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后话,我们以后慢慢说,现在让我们继续关注改革成功的杨大宰相。
刘晏之死
以个人才能来看,杨炎无疑是个天才宰相,但从性格上看,杨炎却不适合做宰相。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当宰相要有度量,一心为公,既能提拔与自己亲善的人,又能容忍与自己素有抵触却有本领为国家作贡献的人。这是皇帝心目中的理想宰相,也是国家可以依靠的支柱。
官场复杂,一个宰相必须有信得过的手下。手下多了,皇帝就怀疑宰相在搞小团体,要是每个宰相都有个小团体,就会形成党争的局面。想要预防党争,要么是皇帝有本事,看到苗头就掐;要么是一位宰相独大,谁都不敢跟他争。这情形在唐朝反复出现,皇帝们也想不出有效的控制办法。
杨炎是独大型宰相,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就是为人太过小肚鸡肠,一点小仇就能念念不忘,不把仇人整倒誓不罢休。宰相把治国的精力放到整人上,正是党争的第一步。如果没争起来,一定因为他的对手太弱,一旦遇到个强的,朝廷不乱才怪。
继续说杨炎,财政改革实施得顺利,李适对他刮目相看,满朝文武都在称颂杨炎是个贤相。羽翼丰满,杨炎腾出手开始收拾刘晏。
收拾刘晏不是简单事,刘晏是大唐财神爷,君主信任,臣下信服。财神爷人品好,平时发了薪水总是救济有困难的官员,刘晏的名声自然很好。刘晏爱民,天下百姓也知道刘财神是个大好人。怎样扳倒这样一个人?
杨炎找到了一个空子。
历代君王对老爹遗留下来的官员,都带着天生的猜疑。老爹用过的人再好,也是旧政策的拥护者,想要施行新政策,这些人就是绊脚石——当年唐高宗李治就对李世民留下的顾命大臣看不顺眼。比起旧大臣,皇帝们自然愿意选用自己在东宫时代的心腹,知根知底又安全。杨炎利用这种心理,写了封奏折。
从前李豫宠爱独孤妃,想要改立韩王李迥,当时就有大臣请立独孤氏为皇后。
杨炎在奏折上言之凿凿地举证——这个请立皇后的人就是刘晏。这样一来,刘晏被安上了“曾经试图谋害皇帝”的罪名。
罪名有了,杨炎开始公开对李适进谏,美男子对着李适痛哭流涕说:“当年刘晏谗言要立韩王,赖祖宗保佑,先皇与陛下没有被他离间。现在刘晏仍然身居高位,臣身为宰相,不能处理此事,臣罪该万死!”
前几本书中,我们不止一次地说起人与人的差异,这差异往往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当年魏徵在李建成手下做事,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抓到魏徵,问起这件事,魏徵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太子听从我的建议,就不会有今日之祸。”李世民听了不但不怒,反而放了魏徵,给了他高官厚禄。
比起李世民,李适的修为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听说刘晏曾经谋害他,顿时心生厌恶。自己不查证,倒命杨炎前去调查这件事。当时崔祐甫还活着,连忙写了封奏折,说:“这件事暧昧不清,谁知道刘晏说没说过这种话,既然皇帝已经继承大统,前事还是不要再提为好。”
刘晏人缘好,不但崔祐甫帮忙,在长安的朱泚也上书为刘晏求情,还有个暂居长安的节度使崔宁也不停地为刘晏说好话。杨炎的交友标准只有一个——附和自己的是朋友,反对自己的都是敌人。比如常衮和他关系好,他当宰相后,火速升了常衮的官;崔宁帮刘晏,他迅速将崔宁派到边境。看到反对的人不敢说话,杨炎做出宽宏大量的样子,只将刘晏贬为忠州刺史。
朝臣们都以为事情就此平息,没想到过了几天,杨炎提拔了一个叫庾准的人做荆南节度使,这职位正是忠州刺史的顶头上司。更可怕的是,这个人和刘晏有仇。
庾准是玄宗一朝的官员,没什么本事,就擅长逢迎拍马。肃、代两朝,他靠着宰相王缙升为中书舍人。王缙流放,他作为同党被贬为汝州刺史。庾准和杨炎一样,将贬官之仇算到了刘晏头上。
杨炎的意思,庾准心领神会。没过多久,庾准写来奏折,说他查到了刘晏的一封造反书信。信是给朱泚写的,希望朱泚能够解救自己,还写了不少抱怨皇帝、抱怨朝廷的话,这封信证明什么?证明刘晏要谋反。
一个没兵没将的小刺史要造反,用手指头想想也没什么可能。李适连手指头也懒得动,他问杨炎:“刘晏要造反?是真的吗?”
