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祯
1987年夏,在距县城东北0.5公里的北村砖场,我们发现了古城垣和遍地绳纹陶片。因文化堆集已大部破坏殆尽,未能按考古程序正式发掘。仅于当年秋和第二年春,在砖场取土后的断崖上试掘了10×2米探方5个。总面积达140平方米。
调查结果表明,遗址早在殷商时已有人居住,春秋末发展到建城立国。秦汉时北村砖场又成为一片墓葬群。现将遗址的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城址范围
古城北有香河,南临秀水。坐落在原仇山前地势较为开阔的盆地上。现存遗址仅留几处断壁,已不能找到对应的四面城墙。大约由不很规整的两个长方形组成。城的东部地形高出西部。至于城的建制,已无从辨认。
西 墙 在南坪村前,东西长290米的土堆上,高出河床20米。土崖西侧残留夯土墙,长60、宽1—5米。其中地面下夯层厚8厘米,高3米;地面上夯层厚10—12厘米,高0.5—3米。西北为90°转角。土堆中部 耸立一截高6米,南北长12、基宽5米的土墙,夯层厚9厘米。墙基断面有堆集绳纹陶片的大灰坑。东侧有一段残宽2米左右,高5、长50米,层厚12厘米的北墙,当是与西北转角连成曲尺形构造。
北 墙 在水泉村古城坪,地面残长43、宽5、高3.5米,夯层厚12厘米,墙东为断崖,地面下墙基宽10、高2.6米。夯层厚8厘米。
东 墙 城址的东北角因香河侵蚀,岸边已沟壑纵横,无遗迹存在。只在距桃园铁厂大门外60米处有一土堆,4米下有夯层,厚8厘米,高2、长宽各10米。似北墙由此向东延伸。
南 墙 近西段现为城区,中段以东被秀水侵蚀成滩。似应包括今北村大部分居民区在内,与东墙相接于秀水河岸。
城内墙 在北村砖场。南北走向。残长为160米,墙基宽20米,现高1.8米。夯层清晰,有极少量碎陶片。层厚7—9厘米。夯窝密集,窝径3—3.5、深0.8—1.5厘米。墙体有收分,板筑,板痕宽30厘米。T2剖面下压着灰坑、墓葬,系将地面略作清理后筑成。
《左传》隐公元年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五之一,小,九之一。”不知春秋末,狄地受此影响如何。《永乐大典》说“仇犹城周九里六十步”,当是符合实际的。
二、地层堆集
以北村砖场城内墙靠北端部位开的T2、T3探方剖面北壁为例说明:
第一层:耕土,厚0.3—0.5米,有宋元后的碎瓷片。
第二层:土色灰黄,厚0.2—1.5米,多木炭屑,有打破第三层而见板灰痕的墓葬。
第三层:可分两层,A层土色红褐,厚0.4—0.8米,近墙的部位较厚,含东周陶片;B层土红黄,厚0.4米,有灰坑H6打破四层。城墙座在第四层上,被二层覆盖,有灰坑H1打破。
第四层:土色紫褐,也有间断,质坚,厚0.5—0.8米,被灰坑H2、H3、H4和墓葬M2、M4打破。
第五层:黄土,厚0.6—2.4米,被灰坑H8、H10、H12和墓葬M4打破,墓葬M3出商末陶鬲。
根据对地层出土遗物的分析比较,可将遗址内的文化堆集划分为与地层相应的五个时期:
三、殷商时期
。
M3位于T3,为长方形土坑墓,已不完整。开口在第三层下,口距地表深2.3米,长2、宽1.3米,南北向。底至口深0.45米,填黄土,质坚,圹底围砂砾石一周,骨架不存,有指骨一节。西北角出土黑皮褐陶鬲、蚌镰、石刀。
遗物
1.陶器
鬲 1件。夹砂黑皮褐陶。敛口,沿斜折微凹,方唇,乳足。粗绳纹有交叉。口径18.4厘米。
盆 1件。灰陶,敞口折沿,厚唇上折成盘口,壁内印回纹带。口径45厘米。
尊 1件。灰陶。大口,侈沿,束颈,折肩。细绳纹。口径45厘米。
簋 1件。红陶。侈口,薄圆唇,腹胎厚。细绳纹。口径16厘米。
罐 1件。夹砂灰陶。口微敛,折沿,深腹。粗绳纹。口径16厘米。
鼎足 1件。夹砂红陶。三角形,有凹槽三道。
2.石器及其它
石斧 3件。分三式。
四、西周时期
遗迹
