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北大还是清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属性:爱国。蔡元培、鲁迅、钱伟长、华罗庚……这些耳熟能详的教授,在中华民族遭遇危机之时毅然站了出来,用铮铮铁骨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今天的我们,不必再遭受炮火的袭击,但爱国的情操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振兴中华,扬我国威”,在我们的肩头,有一个沉甸甸的爱国使命。
1.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做一个爱国主义青年,就要义不容辞。
蔡元培,这是北大历史上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名字。正是因为蔡元培先生从来没有中断过的爱国举动,让北大这座百年名校从建立以来,就戴上了爱国的光环。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准备签订《巴黎和约》,然而这份条约对中国并无好处。于是,北大学生决定在5月7日举行游行抗议活动。5月2日,国务总理钱能训向正在巴黎参加和谈的中国代表团拍发密电,命令代表在合约上签字。
这一消息,被国务院电报处的一名小职员知道了,于是他连夜向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通报。随后,林长民当即向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燮汇报。
事实上,外交委员会已经在当天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拒签和约。汪大燮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焦虑,5月3日凌晨,他便专程前往蔡元培家中,告知蔡元培这个消息。蔡元培极为震惊,他明白,政府是已经完全不能指望,现在,能够挽救国家命运的唯一希望便是爱国学生。
5月3日早上,蔡元培召开紧急会议,与罗家伦、傅斯年等部分学生代表商量对策。同时,他又以北京欧美同学会总干事的身份,与副总干事王宠惠、叶景莘联名致电中国使团首席代表陆征祥,劝他不要在合约上签字。
与此同时,其他各校的学生代表也召开了紧急会议,一致认为必须马上采取行动。5月3日晚上,北京大学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决定第二天举行示威。对于这次大会,蔡元培不仅没有阻止,还特地召集学生代表谈话,予以鼓励,并再三嘱咐,为了避免为政府干涉造成口实,在行动的时候一定要严守秩序。从凌晨到晚上,蔡元培都在为调动各方力量,为促成第二天的行动而竭尽全力地奔波,而他位于东堂子胡同的家更是人流如梭,一夜没有停歇。
1919年5月4日下午,数千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大会,并与不断加入的市民、工人、商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上街,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当他接到政府要求停止的要求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学生爱国运动,我不忍制止。”
最后,队伍冲破军警阻拦,行至卖国贼曹汝祥的住地赵家楼的时候,放火烧掉了曹宅。一时之间场面无法控制,赶来弹压的大队军警逮捕了32名学生,其中有20人是北大的学生。学生被逮捕之后,蔡元培冒着危险多方营救,使被捕学生于5月7日全部获释。
这件事,让政府大为动怒,免去了蔡元培的职务。为保全学校,保护学生,蔡元培引咎辞职,毅然决定离开北大。知道蔡元培出走之后,北大及各校师生组织请愿、罢课,强烈要求蔡元培回任,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一时间学潮汹涌,举行了影响力颇大的“挽蔡行动”。
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1919年9月12日,病后初愈的蔡元培再次回到北京;8天之后,北京大学三千余人在法科大礼堂召开欢迎蔡元培返校的大会,盛况前所未有。如此“校长救学生、学生留校长”的佳话,世所罕见。
蔡元培先生和北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而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虽然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不需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爱国的精神却不能丢。我们应该像蔡元培那样,时刻维护国家的利益,做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
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做爱国主义青年,就要不畏惧挑战,有勇气迎接即将面临的一切困难。不论是清华教授朱自清的“不食美国救济粮”的决定,还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牺牲精神,还是邱少云面对烈火焚身的无所畏惧,都是源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所以,当他们面对祖国危难的时候,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高,甚至高于他们的生命。这种为了国家的义不容辞,为了国家的无所畏惧,正是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经环游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当他看到别的国家的古建筑受到保护,并且有专门的学者在研究,而国内的古建筑大多无人问津,并受到严重的破坏的时候,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梁思成回国之后,在东北大学的邀请下,来到东北大学任教。在东北大学,梁思成创建了建筑系,他自己担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很快沦陷。在动荡不安中梁思成一家迁到了北平。
回到北平的梁思成,参加了专门研究古建筑的营造学社,并且担任法式部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中。随后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北平之后,主办了“东亚共荣协会”,并邀请梁思成出席会议。
那个时候,日本的确非常强大,出席这样的会议就意味着将会得到更多学术上的支持,这对于任何一个科学家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机会。然而,梁思成不忘国耻,誓死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随即举家搬走,经过长途跋涉,于1938年到达昆明。
1939年,梁思成再次搬家,来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国难当头的时候,国家科研经费就变得更加紧张了,营造学社的经费一度中断,所有人员的工资一概停发,梁思成一家的生活日渐拮据。当时,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也患了严重的肺病,卧床不起,梁思成由于积劳成疾,患上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很不方便。
就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时刻,梁思成接到美国好几个学校和机构的邀请,让他到美国一边教书,一边治病。然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梁思成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些邀请,他说:“国难当头,我怎么可以擅自离开呢?”于是,梁思成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再次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梁思成拖着带病的身子,带着仅有的几位研究人员,在云南、四川等地继续坚持着古建筑的研究。他们不辞辛劳,辗转调查了40余个县,为当时的中央博物馆绘制了大量古建筑模型图。他的妻子林徽因也每天靠在被子上工作,书案上、病榻前堆积起数以千计的照片、草图、数据和文字记录。
在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梁思成和团队仍然出版了营造学社的社刊。没有印刷工具,他们只能采用手写和最原始的石印。在困境中,梁思成先生展现出的民族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为民族而奋斗!
