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代宗去世,常衮想到代宗对自己的大恩,悲不自胜,不但在葬礼上号啕痛哭,在丧期内也动不动就大哭一场。古代皇族葬礼有明文规定,该哭的时候哭,该走的时候走。常衮天天站在棺材前不愿意回家,其他大臣为了表示忠心,只能陪着哭。表面上,大臣们称赞常衮重感情,心里面却暗骂常衮太不考虑同僚。
常衮和崔祐甫碰面就吵架,在代宗出葬前,他们又大吵一架。常衮坚持说朝臣服丧必须满二十七天,崔祐甫坚持说玄宗、肃宗曾遗诏说“天下吏人三日释服”,两个人为“二十七天”和“三天”吵得不可开交。常衮一边和崔祐甫吵架,一边不忘到代宗棺前哭灵。一次常衮哭得昏天暗地,他的下人连忙上前搀扶他,崔祐甫对着众人说:“臣子为君王哭灵,难道还有让人扶的礼仪?”群臣没敢跟着崔祐甫讽刺常衮,常衮的忍耐力却到头了。
李适刚继位,常衮就奏上一本,说崔祐甫为人轻率,擅自议论国家礼法,应该贬官。当时管理贬官之类事务的人是郭子仪和朱泚,不过郭子仪年老,朱泚在长安得个虚官,敕书都由常衮等人署上二人的名字签发,所以崔祐甫当即被贬。
新皇继位,正是官场最敏感的时期。郭子仪向来老辣,而朱泚与崔祐甫关系又不错,听到崔祐甫被贬,他俩都吃了一惊,同时声明崔祐甫不该贬官。李适听说后,派人问郭子仪和朱泚:“贬官的文书是你们签的,现在怎么又说崔祐甫无罪?到底是怎么回事?”郭子仪和朱泚火速写了奏折,说自己从来没签过这份文书。
闹鬼了?李适连忙派人调查,一查就查到是常衮在捣鬼,堂堂宰相在皇帝眼皮底下诬陷他人,这像话吗?崔祐甫没被贬,被贬的人是常衮。
常衮被贬后,工作由崔祐甫接手。崔祐甫首先恢复了选官制度,不到一年时间,提拔了八百多名称职的官吏。崔祐甫性子急,当宰相后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人上书说崔祐甫任人唯亲,李适召来崔祐甫问:“爱卿,有人说你选官专选自己的亲朋故友,是这样吗?”
崔祐甫坦然地说:“选官要知道被选人的才能,只有与他们相识,才能判断他们是否适合一个官职。如果连认识都不认识,臣怎么会知道他们能否胜任?”
李适听了觉得挺有道理,认为崔祐甫的“任人唯亲”和常衮大不相同,于是对崔祐甫更加信任。
崔祐甫才能出众,为李适办了不少大事。李适继位后,喜欢闷头发财的李正己大概是出于试探皇帝的心态,上奏说要献钱三十万贯。李适知道河北将领一个比一个狡猾,犹豫着要不要接受这笔钱。崔祐甫想了个万全的办法,他去往淄青,将李正己献上的钱全都赏给了淄青的士兵。如此一来,天下人都知道李适是个不贪财的好皇帝,淄青士兵得到好处,自然对李适感恩戴德。
《旧唐书》上说,有了崔祐甫的辅佐,天下百姓“以为可复贞观、开元之太平也”,可惜崔祐甫年老,很快因病去世。李适失去一位贤相。
当皇帝的人难免自负,以为天下人才都是自己的,死几个、贬几个没关系,总会有更贤良的臣子出现。擅长择才选官的李隆基就犯过这种错误,刚刚当上皇帝的李适也不例外。常衮离开中央后,崔祐甫为李适推荐了一个叫杨炎的人,这人正是李适心中的相才。李适继位当年,杨炎由一个小小的道州司马,直接被升为当朝宰相。
杨炎的发迹
李适为什么对杨炎另眼相看?原因还挺多。
第一个原因是元载。当年,李豫想换太子,元载带头反对,保住了李适的位置。尽管元载这个人人品不咋地,李适仍对他心存感激。继位后,元载死了,李适打心里认为元载的亲信们都是可造之材,而杨炎正是元载的亲信。
第二个原因是杨炎本人。杨炎是凤翔人,曾祖父在开国之初就是大唐官员。当年刘武周攻克山西,杨炎的曾祖父宁死不降,被大唐追悼为忠臣烈士,此后杨家历代以孝行闻名,当朝皇帝也知道这一家人的名声。
不但出身名门,杨炎还是唐朝出了名的美男子。上朝的时候往大臣堆里一站,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连根胡须都美,想不注意到他都难。不但人长得帅,杨炎的学识也不浅,他和常衮掌管文书,被时人并称为“常、杨”,名噪一时。不但才学好,人品也不错,他最喜欢贤良世人,经常推荐这些人做官,一来二去,杨炎的名声越来越好。不但名声好,杨炎还有官运,他被代宗朝的宰相元载赏识,连连高升。
家世、外貌、人品、官运都占全了,怎么会有这么好命的人?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开元时期姚崇喜欢的是知变通又正直的能臣,宋璟喜欢的是不太变通、非常正直的能臣,张说喜欢的是文笔好又正直的能臣。虽然侧重点不同,本性却都差不多。那么元载喜欢的杨炎,是不是真的十全十美?
