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高中分科的时候,安安定不下主意。庆生告诉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让他选理科。他就选了理科,结果数学这一关就过不去。相比一年级时的勉强,高二以后的数学课,他已经是有心无力:不等式让他费劲心思仍不得要领,圆锥曲线的课听上去就像天书,立体几何抽象,数列更加晦涩难懂。面对每次月考几乎都在及格边缘的现实,他一开始难以接受,总是自怨自艾。如果每科成绩都这么差,他也就死心了;偏偏化学课对他的胃口,听课的时候也没比别人多长一只耳朵,可就是能融会贯通,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别的同学总有这样那样的短板,只有他每次大考小考,多则扣个三五分,经常都是满分卷。为此化学老师很喜欢他,他受了这小小的鼓励,也一直没有放弃过坚持。
国庆节到了,安安打电话到玉菇家问自家的情况,姑妈告诉他自己家里也装了电话了,给了他电话号码;说起玉菇,姑妈说玉菇刚给她生了个胖外孙,名字都还没起好。
安安只是在电话中反复说,啊,这么快啊,都生孩子了啊;好快啊。其实他心里想的是,玉菇才十九岁,就当了妈妈。
姑妈就在电话里说,也不快,结婚一年多了都。你也赶快考大学,念完了结婚生孩子,让你妈妈早点抱孙子。
那年寒假,安安回到家里见到的玉菇,已经是一个两个多月大孩子的母亲。她变得更胖了些,好像也更黑了些;但安安觉得玉菇最大的变化,还是她的眼睛。以前他觉得玉菇的眼睛里,充满了清澈的光彩和年轻的矜持;如今无论她看什么,看谁,眼睛里都已经满是温柔和慈爱了。这让他觉得生疏,可玉菇一见到他,依然亲切地叫他弟弟,依然露出满满的笑容,那笑容里还依稀能看到以前的那个玉菇的影子。这让安安觉得莫名的害怕。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他一个人缩在被窝里听电台里的老歌,听着听着,忍不住流下了泪水,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觉得那泪水里包裹着回忆,不甘,曾经的理想与心愿,遗憾,道别,无能为力,百感交集,甚至还有一些坦然,一些期待。
安安对玉菇说,姐,我给你剪个头吧。刚好要剃年头了。
玉菇笑了,说,你学会了?
安安点点头,嗯。
好啊。
玉菇坐了下来。安安调好了热水,为她小心披上围布,轻轻扑水,用手慢慢梳理她细密的头发;柔软的发掠过他清瘦的手指,像是一次久违的重逢,又互相静默。正值最好的年纪,有一头这么好的头发,映衬着这么好的时光。头发好像温温的,还带着温暖,像是喋喋不休的窃语,又仿佛不愿轻离的思绪。剪刀与头发的邂逅,一如离别时短暂的相遇,你离愁渐浓,而我不忍徘徊,只好挥手、转身,头也不回。大小平剪和花剪(又称哑剪)分工协作,先用大平剪与手配合,打理外层,剪出轮廓;再用花剪与梳子配合,掏剪内层,剪出层次;最后用小平剪修饰鬓发、刘海。安安沉默而专注,仿佛在经历一次严格的考验,他反复对比,生怕有一丝不均匀,不对称。玉菇坐在那里,就这么看着镜子中的安安,也看着自己,时间躲在剪子沙沙的声音里,在发茬簌簌滑落地上的线条里。她不好意思起来,说,等了好多年,你终于给我剪头发了;你从小就跟我说,从十岁到二十岁,……;不过你这手艺是什么时候学的,真觉得比镇上那些人厉害多了,不是舅爷爷教你的吧?
爷爷教我基本功,在学校的时候,我用空闲时间做学徒,学到一些功夫。
学徒?
嗯。就是到人家理发店里当徒弟,帮他做事情,他会教你一些功夫,但不会给你钱。剪好了。你看剪得还行吧?
