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城内九、外七,一共有十六座城门。所谓内九是指京城内城中的九座城门。
《北京文物报》“谈谈正阳门”一文中写到有关九门的情况具体如下:
明正统元年十月初十目(公元1436年12月7日),由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及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等,奉旨率领军夫数万人,开始修建京师的九门城楼,历时四年,于正统四年四月竣工。
然而,这里需要说明一下,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在改造北京旧城时,将京城九门及其城门楼和瓮城等,均被彻底拆除了。但是,惟一保留下来的是正阳门,但是其瓮城及瓮城内的关帝庙都被拆除了。正阳门及其城楼,在今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南端,曾经过多次修整。
老北京时被俗称为前门的这座精美的古城楼及箭楼,在今日北京,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惟一的一座了。正阳门城楼,其东西左右两侧,其崇文门和宣武门及其城门楼和瓮城(亦称“月城”、“曲城”)等,虽然是都被拆除掉,但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喜欢取其京城这“三座城门”之意,将在其南面兴建起来的高楼大厦东西的一条街,称之为“前三门”。
京城或曰内城,其正阳门和正阳门城楼,既然是属于九座城门中的重点,所以不言而喻,这里自然是开始先从正阳门的趣闻轶事说起。
正阳门趣闻轶事
正阳门始建于何时?据明代史料记载,明正统元年十月初十(公元1436年12月7日),由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及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等,奉旨率领军夫数万人开始修建京城九门的城楼,历时四年,于正统四年四月竣工。对此,在《天府广记》和《日下旧闻考》里均有记载。
《天府广记》的原文为:
……至正统四年四月工成。正阳门正楼一,月城中左右楼各一,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名正楼一,月城楼一。名门外立碑楼,城四隅立角楼,又深其濠(指护城河——笔者注),四涯悉甏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悉撤之,易以石,两桥之间各有水闸。濠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而东,历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至大通桥而去。自正统二年正月兴工,至是始毕。《日下旧闻考·城市》里的原文为:
正南日丽正门。
[臣等谨按]辍耕禄,元至元四年正月城京师,分十一门,各门名俱是年所定也。明史地理志,永乐间改为九门,丽正门尚沿其旧。正统中,改为正阳门。本朝仍其名。
城门上各起三滴水楼,凡九座。其月城外门上仍起敌楼,周围各用砖石包甃。
正阳门,洪武永乐时尚沿元故名丽正。洪熙元年,正阳门名始见于实禄。至正统二年十月,行在户部奏,丽正等门已改作正阳等门,其各门宣课司宣改从今名。从之。
[臣等谨按]洪熙实禄无正阳门之名,此条所引误。
正统己未夏四月,正阳门月城成。
关帝庙在正阳门月城之右,每年五月十三日致祭。先十日,太常寺题遣本寺堂上官行礼。是日,民间赛会尤盛。凡国有大灾则祭告之。庙有董太史书焦太史所撰碑记。时称二绝。万历末特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旨由中出,未尝以词臣拟定也。
[臣等谨按]春明梦余禄,庙建于明初,庙中现存明万历间加封碑,作神威远振天尊,门额又作远镇。
燕都游览志盖从门额也。
关帝庙在正阳门月城之右,本朝康熙十六年御书,忠义扁额。
[臣等谨按]九门月城俱有关帝庙,而士民香火之盛,以正阳门为首。至春秋祀典,在地安门庙内。……
观音大寺庙在月城东偏,与关庙对。本朝乾隆九年重修。庙壁有明万历壬辰修筑都城记,兵部职方司郎中虞淳熙撰文。……
纸糊的“国门”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正阳门出现过一次纸糊的“国门”。
据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 “当俄、日两军与董福祥甘军激战时,英军进攻广渠门,防守此门的武卫军和八旗兵很快溃逃,英军得以首先侵入北京。”
然而,在中国近代史资料《义和团》第三辑《晋东防军纪略》里,则记载得更为详细:“英美两军在河(指“通惠河”)之南,见俄、日等军,业已与华兵交战,急向汉(外)城进发,以期速抵广渠门。英军在美军之后,至是则趱行十五基罗迈当之路,不避炎热,务在急速助战;其水师兵,带有大炮,尽力向前,英军迫不及待,听其追随,至上午十一点钟,抵至广渠门。适值华兵见该处未有敌人,已将防守之兵,调至满(内)城,与日、俄各军血战。因此英军胆略进攻,至午后二点钟,已安人此门(指“正阳门”)。”而“美军则于五点钟始到。”“俄、日两军直到晚上九点钟入城。”
这里有个问题,“八国联军”,则究竟是那个国家先入侵了北京城的呢?传说是英国人率先侵入了北京城。当时英国人攻打的是防备空虚的广渠门。英国人的探子(指侦察人员),将当时北京城清兵布置的情况,侦察得比较准确。当时,清兵的主力都集中布署在东便门和朝阳门。广渠门只留守有少量的武卫军和八旗兵。所以,英国人一下子就攻打下了广渠门,使英军得以首先侵入北京。
传说,尽管是属于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上所需要的一种“虚”的东西,但是“虚”的东西(指传说),则往往离不开“实”的基础。笔者经过认真查看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史》,发现在书中确实有这方面情况的记载:“当俄、日两军与董福祥甘军激战时,英军进攻广渠门,防守此门的武卫军和八旗兵很快溃逃,英军得以首先侵入北京。”
然而,对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还有一说是美国人第一个登上北京城的。这一传说,其基本情节大体上是这样的:八国联军集结到北京通州(今日通县)休整了几天,联军的头目们,凑在一起,商谈如何攻打北京城,对八国联军做了统一部署,并且确定八国联军统一进行攻打北京城的日期定在十五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计划为由俄国人攻打东直门;由美国人攻打东便门;由日本人攻打朝阳门;由英国人攻打广渠门……。
其结果怎样呢?
