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午休可能只是人们为了躲避正午的烈日,后来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那时的人类是生活在暖热的地区,户外劳动是人们维持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午休成为人们避免遭受热浪袭击的方法。
在世界许多民族,午睡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我国有一首古诗:“炎氛若煅汗如奔,日午枕书眠扩烦;几刻梦游仙境里,北窗睡觉爽心魂。”将午休融于诗境,显见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午休的习惯。
与人的其他生活习惯相比,夏日午睡尤其重要。夏日午睡,清李笠翁说过,夏日午睡,犹如饥之得食,渴之得饮,养生之计,未有善于此者。陆游还有午睡诗道:“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无夕阳。”释有规也有诗道:“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欣骨节和。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一枕睡去,直到夕阳西下,无忧无虑,自在逍遥。
古代最为着名的午睡诗当推宋人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相传北宋元佑年间,宰相蔡确被贬安州,在游览当地名胜车盖亭时,写下了绝句十首。没想到,保守派官员竟以此为证据,指责他借诗讥讽、诽谤朝政。结果,蔡确因此被流放到岭南,并死在那里,虽然后人对这桩公案和蔡确的评价不一,但那首《夏日登车盖亭》,却因此成为后人传唱的名篇:“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此为午睡诗之极。
在进入夏季之后,昼长夜短、气候炎热、蚊虫叮咬等种种原因使人难以入睡。夏日的夜晚,人们常常喜欢乘凉,或是外出活动到深夜才上床休息,这些都造成了睡眠时间的严重不足。
夏季气温高,人体散热量大,血液大量集中在体表,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进入大脑的氧气和其它营养物质明显减少,若睡眠时间不足,则更会使人感到精神不振。这些不仅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同时还影响到学习和工作效率。
这就是人们在夏季特别需要午休的原因。
从达芬奇到丘吉尔等不少名人,都有午休习惯,并认为午休令他们拥有非比寻常的创造力。
尽管有少数人从某一时期开始不再午休,但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被迫放弃这种“享受”的;如果放弃午休只是暂时的,一旦有了条件,他们会重新养成午休的习惯。应当提倡的是,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要使自己无暇午休。凡是平素睡眠不足的人及体弱多病的人都该午睡;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和中小学生而言,午睡更值得提倡。睡眠质量差的老人也能通过午睡让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
4.怎样才能睡好午觉?
忙碌的工作、紧张的节奏,常常使人力不从心,因此,午睡便成了很多人一天工作的重要保证。专家认为,午睡不但可以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增强机体防护功能的作用。但是午睡还有很多讲究,只有合理的午睡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1)饭后不要急着午睡。
很多人习惯午饭后就睡,而这时胃刚被食物充满,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马上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所以,午睡前最好活动10分钟,以便食物消化。
(2)讲究入睡时间。
一般人都认为中午只要睡了,就能达到效果。然而专家分析,人们最容易入睡的时间是在早上起床后8小时或是晚上睡觉前8小时,大约是在中午1点钟左右。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警觉处于自然下降期,此时午睡身体会得到很好的休息。
(3)午睡要注意卫生。
睡前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饱,因为油腻会增加血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过饱会加重胃消化负担。另外,睡醒之后可以喝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然后可以进行一些散步类的轻度活动。
(4)午睡不宜太长时间。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钟最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如果时间太短达不到休息的效果;时间太长,醒来后又会感到轻微的头痛和全身无力,而且也不容易醒。
研究认为,人的睡眠分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是周期性循环交替。一般人在入睡超过30分钟后,便由浅睡眠进深睡眠阶段,这时大脑的各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加深,脑组织中许多的毛细血管暂时关闭,流经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少,若在此时醒来,就会感到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这是由于被抑制了的大脑皮层还未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还未开放,大脑出现暂时的相对的供血不足,造成一时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这种症状短则十多分钟,长则半个多小时才能消失。这一症状是上床午睡最大的缺点。
