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于明永乐年间和嘉靖年间,大规模修建的北京城,与元大都城相比较,可以说是大有发展,大有创造性。不仅是集中表现在将北京城给修建得有外城,它坐落在京城(内城)的南面,而京城亦称内城,城中有皇城,而皇城又套着皇宫紫禁城,又被称之为“大内”,这使北京城具有“城套城”的特点。
不仅如此,又以皇宫紫禁城内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形成了全城性的,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到钟鼓楼二楼。在中轴线上有许多精美的古建筑,例如: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午门以及紫禁内的三大殿等。接下来谈谈景山的万春亭和其北面的钟鼓楼。
万春亭
景山又称万岁山、煤山。其山上有几座亭子,中间最高峰上的一座亭子,叫做万春亭。这座亭子就在中轴线上。《日下旧闻考·宫室》记载:
万岁山高一十四丈,树木蓊郁,有毓秀、寿春、长春、玩景、集芳、会景诸亭。
万岁山在子城东北玄武门外,为大内之镇山,高百余丈,周迥二里许。林木茂密,共颇有石刻御座、两松覆之。山下有亭,林木阴翳,周围多植奇果,名百果园。
万岁山嘉树郁葱,鹤鹿成群,俗称煤山。……
崇祯七年九月,量万岁山,自山顶至山根,斜量二十一丈,折高一十四丈七尺。万岁山左门、山右门于万历十八年八月添牌。有玩芳亭,万历二十八年更玩景亭。二十九年再更毓秀亭。亭下有寿明洞,又有左右毓香馆、长春门、长春亭。寿皇殿万福阁下曰臻禄堂,康永阁下曰聚仙室,延宁阁下曰集仙室。万福阁东曰观德殿,又有永寿门、永寿殿、观花殿、集芳亭、会景亭、兴隆阁,万历四十一年更玩春楼。万福阁西曰永安亭、永安门,乾祐阁下曰嘉禾馆、乾祐门,兴庆阁下曰景明馆,外为山左里门、山右里门。
……
亭是一种四面开敞的小型建筑物。多用竹、木、石等材料建成,顶面一般有圆、方、八角和扇等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是我国传统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建筑美和艺术美的重要体现。形状各异的亭子点缀在园林和自然风景名胜里显得格外别致,也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色彩。
亭的出现,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景山的五亭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内供铜佛像。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万春亭中的毗卢遮那佛像被毁,其余四尊被劫走。景山五亭,可以说是我国众多亭子中比较有代表的。景山五亭的建筑以中峰的万春亭为最大,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式顶,东西两峰各有一座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的亭子,东边的名为“周赏亭”,西边的叫“富览亭”。两亭外侧有两峰,又建有两座重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顶小亭,东面的名叫“观妙亭”,西面的叫“辑芳亭”。四亭左右对称,同中峰的万春亭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美丽图案。万春亭还是北京古城内的最高点。人们登上万春亭,可俯视整个北京城,美景立刻映人眼帘。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四五百年问,佛教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完善与深入,到了隋唐遂产生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佛教思想对于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景山五亭坐落在景山五座山峰上,亭内皆供铜佛像,这显然是受佛教的影响。
据说,景山五座亭子内的五方佛,老北京人根据生活中的五味,将五方佛称为五味神。所谓五味神,指的就是生活中人们离不开的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成了神,意味着它能保佑人们延年益寿。因此,从前,老北京人每年一到重阳节就登景山拜佛,保平安。
有关景山公园的具体构建在《今日北京》一书中写到:
