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爱人,人家却不买你的账,对你不亲近,那就应检查一下你是怎么去爱的,是否用仁德去爱人;你去治理一个地方,但却治理不好,那就应检查一下你自己的智慧能力如何;你主观上想以礼待人,结果人家却不理睬你,那就应检查一下你是否毕恭毕敬。凡是做一件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都应该“反求诸己”,做自我检查。他进一步论证说: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仁者好比射箭的人,射者要摆正姿势然后再射,如果没有射中,不能埋怨比自己高明的人,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总之,孟子主张一切事情都要从自己主观上去找原因,自觉改造自己,这种自我批评精神还是可贵的,但后来就发展为脱离实际,闭门修身养性了。这是由于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一切优良本生都存在于自身之中,只要闭门修养,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各种美德就会必备了。这又是不可取的。
荀子也讲过自省,但他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恶劣的本性要通过后天的实践才能克服。一方面要以圣者、王者为师,一方面却要靠自己不断努力,日积月累,形成某一方面的善性。
涂之人百姓,积累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他所说的“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都是强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克服不足,这种思想更接近于真理。为此,他又特别重视别人的批评帮助: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又说:
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谁吹捧你,你就和谁亲近;谁给你提意见,你就和谁疏远;认真改正错误的人,你认为可笑,看不起他们;忠心耿耿的人,你却当做对自己有害的人。像这种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将坏人当朋友,将好人做仇敌的人,虽然希望不灭亡、不失败,也是办不到的。他认为,人们择友和君主择臣一样重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精,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蓬草长在地上,会在地上爬;长在麻中,则会不扶而直;白沙混在黑水里,自己也染黑了。兰槐的根白芷本是一种香草,若把它浸在淘米的污水里,君子就不去接受它,普通人也不会佩戴它,谁也就不喜欢了。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理论,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于是他得出结论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又说:“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
《晏子春秋》对个人修养的方法途径也有论述,基本精神与荀子一致,希望人们拜良师结益友,择邻求士,吸取别人优秀的品质,改造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要去接近那些染有种种恶习的人。晏子说:“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汩常”含有“汩没”之意,即沉沦、埋没。这也是说,在一种环境里呆得时间长了,就会改变人们的本质和性格。
荀子和晏子这些主张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尤其对儿童和少年来说,环境的影响对他们的成长确实有决定性作用,“孟母三迁”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现在的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找个好幼儿园、好学校,也是从这一思想出发的。但也不能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还应看到人是可以改变环境的。人不是物,不是沙子,不是白芷,也不是一块石头,不是可以任人污染、任人雕琢的东西,而是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立场坚定的人。另外,有缺点错误的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可以接受好的影响,逐步有所进步。因此,歧视他们、看不起他们、疏远他们,甚至把他们当做不可救药的小人,这并不利于他们、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而将优秀的人才关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只能在少数所谓仁人、贤者当中转来转去,不让他们接触反面的东西,接触整个社会,这样的人才也不可能有战斗力。
三人才应具备的八种优良品德
品德和道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和规范。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固的倾向和特征,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和个陛心理品质的综合状况。每一个人的品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等心理成分。
1.人才的品德结构
人才学专家对人才的品德结构有不同的划分。如王通讯认为,人才之德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政治品德,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建立在这个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政治立场,代表先进阶级的先进思想。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政治品德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伦理道德,指以高尚的思想情操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个人道德修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的表现。个性心理品质,是指专注力,科学好奇心,认真、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等心理特征。这是人才成功的重要素质之一。
夏子贵、罗江铁等人把人才的品德也划分为三个层次:个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政治思想品质。个性心理品质主要是指兴趣、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道德品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护的,是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的心理意识、行为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政治思想品质,是指人的世界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观、人生观等稳定的倾向和特征。个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政治思想品质三者共同构成人才“德”的概念。品质的三个层次之间是相关联系、相互影响的。从形成看来,三者逐步上升,从低到高,政治思想品质是最高层次的品德,居于核心地位。
钟祖荣将人才的品德结构作出示意图:
他认为,人才的品德包括一般品德和劳动品德。一般品德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劳动品德是指人才在进行生产劳动(主要是职业创造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这两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道德的内容和要求也不断发展变化。
在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努力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同时,纲要还对道德建设的三大领域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并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也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它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相一致,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认真学习和遵守的,更是社会主义人才所应做到的。
3.人才应具备的八种优良品德
根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人才应具备下列八种品德:
(1)热爱事业
热爱事业是人才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凡是人才总是热爱其事业的。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才当认识到了某项事业的价值后,就会对某项事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执著的追求,并在劳动中勤奋探索,力图作出一定的贡献。高尔基曾说:“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来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一个人不热爱某项事业,对它没有兴趣和好感,就不会下苦工夫去勤奋探索,就不能在某方面作出成就,不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
人对事业的热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要想热爱事业,首先要有坚定而强烈的事业心,也就是指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在今天,则指社会主义事业心。具体到每一个人,就是要有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自己所“专”的领域里,干一番事业的雄心。有事业心的人,眼光远大,心胸开阔,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他们常常能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战胜常人不能战胜的敌人。
(2)热爱工作对象
热爱工作对象,是热爱事业的一个具体表现,也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这里的工作对象是指人。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病人是医生的工作对象,顾客是服务员的工作对象。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许多工作只有双方配合默契,沟通思想和感情,才能搞好。这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做到敬业、乐业、勤业,其中乐业就是指要热爱事业,热爱工作对象。
热爱工作对象主要表现在:首先,要尊重工作对象的人格,要平等待人,不能盛气凌人,自视高人一等,以致伤害工作对象的自尊心。其次,要对工作对象给予保护,当工作对象发生不幸黧和碰到困难时,要热心地给予帮助。再次,要以满腔热忱的态度积极为工作对象服务。教师必须具备“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诚相见;医生要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待病人犹如自己的父母兄弟;服务员对待顾客要诚信无欺,笑脸迎送,态度诚恳等。
(3)艰苦探索
艰苦探索是人才所具备的劳动态度。凡是事业成功的人才,无不具备这种精神。由于人才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陛,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艰苦探索就成为人才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艰苦探索首先表现在工作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上。创造性劳动的复杂陛,决定了成功的艰巨性。如果没有埋头苦干的精神,要获得成功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表现在有恒心、有毅力上。
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诞生,往往要花费一个人数十年乃至一生的心血。比如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就历时几年,仅草稿纸就装了几麻袋。如果没有恒心和毅力,没有常人难以做到的顽强拼搏精神,“哥德巴赫猜想”就不会成为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第三,表现在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上。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座右铭是:“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这说明事业中的挫折或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失败面前不气馁,才有可能达到期望的顶峰。第四,表现在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上。创造性劳动往往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诺贝尔父子研究炸药时,就多次被炸伤。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前进的脚步,直到以生命换来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4)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人才在集体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品德,它是指在共同劳动中,既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又与人平等相处,互相配合,服从统一的计划。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个突出的特点,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导致了现代科学的整体化、社会化的趋势。科学家们的“横向联合”替代了以往的“单枪匹马”。科技界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合作、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一体化的趋势也在日益加强,这就要求由众多的人、众多的部门相互协作,以完成重大的科研项目。我国第一个“银河”巨型电子计算机就是由全国二十多个单位,经过四年的长期协作才研究成功的。
一切真正的科学家都不是唯我独尊的人。牛顿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于“站在巨人的肩上”;达尔文认为弄清真理“两个头脑比一个头脑好”,这种自觉的群体意识,正是人才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