判断一个人,先要看他做了什么事。杨炎早年做的两件事,能让我们对他的性格有一定的了解。
杨炎早年曾在河西节度使吕崇贲的幕府当书记,因为文章写得好,深得吕崇贲器重。没想到杨炎进入幕府没多久,就闹了一场聚众斗殴,带人用铁棍子打死了河西地区的一个县令。吕崇贲大吃一惊,亲自审问杨炎。
这是一起典型的仇杀案件。杨炎当小官的时候,被杀县令李大简有一次喝醉了酒,骂了杨炎几句,醉汉骂人难听,杨炎怀恨在心,一直在找报仇机会。
看杨炎承认得爽快,在吕崇贲看来,这就是“大丈夫快意恩仇”,他爱惜杨炎的才能,杀人案件便不了了之。
因为醉汉随口说的几句辱骂,就要杀人报仇,可见杨炎是个小心眼的人,人品实在谈不上高尚。
另一件事,我们要详细说说杨炎的做官情况。在唐朝,想当大官,要么有好家世,要么有好头脑,要么有好机会。大唐给士人提供了科举这个机会,很多人因此成了公务员。但想进入国家最高层,光靠科举可不行。别人不说,就说当年的殿试状元张说,武则天亲自褒奖,他也不过当个学士。能当上宰相,靠的是他投靠了李隆基,又结交了李隆基身边的亲信。在李隆基需要宰相时,王毛仲一个进言,张说才从边疆回到长安。
还有初唐诗人陈子昂,在长安搞了个观琴大会,吸引达官贵族一起跑到他家欣赏他的诗文,从此才有当大官的机会。
一言以蔽之,想当大官,就必须想方设法吸引皇帝的注意、高层的注意。
那么杨炎想的是什么办法?他的办法不新鲜,就是以退为进。
盛唐时代,很多隐士喜欢住在终南山,他们标榜自己厌倦功名,只想在山里修道隐居。其实呢,终南山离长安最近,皇帝一旦听说终南山有哪个贤能的隐士,立马派人接到朝廷做官。真正的隐士是像李泌那样,被皇帝央求还要回山修炼的人。
这种以当隐士为幌子求得官职的人,被讽刺为“终南隐士”。
杨炎认为自己的官小,他也以退为进,当了回隐士。先是辞了官职,宣称自己无心仕途,只想保持清廉的人品和气节。巧在杨炎的父亲杨播就曾是玄宗朝的进士,杨播是个真隐士,中举后觉得官场没意思,回家隐居。李隆基将他调到中央当谏议大夫,没多久他又辞了官,再也没回来。
现在,杨炎辞官隐居,周围的人以为他要“子承父业”,越加佩服杨炎的为人。杨炎的名字一传再传,传到李光弼的耳朵里,李光弼命人请杨炎出山当他的判官。天下兵马副元帅来请人,怎么说也要给个面子吧?杨炎却一口回绝,大家抹抹汗,认为杨炎太牛了。
后来朝廷又命杨炎当官,杨炎再次辞官。大伙又一次对杨炎心服口服,这个人蔑视功名,品德太高尚了!
杨炎可不准备当个隐士,他只是在寻找最好的当官机会。
不久,杨炎的父亲病故,杨炎在父亲坟前建了个草屋守孝。日日哭、夜夜哭,方圆数里都能听到杨炎感天动地的号哭,邻居们感动得竖起大拇指,谁家不想有这么个孝子?
大孝子的美名传到朝廷,皇帝亲自下诏表彰。等到杨炎守孝期满,朝廷又要征杨炎当官,这一次,杨炎答应了。他知道当朝宰相元载也是凤翔人,而且元载喜欢读书人,乐意提拔读书人,是最适合自己的靠山!
