嘟囔:“对不起了,儿子,你妈死得早,以后就靠你自己了。”
钱乙几乎不理解他在说什么,只是瞪大眼睛听着。
钱颢用力打好了最后一个结,同时说道:“我要去寻找神仙了,如果找到了,我会回来带你一起成仙;如果找不到,今天就是我们父子俩诀别的日子。”
钱乙还是怔怔地看着父亲。
钱颢将几文钱放在钱乙身边,拍拍小钱乙的脑袋,然后拿起酒壶,喝了口酒,背上行囊,扬长而去。
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小钱乙仍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呆呆地坐在凳子上,用手使劲地抠着木头凳子,眼睛里含着眼泪。
虽然他不知道父亲到底要做什么,但是,他唯一感觉到的是:这个房间里只剩他一个人了。
从各个方面来考察,钱乙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根据文献记载,显然他没有把钱乙托付给任何一个人就独自离家了,而钱乙的母亲早已去世。
这简直就是一件无法理喻的事情,要知道对一个3岁小孩来说,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生活能力,这样做几乎等于置他于死地。
那么钱乙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做呢?文献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他所去的方向来分析出答案。
他去的方向是东边,海上。
山东自古有寻找神仙的传统,加上有独特的海市蜃楼景象,这在古代可是绝对鲜活的超级广告,连秦始皇这样的大腕儿都被这个广告给忽悠来了。望着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人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在海上的仙山里有仙人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过着快活的日子。
因此在山东,抛下妻子儿女毅然离家访道的行为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经常有人传说某某人离家后遇到神仙飞升了。
钱颢显然对此类传闻非常感兴趣,经常一边喝着小酒,一边饶有兴致地和别人谈论这些成仙的成功经验,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
如果单独看待他把3岁的儿子独自扔在家里的事情,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太绝情、有毛病,但是如果结合他为了成仙的这种追求,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年幼的钱乙已经成为他成仙途中的一个负担,一个包袱。
钱颢是个乡村医生,严格地说,是个针灸医生,但是他不好好琢磨怎么用科学的手段来找到经络的实质、来搞搞实验捍卫一下中医的尊严,却如此热衷于神道,实在是件遗憾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他在喝了点儿兴奋的小酒后,便下定了决心:别人能找到神仙,我也能找到!
于是他怀里揣着本励志畅销书《成仙改变命运》毅然离家,留下一个3岁的儿子钱乙,“东游海上,不复返”。
其后果很严重,估计是漂到了日本或者朝鲜一带,想回也回不来了。
神仙没见到,但碰到了一帮操着日语的人,心情一定很复杂吧。
但此时更可怜的是小钱乙。他仍然不相信父亲就这样远走了,他把小木头板凳搬到了门口,在那里坐着,望着远处。
母亲去世的情景他还历历在目,此刻,父亲又不回家了,他小小的眉头紧紧地皱着,眼泪已经被风给吹干了。
邻居们开始有人议论,咦,这个孩子怎么整天坐在门口?
有人路过时还顺便逗逗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可是钱乙的眼睛只是望着远方,没有任何表情。
终于有一天,邻居发现了饿得昏倒在小木头板凳旁的小钱乙,大家这才意识到出大事了。
于是邻居们赶快叫来了钱乙的姑姑,姑姑见到面黄肌瘦的小钱乙后大吃一惊,这才知道自己那位不靠谱的兄弟干出了这么绝情的事情。
钱乙被抢救过来后,就留在了姑姑家。钱乙的姑父姓吕,也是个乡村医生。姑姑和姑父两个人一商量,虽然钱颢这个人不靠谱,突然跟大家玩人间蒸发,但孩子是无辜的啊,这么可怜,怎么能让他去送死呢?
于是,两个人就收养了钱乙。
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痛苦的记忆隐藏在了小钱乙的心灵深处,不见了。他和吕医生成了一家人。吕医生只有一个女儿,他便把钱乙当做自己的儿子来看待。
孤儿钱乙
钱乙在姑姑一家人的照料下,慢慢地长大。
这应该是个很完美的解决方案了。
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钱乙得到了父母般的照料,从表面上看,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但是,人们总是觉得这个孩子有点特别,特别在哪里呢,又说不大清楚。这种不同表现在他跟随姑父出诊的时候,如果遇到了患病的孩子,看到孩子孤独、痛苦的表情时,他会显现同样痛苦的表情。
大家都觉得奇怪,私下里嘀咕,他难道能从这些患病的小孩子身上看到自己?
他的姑姑一家人也纳闷,3岁时发生的事情,应该没多久就会忘记的,何况现在他已经完全说不出当时发生什么了,难道在记忆里会留下什么痕迹?不应该啊!
