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谦虚谨慎
谦虚不是自卑,也不是虚伪的客气,而是虚怀若谷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人类对知识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而谦虚则是每一个人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一个基因。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鲁迅先生讲: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大凡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是以谦虚为美德的。在经典力学、光学、热力学、天文学、数学等众多科学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界泰斗牛顿,在生命垂危时刻,对他的友人说:我不知道世人会怎么看我,不过我自己只觉得好像一个孩子在海滨玩耍的时候,偶尔拾到了几只光亮的贝壳,但是,对于真正的知识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呢!谦虚这种美德对人才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古今中外人才成长史都证明了这一真理:成由谦逊败由奢。这是因为,首先,谦虚的美德有利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谦虚的人总有一种不满足感,所以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次,谦虚的人不以一点成绩为满足,这样,他们就能不断进取,从而作出更多的贡献。
(6)严谨认真
严谨认真是人才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要求,是一种可贵的工作作风。它不仅体现在劳动成果上,而且体现于劳动过程之中。
所谓严谨认真是指对劳动过程认认真真、一丝不荀,对劳动成果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科学是真理,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在劳动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首先,要老老实实、诚实守信,不掺虚假。绝不能剽窃别j人的成果,抄袭别人的东西,伪造数据,虚报成果等。其次,严谨周密,无懈可击。第三,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人才的严谨认真品德,不仅表现在上述几方面,还表现在对早已确定的传统结论的挑战上。向前人已作出的传统结论挑战决非易事,需要有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美德。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句名言:“对前人的答案作出挑战并不意味着否定正确的传统结论,也不意味着不向前入学习,而是对前人的结论作实事求是的分析,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向更新、更深的领域进军。”
(7)坚持真理
坚持真理就是坚持正确的观点和做法,不为其他势力所屈服;同时也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放弃错误的观点和做法。
当一种新的观点、理论和做法产生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甚至受到攻击。意大利学者布鲁诺就由于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被反动教会押上了刑场。临刑前他曾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不能够,我不愿意放弃,我没有可以放弃的事物,我愿作为烈士而牺牲。”“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亮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的真理殿堂。”还有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也都受到教会的攻击。可见,发现真理不易,坚持真理更难。然而,搞科学研究就必须坚持真理。科学与真理从来就是紧密相连的,它们历来都是人类进步的反映,是代表人类整体利益的。
坚持真理需要有正直的品格,需要有斗争精神和勇气,还要有勇于修正错误的气魄。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坚持真理,传播真理,才能保证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8)为民造福
为民造福,这是人才应该确立的从事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动机。一个人确立了为民造福这样远大的目标和高尚的动机,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写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
成才者如果树立了为人类社会进步而奋斗的政治观,那么他就会自觉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人才史表明,那些曾经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在他们成才的过程中,政治观一旦确立便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他们去吸取,去拼搏。这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陕,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
要做到为民造福,首先要有正确的动机,不追求名利。其次,要有社会责任感,要考虑社会效果。第三,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工作。爱国主义是人才品德中的重要内涵。法国著名生物学家马斯德说过: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他自己的祖国,科学家应该把所有的力量献给他的祖国。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统一的,一切有志于成才的人,都应该立志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给祖国,并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全人类的解放服务。
四、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1.道德修养的概念
“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一般地说,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术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能达到的水平;二是指“修身养性”之道;三是指逐渐养成的、有涵养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道德修养”就是社会成员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品质,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道德实践活动。它是人们提高自身道德觉悟的主要途径,是人格完善的必经之路。
从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可以看出中国历代伦理学家都是重视道参养的。孔丘曾说:他最忧虑的就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他认为道德修养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基,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条件。荀卿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是—个人只有“博学”,才能聪明,只有“日参省乎己”(即修养),才能不犯错误。
有人曾把“修养”说成是和封资修相联系的一个贬词,这是十分荒唐的。道德修养对于任何人都是重要的,不但剥削阶级思想家重视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者也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周恩来同志在45岁时,还专门自订了十条“修养要则”,坚持对照检查。吴玉章同志写了一首自勉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表现了自始至终注重品德修养,保持革命晚节的精神。谢觉哉同志也写了一首诗:
行经万里身犹健,历尽千艰胆未寒,
可有尘瑕须指拭,敞开心肺给人看。
表现了共产党人严于解剖自己,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和自觉修养的精神。古今中外的优秀人才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对自己要求严格,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进行道德修养,不仅对他们的成才起了巨大作用,也使他们的美名与江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2.当代青年道德修养的科学方法
当代青年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既要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又要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而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仅仅具有一般道德品质是不能胜任的,还必须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从实际情况看,我国青年虽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具有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的特点,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之中;由于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交织在快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之中,增加了人们对善恶、是非的识别难度;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他们的道德品质与所承担的历史重任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使他们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显得十分重要。
道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品德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它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