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尽量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不要轻易打断,保持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性。
有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只有五分钟热度,刚才还在玩积木,房子还没有搭起来,又去开小汽车,汽车刚开不久,又去打开电视看儿童节目。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不断地变换,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这是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外界事物的集中和指向的能力。看见一种东西、听到一种声音、理解一个问题,都必须注意这种心理成分的参与,否则就必然一事无成。
注意可以分为无意识注意和有意识注意。无意识注意不需要花费精力去维持,往往是兴之所致。而有意识注意则需要靠意志力的努力才能完成。凡是要做成一件事情,没有有意识注意是不行的。
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与孩子的年龄是有关系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年龄的大小成正比。两岁的孩子一般可以持续3—5分钟,五到六岁的孩子则可以毫不费力地持续15—25分钟。如果孩子到了五、六岁还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还不能坚持15分钟以上,父母就应该关心了,认真地找一找原因。
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条:
1、孩子受到的刺激太多
外界的新奇事物总是可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刚刚生下来的孩子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孩子发现一件新奇的事物时,常常都会引起注意,有时还会手舞足蹈。可是这样的刺激如果太多了,常常就会引起孩子焦躁不安。例如,如果孩子对什么玩具都很感兴趣,一件玩具刚刚玩了几分钟,就把这件玩具扔开,又去玩别的玩具。这是因为玩具太多了,父母不能同时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
玩具虽然对孩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但是,玩具多了,反而会严重影响孩子智力甚至心理的正常发展,实在是得不偿失。
2、家庭环境不安宁
有的孩子家里很不安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被人打断。爷爷、奶奶、姑姑、阿姨、舅舅、叔叔,这个抱过去、那个抱过来,根本不给孩子留下一点儿属于自己的时间。殊不知,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只能在这些人的身上。孩子本来就不容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而现在却又要这样多的人来进行干扰,这怎么了得呢?因此,要尽量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不要轻易打断,保持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性。
如果小孩子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你不必为此担心,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加以矫正,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就会走向正轨。但是如果孩子年龄已经不小了,还是不能集中注意力,那就值得注意了。
另一方面,孩子粗心,父母头疼,教师头疼,连心理学家也头疼。那么心理学上怎么解释孩子粗心的这种现象呢?形成孩子粗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
(1)感觉因素:有这种因素的孩子对感觉刺激的敏感性较差,注意力又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2)知觉习惯的因素:有这种因素的孩子对知觉对象的反应不完整、分辨不精细;
(3)兴趣的因素:这种孩子对感兴趣的事情却也是马马虎虎等。
最让父母伤脑筋的是粗心会逐渐变成一种行为方式,最后演变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冒冒失失、粗枝大叶的。粗心的孩子特点是动作快、脑子慢。这种孩子做事之前一般不会耐心细心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因而事情做完之后常常会漏洞百出。这种现象一般会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升而有所改善,但是对那些已经形成粗心习惯的孩子,如果不对他们进行耐心细心地指导,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形成新的知觉、思维和行为的模式,那么他们就只好当一辈子“粗线条”了。
为此,心理学家提出以下方法去解决孩子粗心的毛病:
1、培养孩子的知觉能力和辨别能力
孩子之所以粗心,就是因为缺乏良好的知觉能力和辨别能力。父母要提升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比如向孩子提供“找相同点”和“找不同点”的图画,让孩子去发现图画中各种细节上的变化,培养他们仔细的观察事务和仔细地比较事物的能力,并且要求他们把比较的结果用语言大声地讲出来,以便发展敏锐的知觉。
这种活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哪怕是看到树叶上的一只小虫,也可以让孩子去仔细看看,看清楚虫子身上有几个花斑、几条腿等。
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总是对某些事物要感兴趣一些,如对动物感兴趣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对动物进行观察,充份地了解动物的各种习性,培养孩子对动物的更大兴趣。经过一定的时间,可以改变孩子的注意力。
2、训练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
小孩了的思维缺乏可逆性,很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因此需要父母进行很具体的指导。比如将两根一样长的棒子前后错开放在孩子面前,问他哪一根长。试验表明,有的孩子说上面的长,有的孩子则认为下面的长。这时,父母可以诱导孩子换一个角度再看这两根棒子。说上面那根长的孩子是因为他只注意到棒子的左端,当让他同时再看看木棒的右端,他的说法可能就会改变了;说下面那根木棒长的情况则相反,孩子只注意到木棒的右端长短,而忽视了木棒的左端。透过这个例子,就会让孩子学会观察木棒的两端。
3、要及时纠正孩子的粗心
父母发现孩子因粗心而犯错误,应该及时要求他重新更正,去纠正原有的习惯动作,塑造新的动作。这对于克服粗心也是必要的,父母在旁边给予具体指导,如“扶一把”,就能防止重复出错。
纠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细心地、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需要父母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下可以责骂。因为被骂的情绪紧张、兴致全无的孩子只会变的更加粗心。
另外,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毅力,经常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去完成一件事情,养成做一件事情就要坚决完成的习惯。要尽量让孩子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而且父母对孩子不要过度关注,每次只给孩子一种刺激或一项任务,不能四面出击,什么事情都想做,会让孩子形成毛躁的毛病。在家庭里,要与家人协调好,共同帮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家中的噪音,如不要把电视的声音开的太大、不要随便干扰孩子等。
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了反抗行为,就应该对孩子更加关心和爱护,采取正确而灵活的方式诱导孩子。
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士来见教师。她五宫端正,只可惜满脸菜色,皱纹过早地爬上额头。显然,其内心正受着某种痛苦的煎熬。
教师给她倒了一杯水,她只出于礼貌地接过喝了一口,便说:“我儿子小时候很可爱、很逗人喜欢。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学会发脾气,脾气一来,九头牛也拉下动。只要他想做什么或想要什么,我们就必须立即满足他。否则,他就哭闹、打滚、扔东西等,甚至自己用头撞墙或用手拍打自己的脑袋。”
