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3700000016

第16章 近代前期的西方思想(6)

美国的独立战争虽然略早于法国大革命,然而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这两个革命的思想基础共同构成了西方政治文化的真正的民主和人权的传统。

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几个特点

近代西方历史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也随之而形成。如果说中世纪的意识形态是神学统治的话,那么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有什么特点呢?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仅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发展的规律,而且为我们揭示了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若干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两个原理:1、每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每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二、思想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思想独立化的根源和手段。这些思想对思想史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也就是说,被统治阶级的思想由于不能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因而在精神生产的领域内同样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因为思想、观念等等不过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而已,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反映到思想上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不仅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总的面貌,而且他们也是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在进行统治的。他们拥有足够的手段来传播和宣传自己的思想,调节该时代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这并不是说统治阶级的思想是铁板一块,在统治阶级的内部也会出现意见和思想的矛盾和冲突,因为精神生产的分工和分歧也会出现在统治阶级内部。然而这种对立和分歧是有限度的,不同思想的斗争一般只在阶级整体利益允许的限度内进行。一旦发生任何实际的冲突,当阶级的整体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它们之间的敌视便会自行消失。

自由、平等、博爱

一定时期革命思想的存在,总是以革命的阶级或革命的社会集团的存在为前提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受到损害并决心消灭和改变这种制度的无产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由于他们手中不掌握生产和宣传精神产品的物质力量,因而他们的思想总是相对地处于弱势地位,并且受到统治阶级的种种打击和排斥,他们必须在斗争中发展。

通过本章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正是在与封建阶级的斗争中锻造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性的思想”。这种思想普遍化和独立化的现象,每每见于历史的记录中。这并不是有意的欺骗,而是为了号召所有的被压迫阶级团结一致,对付共同的敌人。所以,“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阶级这一点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多少有一些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来不及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醉心于这样的普遍形式,资产阶级思想家都满怀信心要建立普遍正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王国。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一段精彩分析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话。马克思说:“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所以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来说,最根深蒂固的东西就是这种反映商品交换关系的思想意识。人们很容易将这种所谓两相情愿的交易加以扩大,加以美化,使之成为自由、平等、博爱的乐园。自由、平等的外观掩盖实质上的不自由。不平等。马克思指出,就劳动者而言,他们除了劳动力这种商品之外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们不可能有别的选择和自由。离开了这个商品的交换领域,剧中的人物就会发生变化。资本家昂首前行,满面笑容,雄心勃勃;而劳动力所有者则尾随于后,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就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揉。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要揭开那温情脉脉的自由、平等的面纱,赤裸裸的剥削关系就会显露在人们的面前。正如一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所说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追逐利润的狂热,这种可诅咒的求金欲,始终左右着资本家。这就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

商品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又一个特点。商品本来是一种很平常很简单的东西,然而它却充满了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方面,商品交换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样,人们对商品就产生一种虚幻的反映,认为商品、货币、金钱等物的东西,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在它们面前,一切神都要退位,并且把一切神也都变成商品、货币和金钱。这样商品、货币、金钱就成了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成为一种独立的东西。它不仅剥夺了整个世界的价值,而且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人们本身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表现出来,商品被带上了一种天然的社会属性,成为有生命、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的东西。这就是拜物教意识的来源。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会带上拜物教的性质,拜物教同商品生产是分不开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盛行的就是这种思想意识。不仅有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而且还有技术拜物教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完成的,作为这种交换媒介的,是人的异己的媒介,也就是说是物,并非人本身是人的媒介。而人本身的一切愿望和目的却只有通过这种异己的媒介才能实现,似乎这种异己的媒介是支配着并凭借着它才能把人们的关系表现出来的真正权力。这样,媒介就成了真正的上帝,对它的崇拜成为我们自我的目的。

货币本来是一切价值的代表,但在实际情况中却颠倒过来,一切实在的产品和劳动都成了货币的代表。技术本来是人类力量的延伸和放大,但在实际情况中却也颠倒过来,似乎它是在缩小和限制人的作用。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曾经引用了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的一段话来表述这种拜物教的思想意识: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

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货币拜物教和金钱拜物教的确比商品拜物教变得更加耀眼和更加明显。