再试探性地问问钱乙,他自己也什么都说不出来,于是大家就觉得,可能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吧。
在这样的日子里,钱乙度过了他独特的童年,变成了一个少年。
姑父安排他去私塾读书,空闲时也会带他出诊。
这位吕医生对钱乙的性格感受最深,钱乙这个少年人有点特殊啊,骨子里带着股忧郁劲儿,尤其是碰到患病的儿童时,他比谁都痛苦,仿佛患病的人是自己一样。
村子里张铁匠家的孩子病了,才2岁,不知道是什么病,高烧,抽搐,吃了药也没有效果。钱乙在旁边看到孩子无助的目光时,仿佛自己感到了一种彻骨的疼痛。
他仿佛看到了这个孩子陷入了黑暗中,被人世间无情地抛下。
这种感觉钱乙似曾相识,他的心被猛烈地敲击着。
最后孩子还是死去了。
钱乙呆呆地坐在院子的外面很久,望着远方,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是个秋天,旁边枣树的树叶随着风慢慢飘下,更透出一种无法言语的凄凉。
回到家里,吕医生已经很疲惫了,但他还是拿出了一本很旧的书给钱乙。
钱乙诧异地望着姑父。
姑父说:“如果你有心于此,就看看这本书吧。”
钱乙接过书,封面上写着“颅囟方”三个字,问道:“这是什么书呢?”
姑父说:“这是专门治疗小孩疾病的医书,是中古巫妨写的,你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的原本现在已经遗失了。)
钱乙好奇地翻开了书,又问:“为什么治疗小儿的书这么少呢?”
姑父叹了口气,说:“那是因为小儿的病难以治疗啊!”
钱乙不解地问:“为什么难以治疗?”
姑父摸着钱乙的头,无奈地说:“因为小孩子自己不会说话,没法儿自己说清病情,还不配合诊脉,所以不好诊断啊。还有,他们的脏腑娇嫩,用药稍微错一点就会酿成大祸,所以大家说:宁治十大人,不治一小儿啊!”
钱乙点着头,目光变得坚定了起来,说:“原来是这样啊,那么,我就好好地学习治疗小儿的病吧!”
从此,钱乙开始在学习《伤寒论》等经典的同时,更加着力在《颅囟方》的学习上。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本《颅囟方》在吕医生的手里没有学出大的名堂,在钱乙那里却创造了一番非凡的成就。
这就是钱乙的少年时代,白天和姑父出去诊病,晚上在家里苦读医书。
在这样的日子里,钱乙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中国农村的医疗条件一直不是很好,宋朝的时候更是好不到哪里去,连草药都很缺少。于是,在出诊之余,钱乙就跟着姑父到山里采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他的药物知识也与日俱增。
真是应该感谢钱乙的这位姑父,他教给了钱乙全部的医学知识,将钱乙培养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给了钱乙父亲般的爱护。但是,这个人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我们只知道他姓吕而已。
后来,当人们拿着关于草药的问题来请教钱乙的时候(有时是一些没有见过的草药),钱乙竟能对答如流,对草药的生长环境、形状、习性、药性等讲得那叫一个清楚,就跟自己家后院里的蔬菜似的,大家都听得晕乎乎的。回头按照他说的到书里一查,还真是那么回事儿,这搞得大家无比佩服,觉得钱乙太有才了。实际上,这都是钱乙跟随姑父进山采药时学会的知识,加上他好学,晚上回来再翻翻书,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现在的中医院校的学生就缺少这一块的知识,大家知道药物的名称,可是具体长什么样子却不大了解,一到药房里全抓瞎了,一般连炮制好的饮片都不认识,就更甭说生长在地里的样子了。
我常说,一个使用草药的医生,一定要做到拿来一把草药,放在手里一捏,用鼻子一闻,就知道是什么药,性味如何,该用多少分量,进入人体后起到什么作用。要达到这样的地步,才能用好草药,如果只是知道草药的名字,会写藿香、佩兰等几味药的名字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向钱乙好好学习啊!
原来我有父亲啊
十年后。
一个夜晚。
东平王冢。
这位东平王是汉武帝的第八个儿子刘苍,他被封在了山东的东平,死后就葬在了这里。据说由于太思念京城了,所以他坟墓上的柏树叶子总是向着西方。
东平王冢很大,像座小山。
冢的顶上,坐着一个青年人。
在星空下,他抬头凝望着无尽的夜空。
他的眼睛很明亮,眉头微微蹙着,头发轻轻披散着,身边放着一个酒壶。
他,就是钱乙。此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豪放的年轻人了。
这些日子,钱乙经常在这样的夜里来到东平王冢的顶上,观察天体星座的运行。
此时他正在学习五运六气,夜观天象可以使他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
什么是五运六气?《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运六气就是一种论述宇宙自然和人体的关系的理论,许多古代医家就是从中悟出了一些治病的道理。
为了更好地体悟宇宙自然和人体的关系,他已经持续来这里一个月了。(囊学六元五运,夜宿东平王冢巅,至逾月不寐。)
这个时候,钱乙已经二十几岁了,姑姑已经去世,姑父也老了,他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儿科医生了。
到了春天的时候,钱乙的姑父,我们无法知道名字的吕医生,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把钱乙叫到自己的床头,对钱乙说:“姑父恐怕将不久于人世了,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钱乙很诧异:“您好好休息吧,有什么事情等身体恢复了再说。”
姑父说:“怕是来不及了,我一定要告诉你。我问你,你还记得你的父亲吗?”
钱乙很茫然:“不记得了,大家不是说他早已去世了吗?”
姑父叹了口气,说:“那是你姑姑骗你的,他现在不知生死啊。”
于是,姑父把钱乙小时候父亲出走寻仙的事情全部对钱乙讲了。
钱乙突然感觉思绪很乱,许多已经模糊的记忆碎片开始重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