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简单算笔账:
20亿笔个人信息,价值17亿美元,平均每笔个人信息的直接价值为0.85美元。
双击公司执行长凯文·奥康纳表示,双击公司与Abacus、NetGravity合并,将为出版业、广告业者提供更有效的信息,让它们在网络以及网络外的媒体上更能抓住消费者。网络广告业者一向不讳言它们的广告行为,而且将继续利用网络搜集消费者个人资料。
一条隐私让钱升值多少?
这笔账不能仅算到这里为止。
只算一笔个人信息本身值多少钱,就漏掉了另一个更重要的细节:这笔个人信息使钱本身“生”了多少钱?
在成交前,这起并购原本价值10亿美元。然而,随着公布并购消息,双方公司市值都在上升。具体来说,双击公司的票价上升8.31美元,达到158美元;同时Abacus的票价上升10.5美元,达到167.31美元,最终成交价达到17亿美元,合并后两家公司的市场资本约88亿美元。紧接着,双击公司的股票价格又涨了19美元,达到177美元。
我们可以看到双击公司并购前后的股价走势,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从接近149.69美元的低点,一直上升到177美元。可以认为,上升的27.31美元,就是眼球使货币发生增值的数量。
用眼球标价货币
在并购前后的5天里,双击公司的货币资产和Abacus的眼球资源,本身显然并没有什么变化,但货币与眼球的结合却使总的财富(收入)产生了巨大的膨胀。
最容易听到的解释是说财富毕竟还是来自货币,并且是用货币价值衡量的。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增加我们的知识,它没有解释新增价值的来源在哪里。
单纯从货币存量角度看,并购应该只是两家公司原有市值的叠加;而追问下去,两家公司在并购中增值的部分,其财富的根本来源是什么呢?人们大多只能模模糊糊地说是一种收入预期,或干脆说是一种泡沫。事实上,网络股新增价值,总是被人们经典地认为是“泡沫”,也就是一种不确定的心理现象。好,我们总算进入了正题。
我们这个时代,还不能为这种价值浮动找到一个好的形式来表现。因为眼球不是一般等价物,相反它是极个性化的价值评估体。但我们有股市,股市通过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创造或膨胀出一笔货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泡沫”,把价值转移给眼球看好者。眼球赋予价值,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新经济的特质,正是从这里不起眼地产生出来。它的实质在于,互联网经济发生了一场惊人而无声的革命:个性化的价值尺度相对化了一般等价尺度,用无形的手将社会财富从夕阳领域转向朝阳领域。
将来,我们也许不再说值多少元钱的资本,而说拥有多少眼球的资本。因为货币价值成为一种浮动的价格,一种随眼球的多少和质量而浮动的价值。一个不拥有用户、不拥有眼球的公司,它虽有货币投资,但仍一文不值。相反,被眼球看好的公司,将成为真正值钱的公司。眼球浮动了货币,使货币的绝对价值成为相对的价值,使绝对的真理成为相对的真理。
以这种观点反观今天的事实,我们就可看出:以17亿美元的价格并购市场调查公司Abacus Direct,是为了占有用户个人信息这种可以浮动货币价值的价值,调节财富在采用朝阳商业模式的公司与坚持夕阳商业模式的公司之间的分配。
这才是今天发生的事情的背后意义。在工业化时代,货币浮动了实物的价值;在信息化时代,眼球浮动了货币的价值。
一个对财富在企业微观和产业宏观??域的转移浑然不觉的人,在数字新大陆上闯荡,将可悲地沦为被人人抢劫的对象。
追问财富源头
不过,认识到信息价值浮动货币价值只是知其然,并不能保证在新经济中你的财富一定安全。
我们还需要明白,货币这种一般等价标准屈服于眼球这种个别价值评估的原理。
基本的一点在于:从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的转变,将是由大批量一般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市场风险将主要从资本的匮乏转为个人信息的匮乏。市场风险的本质是存在不确定性,个人信息的本质是消解不确定性。个人信息正好可以用来消除个性化市场上的风险,从而将这种风险转化为收益。这就是眼球可以带来财富的根本原因。
其实,双击公司执行长凯文·奥康纳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双击公司与Abacus、NetGravity合并,将为出版业、广告业者提供更有效的信息,让它们在网络以及网络外的媒体上更能抓住消费者。
在这场竞争中,价格已不再是主要的竞争手段。因为价格以及表现价格的货币,从信息角度,或者说从消解不确定性(风险)角度看,都还只停留在一般抽象信息阶段。从一张张一模一样的美元纸币上,你看不出持有它的消费者的个别信息,而这种个人信息才是化解未来个性化市场风险真正急需的东西。眼球相当于是一种“具体货币”,它不仅向你展示消费者的一般价值标准,而且可以显示消费者的个人消费偏好。
