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50100000014

第14章 把握情绪的脉动(6)

挫折:呼吸急促;紧握双手不放;拨头发;抚摸后颈;握拳;

绞扭双手;用食指点物。

防卫:双臂交叉于胸前;偷瞄、侧视;摸鼻子;揉眼睛;笑时紧闭双唇;紧缩下巴;说话时眼睛看地上;瞪视;双手紧握;说话时指着对方;握拳做手势;抚摸后颈;摩拳擦掌;双手交握放在后脑勺,整个人向后靠在椅背上。

撒谎:摸鼻子、口吃、清咳、避免凝视、眨眼、多喝水、吞唾液、咬手指。

心理智慧:

了解了身体语言与其所代表的内心活动的规律,我们在和人交往时,就可以仅仅通过对方的表情、动作等来了解对方的心理。同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恰当地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避免让人产生误解,或给人留下不文雅的印象。

53.姿势反射效应

关系密切的人在交谈中,姿势和动作更容易相似。

定律解析:

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们在交谈时,彼此的动作和姿势容易产生互相影响,好像两个人在重复着同一动作。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姿势反射效应”。

生活启示:

在咖啡馆里,当你与关系比较密切的人谈话谈得起劲时,可能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他喝一口咖啡,你也会跟着喝一口;你双手抱肩,他也像你那样抱肩。

或者当一些亲朋好友、志同道合的人碰到一起,通宵达旦地叙述往事时,对方细小的动作和自己经常是一致的。

相反,在话不投机,情绪不高的谈话对象之间,却不容易产生这样的姿势反射现象。

由于人们交往中有这样的规律,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在谈话中尽量和对方保持比较近似的动作和姿势,也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在一个心理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与两组初次见面的人分别交谈。

第一组与被试者自由交谈,第二组则在交谈中故意模仿被试者的动作、姿态、用词习惯和讲话速度等。然后,研究人员问被试者,对方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结果表明:第二组陌生人给他们的印象更好,让他们感觉更加亲切,而且他们没有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有意模仿。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应用这个规律。

比如大人和小孩玩时,如果能与孩子做类似的动作,孩子就更容易对你感到亲切,更容易喜欢你,而愿意和你玩;在社交中,如果对方开始紧张,我们可以通过与对方的身体动作保持同步,而使对方的紧张得到缓解。

心理智慧:

与别人交谈时,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对方的姿势和动作,这样在无形中可能会使气氛更加融洽,关系更加密切。

54.欲扬先抑定律

先抑后扬的评价最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定律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四组,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态度,得到了被试者不同的反应:

对第一组被试者始终否定(一,一),被试者不满意。

对第二组被试者始终肯定(+,+),被试者表现为满意。

对第三组被试者先否定后肯定(一,+),被试者最满意。

对第四组被试者先肯定后否定(+,一),被试者表现为最不满意。

从这个实验,心理学家得到了一个心理规律,就是: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先否定后肯定最容易给人好感;

相反,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我们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良好感觉的心理规律,叫做“欲扬先抑定律”。

生活启示:

战国的时候,宋国有一位养猴子的老人。

这位老人每天都分两次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猴子的数目越来越多,他就想把每天喂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对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晚上给你们三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不能接受,吱吱地叫起来,跳来跳去。老人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这样可以吧?”猴子们听了,高兴得在地上打起滚来。

这个故事叫做“朝三暮四”。其实老人给猴子的栗子数量没有变,只是给的方法变了:一是先多给后少给,二是先少给后多给。

这符合“欲扬先抑”定律,就是不好的待遇放在前面,好的待遇放在后面,也就容易让对象感到满意。

这种心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平时人们所说“磕一千个头后放一个屁,效果全无”,“有一百个好,最后一个不好可结成冤家”,就是这种规律的反映。

根据这个定律,在表现自己的成绩方面,有一个有效的心理技巧:如果我们不想让别人对我们的成绩失望,最好能事先降低他们对我们的心理期待,这样当对方看到我们的成绩时,反而会超出预期,从而感到满意。