俄国人于十三日晚上提前行动了。这样,就一下子打乱了八国联军商谈统一攻打北京城的军事行动计划。俄国人抢先攻打了东便门。美国人一看自己失去了进行攻打的目标——东便门,便也提前行动了,于十四日拂晓攻打东便门与广渠门之间城墙上的守备清军,战斗场面非常激烈。对此,笔者认真查找了一些史料,发现在《中国近代史》里,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其原文为:
美国部队面临的问题,是在没有梯子和抓钩的情况下,怎样爬上五十英尺高的砌筑城墙?一个来自十四部队的年轻司号员——卡尔文·泰勒斯主动要求攀登城墙。另一个人紧接着顺着绳子爬上来,不一会儿,就有二十个人登上了城墙,上午十点零三分,星条旗飘扬在城墙上,……;鉴于司号员泰勒斯的行动,美国政府授予他国会荣誉勋章。
总之,老北京生活中,人们对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究竟是由美国人先登上北京城墙,还是由英国人攻打广渠门,后得以首先入侵北京城的传说,虽然有不同,但都是建立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这段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据《中国名胜词典》里写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城楼(指“正阳门”城楼)被八国联军所毁,箭楼也遭火焚,后按原状重修。”在这一历史事实基础上,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老北京城南面的正阳门,其城门楼毁于八国联军的战火。其时间很凑巧,正赶上天子过“万寿节”。而国门,其正阳门及其城楼,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的战火给焚毁得只剩下残垣断壁,这显得格外不吉利。怎么办呢?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们挖空心思,终于琢磨出了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将京城技艺高超的裱糊匠们召集在一起,赶扎制作出了一座纸糊的国门。远远望去,纸糊的国门就好似真的一样,总算是掩盖了一下京城的国门被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战火焚毁之丑。这充分表明了当时的人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无情地揭穿了封建王朝统治的腐败。
有关纸糊国门的传说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吗?陈家骥先生在《北京文物报》上撰写了一篇文章,将其原文转引出来,以供您方便阅读和欣赏。
“庚子”时的前门箭楼 一九○○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正阳门(前门)城楼及箭楼俱毁于火,焚后仅余城楼底座及门洞,周围是一片颓砖断瓦,状极凄凉,令人痛心不已。在西安避难一年多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行,于一九○二年一月初返回北京,史称“庚子回銮”。一月八日这天,銮驾队伍要从永定门起向北排列,帝后的銮舆通过正阳门回到大内(指回“皇宫”紫禁城)。由于劫后的正阳门未遑修复,清廷不得不采应急措施。据曾任直隶总督的陈夔龙著《梦蕉亭杂记》记载:“庚子京师,拳匪之乱正阳门城楼化为灰烬,辛丑(一九○一年)两宫回銮有期,余奉命承修跸路工程,以规制崇闳,须向外洋采办材料。一时不能动工,不得已,令厂商先搭席棚,缭以五色绸绫,一切如门楼之式,以备驾到时藉壮观瞻”。
正阳门城楼上悬挂的门匾,其正阳门的“门”字,为什么没有钩呢?繁体字的门字是有钩的(指笔画)。若说起今日北京正阳门(前门)城楼上,悬挂的门匾正阳门,其“门”字为什么没有钩的笔画呢?这里需要将秦始皇开始讲究避讳,及其历史沿袭的情形,先说说。
秦始皇的名字,为赢政,所以,他就非常讲究避讳与他的名字赢政中的“政”字同音的字。如“正月”就改为“征月”等。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就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讲究避讳的。也就是说,凡属于秦始皇避讳的,普天下皆得进行避讳。例如,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凡是书写遇到与其“政”的同音字,如“正”字时,就必须一律得改写成为“端月”,以示意尊崇“真龙天子”秦始皇。在一些古人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将“正月”,给改为“端月”的现象,例如,古学者韩鄂在《岁华纪丽》卷里,“位正元阳,气和端月。”
