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肠洗净,升麻用布包好,同芝麻一起放入大肠内,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炖至烂熟,去升麻,加调味品调味,吃肠喝汤,分2次服,隔日1剂,连服3周。
功效:可补肾固脱,升提阳气。适用于气虚之子宫下垂。
升麻黄芪炖鸡
升麻9克,黄芪15克,鸡1只(约750克)。
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升麻及黄芪纳入鸡腹中,加水800毫升于锅内,上蒸笼用大火蒸至鸡肉烂熟,去药加调味品后食用,每日1剂,分2次服食,连服3~5日为1个疗程。
功效:可补气健脾,升举清阳。适用于气虚下陷之子宫下垂。
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妇女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病。
长期慢性刺激是宫颈炎的主要诱因,约半数以上已婚妇女的子宫颈炎和性交有一定关系。流产和分娩时可引起宫颈裂伤和细菌的侵袭,造成宫颈炎。诊断性刮宫、人工流产器械损伤宫颈,也可导致炎症。
此病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白带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状。有宫颈息肉者可有血性白带,性交后出血。如炎症扩散至盆腔可引起腰、腹部疼痛,经期加重,还可引起性交痛。
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宫颈息肉、腺体囊肿、裂伤、外翻等病变。
宜食
宜食清淡的蔬菜和水果。
忌食
1.忌甜腻厚味食物:过于甜腻的食物如糖果、奶油蛋糕、八宝饭、糯米糕团、猪油及肥猪肉、羊脂、蛋黄,这些食物有助湿的作用,会降低药的疗效,使病情迁延难治。
2.忌饮酒:酒属温热刺激食物,饮酒后会加重湿热,使病情加重。
3.忌食辛辣煎炸及温热性食物:辛辣、煎炸食物如辣椒、茴香、花椒、洋葱、芥末、烤鸡、炸猪排等,温热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等均可助热上火,加重病情。
4.忌海腥河鲜发物:海鱼、螃蟹、虾、蛤蜊、毛蚶、牡蛎、鲍鱼等水产品均为发物,不利于炎症消退。
食疗方
蘑菇薏米粥
蘑菇10克,薏米35克、盐、味精、盐适量。
先煮薏米成粥,再加入蘑菇煮熟,加盐、味精服用。每天1次,可常服。
功效:适用于慢性宫颈炎。
薏米菱角汤
薏米30克,菱角60克,加水适量煎服。每天1次。
功效:适用于慢性宫颈炎。
带下病
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黏稠液体,如涕如唾,绵绵不断,通常称为白带。带下流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在发育成熟期和经期前后或妇女妊娠初期,带下可相应增多,不作病论。
根据带下的颜色不同,带下病具体又分为黄带、白带、赤带、赤白带、青带及五色带等。现代医学之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性阴道炎等各种阴道炎症及盆腔、宫颈炎等是引起带下病的主要原因。
宜食
1.莲子肉:性平,味甘涩,具有补脾、补肾、补心、固涩止带之功效,适宜脾肾亏虚、白带频多、质淡如涕者食用。《玉楸药解》说得好:“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
2.乌鸡:性平,味甘,具有补虚、益气、健脾、固肾之功效,凡体质虚弱的妇女白带过多者,宜常食之。李时珍曾说:“乌骨鸡补虚劳羸弱,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并介绍治带下病用乌鸡1只,洗净后将白果、莲子、糯米各15克,胡椒3克,装入鸡腹内煮熟,空腹食用。此外,普通老母鸡炖山药也可。
3.麻雀:雀肉与雀卵均具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效,肾阳不足、白带清稀、腰酸怕冷者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载:雀肉“壮阳益气,暖腰膝,缩小便,治带下”。《中药大辞典》亦云:“雀卵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治女子血枯、崩漏、带下。”
4.猪肚:性温,味甘,能健脾胃、补中气,脾虚带下之人宜经常食用。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认为:“猪肚止带。”《本草经疏》指出:“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其补益脾胃,则精血自生,虚劳自愈。”这就是补脾胃而止白带的道理。
