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师退休后想为村里写黑板报。也算是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吧。让群众多一个了解知识的园地,自己晚年的生活也不至于空虚。
可是村里连一块完整的黑板也没有,十字路口有一块已磨损得斑斑驳驳、缺角豁口的不成形了。柳老师就去找了村长。柳老师说:“村长,我退休在家没事,想每月为村里出几期黑板报。”
村长说:“好啊!”
柳老师说:“得泥几块黑板呢,你看……”
村长很支持,指派人员按柳老师选择的地址泥了三块黑板。两个十字路口各一块,另一块在村西头,离村长家较近。
柳老师很高兴,板报出得很正常。每隔几天更换一次内容,国家政策、科技知识、谜语、笑话等,内容丰富多彩,老中青读者兼顾。柳老师出的板报马上赢得了大家的赞赏,人们说看板报就像在翻阅一本杂志。柳老师出板报的事,还被一个业余通讯员写了篇消息发在县报上。
村长没事的时候也夹着一支烟在板报前站站,悠悠地吐口烟雾,微眯的眼透着笑意。
村长是个大忙人,村里的工作很多。临河村是先进村,不但对农业进行了高产开发,修成了四通八达的硬化渠、田间路,乡镇企业在全县更有名气。所以临河村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不断地上报纸,上电视,更多的时间,村长都用在应付来往的客人上了。每天陪吃陪喝,弄得村长焦头烂额,浪费了精力,也浪费了财务,村长暗暗地叫苦,有点烦。
有天村长看过板报内容后,对柳老师说:“还应该加项内容。”柳老师问村长加什么内容。村长说:“本村动态,就是写写村里新近发生的事,诸如上级领导对我村企业和高效农田的参观检查呀等等。”柳老师说:“这好办,不过村长要多提供信息。”
村长点点头。
这年秋季的一天,县里某局一行人到临河村参观企业发展。参观完毕,村长对前来参观的几十号人说:“我村有个退休的柳老师黑板报写得不错,大家是否有兴趣过去看看?”有人附和:“哦,这事还上过县报呢!”
村长带他们走上大街。板报的确不错,图文并茂。但他们被板报上一则本村动态吸引了,动态栏内写着:“昨天×局领导带领全局中层干部到我村企业进行了参观,对我村企业发展和管理模式很感兴趣。中午我村盛情接待,共花费招待费1200多元……”参观者指指点点,慢慢地变成了哑巴。带队的一个副局长对村长说:“你看,怎么能……”
村长有些急:“这老柳,这柳老师怎么能这样写呢……”
扫兴,本来准备在村里吃过午饭后再走的参观者匆匆地走了,弄得村长很尴尬。
可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这天村长陪同县里又一家单位的领导参观完企业,把这批参观者又领到板报前,本村动态栏内的消息让参观者大为诧异:“×日上午××单位与××单位一行二十多人参观了我村高效农田和村办企业,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参观者对我村工农并举协调发展表示赞赏。中午,村委对他们进行了热情的招待,花费招待费用累计1400多元……”陪同参观的有乡里的一位副书记,副书记抹把汗:“村长,这黑板报怎么也不把把关呢?”村长这次真的急了:“老柳呢?柳老师呢?把他给我找来!”
柳老师气喘吁吁地跑来了,柳老师说:“村长,让增加什么新内容么?”
村长横眉倒竖:“柳老师,老柳,你怎么能这样写呢?你写这样的消息是什么意思?不是让领导难堪,让我难堪么?你、你、你呀……”
不想柳老师也急了。柳老师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村长,我怎么不能写?我写的不是事实么?我是乱写么?告诉你村长,群众早就对这样吃喝有意见了……”
参观者不欢而散,村长气呼呼地回了家。
黑板报还是一期不落地往下写。
这天,柳老师又在写板报,村长踱步过来。柳老师停下笔,对村长笑笑:“村长,又有什么交代吗?”
村长笑笑:“没有,没有。”
村长返身欲走,又转回来:“哦,对,你在本村动态上这样写:村里准备拿出3万元钱建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柳老师激动地问:“真的么?”
村长点点头,村长说:“这钱,其实是我们省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