不管是北大还是清华,“爱国”都是它们从未丢弃过的精神。这样热血澎湃的爱国精神,也在近代中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那么,作为一个爱国主义青年,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秋瑾那样义不容辞。作为一位有才有貌的女留学生,她本可享受生活,成为众人钦慕的对象,然而,当她看到国家危难的时候,义不容辞撇下红装,选择了革命,像花木兰那样扛起保护国家的大旗。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秋瑾也英勇就义,但黄花岗起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作用巨大的一次起义。什么是爱国?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国家危难时,面对生死抉择永不退缩。
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武文斌那样坚强。一位26岁的士兵,本应该是朝气蓬勃的花样年华,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许多的风景要看。但是,当地震的一声巨响让祖国的城市变成残垣断壁的时候,他为了多挽救一个生命,永远沉睡在了抗震的第一线上。他用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用竖起的旗帜告诉我们要坚强,而他,却在流尽自己的汗水之后,到了另一个地方。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当国家需要时,勇于向前,从不退让。
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神七航天员那样,坚持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拓展天疆,使中国的足迹从此在深邃的星空中闪耀。三位航天勇士明知试验有危险,也要坚决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不能辜负祖国的期望。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称得上是“爱国青年”!
2.凝聚爱国力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身为华夏传人,就应当将中华精神发扬光大。
“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这是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的一句话。
辜鸿铭究竟是什么人?辜鸿铭,字汤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的传奇人物。他曾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而让辜鸿铭更加使人铭记的,则是他的爱国精神。有人曾说,在北京大学,辜鸿铭是爱国教授第一人!不过,辜鸿铭的爱国方式并非是上战场抗击敌人,而是用文化击败敌人。
1877年,辜鸿铭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当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了。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并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辜鸿铭因为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因此声名远播,很多欧美驻华人士都知道他。有一次,他在给祖先叩头的时候,有个外国人嘲笑他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听到这样的话,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那个外国人当即语塞。
还有一次,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要拜见辜鸿铭。于是,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无可奈何之下,毛姆只好自己找到了辜鸿铭的小院。一见毛姆,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虽然毛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被辜鸿铭的一句话弄得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辜鸿铭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他的声誉是极其显赫的。“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谕那些四夷之邦。”这是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的一句话。的确,辜鸿铭无论走在哪里,都没有忘记父亲的叮嘱,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辜鸿铭的爱国,主要表现在弘扬中国的文化之上,虽然他学贯中西,但是他自始至终没有忘记过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正如列宁曾说的那样:“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经常集中体现在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崇高气节上。同时,也表现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国家政治、历史发展的关心和忧患的态度与朴素感情上。所以,弘扬中国文化也是一种爱国的方式。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李大钊曾经说过的话,正是鼓励我们弘扬中国文化,用文化实现爱国的谆谆教导。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1).人本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它强调的人是指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主要内容。重视做人、以义为上、推己及人等处世做人的传统美德在儒家文化中时有出现。
儒家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专门讨论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它指出“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有“义”。人“最为天下贵”,强调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是一个有人伦、有道德、有感情的动物。
儒家提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处世做人的观念是我们民族道德精神的精华,今天仍有批判继承,赋予时代内容的价值和必要,对于新世纪的青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传承。
2).华夏民族主义精神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爱国精神和忧国与忧民联系在一起。历史上屈原的“上下求索虽九死其未悔”,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都是这种爱国精神的典型写照。
爱国主义有着不可割裂的继承性和历史延续性,到了近代这种忧国忧民思想的内涵愈来愈深刻,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实现了伟大的升华。强调以民族、国家、家庭利益为主,正是这种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气质,从而给世界以觉醒、自尊、凝聚、奋斗的崭新形象。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易经·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句话,凝练地道出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
4).和谐精神
中华文化更讲究一种和谐精神,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由不同等级和处在不同关系中的人组成,而维持人与人之间和等级间关系的核心就是保持平衡,取得协调,追求和谐。强调天下大和谐局面的到来,在于普天下人修身律己。并且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修睦”、和谐统一,并不排斥自然,而是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一体”。这种“和为贵”,求和谐于对立事物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身为华夏传人,我们就应当将中华之精神发扬光大,弘扬中国文化,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
3.用知识武装自己,让知识发挥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侵入中国内河,在大沽口遭到了中国驻军阻击。这个时候,英、美、日等八国却趁火打劫,借所谓“大沽口”事件,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
北京高校师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所有人都义愤填膺,于是云集了四五千人进行集会游行。面对北大师生的爱国行动,段祺瑞政府却下令开枪,一批请愿的学生倒在了执行政府的门前。
在这个队伍中,年轻的王淦昌也是一名积极分子。当他抬头看到女师大的同学倒成了一片,同班同学韦杰三被全副武装的军警打死之时,愤怒地问道:“作为一个爱国学生,今后该怎么办?一腔热血,该洒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