5.山药:性平,味甘,具有补脾、补肾、补肺、固精、止带之功效,适宜体质虚弱的妇女白带过多者食用。《本草正》中认为:“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凡脾虚带下或肾亏带下者,常食久食,多有效果。
6.枸杞头:性凉,味甘平,适宜肾虚带下和湿热带下的妇女食用,因为枸杞头既可补虚益精治肾亏,又能清热解毒止带下。《滇南本草》曾介绍,“治年少妇人白带:枸杞尖作菜,用鸡蛋炒食。”
此外,体虚带下的妇女还宜食用山羊肉、豆浆、银耳、栗子、牛奶、羊肾、猪髓、鹿茸、鸡蛋、燕窝、核桃、阿胶、蚌肉、鱼胶、猪瘦肉、牛肉等;湿热带下者还宜吃绿豆、赤小豆、荠菜、甜菜、丝瓜、裙带菜、苋菜、菊花脑、冬瓜、西瓜、马兰头、薏米、紫菜、荸荠、旱芹等。
忌食
1.桂皮:又称肉桂,为常用的五香调味品。性大热,味辛,极易助热上炎动血,故凡湿热带下之人,切勿食之。《本草求真》中指出:“肝盛火起者切忌。”
2.荸荠:性寒,味甘,有耗伤正气之弊,凡体虚带下之人忌食用。如《随息居饮食谱》中说:“中气虚寒者忌之。”《本草新编》也认为:“荸荠独用则消肾气,有泻无补。”
3.山楂:为中医常用的消积之品,有破气耗气之害,气虚带下,尤其是脾虚带下之人,切勿多食。《得配本草》中指出:“气虚便溏,脾虚不食,二者禁用。”同样道理,凡带下病属静气虚弱者,也当忌食。
4.萝卜叶:民间常作蔬菜,有消食理气作用,但也极为耗伤正气。正因如此,《饮片新参》中指出:“气虚血弱者禁用。”
此外,体虚带下的病人,还应当忌吃生黄瓜、苦瓜、生菜瓜、生萝卜、生藕、生胡萝卜、柿子、地耳、浓茶、柿饼、莼菜等;湿热带下者忌吃芥末、洋葱、香椿头、芥菜、辣椒、花椒、茴香、桂皮、胡椒及人参、冬虫夏草、紫河车和烟酒等。
食疗方
白果黄芪乌鸡汤
白果30克,黄芪50克,乌鸡1只(约500克),米酒50毫升。
将鸡宰杀洗净去头爪,把白果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其口,与黄芪一起放入沙锅内,加酒及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加入调料。分次饮汤食肉,连服1~5天。
功效:可健脾补气,固肾止带。适用于脾虚型之带下。
完带粥
炒白术、炒山药各30克,人参6克,白芍15克,车前子、苍术各9克,甘草3克,陈皮、荆芥、柴胡各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将上方十味药放入沙锅,煎汁,去渣,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共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可健脾燥湿,疏肝理气。适用于脾虚型之带下。
闭经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年逾18周岁女性,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如月经周期建立后,停经3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引起闭经的原因有全身性疾病,如慢性疾病、贫血、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也有局部疾病,如子宫结核、肿瘤等;甚至包括过度疲劳、重大精神创伤等。
而先天性生殖器官发生异常或后天器官损伤也能造成本病,却非药物和食物所能奏效的,故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内。
闭经患者常有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淤、痰湿阻滞等症状。
宜食
1.原发性闭经宜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进行平补或温补。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乌鸡、鸽肉、羊肉、猪肝、猪血、青蛙肉、紫河车、木耳、山药、红枣、核桃、黄花菜等食物。
2.气滞血淤型闭经可多食山楂、桂圆、果丹皮、桃仁(去皮尖炒食或浸泡去毒后盐水拌食)、金橘、玫瑰花、枸杞子、鸡肫皮等活血理气食物。
忌食
1.忌食巧克力、糖果、甜点心等高糖食品,尤其是肥胖闭经患者,因为闭经也可能是由于体胖痰湿内阻而起。
2.忌食各种冷饮及生拌黄瓜、生拌萝卜、拌凉粉、拌海蜇等生拌冷菜。
3.忌食梨、香蕉、柿子、柠檬、西瓜等寒性水果与螃蟹、田螺、河虾、蛏子等寒性水产品。
4.忌食米醋、石榴、青梅、杨梅、酸枣、李子等各种酸性食物。
食疗方
鹿茸炖乌鸡
鹿茸10克,乌鸡1只(约250克)。
将乌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与鹿茸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开水炖3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可滋肾益精,调经。适用于肝肾不足之闭经。