对抽象人的崇拜

对抽象人的崇拜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的特点。资产阶级从一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就是作为全民的代表而出现的。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的确和人民的利益有一致的地方。然而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之后,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就显露出来。资产阶级在日常的商品交换中是那样习惯把每一个人都看作为商品的所有者,他们在思想意识中又是那样习惯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制度,因此,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习惯于抹杀人的具体性、阶级性,抹杀各种社会制度的差别性和历史性。在他们看来,人就是人,人有共同的自然理性,有共同的自然本能,有共同的自然权利,遵守共同的自然法律,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真理。这就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人的概念。在他们看来,非人就是和这个概念不相符合的人,他们甚至说出这样的话:某人看起来像人,但不是人,因为他不符合人这个概念。

西方人把他们人的概念到处套用是有其认识论和历史根源的。从西方的文化传统而言,古希腊的许多思想家是在自然哲学思想的哺育下发展起来的,他们习惯于用他们的自然哲学观点来研究人和认识人。在他们看来,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性,就是人的自然理性、自然欲望和自然本能的表现。西方的人权思想不是从具体的历史的财产关系和利益关系中产生的,而是以自然哲学的人道主义和自然法思想结合的产物。在他们看来,人是生而平等、生而自由的,人是生而有财产的所有权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派都是如此,西方也有不少强调具体、历史的社会内容的学派,但我们这里是就整体特点而言的。

这种对抽象人的崇拜还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把人看作是上帝的创造物,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同样体现着上帝创世的目的和上帝的神性,他们都是上帝眷爱的儿女。这样,人的自然性又加上了一层神圣的神的灵光。每个人在生命价值和尊严上是绝对平等的,“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耶稣那里都归于一了”。基督教这种人类平等的思想是建立在抽象的人的概念基础上的,是凭借人之作为人的最一般的人的概念来主张平等的。从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发展到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然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只是这种对抽象人的崇拜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加强。

五、西方公民社会的思想支柱

西方社会自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已经存在许多年了,他们是靠什么思想把众多力量统一在一起的呢?

西方一般把他们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社会称为公民社会。各个思想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说法,但在具体做法上各个国家有所不同,所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公民社会,顾名思义是由公民按照自身利益、自由订立契约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公民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社会具有自主性,远离国家的控制和监视,国家在调整社会生活方面的职能受到限制,公民按照集体社会生活的利益履行自己的职责。

有的西方学者对公民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如吉纳(Salvador Giner)认为有下面五个特征:

1、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本体论的主要假设就是社会的最终单位是个人,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机构不过是分散的个人的协会和组合。公民社会是以这样的信念为基础的,主权意志扎根在个人之上。政治实体的组成要素是个别的公民,民主和国家的存在只是为了保护和扶植公民的利益。教会、政党、公司都是按照个体的意愿而组织起来的,也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而改组或解散。

2、隐私性公民社会是隐私的场所,整个社会分成公共和私人两大部分。个人自由被认为是最高的善,而且是不能被别人干预的,是社会交往的核心美德。隐私是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的主要特征。

3、市场如果说个人主义和隐私是公民社会的重要道德特征的话,那么市场是公民社会重要的结构上的特征。按照公民社会的组织原则,市场通过个人、团体之间无数自发的、自主的契约性的交往,分配资源、荣誉、权威、利益和服务。在某种意义上,市场是个无形的手,是非机构性的,是通过供给和需要力量的整合来创造平衡。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化领域的市场机制也是如此。市场化的结果是竞争和社会生活生产的和平的步伐。

4、多元主义这有两个意思:一是由于权力在全社会的扩散,被授予了不同的个体、共同体、协会、机构和它们的多种多样的联合。它们都得到了在其领域内的自主的能力;一是多元文化成为一定范围里的多样信念、概念和态度和平共存的必然结果。这种多元文化局面的维持,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宽容来保证。它们是按照个体的喜好而获得其合法性的,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产生的差异。人们说公民社会是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温床和基础。

5、阶级如果说公民社会是将主权机构化的结果,而且在公民社会中自由主义是总的指导思想;那么自由主义在利益的分配上允许个人之间的竞争,这就必然会产生不平等,财富上的不平等必然产生出阶级的差别。一般西方学者是不愿意谈论阶级的,但从事实出发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结果。

当然,有的西方学者指出公民社会仅是一个梦想,是一个历史上存在的一种抱负。然而,公民社会的确是西方有关社会价值的一种集中的表现,我们有必要从思想史的角度进一步考察公民社会的思想支柱。一般认为,社会契约论、民主理念和人权思想是公民社会的三大支柱。