因为在床上午睡,一般人都不可避免的会进入深睡眠,导致午睡时间过长。这样起床后会感到周身不舒服,头昏眼花,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或学习,反而影响了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更有甚者,由于中午午睡时间太长,到了晚上反而睡不着,严重的会导致失眠,这样一来又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
(5)午睡不要趴着睡。
据了解,大部分人都不注意午睡的姿势,有的俯卧,有的干脆伏在桌上睡。其实,伏案睡觉会减少头部供血,让人睡醒后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脑缺血缺氧的症状。
午睡中以手为枕的危害:
危害一:由于趴在胳膊上睡觉,多处神经受到压迫,午睡时往往心中焦虑、睡不踏实。
危害二:因为趴着睡觉眼球受到压迫,午睡后通常会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长时间这样,会造成眼压过高,久而久之会使眼球胀大、眼轴增长,形成高度近视,同时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
小贴士:如果你佩戴隐形眼镜,最好先摘下再开始睡午觉。这样不但眼睛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睡醒后眼睛也不会有酸涩的感觉。
危害三:趴着睡觉,长期压迫手臂和脸部,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两臂、脸部发麻甚至感到酸痛。时间长了会演变成局部性神经麻痹或使脸部变形。
(6)讲求睡的条件,一曰静,二曰凉。
静指室静、心静。而睡眠的好坏与居室的温度、湿度相关,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一般室内温度在20~23℃为最适宜,夏季在25~28℃、相对湿度为50%~70%范围内睡眠最适宜。
午睡时将周围的计算机、手机关闭,一是为了避免噪音的打扰,二是减少辐射机会。
(7)讲究睡姿。
睡觉时脑袋耷拉在椅背上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可以造成头部血流量减少,不能达到午休的目的。所以最好在头后垫一些柔软的物品做枕头。
腿放在椅子上,有利于腿及全身的血液循环,能够使下半身彻底放松,尤其是可以预防腿部静脉曲张的职业病。
(8)醒后慢起。
午睡醒来后,不宜马上站起身,应慢慢坐起来,活动活动,过几分钟再进入工作状态。这时你可以采取嗅觉提神法。
可以喷一点香水、闻一闻带有薄荷、橘子、玫瑰气息的干花香袋,这样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可以咀嚼一些带有薄荷味道的口香糖,吃一点味道强劲的杏脯。
可以重新泡杯茶,最好选用干花茶,看着漂浮在水中的各色花朵,悠悠的香气飘然而出,不仅仅帮你恢复精力,还有美容的功效。
注意尽量不要饮用含有糖分的饮料,否则糖分会使你的午睡事倍功半,引起疲劳倦怠的感觉。
5.春眠不觉晓
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雷春雨,蛰虫始动,催发春机,物见欣荣。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
春天到来,随着气温升高,气候逐渐变暖,人的皮肤松弛,毛孔放大,皮肤末梢血管的供血量增加,尤其到谷雨节气后更为明显。这些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此时,调整好睡眠,对春季养生极为重要。
(1)如何改善“春困”
在春季人们常会感到困乏无力,提不起精神,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每到春天,办公室里时常会有人感到昏昏欲睡,一旦有人开始打哈欠,就像“传染”似的,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会开始哈欠连天。
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皮肤比较冷,所以四肢和体表的血管呈收缩状态,血流量减少,在全身血流量为定量的情况下,流经大脑的血液相对增加。到了春天,天气暖和了,皮肤温度升高了,体表和四肢的血管扩张,内脏的血液分流到体表毛细血管,脑组织血流当然就相应减少,大脑容易供血不足,脑组织的供氧就显得相对不足,影响了大脑的兴奋,春困就出现了。
如何防止春困呢?除了要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平时不妨多进行户外运动,通过体育锻炼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春困就会缓解。
对于整天坐着不动的办公室一族,建议每工作1小时起来走走,活动肢体,有条件的话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及时为脑部供氧。平时还应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如室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会助长春困发生。如果要想下午的工作不犯困,建议在中午不要吃得太饱,如果吃得太饱,血液全部流到胃里,就易造成大脑缺氧。
饮食因素也影响春天的睡眠。初春时节,阳气始发,辛甘之品可发散阳气,以助春阳。温食有利于护养阳气,如:葱、枣、花生等皆宜,但要远离大辛大热之品,如:鹿茸、附子等,少食辛辣之品。