其实,从秦始皇开始讲究避讳始,影响了后来不少的帝王,并且一直沿袭到清代。如当政统治61年的清圣祖康熙皇帝,因讲究避讳他的名字玄烨,所以,在他当政统治的时期,就将皇宫紫禁城的北门原称为“玄武门”,给改名叫做“神武门”了。不仅如此,还出现了普天下人们凡是遇到书写“玄”字时,就要用“元”字来代替。如著名的《千字文》,其一开始的文字,叫做“天地玄黄”因避讳康熙的名字中的“玄”字,就曾经出现过,将“天地玄黄”,给修改成为“天地元黄”。
然而,不仅是封建帝王讲究避讳,社会生活实践中,还有的人也深受影响,讲究避讳。例如:
(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号东坡,因其祖父名“序”,他为了以示尊祖,在他著述作序时,就时常有意将“序”字,给改成为“叙”或者以“引”代“序”。
(二)据我国历史上,南宋著名的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的记载,宋代时,有个叫田登的州官,十分讳言“登”字,所以在他当政州官管辖的范围内,就出现了连同音字都不允许提的现象。如果谁若是触犯了,就要受到重责的。所以,就造成了全州人都称“灯”为“火”。可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要照例放灯的,怎么办?于是,张贴出告示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人们见了,无不骇然,都说:“只许州官言放火,不许百姓说点灯”。实际上这是暗喻统治者(亦包括小小的州官在内)可以任意做不合理的事情,而百姓正当的事情,都要受到压制和种种的限制。
(三)民国初年的时候,臭名远扬的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时,也讲究避讳。因为生活中,人们吃的“元宵”,其谐音为“袁消”,所以袁世凯就下令将“元宵”改称为“汤圆”。可是,天下老百姓不服从,不听袁世凯的那一套,仍旧更加起劲儿地叫“元宵”,并且一直被流传下来。特别是在当时,有些激进者们起劲儿地说:“煮元(袁)宵(消)”,以此示意对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抗和义愤。
(四)从前,传说清代时的一位皇帝,有一年去京城南郊天坛举行祭天,出入国门正阳门时,他突然抬头往城门楼上一望,发现了城门楼上,其门匾上的“门”字有钩(指其字钩的笔画),他眉头一皱,脑袋里立刻联想到了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上,……他心里越琢磨,就越感到正阳门其“门”字有钩的笔画,是很不吉利的,不利于皇上稳坐天下,于是回到紫禁城后,第二天就下了一道谕旨,重写了正阳门的门匾,将其“门”上的钩(笔画)砍掉,以示尊崇皇帝讲究避讳,使“真龙天子”皇帝出入国门正阳门时顺利吉祥。有利于皇帝稳坐天下。传说,正阳门城门楼上,悬挂的门匾,之所以没有钩,就是这样来的。
有一天,笔者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曹仪简家串门,说起正阳门的门匾,其“门”字没有钩的这件事情,亦引起了大师曹仪简的兴趣,他立刻将藏书图文并茂的故宫博物院大型汇刊拿了出来,我们二人一块仔细查看,又发现了新问题,就是:紫禁城内,悬挂的许多门匾,其“门”字,都是没有钩的,那么明清两代,究竟始于何时?始于哪位皇帝讲究避讳,下谕旨将许多门匾一律重写,将“门”字上的钩砍掉,目前无材料可查,尚有待于考证。
正阳门石马 正阳门就是俗称的前门,它是老北京内城的正门。原来,在正阳门箭楼与五牌楼之间的西河沿河道中,有一石马,横于河中。它也是老北京城的一景。这一石马长约2米,高1米多。据说,北京城的子午线之中的午,说的就是它。午,乃十二属相中属马之谓也。
崇文门趣闻轶事
内城九座城门中的崇文门,也称为文明门。明正统年间,才被改为今名崇文门。此外,老北京人还习惯将它称之为“哈达门”。《日下旧闻考·城市》里记载:
南之左日文明。
文明门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
[臣等谨按]明史地理志,文明门,正统间改为崇文门。本朝仍其名。
时辰打点与京城九门 生活中,人们俗称的“打点”,是指报时的一种音响现象。例如,老北京站和电报大楼的大钟打点报时等。
古时,将时间称为“时辰”。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并且以十二地支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算,夜半十一时至一时是子时;夜一时至三时是丑时;晨三时至五时是寅时,其全类推。古代计时器,有漏壶,又名漏刻,刻漏、壶漏和铜壶滴漏。特别是铜壶滴漏,至今仍在紫禁城后三宫之一的交泰殿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