据中新网2008年12月10日电。
理查德·比特纳:《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54~55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
个性化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处于第三空间
虚拟货币与货币不在同一维度
迄今为止,人们关于虚拟货币的最大困惑都来自对它所在维度的独立性缺乏理解。虚拟货币看上去既有点像货币,但与货币又有所不同。这种思维首先假定虚拟货币与货币处于同一平面,处于同一个维度。但它们实际处于两个不同的维度,而当做一个维度的现象来认识一定会出现扭曲与变形。
首先我们把它们都视为货币空间的现象。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虚拟货币(目前)是特殊等价物;货币由央行发行,虚拟货币不由央行发行;货币可以在统一的货币市场进行交换,虚拟货币只能在特定场合交换;货币除了价值,没有其他内容,虚拟货币可能附加特定信息内容,并随这种内容升值或贬值;货币有央行信用保证,虚拟货币的信用却仅仅依赖发行企业;等等。如此看来,Q币与邮票的相似之处远远大于与货币的相似之处。
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虚拟货币如Q币仍然在流通,在某些场合下,它甚至在充当网上物物交换的价值中介。这样发展下去,有一天会不会成为扰乱市场秩序的东西?这样想有道理,也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但没有抓住要害。要害是虚拟货币与货币不在同一空间,不在同一价值维度;不同维度中间应存在转换机制,不能错位,混为一谈的结果是药不对症。
识别第三维度
我们平常理解的价值空间是二维的,即使用价值(实物价值)与价值(交换价值)。事实上还有第三个维度,就是信息价值。虚拟货币超出前二维的范围,处于信息空间之中。
信息空间并非我的杜撰,而是国际社会日渐成熟的一个概念。识别出这个第三维度,是非常困难的。为理解虚拟货币的存在空间,首先需要一些预备知识。人们用二元对立的方式思考世界,是工业化的产物;心物二元对立,是现代性世界观的基础。在笛卡尔、康德之前,柏拉图以降一直是用三元维度来看待世界的。在心物之上,还有一个第三世界(《理想国》里的世界,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存在的维度)。首先是黑格尔,后来是波普尔(托夫勒算半个)恢复了第三维度。尤其是波普尔,明确提出世界一(自然)、世界二(社会)与世界三(信息)的不同,它们正好对应托夫勒的三次浪潮。
世界三的实际作用在于:明确将信息从精神之中区分出来,将信息价值从社会价值之中分离出来。对应经济学,应把信息价值从交换价值中分离出来,加以独立对待。
在经济学上,我们也可以用品种维度来作为信息空间的第三维度。因为品种代表异质性的计量维度,而异质性(熵)是信息的主要内容。这样就可以用数量(使用价值)、价格(货币价值)和品种(信息价值)三个经济维度来构筑完整的经济空间,进而解决虚拟货币的存在空间问题。
对虚拟货币本质的一般概括
在对虚拟货币问题的研究中,人们一般喜欢把注意力放在形式上。其实,“虚拟”这种形式及其表现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内在价值问题。也就是说,虚拟货币代表的价值与一般货币代表的价值,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比如,它还是不是一般等价物?如果不是一般等价物,它还能不能被称为货币?或者它只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但为何又具有货币的一定功能特征?等等。鉴于问题背景的深度,我认为,在研究的出发点上,需要站得更高。要认识到货币问题是现代性范畴的问题,虚拟货币问题是后现代性范畴的问题,它们之间并不共享同一基础范式。而正是范式的差异,而非虚拟现象,导致了两者的不同。
第一个特点:价值形成机制不同
一般货币与虚拟货币的价值基础不同,前者代表效用,后者代表价值。
从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推导,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所“等”之“价”,语言上虽称为价值,但实际上是指效用;而虚拟货币,代表的不是一般等“价”之“效”,而是价值本身。
自马歇尔以来的经济学现代性范畴中,价值与效用是不分的。因此,说货币是一般等价,还是一般等效,没有什么区别;但自卡尼曼以来的经济学后现代性范畴中,价值与效用是区分开的。价值不可通约,而效用可通约;可以一般等价的,只能是效用,而不可能是价值。