春木当令,肝气过旺,易木克脾土,导致中土虚弱,胃不和,睡眠不稳。食宜酸甘,以养脾气,再配以绿色时令蔬菜,如:马兰头、枸杞头等清爽之品,以达清肝、爽口、安神作用。
(2)春季睡眠原则“夜卧早起”
春天的正常睡眠,应是“夜卧早起”。一日之计在于晨,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精辟论断,“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毛缓行,以使志生”。就是讲,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体,使精神活动寄望于大自然中。
饭后、睡前闲庭漫步,不仅可消食化气,还可无思无虑,心身得以休养,神清气爽。
因此,当进入谷雨节气,自然界万物复苏时,人们应该做到晚睡早起,在春光中舒展你的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
但同时要注意,春天,尤其在初春,乍暖还寒,还需视天气增减衣服,预防春温的发生,把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阻挡于外,所以说适当“春捂”也是必要的。
(3)先睡心,后睡眼
睡前保健的重点是调摄心神,即精神调摄,“先睡心,后睡眼”就是这个意思。首先在睡前半小时应使情志平稳,心思宁静,摒弃一切杂念;第二要稍事活动身体;第三睡前要洗面、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脚上有几条阴阳经络经过,人体有66个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都在足部交错汇集,所以用比体温高(40℃~45℃)的热水洗脚,如同用艾条熏灸穴位一样,能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能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4)和运动调养相结合
春季睡眠与养生要和运动调养相结合。所谓“闻鸡起舞“,顺应生物节律习性,经过一夜睡眠,伸展疲倦的身躯,在空气清洁的室外,选择适合自己锻炼项目,吸收大自然活力,调养精神,炼气保精,增强抗病能力,使自己充满春天般的活力。
另外,也应注意,春木当令,性情亢奋的人宜旧恙复发。俗话说:黄花黄,疯子忙。但这种情况可通过适当增加睡眠,静心修养,审因辨证治疗,可防治或缓解病情发展。在春暖花开季节,也是花粉过敏患者高发时期,适当远离花粉地带,能起到预防作用。
6.炎炎夏日,如何睡好
睡眠质量主要是睡眠节律的正常有序,这在夏季尤其重要。天气热,蚊蝇多,干扰睡眠节律,虽睡而难以进入“睡得香”阶段。
而夏季睡眠质量不好,会带来秋、冬季节体质下降,抗病力减弱,故提高夏季的夜间睡眠质量对保健至关重要。
(1)夏季为何总是睡不够
不少人认为夏季睡不好是因为天热,其实这并不是惟一原因。夜晚气温超过25℃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比较兴奋,难以入睡。但夏季睡不好主要还是昼长夜短,阳光照射的时间大为延长造成的。
早晨太阳升起来时,位于大脑的视交叉上核会向松果体发出信号,而睡觉时分泌的睡眠荷尔蒙、褪黑素就会减少,直接导致大脑清醒度逐渐提高。这样即使表面还保持睡眠状态,事实上身体已逐步转向清醒。这就是为什么晚上睡晚了,即使上午睡了懒觉,还是会感到睡眠不足。
(2)为何容易害怕失眠
提起失眠,想必很多人都深有感触,尤其到了夏天就更加令人痛苦不堪,天热人燥再加上虫蚊骚扰,自然会辗转难眠。时间一长,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不堪。
其实失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因为缺乏睡眠而死,但为失眠而忧虑,对人的伤害程度则远远超过失眠症本身。
从心理学角度讲,对待失眠心理暗示作用非常重要。很多顽固性失眠的人通常都有错误的想法,比如“我今天有点烦,又会睡不好觉了”,或者“我今天可能又睡不着了,明天又得头疼一天了”等等,如此不停地暗示自己,越想越烦,怎么能睡得着呢?
其实睡眠是一种放松休息,应该多从放松入手。你也可以采用放松暗示的方法,平躺在床上告诉自己:我很放松,我的手放松了,腿放松了,眼睛放松了……这样会更利于入睡。
(3)夏季睡觉禁忌
为了抵御夏季的高温燥热,很多人在睡觉时习惯使用一些降温的小技巧,帮助睡眠。事实上,从健康养生的角度而言,有些所谓的技巧恰恰是睡眠的禁忌。
①裸露胸腹而眠
夏季高温天气,有些人,尤其是男士,为了获得最大的凉快感,很是喜欢光着上身睡觉。其实,这样睡觉有损人体健康。
如果裸露胸腹,光着上身,固然能带给人阵阵凉意,但也容易让寒热在体内不均衡,使血管收缩,身体供血量相应减少,易引发胃肠道神经功能紊乱,损伤胃肠道黏膜,进而引起习惯性腹泻。
这种腹泻与细菌性腹泻相比,还有疼痛和无力的感觉,严重的还会感到胸闷、气急。如果本身患有胃炎的人,还可能会出现便血症状。
夏季睡觉最好能穿件睡衣,既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时还可以防止身体受凉和习惯性腹泻的发生。
睡衣宜选择轻薄柔软、全棉质的,这样有利于吸收汗液,减小对皮肤的刺激性。睡衣颜色宜淡雅、轻浅,有助于安目、宁神;睡衣的款式不要过小,否则紧束着胸、腹、背部等部位,睡觉时易失眠、多噩梦。如果不穿睡衣,至少也要用小毯子、毛巾被等盖住胸腹。
②开着风扇、空调睡觉
睡前风扇、空调要科学运用,但睡前摇扇消暑纳凉又健身养性。摇扇子能使手臂、手腕不断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可防止血压突然升高;摇扇子时头部经常活动,对防止颈部骨质增生有一定的作用。
檀香扇不仅可用其摇动生风,而且闻其芳香,可爽精神。檀香属于天然香料,对嗅觉神经可产生较强的良性刺激,特别是神经衰弱者,对此刺激特别敏感,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③室内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