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也成为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首要问题。没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没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只有规范的、客观的、容易操作的具体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才能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指导,才能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实效性。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
在本书前面笔者曾引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在2004年的调查资料,该调查资料显示“敬业精神”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高居第一,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中“经济收入高”与“能发挥个人才能”是两个最主要的评价标准,而“满足社会需要”位居最后。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们更看重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其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出功利化趋势,在职业选择上更看重经济回报和个人的发展。这些都影响到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观的树立,从而弱化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职业道德建设。因此,培育大学生基础职业道德,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切。人们在回顾建国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情况时,发现其中存在着总体要求过高的问题。有学者曾撰文专门批评道德教育目标设置过高的弊端,指出从建国开始到1988年这段时间内,我国道德教育的目标脱离现阶段的超前要求较多,真正从实际出发的适应性要求很少。[1][*[1]葛新斌:《注重培育公民基础道德: 我国当今道德教育的目标选择》,载《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第5期。]*钱伟长先生通过调查也认为:“在德育工作中,往往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以成人化的内容和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要求提得过高,脱离实际,以至流于形式,不能适应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教育的需要,因而收效不大。”[2][* [2] 钱伟长:《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几个紧迫问题》,载《群言》1995年第3期。]*作为道德教育中重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设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受我国古代伦理传统和我国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职业道德目标设置偏高,过分强调在工作中的奉献精神,对个人利益关注较少。在对青年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上忽视青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变革的趋势,整体要求过高,与社会实践脱节,从而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设置教育目标,注重大学生基础职业道德的培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来设置基础目标,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对道德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就需要新的道德纲领来指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人类文明的基本道德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理念作了高度概括,是大学生新时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因此,高校要围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开展对大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大学生遵守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按照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层次性目标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差异。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需要分层次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这就需要根据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差异,对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所以,我们在教育中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先进性要求是针对共产党员和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而言的,也就是要求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观念;广泛性要求是针对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也就是要求大学生都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通过先进性带动广泛性,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和示范的作用,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论其学习何种专业,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其起点都应该是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职业的性质和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意识,这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广泛性要求,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的职业观就是在人的发展与事业的发展、在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与手段之间,应该在工作中统一起来,懂得热爱本职工作,有敬业精神,有职业观念,这是决定自身人生价值实现和事业成功的基本要求,也是自爱自强的具体体现。对于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共产党员则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他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意识,还要他们自觉坚持先进性要求,积极践行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和谐的职业道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引导其他大学生在遵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目标,从而为我国大学生整体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做出积极贡献。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时代性目标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空前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高校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一起进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必须注重时代的变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在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中要体现时代性教育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科技为先导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智慧、信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在传统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新内容。今天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公平竞争、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传统职业道德,更需要具备创新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职业道德。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大学生必须培养不畏艰险、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不仅需要创新精神,还需要规则意识、法制意识、平等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因为竞争的前提必须是公平、公正的,也就是在竞争中不仅承认自己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尤其要承认别人和自己一样也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这种原则的基础是人与人的平等和对彼此人格的尊重。要公平竞争,而不能不择手段、尔虞我诈。如果在竞争中采取零博弈的策略只会两败俱伤,不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总之,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素质性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应达到的基本的发展目标。素质教育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而职业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根本,专业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是职业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和核心内容,身体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载体、基础。职业素质的各要素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职业道德的品质,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的表现和反映。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容很广泛,其基本内容主要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规范、敬业意识以及职业道德风尚等。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取决于构成职业道德各要素的品质的状况,如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各要素品质较高,那么在其职业活动中所体现的职业道德素质就高,反之,职业道德素质就低。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大学生具有从事某项职业的能力和水平,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在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中首要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只有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才能不断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只有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才会努力钻研业务技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的工作的要求。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就业不仅仅为了自身发展,而且还要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既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诚信意识、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也是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人无信无以立,职业无信也不成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果市场竞争没有诚信意识,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无序的社会。此外,我们还必须培养和增强大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素质,力求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善于与人沟通。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实践中还要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大学生敢说敢为的人格特质,使他们乐于接受新的理念,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性目标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关于职业价值和职业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态度。它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职业价值包括职业的个人价值、行业价值(含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职业价值观的实质是如何处理职业的个人价值、行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职业价值关系中,主导性、决定性的方面是职业的社会价值。人们职业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其职业价值目标、取向和追求,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追求,决定一个人评价、选择职业的价值标准,决定一个人对待职业的价值信念。职业价值标准又内含一般性的职业价值规范,正是这种职业价值标准和一般性的职业价值规范决定着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职业价值观是影响人们职业道德观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深层次因素,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价值观的具休表现。[1][*[1]李彬:《论当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载《湖北社会科学》1996年第12期。]*职业价值观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职业价值观和个人利己主义职业价值观。集体主义职业价值观是一种奉献型职业价值观,而个人利己主义职业价值观是一种索取型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