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早晚都会???。它反映了美国社会从现代经济向后现代经济转型中的痛苦和摩擦,它是新旧交错中旧板块日益不适应新板块的运动而产生的地震,是新的体制产生前的阵痛。因此我们在观察一切旧有的东西烟消云散的时候,一定要把观察的重心转向新生事物的出现。
货币与信息的化学反应链
风暴从银行开始刮起
有一则可怕的消息在国际金融界流传:据预测,那些不提供互联网服务的银行,在未来5年内每年将流失约10%的客户。
全世界的银行家都坐不住了!
2000年7月3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First Group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的第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First Group。
与此同时,英国巴克莱银行宣布将关闭50家分行,用此资金来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国民西敏寺银行也表示将在当年投资1亿英镑以发展网络银行业务。
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宣布国内银行可从2000年6月起推出网络银行服务,马来西亚各银行终于等来了央行开口子这一天。
香港即将迎来金融业的“上网年”。2000年初以来,万国宝通、运通、渣打、大通、东亚、道亨、永隆、浙江第一、时富和嘉信等银行分别利用有线和无线互联网技术推出了网上银行、流动电话理财、网上股票买卖和网上购物等服务。汇丰、恒生和中银等也计划在近期推出类似服务。
坚固的货币烟消云散的过程
如果把网络对金融的影响简单看成是对银行的影响,是建立网上银行,把应战的焦点完全聚集在网上银行上,那就错了。
网络对金融的影响是一场革命,其深远程度和彻底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现在的想象。网上银行只是开端,到信息革命基本完成,其间要经历四个微观演变阶段。
第一阶段是金融主导期。特点是变革局限于货币和金融领域,变革的要点是降低银行业务成本,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网络对业务产生影响的焦点集中在传统银行业务的改造和金融创新。央行仍起主导作用,但货币权力开始被侵蚀。
首先看银行业务改造:
用网络改造传统银行业务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用招行王国欣的话说,就是“将来并不是要开办更多的物理网点,反而是要撤掉网点,这也是将来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高大、坚固的建筑物不再成为客户心目中的银行形象”。换成经济学语言就是说,银行要将物理型的中间环节改造成信息型的中间环节,以此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仔细看国内银行业提出的一些网络战略多集中在这个方面。
有关人士指出,未来5年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中国金融数据通讯网,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向全社会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支付结算服务;全面推广综合柜面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结算等新型金融业务系统和金融信息服务系统: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开发并推广综合金融监管系统;完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和办公效率;建立金融计算机安全体系,保障银行业务应用系统安全运行。其中金融信息服务和防范金融风险,我认为已超过了传统银行业的边界。
从微观业务形态看,无非是现有业务搬到网上:
中国工商银行--账户查询、转账付款、企业集团理财、客户证书管理等。可查询的账户种类包括存款账户、贷款账户、基金账户等各类账户,转账付款可适用于同城、异地。
中国建设银行--提供各类服务信息:接受咨询、受理投诉,并提供查询、转账、交费、挂失、信用卡申请、网上购物等银行业务。
招商银行--包括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支付三部分。其中网上支付是指,“一卡通”持卡人在网上进行实时在线支付结算的支付结算系统。
再说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比传统银行业务上网的影响更深入,因为它潜含着对央行货币权力的“浅消”。
各种金融创新,表面上是使货币的流动性增强,骨子里是使货币既在信用状态(贷款状态),又具有现金那样的流动性。从货币经济学上说,就是通过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变相起到增发基础货币或信用货币的效果。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说到底意义就在这里。
银行网络化的背后是货币的网络化,这是最大的金融创新,是权力从央行向社会转移。银行制定网络战略时,必须正视这一点,否则改到第一阶段后期,就会发现阻力重重。
美国金融危机是不是说金融创新错了,信贷投资不能搞了,衍生金融工具创新从根本上不对?不能这样理解。次贷危机和进一步的金融危机虽然形式上与金融创新联系在一起,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是新旧交替之中原有代理人利益集团劫持金融创新的结果。一个根本性的证据是,无论是次贷经纪商、投行的经理人,还是华尔街政客,他们一律表现出让信息不透明化、不对称化的共性特点,而金融创新、信贷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本意是让信息透明化,信息对称化。
