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本意识淡薄,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我国许多高校的职业道德课多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以老师讲授为主,比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种授课形式有利于职业道德知识体系的传授,学生较容易掌握课程的内容,但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方面,92.5%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对今后自身就业和发展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另一方面,又有53.2%以上的学生表示不愿上学校的职业道德课,认为效果不好。有48.8%多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将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不够了解或不了解。
在职业道德课的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学生课堂睡觉、教师讲课依旧的现象;由于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总感觉到教师在压着自己,缺乏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教育管理方法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未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也不能充分参与,时时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学生职业道德主体性的丧失,使当前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陷于被动境地。
7、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教学内容方面,一是教材系统性不强,教材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二是内容陈旧,缺少鲜活的案例;三是教材更新周期太长,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不能及时反映和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世界各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调查中有80%以上的教师反映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过时,与新时期职业道德要求不相符合,例如当前全球及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诚信问题,在目前的职业道德教材中就很少体现,与现实联系得还不够,缺乏针对性。
在职业道德的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采用以课堂宣讲为主的直接灌输方法。尽管有穿插案例、多媒体演示、请企业人员参与、组织社会调查等尝试,但所占比重都很小。总体上说,“职业道德课多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比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重视榜样的作用,要求言传身教。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种授课形式利于职业道德知识体系的传授,学生较易掌握课程的内容,但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1][*[1]曹育南、常小勇:《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中外比较研究及启示》,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3期。]*另外,职业道德教育还缺少与其他学科的配合。调查中,不少学校反映职业道德教育与各学科缺少配合和协作,甚至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很少讲到相关行业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许多学校专业教师没有讲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而学校也对专业教师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当前我们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虽然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很多流于形式。高校中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大学生毕业前也都有实习的机会,这样一些活动已经被教育者考虑用于大学职业道德教育中,然而实际上,这些活动在更多的意义上只是形式主义,即使确实有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参加的人也毕竟是少数,不具有普及性。而对于教师和学校来说,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中,而很少将其融入到学生的实践中去。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缺乏明确的目标,也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显示出一定的随意性。
就职业道德课的组织而言,其课程实施的进程安排也不够合理。目前多数学校将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一学期。这样整个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时段跨度太小,不利于学生逐步强化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我们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约65%的用人单位认为,在大学期间,应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
就评价方式来讲,当前职业道德评价方式较为简单,还是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知识考查,轻能力和行为评价;二是重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轻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三是重笔试评价,轻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四是重教育者评价,轻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由于现行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所以很难准确地反映教学实际状况与水平,出现学校的评价结果与社会、企业的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在校时道德素质评优,走上社会后却道德堕落的现象屡见不鲜。
8、师资力量薄弱,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师资问题一直是我国大学德育工作中被忽视的领域。一些学者在分析我国高校德育中问题指出,大学德育队伍中个体素质不平衡,“从德育队伍的现来看,基本形成以两课教师和政工干部为主,以课任教师为辅、专兼结合的德育队伍。”[1][*[1]李斌、翟晓燕:《试论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问题及其对策》,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6期。]*他们对自身认可度低,存在失落感和道德交织趋向的功利性;知识体系落后单一;缺乏管理评估机制没有得到后续的培养。作为德育工作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其师资建设方面的状况更是如此。
一是教师队伍构成不够专,任课教师中兼任教师比重大,非专业的“半路出家”的和青年教师居多。长期以来,职业道德教育没有独立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开设,很多学校是在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开辟一小块空间进行,因此在高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主要是 “编外户”,要么是从其他公共课老师中急征而来的,要么就兼职教师和政治辅导员。这些教师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的讲授职业道德课是为评定职称凑足课时或者迫于领导安排,由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对他们来说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很少花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产生很大影响。
二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本身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要求相去甚远。一方面表现在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过硬。因为职业道德教育本身可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过去在这方面培养的人才不够,其他半路出家来从事该工作的工作者缺少应有的学术素养。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基于工作需要,而对职业道德的本质、特点和培养机制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主观推测和想象。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师道尊严”、“唯我独尊”观念仍然存在,对学生缺少民主、平等和尊重,缺乏耐心、细心和爱心,对工作不是十分认真。据调查,学生认为职业道德课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除“教学形式呆板”、“不感兴趣”、“教材陈旧脱离实际”外,“教师未树立良好形象和榜样”、“管理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以及“教师备课不充分”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在高校中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对工作不认真的现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识不学习,不钻研,在教学中敷衍了事,照本宣科,学生学习索然无味。
三是职业道德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高校对学生教育投入很多,特别是在开展学术兴校的提议下,很多高校将精力放在培养各专业教师上。在各个院系中青年教师有很多机会去参加学术交流研讨、参加进修班、推荐深造、到国外访问学习等。而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学校很少考虑对他们进行相关地培养,参加进修学习的机会少,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非常少,使他们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必然导致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得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