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人袁桷,少年时读书不得要领,费了不少功夫,却进步甚微。后来,他经过反复琢磨,总结出自己之所以如此,全在于“余少读书有五失”。因此,他大力提倡读书切忌“五失”,并身体力行之,终于成为我国有名的文学大家。他所忌的“五失”如下:
一、“泛观而无择,其失博而寡要。”即读书时切忌不加选择地求广博,不去循序渐进,择精研读,这样必然会事倍而功半,收获甚微。
二、“好古人信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读书若一味迷信崇拜古人,退缩不前,丝毫不敢创新、超越,那就永远难以立业成事,大有作为。
三、“纂录实故,一未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成。”虽然辛辛苦苦,手不释卷,但心猿意马,变化多端,无主攻目标,只能是行行了解皮毛,行行皆不精通,最终也是徒劳无得。
四、“闻人之长,将疾趋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不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事事跟在人家后面,盲目地模仿别人的长处,只会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一样,学不到真本事,倒连自己的东西也丢失了。
五、“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不甚者也。”好高骛远,不扎实地学习基本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便奢想写出锦绣文章,只能是空中楼阁,失去的时间、精力就更多了。
曾国藩谈读书
一、要立志。“发愤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真不真耳”。
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文浅而亦获虚名,尤不可也”。
三、要有恒。“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看书不必求多,亦不必求记,但每日有常,自有进境”。
四、要专一。“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五、要善于“从师”。“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六、要有“速度”。“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
七、要“多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
八、要勇于“实践”。“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知一句便行一句”。
陶行知论读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读书”问题曾作过精当的论述,读之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
陶先生认为,“读书”要有一个正确的目的性,那就是求真知、做真人、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他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告诫我们:“为读书而读书,为教书而教书,乃是亡国的教育。”“死知识在头脑里装得太多,反而妨碍思想之自由,倒不如没有还要好些”。
陶先生还说:“书籍有死的也有活的,怎样是活的书籍?我觉得书籍所记载的,无非是人的思想和经验,那个人的思想、经验要是很高尚的,与人生很有关系的,那就可算是活的书籍。若是著书的人思想、经验都没有什么价值,与人生没有关系,那就是死的书籍。我们教授小孩子,对于书籍的死活就不能不慎重,所教授的书籍,要有系统的,前后都能连贯得起来,不是杂乱无章的,这才是活的教育,若只知道闭着眼睛教死书,也不顾那书适用不适用,这样我敢说就是死的教育。”
陶先生认为,书本是前人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书是要读的,但不能死读,要和现在生活联系起来加以活用。他反复教导我们:“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书不过是一种工具罢了。书是不可以死读的,但是不能不活用。”“书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书是为着用,为着解决问题。断不可以呆读,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
陶先生“爱满天下”,特别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劝诫青少年切莫“读死书,死读书,做书呆子”,他把南京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图书馆命名为“书呆子莫来馆”,以此为师生鉴。
(林谦能连丽惠摘)
克鲁普斯卡娅谈读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提出读书要完成“四个步骤”的任务。阅读的第一个任务,是明了并掌握所读的材料;阅读的第二个任务,是思;阅读的第三个任务,是做必要的摘录;阅读的第四个任务,是总结从这本书中学会了哪些新东西:是否告诉了你一些新知识,是否使你学会了某种新的观察方法、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否激起了你某种新的想法,唤起了你某种特殊的情绪和愿望。
巴甫洛夫谈读书
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给青年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循序渐进。我一谈起有成果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重要条件时,总不能不感到心情激动。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得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巴甫洛夫如此强调循序渐进,道理是十分明显的:高深的学问,要从最基础的知识渐进而得,正如万丈高楼,首先要打好地基,然后一块砖一块砖地一层层地砌上去一样。
由此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和自身的智能,学习条件,有系统、有步骤的科学的读书方法。
鲁迅读书方法
鲁迅知识渊博,著作丰富,他的16本杂文集,共有650余篇,内容包罗万象,被誉为“百科全书”。他为什么有这样丰富的知识呢?
1934年,鲁迅曾向青年读者介绍过一种博览读书的方法。他说,从童年时代起,就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到得现在,还是如此。
鲁迅的博览读书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其一,不专看一家之书,而博采众家之长。例如,鲁迅从小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七八岁时就读了诸家的名著。成年以后,更是广泛涉猎。所以,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名家名作他几乎无所不读,无所不评。光是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他所研读的作家就有:孔子、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宋玉、司马相如、司马迁、刘向、杨雄、蔡邕、孔融、曹丕、曹植、嵇康、向子期、陶渊明、刘义庆、鲍明远、陆机、刘勰、昭明太子、杨苩之等,其中有好多作家是他重点研究的对象,并作过精辟的评价。
其二,不专看本专业的书,他涉猎专业以外的书。他不仅是文学家,而且也研究艺术、历史、哲学;他不仅对社会科学有高深的造诣,而且对自然科学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学习和研究。如果分析鲁迅的知识结构,会发现他的知识是如此的广博。他的成绩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方面,文学集中地表现为“果”,而他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则主要表现为“因”。例如,他的自然科学知识,丰富了其创作。不仅《狂人日记》等小说依仗了医学上的知识,他的杂文更是广泛地利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故其作品成了活的“百科全书”、人类知识的“万宝山”。
其三,不只看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书,而且也看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书,特别是论战对手的书,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鲁迅在对“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第三种人”的斗争,以及对“论语派”的批判时,之所以能向形形色色的反动文人投去一把把锐利的匕首、投枪,撕去他们的种种假面具,使他们“麒麟皮下露出马脚”来,就在于他翻阅了他们种种“吞吐曲折的文字”,所以“更明白所谓故人者是怎么样的东西”,知道他们的一切“阴面的战法”,这样猛然一击,易致论战对手的要害。
其四,不专看本国书,多看看外国有关的书,以便得到更多的启发。鲁迅十分注意“多看外国书”。他说,他的小说创作是因为看了外国的小说,尤其是俄国、波兰和巴尔干诸国的作品受到启示而写的。鲁迅也“常看外国的批评文章”、外国的文艺理论书籍。他曾反复研读过日本厨川百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同时十分努力地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向国内介绍。他还把翻译作为“博览外国的作品”,故他一生的著述、翻译与创作各占半数。
泰山不辞握土泥丸而能巍峨屹立,长江不弃涓滴细流才成浩瀚汪洋。鲁迅正是广泛阅览,多方汲收,方才臻于精深博大。
摘自《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法》
六步读书法
一、视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通读全书。逐步训练使眼睛像摄影机扫描那样,可以一眼读一行、读一段的敏捷性。根据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研究,信息进入脑中不是以语言符号的形式作为接受单位的,因此在这一步上,脑的活动主要是从意义上发现、概括、理清全书头绪。属于不求甚解式。
二、回忆。掩卷而思尽量按照全书的线索作闪电式的回忆。这一方面是为了强化视读中的脑活动,巩固有关神经元的兴奋灶,使信息的痕迹得到深刻;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把握全书框架的基础上,找到各个插口、亦即关键的信息。回忆中当然会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但在下面的程序上还可以发现和纠正。
三、发问。尽可能多地把感觉到的问题提出来,这些问题来自大脑思维的自由驰骋,也就是将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组合和考察,找出自己在消化理解全书中的思维结,使一个个思维结集中化,明朗化。发问中就可有选择地翻翻书,把遗漏了或者记错了的地方,随时补上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