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的原著和剧本均是由S·史泰龙本人在电影院当引座员时利用业余时间写成。他拿着它找联美公司,说:“我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拍成电影准能卖座,希望采用并让我本人主演。”联美公司勉强同意,但只出资100万美元。史泰龙的周薪只有620美元。影片本身的命运就像故事中的洛奇一样,某种程度上讲,洛奇的故事就是史泰龙的故事。史泰龙生于1946年,是一个意大利血统的贫苦移民的儿子,14岁时父母离异。他少年时代也有过不良行为,曾先后12次转换学校读书。后来,他改邪归正,考入迈阿密大学戏剧系。在毕业后那段怀才不遇的时期,他演过色情电影,到食品商店切过鱼,在电影院当过引座员,以此挣取生活费。由于在人物中贯注了自身的生活感受,剧本仅用三天时间就写成了。《洛奇》故事发生在美国东部费城的一个贫民区。洛奇是能够赚取奖金的一名拳击运动员,他经常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力量,将对手打得一败涂地。但他年逾30,已过了拳击手的最佳年龄。光靠拳击已不能糊口,他便靠替盘踞在贫民街的流氓加索催要借款为生。他居住在一间肮脏的房间里,房间里有他的宠物——两只乌龟,他孤单、寂寞时,便和那两只乌龟说话,他对附近店里的女店员艾黛丽安一往情深,两个人便在那间杂乱肮脏的房间里结合在一起。这时,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阿波罗的比赛对手负了伤,不能比赛,阿波罗为了证明“美国是机会的王国”,便要选他作为挑战者。一时的心血来潮改变了洛奇的命运。他虽然身体笨拙,但却一心一意投入训练,他要把自己所具有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这场比赛中。影片的高潮当然是最后那场锦标赛的场面。观众议论说,洛奇在第3个回合就会被击倒在地,可是第1回合洛奇就突然向冠军出击了猛烈的一拳,而且洛奇坚持拼搏到了最后一个回合。一个男人所具有的全部能量都在拳击场上爆发出来,比赛结果虽是洛奇输了,但曾是一个出身卑微、碌碌无为的人就这样找到了生活的价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洛奇》大获成功,这部摄制费用100万、拍摄周期28天的影片,卖座率极高,票房收入已达2亿元之巨。
洛奇和史泰龙能双双成为典型的美国精神寓言英雄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所体现的精神寓言强调创造和进步,强调坚定地走向强大和繁荣,为了个人也为了国家,这是因为美国人将历史的发展看成是一条直线,而他们自己则作为全人类的代表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列。
好莱坞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公民凯恩》探讨的问题同样是缠绕在美国人心中难以释怀的个人/国家主题——“既渴望获得自由与独立,又渴望取得社会认可,既追求个人抱负,又要注意社会的团结,这种矛盾心理造成了支配美国个人主义的紧张状态。既然美国革命打翻并摒弃了旧的、传统的社会,那么美国个人也要这样做:这是美国个人主义神话的使命。但是,正如美国革命在自由原则的基础上缔造了一个新国家,美国个人——自由、独立、平等、民主、流动的美国个人就必须建立并服务于美国的社区、美国社会,这同样是美国个人主义神话的戒条。”詹姆士·O·罗伯逊:《美国神话美国现实》,第232—23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民凯恩》通过四个不同的视角审视了凯恩的内心世界。第一个视角的结论由凯恩早年的监护人得出:凯恩不过是一个幸运的无赖,他是一个被惯坏了的、没有原则、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的人。第二个视角的结论由凯恩的同事得出:凯恩办报只求轰动效应而不问事实真相,商业上的成功使得他也有很强的政治野心。第三个视角的结论由凯恩的好友得出:凯恩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很少见的能发表自相矛盾意见的人,他一直陶醉在自己有权有势的意识中,除了自己,他什么也不相信。第四个视角的结论由凯恩第二任妻子和管家得出:凯恩专制武断,众叛亲离,寂寞中离开人世。凯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观众自有结论,但像凯恩这样的人,因为普遍,所以就很能打动美国人,而通过凯恩这样的人,我们似乎也更能认识美国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复杂性。