在元载的帮助下,杨炎当官当得顺顺利利,很快成为吏部侍郎,如果不出意外,元载死后,宰相的位置一定会交到杨炎的手里。
可意外来了,元载被抓,李豫派刘晏等人审问元载。大宰相被判死罪,杨炎作为元载的同党,也被贬职为道州司马。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刘晏这个人虽然不喜欢元载的为人,却也没有和元载作对的意图。别的不说,当年刘晏负责转运工作,全靠元载的大力支持。李豫让刘晏做审理工作,让刘晏好生为难。
杨炎怎么会考虑刘晏的处境?在他看来,元载对刘晏有恩,刘晏却恩将仇报,害元载被杀,自己被贬。他连个醉汉都要斤斤计较,怎么能放过刘晏?被李适调回中央后,他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找刘晏报仇。
想归想,要扳倒刘晏,就必须先得到皇帝的信任。要得到皇帝的肯定,就要做实事、做大事。杨炎在人品上虽然不值得称道,在治国理财上,却是个和刘晏不相上下的天才。他对唐朝和后世最大的贡献,就是推行了利国利民的两税法。
两税法
以人品和能力为标准,历朝历代的大臣都可以分为四种:
一、人品好能力也好;
二、人品好能力一般;
三、人品不好能力好;
四、人品能力都不好。
君王选材,最想要的当然是第一种人,像隋文帝有了高颎,天下可定;李世民任用魏徵,君贤臣明。两全其美的大臣谁不想要?但这样的大臣太少了,所以君王更多地选择第三种人。谁也不是圣人,只要这个人不想颠覆皇位,人品上有点毛病,当皇帝的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林甫、元载这些人就是靠着皇帝的偷懒心理登上相位的。
杨炎是第三类人,他也有治国的志向和才能。在任相之初,他集中全力解决国家税收问题。大唐财务在安史之乱后一度混乱,靠着刘晏的手腕才得以维持。杨炎认为刘晏的政策治标不治本,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取得成效,国家要长治久安,还是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税收办法。
政府的维持靠税收,改革税收制度是件大事。杨炎谨慎,不敢独断专行,先投石问路,试探李适的意思。
安史之乱以前,国库由太府寺报账,尚书比部核对,国家财产账目明确。安史之乱爆发,各地将领们动不动就要求国库支付巨额军费,当时管理经济的官员第五琦应付不了这些将领,干脆劝皇帝把国库搬入内库,由皇帝亲自负责。皇帝哪里会管钱?管钱的任务就落到太监手里。安史之乱后,国库仍旧是皇帝的私人银行,大臣们认为这举动不妥,又没人敢进谏。杨炎当上宰相后,首先劝李适将国库交回财政部门掌管。
那时李适看不上太监,一心想做大唐明君,爽快地交出了国库。
看到君王的决心,杨炎有了干劲,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他的“两税法”。
两税法,顾名思义,是说一年交两次税。“两税”只是这一制度的浅层含义。
以前,唐朝施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是说每个成年男丁都会配给一定数量的田地;租庸调制是指农民每年必须交付地租(租),免费为国家服劳役一定时间(庸),缴纳手工制品(调)。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严重,人口无法核实,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已没有实施的条件。国家财政吃紧,为了向百姓收钱,代宗立了一个叫做“青苗”的税种,规定只要田地里长出禾苗,农民就要交税。
国家巧立名目,地方上的税也是五花八门,农民被剥削了一次又一次,有些地区爆发了起义。针对这种情况,杨炎提出两税法,废除租庸调制,将各个税种合并,简化为一年两次,即夏税和秋税,夏税在六月之前缴纳,秋税在十一月之前缴纳。政府以钱币计算税额,百姓可以交纳实物折缴。
那么如何确定税额?杨炎提出了“量出制入”原则。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国家收入为基准,确定税额,再规定各地必须缴纳的税金。
对于当时人口流窜、户籍不全的情况,杨炎提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
人住在哪里,就在哪里交税,而且根据各家的资产定出等级不同的“户”,然后缴纳金额不一的户税;根据占有土地的多少交纳地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过去的丁额不变。
对于做买卖的商人,按照商户所在地征收三十分之一的商税。
两税法在建中元年(780年)实行。纳税范围扩大,没钱的农民负担减轻,富裕的地主被迫交税。一年两次集中税收,不但节省了政府的人力资源,而且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农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当年,天下税户达到三百万,税钱达到一千多万缗。
杨炎的改革,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收入,但在李适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他心目中有个大计划需要用钱。
这个计划就是削藩,削藩需要用兵,练兵需要军费,怎样才能弄到更多的钱?
农民已经穷得皮包骨,李适把脑筋动到了商人们身上。这一年,李适设置了官吏,专门核查商人财产,规定竹、木、茶、漆这些商品必须交纳十分之一的税金。
别的不说,连茶叶都要收钱,喝茶都要纳税,臣民们怎么能满意?
他们没想到,这次商税只是李适征税的开始,在他的帝王生涯中,每过几年就要搞出个新鲜税种命令臣民上缴。一开始,臣民们以为皇帝征税是出于战争需要,后来他们发现,这个皇帝比大唐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爱财,整天想着怎样聚敛金钱。前文说过,李适有两件事做了一辈子,一件是找妈妈,另一件就是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