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赏识。可是这个月生意却不太顺利,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当月只能卖出lO辆车。

聪明的老李先跟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赞同他的看法。没想到一个月后,老李竟卖掉了12辆汽车。这使公司经理很惊喜,对他的业绩非常满意,夸奖了他一番。

如果老李一开始就说,本月可以卖15辆车,或者不说自己的预计,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可能对老李就没有这么满意了,甚至可能会批评他。

心理智慧:

我们如果想让别人感觉良好,宁可欲扬先抑,也不要先扬后抑。如果对别人既有肯定又有否定,要把否定说在前面,肯定说在后面;如果想要别人对我们的成绩感觉良好,可以先降低他们的心理期待。

55.投射心理

人们常常以己度人。

定律解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经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特征。如自己有某些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就以为别人也有,常常“以己度人”。

比如:一个人自己爱吃蔬菜,就以为别人也爱吃蔬菜;自己唯利是图,以为别人也都自私自利;自己不敬业,以为别人也懒惰;

等等。

心理学家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投射效应”。

生活启示: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编辑们列出他们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选题,分别是: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于是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因而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则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这些选题显然受到了“投射效应”的影响:自己在参加成人教育,就认为成人教育重要;自己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就认为儿童教育重要;自己在研究围棋,就认为围棋重要……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当成是别人也认为重要的东西。

人都有七情六欲,有一些共同的需要,而且同处于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同身份地位、生活经历的人可能有一些共性,这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因此认为别人各方面都与自己相似,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人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有时候“吾之熊掌,尔之砒霜”,自己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甚至讨厌也有可能。

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有的人就是不明白,总爱拿自己的喜好去要求别人,拿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别人。比如有的父母认为学钢琴重要,就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强迫孩子学习,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有的妻子自己喜欢逛商场,就不管丈夫是否喜欢,非要丈夫陪着自己逛,让丈夫感到勉为其难。这些都容易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心理智慧:

为了避免投射效应,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而要学会换位思考,就是尽量去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并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而不要逼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56.出其不意效应

对小事出其不意地提出要求更容易使对方服从。定律解析:

在别人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地让他做一件并不困难的事,这个人往往很容易服从。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出其不意效应”。

有人在地铁车厢里做了两个实验:①一位站着的乘客突然但是彬彬有礼地对一位坐着的乘客说:“对不起,你的座位能让给我吗?”

对方往往会不加思索地让座。②一位乘客悄悄地、缓和地对坐看的乘客说:“喂,那位先生想让你给他让个座。”乘客一看那先生年纪不大,就可能不予理睬。

实验证明: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受“突然袭击”的乘客,让座服从率高达56%;而提前通知时,一个乘客的让座服从率仅为28%。

生活启示:

出其不意效应的心理成因是什么呢?

如果突然地让被请求者做某件事,会使被请求者没有心理准备,不知有什么事故,按照生活习惯与常识,为确保不出事故,达到自身安全,他往往会不加思考地“就范”。

比如几个朋友正在轻松地边吸烟边聊天,你进屋后突然说:“大伙把烟掐灭!”此时,他们很可能会下意识地把烟掐灭。因为他们这样想:让自己掐灭烟——说不定是有人来查了。或者像上面的实验中,有人请你让座——你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是否是病人,等等,所以还是让之为妥。

第二个原因是人们习惯于接受命令。人们从小起便学会按照命令做操、游戏,已经习惯了对命令的顺从。

第三个原因是顺从比对抗来得简短快速。如果对抗,你要有个思索过程;而在突如其来的命令面前,你就没有思考与推理的时间,顺从的行为是很容易发生的。

心理智慧:

根据人的这个心理特征,在一些小事上我们有求于人,可以比较突然地提出要求,这样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允许。相反,当别人突然向我们提出请求时,我们则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个要求是否合理。

