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死里逃生的王淦昌和几个同学来到叶企孙老师家,他们向老师讲述了白天的天安门血案。当王淦昌讲道“我身边的同学倒下,血溅我的衣服”时,叶企孙老师激动地盯着他,严厉地问道:“谁叫你们去的?你们明白自己的使命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会挨打?为什么落后?你们明白吗?如果我们的国家有大唐帝国那般的强盛,在这个世界上谁敢欺辱我们?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要想我们的国家不遭受外国人的凌辱,就只有靠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
说着说着,叶企孙老师泪流满面。
听完叶企孙老师的话,王淦昌的内心被深深地打动了。也正是因为叶老师的一番话,决定了他毕生的道路。从此,王淦昌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献身科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正是带着这份决心,王淦昌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并为我国的核武器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我们看到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在中国的土地上之时,我们的心中是无尽的愤怒和悲悯。而在这背后,“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除了在心中谴责他们的不道义行为,我们又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我们是不是也有北大学生用血肉之躯维护祖国利益的无所畏惧?
是的,我们拥有青春,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这是我们的骄傲,却不是我们值得炫耀的资本;我们拥有激情,拥有勇往直前的勇气,这是我们的自豪,却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王牌。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时代,看着昨日的科幻已变为现实,我们需要理性,需要冷静,需要承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深刻地明白,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让祖国真正地强大起来,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底牌。
17世纪英国杰出哲学家培根也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是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贵成果,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路正长,心激昂;勤学习,成栋梁。我们将用知识去创造祖国的未来!
“我没别的要求,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强大要力量,这力量就是知识。”不仅王淦昌先生,清华大学钱伟长先生也发出过这样的呼喊。事实上,钱伟长先生的一生,就是不断刻苦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用知识来爱国、强国的一生。
被誉为“中国力学之父”的钱伟长先生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他的求学生涯也颇为传奇。其实,钱伟长先生最初是一名文史满分的尖子生,在考上清华大学的第三天,他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抉择,那就是就弃文从理。为什么钱伟长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原来,当钱伟长进入大学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想,只有“造飞机大炮”才能救国。当时只有19岁的钱先生,充满了“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对于这样的决定,钱伟长先生无怨无悔。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是战争的苦难,还是政治的厄运,始终没有压倒他。在钱先生那里,知识既是改变人生的力量,又是改变国家、社会的力量,是爱国、强国的力量。
钱伟长先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和成就本身无疑是国际公认的大师级天才人物,是难得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这大大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而他的教育理念,同样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让人肃然起敬。
钱先生在北大期间,拆掉学校和社会之间、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教与学之间的思想的墙,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变革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近来广为注重的通识教育,其实是对钱先生教育理念的践行。正是这种对于知识的运用,才让华夏大地诞生出了无数优秀的科学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
钱先生用他的知识,自由豪放地驰骋在人类社会的大舞台上。让用自己的知识作为爱国和强国的力量,为人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用知识和成就,来引发做人、做事理念的变革,引发教育理念的变革,为我国造就出了更多像钱伟长式的“万能科学家”。
翻开中国近代史书,一部写满血与泪的近代史赫然摆在我们的面前。侵略者摇旗呐喊的声音依然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当坚船利炮撞开天朝大门时,从此,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五千年的文明与自豪成了屈辱的陪衬。而仅仅过去了一百多年,鸦片战争的硝烟才刚刚散去,知识经济的浪潮已在轰然撞击着中国的大门,而此时的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捍卫者,这份重担理所应当地落在了我们的身上。
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毕竟是幸运的,曾与我们同样拥有年轻与追求的无数先辈们,已为救国救民而长眠地下,他们的青春过早地凝固在血与火的洗礼之中。今天的我们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但仍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作为新世纪的青年,面对数字化、智能机器人、基因工程,我们无权沉默!
祖国期待着我们的声音,更期待着我们的行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不脚踏实地、不勇敢地承担起支撑共和国大厦的责任!我们坚信,未来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手中。当我们曾以祖国有四大发明而骄傲时,我们的祖国同样会为她的儿女,为她的现在而骄傲!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将青春、激情、理性、责任,化作我们的双臂,让知识变成我们的原动力,去拥抱明天,挑战未来!
4.即使功成名就,也要挚爱国家
名声再大,也要爱国。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俞平伯,毕业后顺利留在北京大学任教。俞平伯早年曾在大学开设“词课”,1934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他的《读词偶得》。他的学术地位早已奠定,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学者,可谓功成名就。
然而,当看到国家有难时,俞平伯再也坐不住了。1931年9月18日,俞平伯得知“九·一八”事变后,他满腔悲愤,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曾先后奋笔抒写了《救国及其成为问题的条件》、《致国民政府并二中全会快邮代电》、《国难与娱乐》等文章,将自己的爱国之心诉诸笔端。
1932年元旦,俞平伯在致《中学生》杂志的短笺中,号召青年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救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后来,因为年迈的双亲无人照顾,俞平伯未能同清华大学一起南迁昆明,因此留在北平沦陷区。
但即便如此,俞平伯的心中,依旧没有忘记“爱国”二字。1938年,周作人、钱稻荪等邀其为北京大学任教,他婉拒了,于是搬出清华园。蛰居在朝阳门内大街老君堂旧居的俞平伯,虽然整天以变卖旧物为生,生活极其贫苦,但依然秉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这种宁肯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与日伪政权合作的态度,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贵的民族气节,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1945年,中国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时,俞平伯来到了北京大学任教授。这个时候,他加入了知识分子的进步团体“九三学社”,又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7年,为了抗议北平当局宪警夜入民宅肆行搜捕事件,他和其他教授发表了著名的“十三教授《保障人权宣言》”。同年5月,因为支持青年学生反饥饿、反内战的运动,他与北大31名教授联合发出《北京大学教授宣言》和《告学生与政府书》。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在这期间,俞平伯与北京文化界民主人士及北大、北师大等校30名教授发表对全面和平的书面意见,一致拥护共产党,支持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194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30周年纪念日,俞平伯应《人民日报》之约,写了充满激情和希望的文章《回顾与前瞻》。
北平解放后,全国人民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日。那天晚上,俞平伯参加了纪念大会后回到家中,心潮起伏,连夜写了一首长诗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讴歌,这首名叫《7月1日红旗的雨》的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俞平伯这种治学不忘爱国的高尚情操,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一片掌声,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