景山公园 在故宫神武门对面,旧皇城南北中轴线上。原为皇家御园,1928年正式辟为景山公园。元代,这里是大都城大内正中延春阁大殿旧址。明永乐年间,修宫阙,挖掘紫禁城护城河渣土加堆其上,命名万岁山,列为皇宫体系。山高42米,是明代北京内城的几何中心,全城最高点。相传,明代曾在山下堆放皇宫用煤,又称煤山。因山建于元宫旧址,意在压胜前朝,故又称镇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李自成农民军攻入京城,明末帝朱由检逃出北宫门,吊死在煤山寿皇亭,后人传说吊死在一株槐树下。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更名景山。乾隆年间建景山五亭及其他建筑物,解放后多次修缮。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20米,面积22公顷。南门内有绮望楼,山后有寿皇殿、永思殿、观德殿,山上五峰各建一亭。园内培植有首都最多最美被誉为“群芳之冠”的牡丹花。1957年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绮望楼 在景山公园南门内。为皇室供奉孔子牌位处。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左右向北长庑各五十间。两庑为八旗子弟读书处。现改作展室,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览。
景山五亭 在景山山顶。内供铜佛像。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建。中峰有“万春亭”,高十七米,三重檐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中峰东西两侧的山峰上各建一亭,东名“周赏”,西名“富览”,均为重檐黄琉璃瓦八角攒尖顶。两亭外侧两峰还建有两亭,东名“观妙”,西名“辑芳”,均为重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顶。今保存完好。
寿皇殿 在景山公园北山坡。是清代供奉列祖列宗神像处。乾隆十四年(1744年),降旨将景山东北坡原明代寿皇殿迁移扩建于此。殿门外正南及左右共建宝坊三座。北为砖城门,门前置石狮一对。门内戟门五间。大殿九间,规制仿故宫太庙。左右山殿各三间,东西配殿各五间。还有碑亭、井亭、神厨、神库等建筑。东面的永思殿,是清代帝后停灵处。解放后改作北京少年宫。今保存完好。
观德殿 在景山公园山坡寿皇殿以东。为明代射箭处。明代建。今为北京少年宫用房。
钟鼓楼
从老北京城的前门直到南面的永定门,然后再向北,穿过天安门、端门、午门、故宫三大殿、神武门、景山万春亭、地安门,再往北就是鼓楼和钟楼。钟楼位于这条中轴线的最北端。钟楼和鼓楼,人们习惯称为钟鼓楼。
钟鼓楼究竟始建于何时呢?古籍名著《宸垣识略》里记载:“元世祖至元四年,始定鼎于中都之北三里,筑城围六十里,九年改大都。……九年二月,建钟鼓楼于城中。”
钟鼓,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如《诗经·关睢》里,就有演奏钟鼓的诗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随着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由于佛教寺院精神生活上的需要,钟鼓便逐渐同佛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明清寺院的布置,一般说,佛寺山门内,东西两侧多有钟鼓二楼,东侧是钟楼,西侧是鼓楼。又如,老北京时的雍和宫在寅时前,钟声便已响彻京城,每天日落酉时后,点灯戌时前,鼓声像来自远方的轻雷,集合喇嘛们到殿上诵经。多少年来,住在雍和宫附近的居民,每天都能听到熟悉的鼓声。不仅如此,从前,紫禁城附近的居民,还会听到午门上的钟鼓声。《宸垣识略》里亦有记载:“凡视朝,则鸣钟鼓于楼上。驾出入午门,鸣钟。祭享太庙则以鼓。”
北京地安门外大街钟鼓二楼(均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明代“二十四衙门”之一。统一掌管北京城内的报时任务。据老北京人回忆,从前北京钟鼓楼每天至少要报三次更(即报时)。将早晨击鼓撞钟报时称之为“亮更”;将日中正午时击鼓撞钟称之为“午更”;将点灯以后,即在人定亥时之前击鼓撞钟报时,称之为“定更”。
据传,清代乾隆以前,北京的钟鼓楼是昼夜统一向全城报时的地方。其特征是:每天日中正午时鸣钟,夜间则报更五次,一直到寅时天亮。清乾隆以后,则逐渐将昼夜击鼓撞钟报时的规定,改变成为只在夜间报两次更了。第一次时间,在每天晚上人定亥时,故将这次击鼓撞钟报时,称作“是更”;第二次时间,每天天亮寅时之前,故将这次击鼓撞钟报时,称之为“亮更”。夜间这两次击鼓撞钟报时,是很有趣的,即每次在击鼓撞钟之前,由两名负责统一向全城击鼓报时的更夫分别登上钟鼓楼,讲究手提“孔明灯”,先遥遥互相间对照一下,以此为信号。老北京人将这种信号称之为“对灯儿”。更夫互相对灯儿完毕,紧接着分别进入楼中击鼓撞钟。按规定的次序是先击鼓,然后撞钟。击鼓时,讲究有节奏,老北京流传一句话:“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但每次击鼓到最后一下,总要停歇一下,以便钟楼的更夫做好准备。紧接着宏亮的钟声便由钟楼上向全城扬去,前后鼓声和钟声两番合起来,总共为108下。
