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韩某又将贪婪的黑手伸向了村民与村集体的每一笔款项上,不论是福利补助、还是公共财物他都会拿出一部分据为己有。就这样,两年内,韩某被村子养的发了福,家里发生了质的变化,行为也变得诡异。
韩某的行为,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便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他的问题。
经过调查,韩某不但被“双轨”,家里财产也转为村公款。
贪婪之人总以为社会是为他自己而存在的,天下之物都应该属于他自己,并且在有了票子,想要房子,有了房子,想要车子,有了车子,想要位子,永不满足。
就像这位村支书,他可能以为村里的钱就是自己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结果不都是毁在自掘的贪婪坟墓嘛,可见,贪婪害人不浅。
心理自助术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它是个体在受到后天环境中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后,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既然贪婪是由环境所致,那么它就是可以被改变的。具体改变方法如下:
1.自我反思,正派做人
对自己拥有的所有欲望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哪些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合理的,哪些是超出能力的奢望的,分类后,再反思自己的欲望是出自什么原因,是攀比、虚荣、补偿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一切都明白后,再下定决心,付诸行动,争取做一个正派之人。
2.头脑清醒,三思后行
贪婪者们的脑子几乎完全被金钱、权利、名誉、美色所占据,使自我处于完全的迷惑状态,于是,他们见“利”即动,缺乏最基本的冷静。因此,面对利益,三思而后行则会助人减少很多贪婪的举动。
3.思忖格言,朝夕自警
贪官污吏,古今中外都是被人唾弃的对象,因此,一些正直的文人墨客便利用他们手中的笔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罪恶之人以及他们的不良行为。所以,经常阅读、背诵一些关于廉洁自律、斥贪骂贿的格言,进行朝夕自警,则可以净化心灵,不去涉足贪婪的沼泽。
4.知足常乐,适度放弃
钱、权、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那些贪婪之人想想他们在停止呼吸后那些煞费心机获取来的东西无偿地留给别人时,相信他们也不会忍心闭上眼睛,这又何苦呢?所以,我们的欲望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的供给,对不合实际的需求要懂得放弃,对能够得到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我们将会永远生活在快乐之中。
5.阅读案例,提高警戒
贪婪,常使人自我爆炸、自我毁灭,这样的案例,很多媒体都有报道。如果能经常想想看到的或听到的那些因为贪婪而被杀头或者家破人亡的例子,相信那些已经开始贪污受贿行为的人会悬崖勒马,没有进入贪婪之门的人则会望而却步。
其实欲望并非万恶之源,它既可以使人堕落,又可以使人成功。如果欲望全无,社会将止步不前,个人将无斗志,但是,欲望要把握住度,只有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它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勇敢面对,不要逃避
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
——温斯顿·丘吉尔
《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中讲到“三十六计,走为上”,原意是指无力抵抗敌人时,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选择逃避。在三十六计中,逃很重要,它在告诫人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事就逃,则会形成一种病态心理——逃避心理。
所谓逃避,就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选择躲避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认为逃避是一种不能解决问题的心态和没有勇气面对挑战的行为。
怀有逃避心理的人,为了免受应得责备,经常会含糊其辞、编造借口、掩盖真相,等到真相大白之时,他们失去的不只是身边的亲朋好友,还有个人的信誉,甚至有些人为了逃避人生的种种苦难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李,毕业于某重点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北京一大型知名企业做销售工作,到现在已有四年工作经验。小李的销售业绩一直都很好,其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然而,今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很多公司必须进行整改,当然,小李所在的公司、所在的部门也随之进行了结构重整,销售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小李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适合工作的要求了,因为公司赋予了销售人员更多的权利,他们工作的环境较之过去也更加复杂。
公司整改后,小李发觉有很多突发事件他都不能和以前一样应对自如,作为一个老员工,小李总感觉他的工作业绩不能比其他人差,再加上他性格本来就很内向,因此他的压力感越来越强,工作业绩也不能达到他以前的水平,遇到困难就想往后退。于是,他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性格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
辞职后本想能够找个更合适的工作,但是,找了两个月了,仍然没有合适的,他自己对自己更加没了信心,此时,女朋友也给他施加压力,慢慢地他感觉现实的压力太大,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原本讨厌上网的他开始了天天坐在电脑前,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的生活,他说这样就可以逃避残酷的现实,让自己轻松一点。
堕落的小李,把女友气走了,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有些人之所以会在人生路上一再的不如意,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勇气面对现实,不想承担责任,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逃避。但是,等他们逃避归来,要面对的不仅是逃避前那些没有完成的任务、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适应的变化等,还要品尝因自己的逃避而造成的恶果。
就像例中的小李,进入网络的虚拟世界,虽然能一时地逃避现实,但却不能一世都落户于网络世界。他还要重新面对现实,重新开始他的生活,更残酷的是,他还要接受女友离他而去的现实。
心理自助术
避免或者逃脱困境、处罚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类在面对“有利”和“有害”两种情形时,往往会趋利避害。有时,那些通过各种逃避行为,暂时获得解脱的人,虽然也能获得一时的快乐和自身形象的完美,但是事实证明,那些敢于面对现实、能够忍受痛苦、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拥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同时,这也在提示我们,身处逆境时该如何做。