怎么不行!把我剪好看了你不觉得么。
你本来就好看。
……
一旁,睡醒了的孩子动了动。玉菇起身抱起来,轻轻晃着,孩子看着妈妈,不时嚼嚼舌头流流口水。妈妈对着孩子说,宝贝,你看妈妈头发剪得好看吗,你说谢谢舅舅,谢谢舅舅。
安安忽然觉得,一年前说她不喜欢那个男人、这辈子可能就这么完了的玉菇,此刻看着不也这么幸福。可这是怎么了,真的像爷爷说的那样,是因为生辰八字吗?
黑色七月的高考如期而至,两天的考试一晃就过去了而过;但那年语文科的作文题目,他一直还能记得清楚: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以上是《孝经?开宗明义章》的节选。请仔细阅读,根据你的理解,以“孝”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那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安安从小就听爷爷说的,十分耳熟,在这里看见真是觉得亲切;但是其它的句子,却从未听爷爷讲过,或者即使讲过也一点印象都没有。在争分夺秒的高考考场上,他盯着那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直下不了笔。爱护自己的身体,以此表达对父母的孝敬,原来只是孝的初始、表面;创造一番事业(无论大小),成就一番功名(无论高低),让父母因此荣耀,才是孝的终点与核心。老祖宗的智慧真是无穷的,这句话里的孝,从父母的角度,儿女“扬名于后世”是孝;从儿女的角度,“以显父母”是孝。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许多人虽然得了功名,却忘了遵循“立身行道”的原则,违背道德与人的本性,让父母蒙羞,是为不孝。
他想起过去这些年读书考学,从没有给父母争过光,甚至让父母失望;面对家人寄予厚望也是自己改变命运的高考,他没有投入全部精力,在学业最难的高二,他放弃了空余时间和暑假,去学校附近的理发店当学徒,偷偷的不敢告诉父母;尽管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地想学好数学,可还是连成绩及格都是问题,这最后一场考试,是不是又要让父母失望;他甚至想到自己连表达真实内心的勇气都没有。内心深处的自卑滚滚涌出,淹没了所有的意识。一片混乱中,他又记起了爷爷给他写的那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烟盒纸。他一想到自己连正常说话的声音都那么小,都不能被人听见,将来还怎么立身扬名,又怎么显父母?
安安意料之中的没有考得期望的分数。庆生其实只希望他能考上本科,别无他求;可偏偏分数没达本科线。专科对于庆生和安安来说,都几乎是不愿接受的。这个时候,早已下定决心的安安,打电话给上海的小姑,准备秋收结束后,就去上海打工。庆生也无意再给他出高昂的专科学费,只有任由他了。倒是爷爷一直安慰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干得好,一样有出息;末了还不忘加一句:哪天不想干了,回家来帮爷爷和爸爸,咱安家世代都是剃头匠,当个好剃头匠,不是丢人的事。安安何尝不明白爷爷的苦心,可是在他看来,如果一辈子待在这里,守着这间剃头铺子和这里的人们,安家就永远没有机会改变了;现在,以后,以后的以后,可能还是一代代的剃头匠传下去。他这时候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父母、爷爷,还有风雨里走过来的祖辈们,他要为他们争口气,就在他这一代。既然我没有本事读书,一定有件事是我可以做得好的,做的比别人都好的。就像我的数学物理再怎么学都那么差,化学却一直那么好一样。
玉菇听说安安放弃继续读书,要出门打工了,一直念叨:我以为你一定会去念大学,去大城市。怎么说不念就不念了呢?
安安只是摇头。他忽然无比厌恶内心的妥协、恐惧、无能为力,他咬着牙,恨不得立刻就开始有所作为,并因此而心生期盼。他不求扬名于后世,但一定要立身,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成绩。他觉得在未知的大城市里,会有那样的机会在等着他,让他大显身手,赚到钱,被人称赞、夸奖、羡慕,这样他就能让父母家人为他骄傲。
他觉得自己近二十年里,没有能做一个“孝子”。现在,这成了他极为迫切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