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82400000025

第25章 庄子论人生 (1)

内容提要:

在庄子看来,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高于一切。人不应当成为某种外在于自身的东西的工具。庄子追求的,是个体人格的自在、自由与洒脱,是个体精神的逍遥无羁。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人只有一个人生,人生是短暂的,也是不可回复的。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这就是关于人生的理论。

1. 儒道人生论的不同

道家的人生论与儒家的人生论很不相同。

在儒家学派看来,人是异于并高于动物的族类。人之所以异于并高于动物,就在于人作为人,具有人伦操守,人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这里所去所存者,即人的人伦操守。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人之有辨,是指人具有明辨是非然否的能力。荀子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人之所以是贵者,在于人有义。何为义?韩愈讲:“行而宜之之为义。”义就是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在于人有知觉、有生命,而在于人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进而言之,人作为人,首先是社会成员。人作为社会成员,就应当遵守、履行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在儒家看来,就是所谓的礼。

人作为人,当然存在着各种欲望,但是在儒家看来,人应当以保守自己的人伦操守作为自己最大的欲望,甚至应当不惜为此而牺牲一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闻道”,即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早上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晚上死也不觉得遗憾。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根本就在于懂得并履行人的社会责任。

强调个体对于社会、团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根本。儒家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儒家特别推崇人的角色意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君之为君,就要像个君,就要做君所当做之事;臣之为臣,就要像个臣,就要做臣当做之事;父之为父,就要像个父,就要做父当做之事;子之为子,就要像个子,就要做子当做之事。每个人都应当努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每个人都是社会集体的一个成员。

要求每个人都应当努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束缚。一个人同时具有多重身份,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身份,就只能做自己身份必须做的事,而不能做自己身份不允许做的事。所谓人,在儒家看来,就是各种身份的一种集合,就是要时时刻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就在于不折不扣地推行仁义,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义务。除此之外,孔子以至儒家学派并不认为个人还有独立的个人追求、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

由此,孔子特别强调对于自我的克制,强调“克己复礼”,并再三申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总之,就是要冥灭自我,消除一切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人是各种身份的集合,除各种身份外,人便一无所有。在儒家看来,人没有、也不该有任何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如大学生放假回家了,家乡的人不是说你回家了,不是说张三回来了,李四回来了,而是说:某某的儿子从北京回来了,某某的姑娘从上海回来了。也许你不认识他们,但是他们认识你,他们不是认识你本人,而是知道你是谁的儿子,你是谁的姑娘。你考上大学了,你感到荣耀,但是更荣耀的也许是你的家人。因为认识你父亲的人、认识你母亲的人,比认识你的人多得多。人们不会说某某考上清华了,而是说:某某的儿子今年考上清华了。你所承载的不是一个你,不是一个单独的你自己,而是你的社会身份,是你的社会角色。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社会成员,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他要尽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尽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义务。

巴金《家》里的觉新,他是长子长孙,受过现代思想的影响,他有新思想,有新观念,与他的四叔、五叔不一样,与他的爷爷不一样。但是,他不能像他的弟弟觉慧那样。觉慧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觉新不一样,他虽然不愿意,但是有人让他去陪着他的那些婶子们去打牌,他不去还不行。觉新所表现出来的痛苦要比觉慧的痛苦更多。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这样做,但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位、身份,他又不得不这样做。他感到痛苦,他的这种痛苦是别人所不可理解的。他的长辈抱怨他,他的弟弟埋怨他,而他自己却没有办法。觉新是一个文化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人时刻都在演戏,都在扮演角色,但由此却丢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为谁活着。人什么都可以扮演,却唯独找不到自己,唯独不能扮演自己。所以,在儒家那里,虽然具有极强的理性人格,虽然极为突出人的积极入世,强调人的刚健有为,但却没有真正的个体人格。

儒家大力提倡人伦关系,然而在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中,除朋友一伦外,其他双方均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妇对于夫,幼对于长,是根本无独立人格可言的。正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孝的关键就是遵命、从命、恭顺、服从。子对于父,只有遵命、服从的义务,而无任何独立之志可言。