因此,教训只能是在金融转型期,要防止传统的代理人利益集团对创新的劫持,为此必须超越技术转型的观点,从利益结构调整入手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是信息生长期。金融信息服务业务成为新增长点,信息权力急剧增长,表现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兴起、信托业务与投资业务合营、咨询业务大发展等。与第一阶段不同,银行的信息化改造,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创造新价值,是在基础业务之上的增值业务。
从经验上看,国外金融网站多以网上银行为开始,最后归宿到个人理财上来。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银行的网站反而竞争不过非银行的金融网站。原来银行守的是越来越小的蛋糕,路数是节流;而新兴网站在创造做大蛋糕的机会,路数是开源。此消彼长,结果就不奇怪了。这启示我们:如果银行网络战略中信息增值服务这一块少了或轻了,到了第二阶段必然不堪一击。
第三阶段是金融与信息平分权力期。在这一阶段,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的融合,将成为非常突出的现象。价值决定的权力开始在货币和信息之间平分。
首先是由电子商务瓦解传统货币的价值决定权。
在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相对独立,相互契合。其中,信息扮演定价者的角色,而货币下降为支付手段,前者决策,后者操作。而在工业经济中,货币政策可以造成绝对价格与相对价格的背离,今后这个作用将越来越弱化。卢卡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无效论,将借电子货币还魂。
信息流在电子商务中为什么会部分甚至全部剥夺货币作为价值调节手段的权力呢?原来,电子商务并非简单地把传统业务照搬网上,它最终将走向一对一营销。一对一营销,从经济学观点看,实质是使用价值不以价值为中介的直接交换,是一对一等效用交换,而非等价值交换。比如,现在许多网站非常流行拍卖、情景定价,价格这种沿袭久远的交易中介本身面临考验。电子商务的交易中介将不是电子货币,而是一种像“元数据”那样的标准数据接口,它一样能承担类似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但却更适合个性化信息的社会化交流。
如果说金融创新是在金融形式内部消解央行的权力,从电子商务中将直接产生出独立的信息形式,成为交易的新中介,成为货币的终结者和替代者。不是说货币不要了,而是说货币将退回到支付手段这个简单功能上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子商务比金融内部创新对于金融而言更具革命意义。
其次是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知本机制,开始发挥对金融权力的主导作用。
现在许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在一种投资体制中看到有货币资本在起作用,就认为是货币资本在决定一切。实际上,风险投资是由投“资”加投“智”构成的。智,也就是知识,用于风险(不确定性)的判断和化解;资,用于再生产(确定性)的把握。未来的金融和投资业不再会是有钱就说了算,而是知识与资本的协同运作。
在规范的金融体制下,其实信托和投资应当越来越紧密地融合,而不是分离,因为信息的力量将越来越内在地同资本的力量结合。
第四阶段是信息独立期。信息市场发育成熟,随着信息—风险交换机制形成,信息对称使货币政策失效,信息真正成为主角。
有学者根据具体的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保险业成本的80%左右实际是来自其信息活动,仅有20%左右是资本成本。银行业的产出物就是利息和服务费用的总和,其中主要的属于信息服务,仅有一小部分属于资本成本。
我们将会看到,未来互联网的中心不再是银行业,而是风险业,人们将从管理资金转向管理风险。
信息市场的中心问题,将直接是信息与风险的交换。在这里,风险代表不确定性,信息代表确定性。这里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都是指个人的,是个人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和前几个阶段不同,这个阶段的发展将不再依赖于金融手段的存在。因为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不适合做管理个性化??险的中介,管理个性化的风险,要求的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一般等价尺度,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一对一实时互动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风险经济中,消除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贴在变化之源上,即直接贴在个性化用户身上,随着个性化的变化而变化。央行在这里将不再起主要作用,而互联网将成为一个最好的中介。
所以,从网上银行开始的金融信息化的漫漫旅途,最终得出的结论必将是:在互联网经济这种风险经济中,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途径将是用信息贴紧个性化用户市场。未来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金融创新到个性化信息服务,利用互联网找到一条靠贴近风险源(个人不确定性)来化解风险的道路,实现供求结构合理下的货币稳定;另一种是排斥个人不确定性,用强化集中确定性的金融手段抑制金融风险,但将付出产业、就业结构合理与货币稳定不能兼得的代价。
后现代虚拟货币的浮现
在传统货币面临烟消云散的危机时,新兴的虚拟货币正在从地下冒出来。
虚拟货币到底是不是货币,或者说它在多大程度上与货币相关?像Q币这样的东西,真的能引起通货膨胀吗?它与将来真正的虚拟货币会有什么不同?
