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50100000013

第13章 把握情绪的脉动(5)

美国的一家玻璃器皿公司宁愿放弃零售商店,而采用家庭聚会的方式,使其每天的销售量超过了25万美元!他们的促销手段是:

聚会主人召集一些朋友,满面春风地和大家聊天,为大家端茶送水,然后不失时机地要求大家购买产品。尽管大家都知道从卖掉的每一件东西里,主人可以分得一定利润,但在聚会的环境下,大家因为与主人的友谊而滋生了温情、安全感和责任心,并产生对产品的好感,就会心甘情愿购买。或者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也会购买。

又如,政治家有时利用自己人效应,可以拉近和选民的心理距离,从而获得选民更大的支持。

林肯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在参加总统竞选时,竞争对手对其贫寒的出身进行攻击。林肯巧妙地进行了回击,赢得了人心。

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告诉大家,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高又瘦,脸形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最后一句“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会让选民体验到林肯热爱选民的深厚感情,从而对林肯有“自己人”的感觉,从而投上支持的一票。

政治家在公众场合表现出的对大众的关怀,以及各种亲民的举动,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心理智慧:

为了在人际交往中制造自己人效应,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其次,努力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再次,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心理学研究证明:具备开朗、坦率、大度、正直、实在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人际影响力强;反之,有傲慢、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不一、媚上欺下、嫉贤妒能、斤斤计较等品质的人,不受欢迎,也就缺少人际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加强良好的个性品质修养,以增强自己的人际影响力。

47.喜爱不完美定律

完美无缺的人不如有点儿缺点的人可爱。

定律解析: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却不太讨人喜欢。相反,那些虽然有优点,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反而更加讨人喜欢。这验证了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的理论: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高。这就是“喜爱不完美定律”。

生活启示:

在“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许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不太可信,所以无法长期得到读者真正的喜爱。

因为,太完美的人容易让人感到缺少人情味,反而不如有棱角、有个性、有小毛病的人更让人觉得亲切。

人们都知道,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那些表现比较完美的人,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甚至可以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缺点。

在生活中,人们交往时之所以不喜欢比较完美的人,还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会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比如,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减轻了自己的自卑,会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对方交往。

此外,过于追求完美的人不仅自己活得累,也让他们周围的人活得累。因为他们对别人要求过高,而使别人感到心理压力太大。

心理智慧: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完美”的人并不招人喜爱。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有时更容易让人感到可亲,反而会帮你获得好人缘。

48.见面次数定律

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更容易增进感情。

定律解析:

人的记忆力有这样的规律:反复多次地记忆,要比一次长时间记忆的效果更好。

基于此,社会交往中有一个规律就是:人和人交往,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给人的印象更深,更容易密切彼此的感情。这叫做“见面次数定律”。

生活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我们和一个认识的人长时间不来往,而忽然有事有求于人家,就会感到不好意思开口。因为长时间不来往,感情变得淡薄了,“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有事再求人家,就显得不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鄙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走动走动,对密切感情是很重要的。

在商业交往中的感情投资也是如此。比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客户总是有着太多选择。只有常常出现在客户的工作生活范围内,才能加深客户对你的印象,使他在需要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首先能够想到你。,美国著名撰稿人鲍尔曼在他的《就做自由商业撰稿人》一书中提到,他常在一些公司转悠,看能不能揽点活。有时恰好客户临时有了需求,一下就想到昨天刚来拜访过的鲍尔曼,就把撰写任务给了他。通过这样的方式,鲍尔曼获得了许多订单,培养了许多老客户。

这样做的确是非常有效率的交往策略。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人际交往中若能有效运用这一策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缩短见面时间,还可以减少暴露自我不足的机会,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显示自己的长处,给人留下最佳印象。

心理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建立比较密切的友谊和感情,就要经常和对方打交道,多走动。平日有了这样的感情积累,有事相求时,才好开口。

49.互惠原理

人们总是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定律解析:

在生活中,当别人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总觉得应该以相同的程度进行回报。这种心理叫做“互惠原理”。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选择了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给他们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结果还是出乎他的预料:几乎每个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寄了一张,而没有打听一下他是谁。这个例子证明了人们“互惠”的习惯。

生活启示: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找机会帮他一次;一个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会记住他的生日,到时给他送一个礼物;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会尽量邀请他们到我们的一个聚会上来。

这些都是互惠原理的表现。

互惠原理是人际交往中一项重要的行为准则。遵守这个准则,就合乎社会的规范,违背了它则会遇到无情的唾弃,被戴上“白眼狼”、乞讨赖账、忘恩负义等帽子。所以古人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欲取必予”。朋友间维护友谊,情人、夫妻之间的爱情关系都符合这个规律。

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请自来的好处有时也会让我们产生负债感,不得不做出回报的行为。比如在超市里免费品尝了一种商品后,人们就往往不好意思不买。

心理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要尽量遵守互惠原则,因为如果不及时地回报别人给我们的好处,会给人爱占便宜的印象,而影响相互之间的进一步交往。

50.交往适度定律

对别人过分的好,反而不利于和对方的交往。

定律解析:

互惠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进行同等程度的回报。但是,互惠原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对别人适度的好,可能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但是你对别人过度的好,却可能无法得到别人的回报。这叫做“交往适度定律”。

生活启示: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你对别人过分的好,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呢?