大钟寺 大钟寺原名为觉生寺。这座寺,始建于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雍正十二年(1734年),次年冬季落成。位置在今日北京西魏公村以东、北三环路之北侧。
相传,未修建觉生寺前,这个地方叫做曾家庄,曾经被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皇帝看中,他几经察看觉得这个地方“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实为佛僧修行的好地方。因此,敕令建一座寺庙,名为觉生寺。
就在觉生寺修建的过程中,庄亲王给雍正皇帝上了一奏折,要求将弃置在万寿寺的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移到觉生寺内悬挂起来。庄亲王认为,觉生寺殿宇五层,其后阁按阴阳五行来说,属五行中的土,若在其阁后再修建一座建筑物,配以属“金”的大铜钟,取其“金土相生”之意,不就更显得齐全吗?雍正皇帝看完庄亲王的奏折,下谕旨将弃置在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内悬挂起来。
传说总归是传说。那么永乐大钟究竟是什么时候在觉生寺内悬挂起来的呢?据史料载,永乐大铜钟一直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八年(1743年),才在觉生寺内悬挂起来。
永乐大钟重达46.5吨。这样重的庞然大物,当时人们是怎样从万寿寺搬运到觉生寺的呢?又怎样将大钟悬挂起来的呢?相传,从万寿寺到觉生寺,每隔半里左右的地方,打上一眼井,冬天用井水泼成冰道,采用在冰道上拖拉的办法,将大钟由万寿寺搬运到觉生寺内。然后,采取堆土的办法,将大钟一点点地抬高,土堆越来越高。将大钟抬高到实际需要的高度,在土堆的下面,事前已经筑好了钟座,四周有六根柱子和大梁,全是六拼楠木,将柱子坑掏好立上柱子,架上梁,大钟悬挂之后再将大钟下面堆的土,一点一点地清除掉。这样,46500公斤重的永乐大钟,终于悬挂成功了。
因为觉生寺悬挂了永乐大钟,人们也就渐渐地称觉生寺为大钟寺了。
大钟楼是在永乐大钟悬挂好之后,才开始修建的。它按照“天圆地方”的说法建造。形成寺内独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十分庄严。青石台基砌有八角形散音池,池深0.7米,直径4米,池口距钟口1米,钟响时,能起到共鸣作用。
大钟寺规模宏大,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殿(或曰大钟楼)、配殿等。大钟寺曾是帝王祈雨、信徒从事佛事和朝圣的场所。
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通高为6.94米,钟唇厚22厘米,外径3.3米,重约46.5吨。钟身内外铸满佛教经咒17种,外铸《诸佛如来菩萨尊者名号集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内铸《妙法莲华经》,钟口铸《金刚般若经》,蒲牢处铸《楞严经》,总计22.7万余字。字形恭楷端正,古朴遒劲,相传出自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大钟铸造精致,采用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无模铸造法,可以说体现了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高超水平。大钟的声响独特,轻击发出的声响,圆润深沉;重击发出的声响,浑厚宏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幽雅。据现代科学家们测定,大钟振动频率最低为22赫,最高在860赫以上,主要频率在400赫以下。击钟时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钟声传送距离为15~20公里。古籍《长安客话》里称:“昼夜撞击,声闻数十里。其声谹谹,时远时近,有异他钟。”
在大钟寺,除了永乐大钟之外,还陈列着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古钟,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