1.接受现实,寻找机会
在阿姆斯特丹一座15世纪老教堂的废墟上留有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意思是说,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你一定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事情,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会是那样,因此,要乐于接受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
只有学习坦然面对失败、痛苦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把不可避免的困境、失败和痛苦等转变成创造成功、奇迹与完美的力量,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2.内外结合,克服困难
现实告诉我们:不论生活给你开多么大的玩笑,给你设置多么大的困难,你都是逃不掉的,此时,除了勇敢地面对它、克服它、超越它,你别无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感觉自我力量比较渺小,可以向外界求助,寻求亲友们的帮助,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他们陪你一起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3.巧用自责,扭转现状
面对自己必须承担的错误,不是选择逃避,而是先进行自我责备一下,因为这样不但可以把别人的怒气轻松地疏散,使自己不会受到更多的责备,还可以尽显你的较高修养,为你赢得好的人缘。
4.承担责任,赢得信任
人生在世,应该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但是有些人却为了逃避责任,寻找各种理由进行敷衍,甚至编造谎言进行欺骗,而这些欺骗伎俩一旦被揭穿,则会使个人声名扫地、颜面无存,甚至失去亲人、友人和爱人。而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信誉,还有助于完善自我,因此,在逃避心理作祟时,一定要敢于承担责任,借此赢取他人信任,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如果能勇敢地去面对,不但会发现事情原本很容易解决,还能品味到解决问题后的幸福感。
七、心存责任,冲散抱怨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罗曼·罗兰
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留神,就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的命好苦啊!”“找不到好工作都是因为上了这么一个垃圾大学。”“社会风气怎么这么差啊?”“他跟我干一样的工作,平时没我干的卖力,凭什么给他加薪升职啊?”“为了这个家我把整个青春都搭上了,你又是怎么对我的啊?”?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上述声音称作抱怨或发牢骚。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抱怨”的解释是这样的:“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在心理学中,它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因为个人的某种想法、要求、欲望等得不到满足,或者对某些人某些社会现象看不惯而从内心发出的感慨。
有人认为,发发牢骚、抱怨抱怨可以把心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这样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抱怨太多不但不会使我们健康,反而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例如,会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人以为你是一个没有修养没有肚量的人、加剧内心的不良情绪、失去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等。抱怨甚至会使人失去工作、失去亲情、失去友情。
乔舜是单位“抱怨家族”的领头军,一天到晚都能听到他的抱怨声。不信,你看:
步履匆匆的他来到公司刷卡处,看着刷卡机上的时间,每天都不忘说上一句:“都是那个烂闹钟,几乎每天都叫不醒我。”看着他匆忙的样子,对面走来的同事只是看了看他,没有和他打招呼,但是乔舜却扭头看看刚刚过去的同事,“不屑”地说:“不理我?我还懒得理你呢。”走到办公桌前,看到满桌的狼藉,眉头一皱,开口就说:“都是该死的工作,累得我昨天下班都没顾得整理东西。”东西整理好了,屁股刚想挨凳子,领导就通知他上交上个月的设计图纸,去时,他自认为无可挑剔,满怀信心,谁知,回来时,满脸沮丧说:“这可是我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想出的方案啊,他说不行就不行了?”为了给自己压压气,倒杯水喝吧,没想到送水的人还没到,紧接着就说:“时间观念太差了,都几点了啊,还不送水来。
”好不容易借了点水,由于喝水太急,呛到了,他开口就骂:“点太背了,连水都欺负我”?
午饭时,每次迟几分钟,乔舜都说:“都几点了,想饿死大家啊?”下班了,领导说大家等一等,一会咱们加开一个紧急会议,讨论公司整改的事,乔舜首先开口:“又开会啊,这么重要的会怎么不在上班时间开啊?真不会利用时间。”领导瞪了他一眼。其实,他想去接女朋友。
乔舜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加开的会议就是讨论公司裁员的事,他的名字被列入第一批被裁的名单中,原因很简单,“单位时间观念差,不适合他”。
在我们的周围的确存在一些怨天尤人、怨声载道、怀才不遇之人。他们怨自己生不逢时,运气不佳;怨老公不顾家、窝囊、没能力(或怨老婆泼辣、没品位);怨领导有眼无珠、不识英才;怨同事势利刻薄、不讲仁义等。但是他们的抱怨换来的是什么呢?是流逝的时光、是头发的渐白、是深邃的皱纹、是憔悴的心灵?就像例中的乔舜,他用抱怨换来的却是“失业”。
心理自助术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能抱怨,至少能说明他还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和信心,还没有失去评价这个世界的热情,还有对自己前途的思考和担忧,抱怨能够促使他改变现状。但是事实却不然,光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不止,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所以,学会放下抱怨很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切片活检”,剖析抱怨
如果把抱怨者的内心进行“切片活检”,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体内都充满着强烈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情绪,正是因为有这种情绪支撑着,他们才会有不劳而获,不求进取、只求无过,自不变、变他人的思维方式。因此,克服抱怨,必先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
2.闭紧嘴巴,付诸行动
人们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他们心中早已有了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解决方案,只是时机未成熟、不被重视或者自己不够主动,只能抱怨。此时何不试着把自己的嘴巴闭紧,寻找机会,将自己的方法付诸行动,让实际效果说话,不信他们不采纳你的意见。
3.换位思考,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