首先,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的交往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

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就是,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但是,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而在心理上产生愧疚感。这种心理会使受惠的一方选择远离。

初人社交圈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而事实恰恰相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待别人要留有余地,最好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或者要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可能会使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而一旦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古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智慧:

就像任何事情都要以适度为好,过犹不及,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好也需要适度。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不能溺爱和娇惯,以免孩子对父母的爱不懂感激;夫妻之间如果只知付出,不求回报,也会让对方变得习以为常,不懂珍惜;朋友之间,一方对另一方长期的无私帮助,可能会让双方的关系失衡,最后反目成仇。

5 1.好心情乐助人定律

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

定律解析: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会具有一个新的心理特征,就是变得更容易帮助他人。心理学家发现,人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乐于助人。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故意在公用电话里放了一枚硬币,假装是前一个人忘掉的,然后让被试者进电话亭来打电话。被试者捡到硬币后往往很高兴。然后等被试者出来,测试者就故意抱着一堆书从他面前走过,并故意让书掉到地上。这时,被试者大多会帮他捡起地上的书。而另一个实验中,被试者在电话亭里没有捡到硬币,那么他在门口遇到掉书的人,就很少帮对方捡起地上的书。这个小实验似乎能够证明,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

生活启示:

也许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如果发生了一件好事,就会忽然觉得生活很美好,觉得自己很幸运。这种情况下,帮助一下其他遇到麻烦或没有我们这么幸运的人,应该是小事一桩。

根据这个心理规律,在别人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他请客或帮忙做事,往往比平时更容易。比如,一位男士中了几十万大奖,兴高采烈,这时朋友们让他请客,他多半会答应;一位厅长换届时连任,非常高兴,这时你拿着很长时间里他都没来得及批的申请报告找他,他多半会爽快答应。

推销大师原一平就很了解人的这种心理,并把它巧妙运用在了自己的销售工作中。

在推销保险的时候,每当有客户问他:“投保的金额要多少呢?

我每个月要支付多少钱啊?”他就回避问题:“有关投保金额的问题以后再说。因为您是否能投保,要到体检后才能确定,所以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赶快去体检。”可是等体检通过,与客户谈妥投保金额之后,原一平总是立刻收保费,绝不耽搁。

据他解释,这是因为体检刚通过,证明自己身体健康,任何人心情都会比较愉快。这时收保费客户最容易答应。而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再向客户收保费,就不一定那么痛快了。而且收完保费后要马上离开,因为人在付完钱后心里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觉,时间长了可能会改主意。

心理智慧:

如果我们有求于别人,最好趁对方遇上好事、心情愉快的时候提,因为这时他最容易答应别人的请求。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如果别人正在气头上或心情郁闷,这时去求他,多半会碰钉子。

52.身体语言定律

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能比口头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

定律解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身体的姿势、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变化等。后者叫做“身体语言”。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的沟通更多的不是依靠语言,而是通过身体语言进行的。确切地说,有65%以上的人际交流是通过身体语言完成的。

生活启示:

在莱温斯基绯闻案审理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向大陪审团提供证词时,有人注意到,他平均每分钟摸鼻子达26次之多。

伊利诺伊州某研究身体语言的精神病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克林顿在撒谎。因为人在撒谎的时候,摸鼻子的次数往往会比较多。

这种推断,依据的就是人的身体语言能够表达内心意愿的原理。

人们用身体来表达自己,是一种下意识,一种本能。因而人们想要“口是心非”比较容易,想要“身是心非”就难了。据说公安机关使用测谎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也可以下意识地根据别人的身体语言,来推断对方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比如:

“他今天看起来垂头丧气,连胡子都没刮,是不是跟女朋友吵架了?”

“她说话真嗲,还搔首弄姿,让人浑身不自在。”

“开会时老板一直看着我,对我点头微笑,一定是觉得我表现很好。”

我们总是这样根据别人的身体语言,来推测他没有说出来的心理活动。

那么,内心的活动和身体语言具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

开放与接纳:咧着嘴笑;手掌打开;双眼平视。

配合:谈话时,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解开外套纽扣;手托着脸。

自信:抬高下巴;坐着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手放在口袋时露出大拇指;掌心相对、手指合起来呈尖塔状;翻动外套领子。

紧张:吹口哨;抽烟;坐立不安;以手掩嘴;使劲拉耳朵;绞扭双手;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

缺乏安全感:捏弄自己的皮肤;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

啃指甲。

同类推荐
  • 聪明女孩这样做

    聪明女孩这样做

    本书讲述了如何做一个聪明的女孩儿,聪明女孩干什么事都会先人一步,她们知道,如果不努力学习、不积极进取,就会被社会上的激烈竞争打败在地;她们明白年轻貌美只是一时,只有将有限的青春好好利用,早点学会“世俗”,早点融入社会,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而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 做好副职的35个细节

