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纽带
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新时代教学的过程。我们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如果课程方案确定下来了,那么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有专家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应该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就是说,教师的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和谐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其实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态度、需要、知识、情感、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在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会被师生互教互学逐渐取代,最终会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即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当然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地强调接受和掌握,却忽略了发现和探究这个层面,使得学生的学习演变成为一种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无形中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然而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转变学习方式,从推进素质教育这方面而言,就是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另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而且要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从事实验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和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本次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在现代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这样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课堂教学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那么,我们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程改革的中心要义,实现师生双方的和谐发展呢?根据多年在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方面的探索,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创建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开放发展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一、课堂教学中的导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即学生和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的是导的作用,这个导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所谓导,从宏观上来说,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的个体。从微观上来讲,导就是引起学习主体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形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促进保持和迁移。在这个层次上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引导学生通过内部动因,自主地经过注意、观察、记忆和情感去主动感知客观事物,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能,增长新知。
但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目前课堂教学的现实是年级越高,学生举手发表自己见解的人却越少,这种现象除了学生方面的原因外,与老师未能创造有效认知的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一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不能认为教学中什么都重要,而不懂得抓重点、难点,不重视精讲、精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和进行认知策略的指导,如果这样的话,你的课即使讲得天花乱坠,那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促使其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习惯与能力。
导与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最佳的结合。目前,我们必须创建新型的教学活动形式,转变师生的角色:教师的教为主要让位于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主导、指挥要改为引导、服务;学生被动学习要变为主动探索;教师单向活动要改成师生多向互动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的精英参与要让位于大众参与;学习活动要摈弃只重视课堂的模式而要将课前、课堂、课后并重。例如在进行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采取“阅读预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知识小结、作业检测”的五步骤学习法,愈加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模式,教师的导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体现为:重视研究学法,使教法适应学法;重视教学活动中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角色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主持者,成为诊断学生的认知障碍,并帮助学生找到妨碍认知的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的指导者。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学生自主评价机制、学习反馈机制以及学习共同体,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与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与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也要大胆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应该进行指导、调控、激励、点拔,从而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导与学的统一。
二、注重结果与注重过程的教学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以教授、接受知识为中心,以提高成绩为教学的直接目的,以追求升学率为宗旨的教学行为,就是注重结果的教学。在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习对象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把形成知识结论的复杂过程变成了单调乏味的条文背诵,从源头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无庸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这是教学发展的的一条狭窄的、片面的路子,严重的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极大的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教学行为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却成为了学生发展的绊脚石。
而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学行为就是注重过程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水平和当前的学习状态等因素,在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去主动建构自己新的认知结构,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本质所在,所以,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在形成认知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善于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即原认知能力和当前的学习状态,进行优化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活动环境。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图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幽默性;利用名人名言、诗词等增强艺术性、思想性;巧妙运用以上要素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让学生在讨论探索活动中,体验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内外认知;在模拟活动中,知行结合,使听、说、读、写、算、推理、思维等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形成极富个性的认知能力。
三、发展一般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能力既是我们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一般能力是指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分析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创新能力是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极富个性化的创造能力,它是一般能力的升华,是能力的最高层次。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首先关注那些既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关注那些有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加强对学生学科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重视培养综合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诚然,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进行终身培养,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却在青少年时期就基本形成了,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如此,那什么样的知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呢?这里主要包括这几点:一是高度精确,亲和力强的知识;二是程序性而非事实性的知识;三是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四是以主题为中心而构成的结构性知识;五是多方面、多类型的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要做的就是使学生始终以一种陌生的眼光看待新事物,而且不怕失败,把失败也能看作是探索上的成功;要为高质量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条件;要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通过角度新颖、思考性强的设疑、质疑,或介绍独特的观点,有待解决或争议的问题,使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此激发学生想象的矛盾产生,以开阔思路,促进联想,形成创新素质。例如,历史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西安事变一节内容时,可以设计出综合历史内容、语文阅读、政治观点和地理知识的这样一组讨论题:西安曾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曾在此定都的封建统一王朝有哪些?阅读补充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体现了什么哲理?西安在西部大开发中有何优势和劣势?西安有哪些闻名全国的人文景观?你认为西安在开发建设中,应发展什么特色产业?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去图书馆、网上查询西安事变的有关资料,写一篇500多字小论文,题目为“西安事变留给我们的启示”。
四、重视教学活动中认知与情意的关系
认知因素指的主要是指学生的本身所具有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学习因素,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条件;情意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需要等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非智力因素。传统的教学活动忽视了情意因素对于学习者的影响力,把原本生动而丰富的学习活动变成为简单、枯燥的单方面的知识传授活动,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贬低了发现和探究,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地且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这对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众所周知,情意需要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学生情感需要的满足是推动其有效认知的进步的基本动力源泉,它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情感上的创伤,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知识学习的不足,而且还会影响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要了解和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意需要,那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应该有哪些情意需要呢?许多专家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意需要主要表现为: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关注和尊重的需要等。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采取阅读预习,小组讨论,辩论,自主提出研究问题,进行成果汇报等学习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适当的对待学生的这些需要,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乐学”“好学”的乐趣。学生有了乐学的内驱力,就会观察更仔细,注意更集中,记忆更深刻,想象更丰富,思维更敏捷,进而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并能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所有挫折,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也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此外,有效的学习还取决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交往,重视情意在教学交往中的动力调节作用,既是实现课堂交往互动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教学效益,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可靠途径。单纯的行为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是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质量,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师生单向交往的状况,重建人性化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多向交往模式,使师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由、平等、宽容、民主、关爱、信任、友善、理解、尊重的体验,受到鼓舞、激励、鞭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实现认知与情意的有机统一。
五、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