Q币不是货币
用商品来充当等价物具有悠久的历史。贝壳、贵金属等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充当过等价物,用来进行商品交换。这种特殊等价物不同于一般等价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们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Q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只不过是在一定范围具有交换功能的特殊商品。说Q币不是货币,这里的“货币”是指标准意义上的传统货币。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许多这样的东西,例如邮票、商场里的打折卡、游艺园内的游戏币等。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并没有人把它们当做真的货币来看待。
第一,有交换功能不等于是货币,这些特殊商品可以无条件地用人民币来交换,但它们本身却不可以无条件地交换人民币,说明它们与人民币的交换条件并非对等。
第二,货币有贵金属作为抵押,而Q币是一种没有贵金属作抵押的信用凭证,它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抵押,因此它作为货币是不可靠的。
就Q币可以对应的物品,如游戏中的装备等来说,它们甚至不具备起码的保值功能。房地产也是一种可以交换的特殊商品,但与Q币性质也不一样。当前外资投资房地产,看中的是它本身既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Q币具有流动性,但却缺乏使用价值的保值性,因此作为投资对象是不利的。开个玩笑说,作为典当物,当铺都不会收的。
第三,人民币由央行发行,货币总量由央行决定。Q币由服务商发行,服务商只能决定Q币的数量,但不能决定货币总量。
有人担心Q币会引发通货膨胀,这毫无道理。不管有多少人用Q币,只要Q币没有形成与人民币交换的全国统一市场,不能实现对等交换,更主要的是只要人民币不因Q币而增发,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从字面来说,通货是指现金,只要现金不增发,何来“通货”的“膨胀”呢?)以上三个条件都是非现实的,因此不可能出现所谓对金融秩序的冲击。
第四,最重要的是,货币不光具有价值,而且是价值尺度;而Q币只具有价值,并不能充当价值尺度。Q币既不存在利率那样的资本价格水平尺度可以调节价值,也不存在存款准备金比率那样的通货价格水平尺度可以调节价值。
Q币本身出现膨胀或贬值,是有可能发生的,但那将不是货币现象,而只是商品现象。也就是说,Q币对应的服务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能引起Q币相对于这些服务的流动速度的变化。但要注意,此时人民币本身的价格水平(V)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许多人,包括专家,可能把货币价格与货币价格水平的概念混淆了。Q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与货币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虚拟货币问题由来已久,这个问题必须与个性化问题联系起来看才有意义。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个性化的本质是价值不可通约,两者是两极对立的关系;虚拟货币则是对不可通约价值进行一般等价化,是矛盾两极的对立统一。这是问题的实质。如果不能抓住这个关键,就会陷入泥潭难以自拔。
与十年前相比,这个问题的研究背景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21世纪网络生存术》专门研究虚拟货币的一章中,采用的还是半个世纪前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中关于流动性的预见性观点,从信息的角度解释虚拟货币;近十年来,随着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出现,特别是互联网上电子商务的实践,包括游戏虚拟货币实践的发展,虚拟货币研究的实证基础已经越来越从流动性问题转向了信息和个性化问题。
眼球“货币”
产品经济正向服务经济转变。在产品经济中,价值尺度是货币;在服务经济中,价值尺度是眼球。今后,我们也许将不再称道眼球的含金量(一对眼球值多少钱),而改问金钱的眼球含量(一元钱的眼球含量)。
一条隐私值多少钱?
多年前,美国最大的网络广告公司双击公司(DoubleClick),以17亿美元价格并购了市场调查公司Abacus Direct,以共同开拓消费者眼球市场。
双击公司当时在超过1500个网站播放广告,其广告一周的阅读次数达50亿次;而Abacus拥有20亿笔可查阅的网络消费者交易记录。
双击公司将以1.05股换Abacus1股,目前Abacus达1050万股,以双击公司1999年11月22日的收盘价158美元计算,这笔并购总值达1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