    做好副职的35个细节

    《做好副职的35个细节》由舒庆编著,从副职的日常工作入手,通过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方式编写此书。本书的编写的宗旨就是希望副职们能够从书中提到的35个细节中获得有益启示,参照自己的工作,不断完善自我,避免因为忽视这些细节而导致在工作中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同时也是作为一个副职能够很快“进步”的金律。希望广大副职朋友能从中受益。
  •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本书以拉塞尔·康威尔听到的一则传说为演讲原型:很久以前,一位僧人告诉阿尔·哈菲德,高山上的白沙河流里埋藏着真正的钻石。哈菲德信以为真,不惜放弃自己的家园,动身前往未知的异域,想要寻找代表着巨大财富的钻石。他四处流浪,直至穷困潦倒地客死异乡,也没能寻见半缕宝石的光芒。而在那不久之后,有人在哈菲德家的花园里发现了璀璨的钻石。这就是人类最大的钻石矿——印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这个故事在康韦尔的心中唤起了一个伟大的信念:“众人渴求的钻石不在偏僻的山巅,也不在未知的海底;只要你善于发现,钻石就在你家后院。”这份演讲稿和信念一直激励不同时代的人如何善用身边的资源获得财富。
  • 珍藏青春格言集

    珍藏青春格言集

    格言虽短小,却是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的结晶,一滴墨水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句格言可以改变你的一生!本书精选数千条中外格言,有的是人们终生恪守的座右铭,有的是成功人士毕生求证后留下的人生准则,有的是代代相传的传世家训,揭示出很多人一生不可不知的深刻道理。翻开本书,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可以随时随地读起,让你轻轻松松地记住格言,不知不觉地领悟人生哲理。
  • 怎样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1印象

    怎样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1印象

    本书分为“印象力是成功的阶梯”、“印象力来自个人素质的磨练”以及“印象力是获取机会的关键”三部分,阐释了有关影响力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再见青涩的你

    再见青涩的你

    曾经的我一个多么爱笑的的人,可是为什么现在一切都变了,现在的我喜欢又害怕孤独。这或许是有原因的,有或许仅仅只是看不起自己……
  • 无限奥义之寻仙传

    无限奥义之寻仙传

    每一个世界存在后都有意义!每一个生命都会在平凡中变的伟大!每一个故事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久远的过去……
  • 果冻女孩棒棒糖男孩

    果冻女孩棒棒糖男孩

    两人因为被打劫相识,什么打劫相识。是不是像《天下无贼》一样呢。男主喜欢吃棒棒糖,女主喜欢吃果冻。棒棒糖和果冻的爱情会怎么样呢。他们的爱情之路会平坦吗?他们的爱情会有结果吗?他们之间会有怎么样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东皇仙元

    东皇仙元

    当一个疯狂的科学家来到多彩的亦大陆会有怎样的遭遇?且看他慢慢成长,研究天,研究地,研究人,研究己!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乐趣无穷,但我最喜欢与己斗!我啊,想知道,想知道一切,所以我拼了命也会去揭晓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网缘之一笑百魅

    网缘之一笑百魅

    想她笑姑娘一没跟人结仇,二没抢人老公;天天安分守己的采着自己的药,虽说偶尔也去药园偷偷药,矿窑偷偷矿;那也没罪恶滔天到让全服的人满屏追杀吧!你杀就杀吧,姑娘站着给你杀;但你也不要夺魂啊!你杀姑娘那么多次,姑娘就反击杀你一次你就夺姑娘的魂;好吧!这些我们暂且不追究,你要夺魂,那姑娘我就乖乖待幽冥界挂机还不行么,你为何还要组队追杀到幽冥界来啊!!姑娘我到底是刨你祖坟了还是挖你龙根了啊!你跟姑娘我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士可杀不可辱,让了一次又一次,却被当成好欺负,原来这一次都是他在背后操的黑手...他到底有什么阴谋...“我要你做我第一夫人。”他骑在全身冒火的血红麒麟身上腾在空中,高傲的望着地上骑着白马的笑姑娘。“今晚的月色不错,嗯...适合偷药。”整理干净自己的背包她屁颠屁颠的骑着白马往药园跑去了,就好像没看到头顶悬着个人一般。他看着消失在药园门口的她,拉起缰绳转身飞走了...然后第二天,全服通缉笑姑娘的赏金出来了...“赏-夺笑姑娘一魂的500W”“赏-夺笑姑娘一魄的200W”...她一大早线,看到满世界的赏,第一件事是点开好友列表找到某猪。笑姑娘:猪,我站着给你夺,我们五五分账,怎样。猪爱笑:...
  • 温城往事

    温城往事

    最后,我们都不再非谁不可,就只是带着曾经的回忆,往各自的方向远去……谢谢你,喜欢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