好莱坞的商业意识形态
任何文化产品都不能离开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即使好莱坞也不例外,这是毫无疑问的结论,但假如威尔·海斯的说法有他的道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好莱坞在放弃政党政治立场表达的同时,却在坚持自己的中产阶级意识形态原则的过程中为娱乐艺术寻找到了一种比较恰当的意识形态策略?我们把这个策略称之为商业意识形态——它是商业的,也是意识形态的,它就蕴藏在商业化、类型化的好莱坞电影娱乐之中,比如说《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影片,它尖锐批评了美国司法制度中的种种腐败和黑暗(通过恶警长、坏狱长的形象),但它在解释个人和法律之间的冲突的同时,也阐释了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社会给个人提供了机会,即使是在极端情况下,经过艰苦的努力个人也有机会重新站立。与上述中产阶级意识形态内容相辉映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又是一部极好的剧情片,一个引人入胜的娱乐电影,这里有难以释怀的冤情、有监狱生活的原生态展示、有亚社会的各种潜规则运用、有人与人之间真情流露的友谊、有个体生存机智和智慧的表现,也有打斗、施虐受虐、变态等多种商业剧情元素。由于商业和意识形态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结合得那么圆满,所以该片不仅赢得奥斯卡的首肯,而且成为录像带、DVD市场上一直都很畅销的“老电影”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过分贬低好莱坞的电影生产机制,我们会发现好莱坞的娱乐艺术一直是一个意识形态和商业生产者之间合作共谋的文化产物,商业化的好莱坞从来未在商业化过程中遗忘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主题,不管是在人道、个人还是在理性、非理性的意义上探讨它,它总是离不开它的意识形态文化主题,并始终将这种主题的表现和传达作为商业化时代好莱坞的基本使命去完成。菲利浦·考尔克在分析新好莱坞影片的制作时指出:美国影片……往往支持主导的意识形态,但却把自己表现为直接的现实,它在给我们娱乐的同时却在支持有关爱情、英雄主义、家庭、阶级结构、性别、历史的被确认的看法。因此,那种以为好莱坞是一个商业化的海洋,是一个工业化的影像流水线产业基地的认识,实实在在忽视了好莱坞的意识形态冲击、改造和塑形功能,从而不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所谓商业意识形态。
具体而言,以中产阶级文化为核心的好莱坞商业意识形态特征体现在,第一在于他的商业化指导哲学,因而所有的娱乐产品都必须符合商业的运作逻辑和规则,如果一部剧作不符合好莱坞的商业意识形态原则,它是不可能进入生产流程的。尽管由于商业运作是一个充满变数的空间,从而好莱坞充满一些娱乐生产者坚持个人观念最终取得商业成功的个例,如《洛奇》《女巫布莱尔》,但个案总不能被夸大成为常规;好莱坞处理意识形态内容的常规商业手法就是通过动作、场面、次要情节、角色关系、音乐和摄影来把它压缩到人们能够驯服的范围之类,或者把它们分散到人们一时难以意识到的领域之中。
好莱坞商业意识形态的第二个特征在于他的“国家观念”,亦即,电影尽可以在具体而局部的问题上对美国法律、政策进行攻击、解构、乃至辱骂和“革命”,但对国家的忠诚不能改变,而且好莱坞十分鼓励那种把美国塑造成救世主、超级英雄、人间乐园形象,即使像《野战排》这样的影片也会流露出美国人道主义情调,安排一场大屠杀后美国大兵扶老携幼撤离战场的镜头。只有像《现代启示录》这样彻底看不到美国光荣和梦想的片子,才会遭到好莱坞的全面围攻和封杀,从而证明好莱坞正确的政治路线。
好莱坞商业意识形态的第三个特征是普适性文化价值标准。这个标准范围庞大,内容众多,但基本的轴心不外乎是人道主义、个人主义、民主制度。好莱坞十分注意挖掘人性中普遍的心理与需求,从中提炼、升华为更具有普遍意义的,代表本国大众甚至是全世界各种族所认同的超越社会、政治和文化冲突、文化差异的人性化和民主想像领域的主题及类型化叙事。它因而形成具有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人性穿透力、民主影响力、大众感召力和跨国号召力的电影娱乐,创造既符合制度化又能满足大众基本欲望和诉求的消费期待和社会期待,然后贯注于足以激发人们视觉快感与心理快感的工业化生产的类型娱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