57.得寸进尺效应

别人一旦先答应了你的小要求,就比较容易答应你后面提出的大要求。

定律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试验者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又要求她们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也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同时,他们派人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

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呢?它揭示人具有这样的心理特点:一个人如果接受了别人的一个小要求,那么别人在此基础上再提一个更高点的要求,这个人也会倾向于接受。我们把这叫做“得寸进尺效应”。

生活启示:

在生活中,如果你对别人提出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小要求,对方可能比较难以拒绝。因为连很小的要求都拒绝,似乎显得“不近人情”。

而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那个人就仿佛跨进了一道心理上的门槛。如果你再次向他提出一个更高些的要求,那么这个要求也比较容易被对方接受。

因为这个要求似乎和前一个要求有继承关系,而人总是有一种想保持一致形象的需求,不愿意被别人看作是反复无常、莫名其妙的,因而就倾向于同意第二个更高点的要求。但是,如果你直接提出第二个要求,被同意的概率则要小得多。

有的孩子就懂得父母的这个心理。他首先向妈妈要求:“可不可以吃颗糖果?”当妈妈答应后,他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那可不可以喝一小杯果汁呢?”妈妈通常也会答应。

生活中懂得借钱之道的人,要向人借贷一万元时,往往先不说借一万,而是先提出五百、一千,消除对方的警戒心。当对方答应后,再巧妙地引出真正所需的数目,对方往往也不便一口回绝。

心理智慧:

当我们要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时,如果对对方是否答应没有把握,最好先提出一个相关的较小的要求。对方对小要求同意后,我们将真正的要求随后提出,被同意的可能性才可以增大。

同类推荐
  •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本套书的编撰基于对青少年成长与认知的角度,精心选取多篇精彩故事,并分类阐述,在于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使青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们勇气十足的去追求理想,并发觉人生中的真善美。本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通过此书树立良好的人生心态,并能感动青少年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会感动别人的人。
  • 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本书涉及到了三个领域:学校教育、家庭教养和个人成长。针对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理论的阐述、现实的思考和可行性的办法。对于如何培养懂得学习、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大有裨益,希望每为阅读过本书的人都能有所领悟,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扬弃,从而寻找到教育的本真。
  •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本书将告诉您20几岁,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20几岁,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20几岁时的机会最宝贵;20几岁,让自己成为有人脉的人;20几岁,你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理财要趁早,20几岁起要学会理财;20几岁,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力;20几岁,趁年轻多给自己投资;20几岁不努力,凭什么三十而立;20几岁就成功的男人!少年早奋斗,财源滚滚至,功名利禄纷至沓来,成就锦绣前程。年轻无所为,老大徒悲伤,踏破铁鞋凄凄惨惨,成功无处寻觅。
  • 结缘:幸福箴言

    结缘:幸福箴言

    有聪明、有能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有慈悲、有智慧,一定可以克服困难。在《结缘:幸福箴言》一书中,星云大师通过《给人一些因缘》、《结缘的重要》、《逆增上缘》等九十余篇励志小品文,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教会读者如何广结善缘,获得幸福,拥有智慧圆满的人生。
  •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全集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全集

    本书通过对工作、爱情、婚姻、财富、健康、处世、事业等层面的精辟分析,多角度、多方位阐明了人生关键时刻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抉择,并告诉人们如何在风云变幻的人生舞台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借助选择和放弃的伟大力量,掌舵自己命运的的航向,不断把自己的生命乐章推向高潮。
热门推荐
  • 新课程百科知识——书法纵横

    新课程百科知识——书法纵横

    本书介绍了书法的发展,并介绍了多位书法名家,如李斯、王羲之、欧阳询等。
  • 葬世记

    葬世记

    伸手翻转天地日月,一念覆灭万千星辰,弹指间翻江倒海,山河破碎……一名从大荒中走出的少年,一段热血翻腾的传奇之旅,一个叱咤星河,笑傲诸天的传说!
  • 开局被误以为是大神