参枸胎盘汤
枸杞子20克,党参30克,甘草3克,胎盘1/4个,瘦猪肉100克,生姜2片。将胎盘、猪肉分别洗净,切成小块,党参、枸杞子、甘草洗净,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可滋补肝肾,养血调经。适用于肝肾不足之闭经。
痛经
妇女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剧烈疼痛,或伴腰骶部疼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伴随月经周期发作者,称为痛经。此病是妇科常见病,多见于青年女性。
痛经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严重者可放射至肛门、外阴及腰胯部,以及面色苍白、呕吐、头晕、乏力。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亏虚、肝肾亏损以及肝气郁结,寒凝胞宫,气滞血淤所致,当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温经散寒、理气化淤为治。
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亦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痛经。
宜食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宜食用富含营养的猪瘦肉、鸡肉、兔肉、鸡蛋等。
2.适宜多吃新鲜的蔬菜,如小白菜、黄瓜、豆芽、豆腐、豆制品,多吃新鲜水果,如苹果、哈密瓜、杨桃等。
3.适宜食用红糖,红糖性温,味甘,《医林纂要》中说它有“暖胃,补脾,缓肝,去淤,活血,润肠”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认为红糖的功效在于“散寒活血,舒筋止痛”。红糖最适宜痛经的女性以及妇女产后服食。所以,痛经患者适宜食用红糖。
4.肝肾亏损引起闭经者,可食阿胶糯米粥:阿胶30克,糯米50克,糯米煮粥,粥成将出锅入阿胶溶化吃。
5.气滞血淤引起闭经者,可食益母草红糖水。
忌食
1.忌食冷饮、冰棍、冰啤酒、生苹果、生梨等生冷性食物。
2.忌食茶、咖啡及各种花茶等刺激性物品。
3.忌食酸涩食物。一般酸性食品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食用后易使血管收敛、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从而造成经血淤阻,使痛经加剧。酸性食品如米醋及以醋为调料的酸辣菜、泡菜及石榴、青梅、杨梅、杨桃、樱桃、芒果、杏、李子、柠檬、橘子、橄榄、桑葚等水果,均应忌食。
食疗方
化淤止痛粥
薤白15克,丹参20克,桃仁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将薤白、丹参、桃仁煎沸20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将熟时加少许冰糖,煮成粥后即可食用。
功效:可以活血理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淤之痛经。
田七佛手炖鸡
鸡肉120克,田七12克,佛手12克,红枣4颗。
选鲜嫩鸡肉,洗净,切粒;田七、佛手洗净;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隔水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可活血去淤,通经止痛。适用于血淤痛经。症见经行腹痛,经量少而色暗,时有血块,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舌紫暗边有淤点,脉涩。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脸及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的结缔组织病,多在20~49岁发病。临床上将此病分为盘状性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两类。皮肤持久性盘状红斑,边界清楚,表面有鳞屑。好发于面部,其次发生于口唇、耳郭、头面、手背、手指等处。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表现为早期可有发热,大多有低热,四肢大小关节疼痛,面部有蝶形红斑,可伴有慢性荨麻疹、脱发、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可伴有肾炎,尿内出现红细胞、蛋白及管型;或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