价值是指效用相对于参照点的得失。换句话说,价值是指一般等价效用相对于个性化不可通约价值参照点的一种相对值。它的构成是“通约值+不可通约值”。由于参照点是个性化的、不可通约的,因此价值具有相对性。价值是一个集,而不是一个数。在这个集之中,只有通约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其他值都是相对于参照点的,有多少参照点就可能有多少种组合的数值,由这些数值形成的一个集才是价值。由此也可以解释,股市的价值为什么不在于形成一个实体资本市场的基本面值,而在于一系列波动本身。因为股市的价值,就存在于波动中的基本面与参照点投机形成的混合值的集合本身。
虚拟货币,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价值相对性的表现形式,或说表现符号;也可以说,虚拟货币是个性化货币。在另一种说法中,也可称为信息货币。它们的共性在于,都是对不确定性价值、相对价值进行表示的符号。这样说的时候,货币的传统含义已经被突破了。原有含义的货币,只能是新的更广义货币的一个特例。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等价值的符号,也可以作为相对化价值集的符号。
第二个特点:货币决定机制不同
一般货币由央行决定,虚拟货币由个人决定;一般货币的主权在共和体中心,虚拟货币的主权在分布式的个体节点。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一般货币是虚拟货币的一个特例。这种特例的特殊之处在于,第一,参照点不变。因此,价值从一个集被特化为一个可通约的值。当参照点不变时,价值等同于效用。第二,效用相对于参照点的得失不变。这意味着,参照点所拥有的值是一个稳定的理性值、均衡值。在理性经济中,参照点也可能不变,但仍是一个散集。不同在于,这个散集中的每一个点(实际成交价)都是不稳定的,只有均衡值是稳定的;但在虚拟货币的价值集中,每一个点都可能是稳定的,相反那个理性均衡值可能是不稳定的。
反映到货币决定机制上,央行正是理性价值的一个固定不变的参照点的人格化代表,而虚拟货币市场(如股市、游戏币市场)是由央行之外的力量决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经济学中有人把股票市场称为虚拟货币市场,把股市和衍生金融市场形成的经济称为虚拟经济。我认为,虚拟经济的本质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信息经济。
第三个特点:价值交换机制不同
一般货币的价值转换,在货币市场内完成;而虚拟货币的价值转换,在虚拟货币市场内完成。一般货币与虚拟货币的价值交换,通过两个市场的总体交换完成,在特殊条件下存在不成熟的个别市场交换关系。因此可以说,一般货币与虚拟货币处于不同的市场。
费雪方程(QP=MV)描述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价值转换关系,扩展费雪方程(MV=BH)则描述了货币市场与虚拟货币市场的价值转换关系。
有人担心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这是由于不了解虚拟货币的市场交换机制,把货币市场与虚拟货币市场混为一谈。正如商品市场的供求失衡不能直接导致货币市场的供求失衡,而一定要通过在总体市场上增发货币才能导致通货膨胀一样,虚拟货币市场上的供求失衡,也不能直接导致货币市场的通货膨胀,问题的关键在于看是否形成了统一的虚拟货币市场。目前股市是统一市场,而游戏还不是。
举例来说,某种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与人民币的比值,最初可能是80万比1,随后可能变化为800万比1时,“也许今天能够购买一座城堡的虚拟币,到明天也许就只够买一柄战斧了”。这种现象确实可能发生,如果虚拟货币形成了统一市场,也确实可能对货币市场形成压力。问题是现在并不存在这样的统一市场,游戏币的发行主体相互独立,且不具备金融主体的地位,更谈不上在金融市场层面上与货币的交换。而且更主要的是,不论是基础货币还是增值货币,货币量(M)和货币价格水平(V,即流通速度)都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认为会出现货币膨胀或紧缩。
对于当前的游戏币贬值现象宁可解释为,作为增值服务的某一游戏的服务条件发生了变化。由于游戏者水平的普遍提高或游戏者数量的增多,对虚拟币的需求增加,所涉服务的价格及虚拟币的价格水平有所下降。由于这种服务供求条件的变化,导致服务价格的下降,这是一个实体商品市场就可以解释的现象。
过渡阶段:两种虚拟经济
当前,实践中正在出现两种虚拟货币,两种虚拟市场,两种虚拟货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