    开局被误以为是大神

    喂,不是吧,你怎么会觉得我是大神呢面瘫脸秦风误惹了地字榜凶残的鬼见愁?不怕不怕,咱有幸运女神的眷顾可为啥这找麻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呢?既然这样的话,那好吧,本来想用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交朋友,没想到你们个个误以为我是大神,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你们口中的大神这是一个胆小怕事但面瘫的主角在别人的脑补下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 秦时明月之血屠万里

    秦时明月之血屠万里

    时隔百年,冰封少年终醒来,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弑父之仇,鬼气缠身,少年能否斩破,在茫茫的星辰中能否找回曾经的自我,友情羁绊,大义的选择,血与泪的交织,背后隐藏着多少的阴谋。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这套书用精英佳作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用名家心得开发学生写作智慧,用满分考卷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三管齐下,帮助学生学会作文,让为孩子写作操心的家长从此放心。
  • 穿书女配的自我修养

    穿书女配的自我修养

    魏偌芸本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女学生,却因为看了一本玛丽苏修仙小说,穿越成了同名同姓的魏家二小姐。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书的世界,但是当她看到一个名叫宁天赐的男人正在退婚流中挣扎,一个名叫无涯道君的男人成为了凡人界的国师。魏偌芸才知道,这是一本综合了好几部畅销小说的世界,并且穿越女,重生女百花齐放。不过,这就难住我魏偌芸了吗?作为一个书中出场了一章就领盒饭的炮灰。自然要紧紧抱住各大男主的大腿,做那些男人的心头肉,掌中宝,让男主们乖乖把丹药,法宝,灵石,统统送上!作为一个穿书女配,我有自己奇特的修养。
  • 花样男孩:校花完美蜕变日记

    花样男孩:校花完美蜕变日记

    什么啊,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人,长得比女人还美?呼啦拉,怎么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美男!谁说她喜欢他们?
  • 穿越到柯南世界的我为何如此好运

    穿越到柯南世界的我为何如此好运

    ‘青禾雪羽子&花樱子&枫溪雪&清九子&凯希?克劳迪娅&Margarita都是我呀!’我心里想着。但是!!!我怎么敢说!!!黑羽快斗&白马探&小泉红子&赤井三兄妹&宫野姐妹&玛丽&贝尔摩德&工藤新一&***:你到底有多少个名字?!多少个身份?!说!我:放过我吧(┯_┯)(猜下***是谁?他是女主cp哦!有一些原创人物,不拆现有cp)本人新兰党,柯哀党能不能不要喷啊?(>﹏<)
  • 哈佛高效学习法

    哈佛高效学习法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是成功者的聚集地,它前后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4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无数的知名企业家和学术领军人物……对此,世人在惊叹之余,也充满了各种疑问:为什么哈佛大学能成为天才的摇篮?为什么哈佛人个个都是精英?本书从思维方法、学习力、时间管理、能量管理、心态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哈佛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从而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哈佛,读懂哈佛的学习理念,轻松掌握哈佛学子征服学习的方法,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在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学习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最妲己

    最妲己

    只得嘴巴上彪悍的苏招娣穿越成了苏妲己?没关系,改变历史原本就是穿越者的本职工作,嫁不嫁纣王这要看心情而定,关键是对方长的够不够帅。可问题是……尼玛,肚子里的孩子又是怎么回事,经手人又特码的是哪个王八蛋。哪吒?为嘛当妈的连给孩子取名字的权利都没有……还有,还有……哪吒你的小弟弟上哪去了……改变历史,尼玛,当大王还要通过元老投票的大商朝,这又特码的是哪门子的历史啊。微子辛,你个死胖子能不能把哈喇子收起来!伯邑考,吹箫的时候,咱能不能不翘兰花指丫……还有申公豹,长的难看点你会死啊!放下黑点虎,有种你骑老娘身上来!本书很混乱,请不要用正统的封神眼光来看待,否则,我只能抱歉,其实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懂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