人伦、纲常,以至道德、政治,本来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以使人充分发展,使人实现自己的条件和手段,但是在儒家这里,手段却成为唯一的最高的目的,而本该作为目的的人本身却只能屈而下之,流落成为单纯的卑劣的手段。

与儒家对于人的工具性不同,道家则大力推崇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强调人的自主、自由与自尊。在道家看来,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人最高的目的,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而不是成为他人或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的工具。

2. 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

在庄子看来,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高于一切。人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为了使人更好地生活。

更好地生活,自然、自在、自由、自性地生活,这本来就是生命的真谛,这本来就是生命的意义,也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如果离开这一最高目的而片面追求功名利禄,就是对人的无情的损害与摧残。

《骈拇》篇讲: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然其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三代以下”,也就是夏、商、周之后,自然纯朴的社会状态不复存在了,天下所有的人都为了一个外在物而损害自己的生命。普通人追求利,而使自己变成了利的牺牲品;士追求名,而使自己变成了名的牺牲品;大夫追求成家,而使自己成为家的牺牲品;圣人追求名扬天下,而使自己成为事业的牺牲品。这些人所做的事业不同,名声也不相同,但是,都对自己的生命做工具性对待,都对自身的生命做无情的毁伤,都使自身成为某种外在于自己的东西的奴隶。在这一方面,这些人是没有任何分别的。

君子、小人在世人眼里,有天壤之别,而在庄子眼里,他们并不存在差异。《骈拇》篇讲: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

伯夷是商代末年孤竹国的王子。周武王伐纣的时候,伯夷劝告武王不要伐纣。后来武王取得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土地都成为周朝的土地,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粮食,也都成为周朝的粮食。伯夷与他的弟弟叔齐,“不食周粟”,采摘树上的野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下。

儒家对伯夷、叔齐非常推崇。子贡曾经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回答:“古之贤人也!”儒家将伯夷、叔齐当成君子的化身,当成君子的代名词。

跖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强盗,手下有数千人。在儒家那里,跖是违法作乱之徒,所以也将他称作“盗跖”。

在儒家看来,伯夷与盗跖,有天壤之别。一个是君子,一个是违法作乱的势利小人。而在庄子看来,他们都对自己的身心性命做工具性的对待。从做工具性对待意义上而言,这两个人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虽然“所死不同”,但是“残生伤性,均也”。

庄子说伯夷是为了求名,有没有依据呢?也不是没有依据。孔子就讲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还讲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不怕颠沛,不怕造次,怕的是一辈子没有成名。

不管是死于名,还是死于利,都是“残生伤性”;不管是殉利、殉名,还是殉家,以至殉天下,都是“伤性以身为殉”。在“残生伤性”、“以身为殉”方面,伯夷、盗跖、君子、小人,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世人都以伯夷为君子,以盗跖为小人。而在道家看来,殉名虽然与殉利有所不同,但其为殉则一,其于残生伤性则均。盗跖殉利虽然不足取,但伯夷殉名也不值得提倡。君子之行实际上也是小人之行,俗之所谓君子,实际上也不过是小人。

庄子非议伯夷,并不是认为盗跖之行就值得提倡。而是有感于世人推崇伯夷而以之作标榜,刻意而行,只会对自己的生命做工具性对待。如此一来,这与盗跖残生伤性又有什么区别?求名的人并不比求利的人更为高贵,也并不比求利的人更为高尚。

庄子反对的是对人的工具性对待。庄子与老子不同,庄子认为一个人可以做事,一个人也可以不做事。一个人要做事,就是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就是过一种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生活。

在庄子看来,个人生存的意义与目的,显然不在于任何外在于人的东西。一个人并不是被随意驱使的工具,不仅不是他人随意驱使的工具,甚至也不是自己情欲或意志的工具。个体生命本身即具有圆满自足性。个人的存在不是为了他人的存在,也不是为了某一集体或社会的存在,更不是为了生前的利益或死后的名声。个体本身即具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存在本身即是存在的最高价值。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人的最高目的,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最早发现并确立了个体存在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而个体意识的混沌,个性的匮乏,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本的特征,也是它的顽症和它的惰性。相比而言,庄子突出个性,突出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3. 庄子的追求不同于杨朱

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突出个体的独立自主,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有异于杨朱的“轻物重生”。