杨炎回答:“是真的。”
李适立刻下了诏书赐死刘晏,六十六岁的刘晏在家中自尽。他死后,官吏们抄检家产,发现这位大名鼎鼎的财神爷家里资财全无,真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刘晏死后,庾准被杨炎调回中央,当了尚书右丞。典型的物以类聚。
刘晏一死,天下震惊,一个爱国爱民的财神爷死得不明不白,天下人都替他喊冤。就连远在淄青的李正己都写来奏折,质问朝廷刘晏的死因。李适哪里回答得出来?只能交给杨炎。杨炎支支吾吾地搪塞,朝臣们不依不饶。
对皇帝来说,“冤杀忠臣”是件不光彩的事。当年李豫杀了一个来瑱,引起了一大串连锁反应。李光弼不敢入朝,仆固怀恩被逼造反,梁崇义一直抗旨,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当他们想要回长安时,总会对自己说:“来瑱是个忠臣,回了长安就被皇帝杀死,我回去了难道就安全?”
朝廷的公信力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当年李渊苦心孤诣经营的大唐品牌形象,就这样一点点被毁坏。
李适没有吸取李豫的教训,没动脑筋就任由杨炎杀掉了刘晏,他辛辛苦苦地想要给人留下一个明君的印象,因为这起冤案,他的努力白费了。不论是朝臣还是地方,都开始用不信任的眼光看皇帝,并得出“这个皇帝不靠谱”的结论。这么严重的后果,李适始料不及。
李适做事,只看眼前,不想以后,他没想到杀一个刘晏会带来这么大的不良影响。此时的他想的却是内政清明、外敌臣服。内政已经稳定(杨炎一人独大),他要开始处理外交事务。
外交事务
从肃宗一朝开始,大唐的外交事务只有两个重心,一是吐蕃,一是回纥。只要这两个敌人处理得好,其他小国不足为虑。回想起天宝年间吐蕃、回纥对大唐称臣的风光,李适满心向往,决定派人出使吐蕃和回纥,建立国家友好关系。
李适与吐蕃、回纥修好,是为了他更大的雄心。代宗一朝遗留的最大问题便是藩镇割据,藩镇问题不解决,没准又有一次安史之乱。在收拾藩镇之前,先与吐蕃、回纥搞好关系,防止他们趁机入侵,也能在危险时刻请他们帮忙,一举两得。
派往吐蕃的大臣叫韦伦,这个人人品不错、能力不错,官运却一直不好。
韦伦是天宝时期的京城大臣,韦伦的上司正是大名鼎鼎的、从来不干正事的杨国忠。等到了肃宗时期,作为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的韦伦治理蜀地,功绩颇多。大概是给京城大官送礼没送到位,太监们几句谗言,韦伦被贬。多亏管财政的第五琦看中韦伦的才能,推荐他为商州刺史。韦伦在任上打败了几个贼寇,终于回到中央,不幸又成为李辅国的下属。
韦伦有气节,从不去拜谒李辅国,睚眦必报的李太监使坏让他去秦州搞边防。韦伦手下没几个人,却要应付吐蕃、党项人的入侵,打一仗败一仗。连战连败,官职也跟着一级一级地掉,难得的是韦伦忠心耿耿,仍带着手下零星人马屡败屡战。
等到代宗继位,觉得韦伦责任感强,堪当大任,再次起用他。韦伦时来运转了吗?没有,他刚当上御史中丞,又被人诬陷,一贬再贬。
等到李适继位,让群臣推荐个人去吐蕃,大家一合计,想到了倒霉的韦伦。韦伦倒霉归倒霉,为人却忠正,能力也强,还有比他更合适的吗?于是,已经闲居十年的韦伦被擢升为太常少卿,持节出使吐蕃。
吐蕃人仔细一看前来出使的老人家,威风凛凛、不怒自威,有大国气概,顿时心生尊重。韦伦在吐蕃住了数日,宣扬大唐国威。归来时带回了吐蕃的贡品,这次外交出使可谓大功告成。韦伦被升为太常卿,从此在中央站稳脚跟。
事情有点奇怪,靠着韦伦动动嘴皮子,吐蕃就乖乖地派人来朝贡,吐蕃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了解到当时的唐、蕃战况,这件事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实力决定态度”。
当时唐朝有个叫段秀实的老臣,牢牢把守着唐、蕃边境。
段秀实资格老,他与大唐数位将军都有过同军之谊。天宝时期,他是高仙芝的部下,与李嗣业是同僚,后来又做了封常清的判官。李嗣业带着五千士卒去朔方勤王,段秀实一直充当他的左右手。
人以群分,看看这些赏识段秀实的人,想也知道段秀实为人如何。
李嗣业亡故,段秀实拿出所有家产给李嗣业安排葬礼,代替李嗣业职位的荔非元礼看段秀实如此重义气,也把他拉进自己麾下。后来段秀实又任白孝德的副使,大历年间,段秀实为泾州刺史,成了将军马璘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