“他爸性格火爆,他一闹起来就挨他爸爸打。你越打,他越僵,一点也不示弱。眼看就要出人命,我只好央求他爸息怒,把他爸拉开。然后,又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的要求。我成了夹心饼干,两面不是人。他爸爸抱怨我太溺爱孩子,而儿子也不领我的情。”
“你儿子多大了?”教师问。
“才四岁多,还不到五岁。”
教师心里有底了,他开始耐心地给这位女士做解释:“一般三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独立的愿望,并萌生自我意识。他们不愿意事事受父母的管束,对父母包办或摆布产生反感。当父母不满足他们要求时,他们就会把内心的不满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另外,孩子只不过刚刚具备了一些初步而简单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对这个世界发生形形色色的事情还不能理解,他们要独立,却又做不好,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因为达不到目的而发脾气。”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父母经常恨不得要求孩子在一天之内改变所有缺点。事实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是“欲速则下达”。父母要学会等待,还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是孩子的花不开,而是迟开的花可能更鲜艳,具备这种心态是需要修炼的。
怎样对待暴怒的孩子呢?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说: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儿童身上的某个特质,我们应先审视一下,看看这是否也是自己身上应该被改变的东西。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孩子由于父母没有满足他的欲望就大声哭闹,比如在地上打滚,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父母的腿不走。心理学上把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处于暴怒发作中的孩子往往不听劝阻,除非父母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会僵持下去。有时即使父母满足了他们的希望,他们也会不依不饶。
孩子的暴怒发作不仅严重损伤本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常常使父母狼狈不堪。许多父母对此都感到很棘手。
暴怒发作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但频频发作的原因往往在父母身上。如果孩子的欲望要求不合理,父母不予满足是正当的。如果孩子因此暴怒发作,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时的隔离,冷落他一些时间。孤独隔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惩罚,他将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这时,父母绝不能中途让步,去迁就孩子的暴怒发作。父母更不要形成两派,一派“坚持惩罚”、一派“主张怀柔”,当着孩子争论起来。
如果父母企图采用溺爱和迁就的办法换取孩子中止暴怒发作,那么其后果是强化暴怒发作,以后孩子必将“屡试不爽”。
对于容易暴怒的孩子,平时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体育游戏或其它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并为他们树立讲道理、讲礼貌的榜样供他们学习。每次“暴怒”平息后,父母要严肃地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发现孩子哪一次能克制自己没有发作,应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最后,提及一点,父母自身也不能经常“暴怒”,给孩子“树立”学习榜样。
有的孩子有这样习惯,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同别人说话。比如命令父母说:“把鞋给我拿来”;命令别的小朋友:“过来帮我!”;有时甚至命令客人:“给我倒杯水”等。孩子怎么会产生这种不良行为呢?
可能有以下原因:孩子可能受父母的影响,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命令别人的“本领”。有些父母认为,在家里不用客气,因此在家庭成员之间常常用命令的口气讲话,如有的父母常在孩子面前命令保姆等。
这些都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教孩子学会了命令人。在这种孩子的心目中,自己就是中心,因此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改正孩子命令别人的不良习惯,父母首先要树立榜样,从自己做起,在家里创造出一个民主、礼貌、和谐的气氛。
2、孩子命令别人的时候,父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人和人都是平等的,请别人帮忙应该要有礼貌,别人才愿意帮助你。说话像下命令,别人就会讨厌你,不愿意帮助你。”
3、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学会比较敏感,经常注意纠正孩子命令式的讲话语气。如果孩子用命令的口气说话,父母就要向孩子要求,说话不能使用这种口气,直到孩子改变了语气为止。
4、如果孩子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命令别人,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可以慢慢说出来,用命令的口气说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常常还会把不好的情绪带给别人,把本来可以办好的事情办坏。”
一句话,要改变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父母是要花很大力气的。
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的关心、重视和承认的心理需要,孩子也不例外。
可能你家里正好有这样一个孩子:你不要他做什么事,可是你越说他越来劲。例如叫他不要唱,可是你越说他,他就越唱。父母常常为此大为不解,别人却认为父母家教无方。
应该指出,孩子的这种行为的确是一种毛病,父母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父母对此采取很简单的方法,动不动就批评、发脾气,有时甚至体罚。这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最重要的是找出导致孩子这种行为的原因。
一般的观点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常常会导致孩子这种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的关心、重视和承认的心理需要,孩子也不例外。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父母都会对孩子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充份的满足,这样孩子就不会透过捣乱来引起父母的重视了。如果这样,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愿意改正了。
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孩子不能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常常就会出现不良行为。孩子老老实实的时候,父母对他漠不关心,好像孩子不存在似的。孩子感到备受冷落,为了引起父母的重视,他们就会恶作剧来达到这个目的。父母对他们的恶作剧做出了反应,孩子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此越闹越起劲。其实,这样的孩子是比较可怜的,他们并下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愉快。
父母要改变这种情况,基本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当孩子安安静静的时候,父母要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护。而孩子故意捣乱而企图引起父母重视的时候,父母应该冷落他们,让他们感到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