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半夜起床吃东西也是病
夜阑人静,你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这个时候,也许你会想着要爬起来吃点东西,放松一下情绪,然后自然能美美地睡上一觉——你会不会经常有这种半夜里爬起来到厨房乱翻东西吃的冲动呢?
如果答案是“有”甚至是“经常如此”,那么你可能要警惕了。科学家告诉我们,这种三更半夜难以抑制的进食冲动可能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病态。有研究显示,全球大约有1.5%的人患上这种名为“夜食症”的心理失调症,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病症却知之甚少,甚至前所未闻。
美国医生阿尔伯特·斯坦科德是医学界研究夜食症的先行者和权威专家,他早在1955年就首先确诊了夜食症的存在。
斯坦科德指出,夜食症是一种由精神压力诱发、导致荷尔蒙分泌失调而引起的临床疾病。可惜在当时,斯坦科德的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现代人承受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夜食症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对夜食症的重视程度才有所增加。
当然,医学界对于夜食症的诊断有着细致严格的标准。因此,那些因为嘴馋或者晚饭没吃好而爬起来胡吃海塞一顿的夜猫子们,只要是偶尔为之,大可不必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斯坦科德目前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夜食症患者往往感到精神压力大,而且睡眠质量不高,经常一个晚上醒来三到四次。每次醒来,患者往往会直奔厨房去找零食吃,包括饼干、蛋糕或者薯片等蕴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对于患者来说,这种进食的欲望是无法抑制的。
夜食症患者在白天所吸收的卡路里要比正常人少。他们往往不吃早餐,但是在晚上大约9时过后直至翌日清晨的时间里,他们所吸收的卡路里至少是一天总量的四分之一,有时候甚至达到一半的水平。此外,他们平均一天吸收500卡路里的热量,比正常人多。因此,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超重的现象。
如果上述情况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那么人们就应该警惕了。
斯坦科德表示,夜食症患者其实患上了三种失调症——饮食失调症、睡眠失调症和情绪失调症。午夜时分,他们的情绪越是焦虑和抑郁,食量就越发地增加。
斯坦科德相信,患者在潜意识中想要通过进食来调整情绪、减轻压力和帮助睡眠。他们经常选择一些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而碳水化合物能够刺激复合胺的分泌。复合胺是人体内一种能够舒缓神经、促进睡眠的化学物质。
斯坦科德说:“我认为精神压力是夜食症的诱因。”他表示,在肥胖症患者当中有1%是夜食症患者。
斯坦科德估计,全球有大约1.5%的人患上夜食症,单单在美国就有数百万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多,比例为60%左右,而青少年和儿童则很少患病。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一些抗抑郁症药物对于70%的夜食症患者很有帮助。
有科学研究显示,夜食症患者体内两种与睡眠和胃口有关的荷尔蒙——褪黑素和瘦素的水平含量出现下降。与此同时,与精神压力有关的荷尔蒙皮质醇的分泌则有所增加。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褪黑素和瘦素来促进睡眠和减少饥饿感。
夜食症对于患者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斯坦科德表示:“进食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难以抵挡的冲动。”
夜食症症状
早上起床后没有饥饿感
如果你患上夜食症,那么很可能你在早上醒来后一点食欲都没有,你很可能不吃早餐就出门了。
晚上过量进食
和白天没有胃口相反,如果你患上夜食症,那么到了晚上你会觉得很饿,并因此而过量进食,你在晚餐后吃的东西可能比晚餐还要多。
难以入睡
如果患上夜食症,每天晚上你可能会难以入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半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
深夜惊醒找东西吃
作为夜食症患者,即使你睡着了,你也会在三更半夜里醒来,而且,你必须得吃点东西才能重新入睡。
感觉心情抑郁
除了饮食和睡眠失调的问题外,夜食症患者可能会觉得心情很差或者压力很大。
14.睡眠中出汗为什么称盗汗?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
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
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
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
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
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
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