社会契约论

前面不少地方我们都介绍过社会契约论。近代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传统起源于霍布斯,成熟于洛克,最后由卢梭完成。在论证订立契约的必要性和设计契约订立后的政府设想方面,他们是不相同的。霍布斯从人性恶的、人与人是战争出发来论证建立契约的必要性。在他看来,每个人对于他人都是狼,而且充满仇恨、恐惧和互不信任;寻求和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自然法则。为了确保和平及实施自然法,人民必须在他们之间共同达成一项契约,根据这项契约每个人都将其全部权力交给一个人或议会。他所设想的“利维坦”或“人间之神”具有至高无上和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威,他所设想的政体是“开明专制”的政体。

同类推荐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 我说参同契(下册)

    我说参同契(下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老子他说

    老子他说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书末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墨子攻略

    墨子攻略

    墨子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张,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不仅与现代生活不相违悖,而且还有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织网的蜘蛛

    织网的蜘蛛

    《织网的蜘蛛》主要内容:一个男人在乏味的婚姻结束后,开始追求另一种生活。他甜言密语、虚假的头衔等获取一个个有地位有美貌的女人的青睐,在同一座城市里建立了五六份家,每日费尽心机、东跑西踮,对付各种性格的女人,可谓认认真真地做戏。这是一部黑色幽默描写都市爱情的小说,探讨了男人女人在爱情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和各自弱点。文笔流畅诙谐,非常好读。
  • 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

    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

    一份稳定平和的情绪,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只有了解情绪的规律,才能学会如何管理和疏导它。《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情绪产生、变化等方面的心理规律,告诉你怎样才能更自如地掌控自己的情绪,进而掌控自己的生活。
  • 神算娇妻:病弱世子还挺甜

    神算娇妻:病弱世子还挺甜

    祁侯府的世子爷打小就知道自己有个未过门的妻子,妻子还是个傻子。重生过来的江晚白:“叫谁傻子呢?!”重生前江晚白是21世纪极负盛名的风水大师,视金钱如粪土。重生后的江晚白:“祁青行,再借我点钱买几块玉,以后还你……”祁青行随手掏出一本账册,逼上江府,“晚晚,还不上钱没关系,以身相许就行。”
  • 愿有人陪你到老

    愿有人陪你到老

    总有一个人,愿陪你颠沛流离到老,那个人,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等你!而他们,又能陪彼此到老?
  • 《地下传说的冒险》

    《地下传说的冒险》

    一段传说大陆的冒险,一段简单的旅行,一群热血青年共同经历冒险,友谊,奇幻的简单小说
  • 名动风月

    名动风月

    林焉容原本是书香门第的掌上明珠,不幸嫁给懦弱无能的书生,惨遭刻薄婆婆欺负……忍气吞声一年后却被婆婆偷着卖进青楼,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她如一棵浮萍在破碎的山河中飘摇,红尘中她一个回眸换来他不计前嫌,纵然耗尽一生也要她安好。他是她命中劫数,也是她炼狱中唯一的救赎。
  • 冥域警局

    冥域警局

    在遭遇背叛之后殒命,却看到了另外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个一个阴谋之下到底谁才是幕后者乱神操纵着堕落的世界,无辜的生命在未知的地方失去到底真正的规则为何物
  • 凡可道

    凡可道

    得道容易证道难。修道即是修心。由心生慧,便可见洪荒本源。
  • 带着炮姐拯救世界

    带着炮姐拯救世界

    新历三年,人类社会面临崩坏危机,已经拥有了自主智能的电子造物对人类进行了凶残的屠杀、实验,玩弄着人类的身体与精神。就在人类火种将要彻底寂灭之时,彼岸实验室,一个机舱慢慢打开……
  • 大邪商

    大邪商

    一本《蝴蝶穿花二十四式》并没有改变刘飞情场失意的命运,这时他才知道,什么叫作打铁还靠自身硬。而这本所谓的转运秘籍,其实是厚黑学的真谛,令刘飞开创了一代王朝,真正成为了妞见妞爱,车见车载的天之骄子。能够取得成功,刘飞秉承的就是十五个字:狠得下心肠,放得开手脚,豁得上脸皮。别人在搞实体经济的时候,老子在搞虚拟经济;别人在搞虚拟经济的时候,老子在干实体经济。亚洲金融风暴,别的企业都倒了,唯有老子的企业屹立不倒。橘子斗苹果,和索罗斯对赌恒指,怎是一个邪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