中医认为,临床上在疾病的早期,或急性期,或者说活动期,通常表现为发热、出疹、关节红肿压痛,呈现热毒炽盛型;在疾病的后期,或慢性静止期,表现为腰酸、耳鸣、足跟痛、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小便强赤、月经不调,多属肾阴虚,或阴虚火旺型。
宜食
1.甘蔗:性寒,味甘,具有清热、生津、润燥之功效。李时珍说:“蔗,其浆甘寒,能泻火热。”红斑狼疮者,无论是毒热炽盛,或是阴虚火旺,食之皆宜,既能清热解毒,又可生津养阴。
2.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清心利小便之功效。《本经逢原》中说:“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太阳、阳明中渴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尤其是在炎热夏季,患有红斑狼疮之人食之最宜。
3.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开宝本草》说它能“清热解毒”。《本草汇言》认为绿豆“解热毒,并治金石丹火药毒,并酒毒,烟毒,煤毒”。毒热炽盛的红斑狼疮患者,最宜用绿豆煎汤饮用,也适宜常食绿豆芽或绿豆粉制剂。
4.枸杞子:性平,味甘,是中医最常用的补益肾阴之药,民间百姓也喜用枸杞子泡茶当饮料服用。对于肾阴虚,表现为腰酸、耳鸣、脚后跟疼痛、烦热盗汗的红斑狼疮患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所言:“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5.梨:性凉,味甘微酸,具有清热、生津、化痰、止渴之功效。《本草纲目》云:“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本草通玄》亦载:“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凡患有红斑狼疮者,无论初期或后期,均宜食用,生吃熟食皆宜。
6.芹菜:热重型红斑狼疮者食之宜。《千金·食治》载,水芹“去伏热”。旱芹亦有清热作用,尤其是清肝热。
7.黄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元代医家矣瑞认为黄瓜“除胸中热,解烦渴”。《陆川本草》亦载:“治热病身热,口渴。”红斑狼疮之人,无论实火虚火,均宜食用,尤以生食凉拌最宜。
8.冬瓜:性凉,味甘淡,古代法家都认为冬瓜是一味清热解毒的食品。《日华子本草》说它“除烦,治胸膈热”。《本草再新》还说,冬瓜“清心火,泻脾火,解暑化热”。凡红斑狼疮之人皆宜食之。
此外,红斑狼疮病人还适宜食用胡萝卜、山药、柿子、无花果、沙参、枇杷、茼蒿、牛奶、茶叶、青菜、荠菜、藕、菊花脑、青鱼、西洋参、苤蓝、百合、地瓜、番茄、菜瓜、芋头、银耳、槐花、赤小豆、慈姑、草莓、苹果、橘子、马铃薯、黑木耳、山楂、牡蛎肉、乌贼鱼、鲫鱼、香蕉、生地黄、冬虫夏草等。
忌食
1.羊肉:元代医家李呆认为,“羊肉甘热”,与人参皆为温补之物。红斑狼疮热多为内热旺盛,不宜服食,正如《金匮要略》所言:“有宿热者不可食之。”
2.桃子:性热,味甘酸。《滇南本草图说》中认为:“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生热,发痈疮。”可见桃子性质温热,食之易助热动火。红斑狼疮者多属热毒炽盛,或阴虚火旺,故不宜多食桃。
3.爆米花:性燥热,易伤阴。《随息居饮食谱》中曾说:“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红斑狼疮多为毒热炽盛,或为阴虚火旺,多食炒米,伤阴助火,法当忌食。又有爆芦花(即爆玉米花),其性亦燥热助火伤阴,红斑狼疮之人亦忌之。
4.白酒:酒是一味辛烈苦温、助热上火的刺激性饮料,一切热证实证、阴虚火旺之病,概莫能服。正如清代食医王孟英所言:“烧酒,一名汗酒,性烈火热,遇火即燃。阴虚火体,切勿沾唇。”红斑狼疮患者切勿饮用。
5.人参:为温补强壮食物,能大补元气。但人参性质温热,尤其是野山参,性热助火,凡属实证热证,或是阴虚火旺之病,切莫食用。
6.带鱼: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养血之功效,同时又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的海腥发物。清代食医王孟英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告诫:“带鱼,发疥、动风,病人忌食。”多食恐有触发宿疾疮毒之弊,红斑狼疮者当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