关于杨朱其人其事,历史上并没有完整的记述。据说其生活于墨子与孟子时代之间,理由是《墨子》一书尚未提及杨朱,而在孟子时代,杨朱已经成为显赫人物。孟子讲:“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在先秦及汉初史料中,杨朱也多次被提及。《庄子》书中称作阳子、阳子居,《吕氏春秋》中称作阳生,《淮南子》中被称作杨子。但是,《史记》《汉书》都没有提及杨朱。杨朱思想的基本特征是“轻物重生”。

同类推荐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罗伯特·所罗门作品 2)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罗伯特·所罗门作品 2)

    在本书中,所罗门教授以哲学的干瘪和职业化为主线,用他所受的分析哲学训练与对大陆哲学的热爱,以一种存在主义的情怀,重新追问什么是激情、正义、悲剧、死亡、自我等等,论辩这些奠基哲学的永恒追问所受的冷遇,探讨理性的人类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各种情感,突破理性的界限,拥抱爱和智慧,过上善与好的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并让每个热爱思考和生活的人,都能勇敢、真诚地去发现并珍惜哲学中蕴含的无穷快乐。
  • 列子臆说(上册)

    列子臆说(上册)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本书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系统介绍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入研究了贯穿于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热门推荐
  • 逗比神棍混都市

    逗比神棍混都市

    有人笑他是逗比,有人说他是扫把星,也有人说他是社会好青年,实际上他就是人们常说的神棍。不看手相和面向,不抽签不占卜,神奇的望气术足以闯天下。
  • 仙凡无疆道

    仙凡无疆道

    谁说凡人无法超脱仙道?谁说我道无法胜过天道?以恨入道,以杀御道,以自我之境界超脱天道.小三千须弥界,大三千凡生界,控凡俗之九天仙界。你等修仙,我修道,我道自成天道。且看凡间一“普通”天才如何在小小的奇遇下化凡成圣……
  • 霸爱娇妻:首席老公求放过

    霸爱娇妻:首席老公求放过

    顾怜凡从没想过,白佑希那个男人居然成为了自己整整五年的噩梦。仿佛在一夜之间,他翻身成了众星捧月的大BOSS,占据了她的生活,霸道了她的一切!“你还敢逃?我就让你一辈子下不了床!”
  • 神秘的现象

    神秘的现象

    想要开始宇宙的星际之旅?想要深入神秘的未知地域探险?想去寻找遗失的宝藏?想去求证历史事件的真相?没错,哈尔滨出版社为你排忧解难,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您的这些愿望。《神秘的现象》是一本科学普及类读物,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为您搜罗并展示各个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神秘现象并客观地将多种科学假说一并提出,满足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您超越想象的猎奇体验。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科学智慧。
  • 斗罗大陆之流泪的忧伤

    斗罗大陆之流泪的忧伤

    当许嫣璃哭泣的时候,有秋月、当她受伤的时候,有甜甜,当她孤单的时候,有玉玉,表示男主什么的,都是废物好么?不给女主关爱,特么连个饭都不会做
  •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历史常识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历史常识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历史常识》为你画出了一幅清晰的藏宝图,让你在百忙之中轻松找到那些尘封已久的珍宝。无论是丰富个人学识,还是应付业务需要,这都是一个补充历史常识的绝佳机会。
  • 浮寂

    浮寂

    南宋初年,金兵肆虐,各路武林人士为结成抗金联盟举办武林大会,不料各派高手纷纷遭遇毒手。神秘少年陆易调查此事,几番波折,不料真相竟是……
  • 风雪引

    风雪引

    一首惊天动地的曲子,为各方势力所争夺,殊不知那是夺人生命的邪物;一个为梦想追求的热血少年,为了父亲的遗命,拜入洛仙门,问道求仙;万顷东海,天上地下,迷之山谷到处都是驰骋生命的轨迹。
  • 月咏大陆

    月咏大陆

    在茫茫宇宙,有一个星球,这颗星球诞生无数生物,其中有个有个大陆,叫灭怪大陆,主人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1~10猎人10~20猎师20~30大猎师30~40猎尊40~50猎宗50~60猎王60~70级猎帝70~80猎圣80~90猎神90~100猎人王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