只有灰坑1座。位于T1内,浅盘形,弧底,口径0.8、深0.4米。出夹砂红陶鬲、Ⅱ式圜底灰陶盆、罐、夹砂棕色陶瓮。
遗物
鬲 1件。夹砂红陶。敛口,宽沿斜折,斜肩鼓腹,粗绳纹。口径24厘米。
鬲足 1件。夹砂灰陶。袋状乳足。
盆 2件。分二式。
Ⅰ式:1件。夹砂灰陶。口微敛,宽沿斜折,方唇,腹有折痕。饰绳纹,有暗弦纹间隔。口径36厘米。
Ⅱ式:1件。
罐 1件。灰陶。束颈,折沿,方唇。饰细绳纹。口径17.6厘米。
瓮 1件。夹砂棕色陶。束颈,短领,卷沿,薄方唇,鼓肩。饰粗绳纹。口径26.5厘米。
豆 1件。灰陶。碗形豆盘,粗短柄,喇叭座上有不明显的突棱,沿外饰二道凹弦纹。口径16厘米。
五、春秋时期
遗迹
灰坑11个。现择较重要者略述如下。
T2.4位于内墙基下。长方形土坑,南北向,被H2打破。宽1.3、底至口1.5米。有骨灰层,填灰褐土。无遗物。
T2.3位于内墙基下。口径2.5—2.7米,弧形底,深0.5米,内填黄褐色花土,充满未烧尽的树枝、黑炭和红烧土块。出土蚌器残片、朱红颜料,出 Ⅱ式夹砂灰陶鬲、Ⅰ式宽折沿灰陶盆和 Ⅱ式高柄豆。
T3.6位于③A层下。锅形。口径2、深1.6米。内填黄褐土,底部黑土,出夹砂灰陶V式鬲、Ⅱ、Ⅲ式罐和螺旋棱细柄浅盘豆等。
T3.12位于③A层下。形状不规则。口宽10.2、底宽7、深1.6米。底部叠压五层黑土,每层厚2厘米,层与层间隔黄土3—5厘米。多砾石,出少量碎瓦片和圈足灰陶碗。
T4.7位于③A层下。盘形。口径1.5、深0.5米。内填黑土。出 Ⅲ式灰陶盆、V式灰陶豆、Ⅳ式鬲和高柄无沿浅盘豆。
T4.11位于③A层下。浅盘形。口径0.8、深0.3米。内填黑土,出土 Ⅵ式褐陶鬲、Ⅲ式盆和锥形竖划线槽的鼎足。
遗物
1.陶器
鬲 分六式。
Ⅰ式:出于H17,夹砂灰陶。敛口,折沿,方唇,深腹,低裆,短足。饰粗绳纹。口径15.2、高16.8厘米。
Ⅱ式:1件。夹砂灰陶。薄胎,束颈,卷沿,方唇,弧肩有堆纹,袋状足。饰细绳纹。口径24厘米。
Ⅲ式:1件。夹砂灰陶。敛口,折沿,方唇,弧腹,锥足。饰斜行粗绳纹,有交错。口径20.5、高22厘米。
Ⅳ式:1件。夹砂灰陶。敛口,折沿,弧腹,平裆。三足处略比胎厚,饰斜行粗绳纹。口径24、高26厘米。
Ⅴ式:1件。夹砂灰陶。束颈,窄沿平折,沿面微凹,薄方唇,弧肩,低裆,锥足。腹饰细绳纹,腰裆饰粗绳纹。口径18厘米。
Ⅵ式:1件。夹砂灰皮褐陶。短领,直口,唇上凹槽一道,鼓肩。饰斜行粗绳纹。口径22厘米。
盆 3件。分三式。
Ⅰ式:1件。夹砂灰褐陶。宽沿斜折,沿面微凹,饰暗齿纹一周,深腹饰细绳纹。口径40厘米。
Ⅱ式:1件。灰陶。敞口,窄沿下折,方唇。饰绳纹小窝,腹饰规整细绳纹。口径38.5厘米。
Ⅲ式:1件。灰褐陶。宽沿平折,鼓面方唇,深腹。饰交错细绳纹。口径35厘米。
甑 1件。T3附近采集。灰陶。敞口,折沿,方唇,弧腹缓收。饰粗绳纹。箄孔0.6厘米,较密,口径32、高22厘米。
罐 3件。分三式。
Ⅰ式:1件。夹细砂灰陶。束颈,侈口,唇下折。饰弦纹二道,肩上饰绳纹。口径17厘米。
Ⅱ式:1件。夹砂灰陶。束颈,短领,颈外饰弦纹,折肩平底,饰细绳纹。口径20厘米。
Ⅲ式:1件。夹砂灰陶。薄胎。束颈,卷沿,鼓腹,圜底,肩有两耳,饰细密绳纹。口径13.5、高14.5厘米。
小口罐 1件。灰黄陶。卷沿,鼓腹,圜底。通身饰竖行暗曲折纹,近底处饰弦纹。口径8.5、高13.8厘米。
豆 分五式。
Ⅰ式:出于H10.灰陶。侈口圆盘,圆唇,深盘有凹窝,短柄喇叭座。口径15、高11厘米。
Ⅱ式:1件。灰褐陶。薄胎。浅圆盘,沿外倾,圆唇。高柄上有细螺旋线棱。口径13、高12.5厘米。
Ⅲ式:1件。
Ⅳ式:2件。磨光灰陶。盖豆。敛口,鼓腹,腰内折收,柄残。同出喇叭座。底径9厘米。
Ⅴ式:H7:2,黑灰陶。浅盘,折沿,平唇。口径12厘米。有的盘内满饰较密的螺旋纹,填齿纹一周。
碗 出于H12.黑灰陶。敞口,平卷沿,薄方唇,鼓腹,厚胎,凹底,圈足。外壁留刮抹后的线棱。口径21、高9.4厘米。
盂 采集。黑皮红陶。颈微束,直口,平唇,腹斜收,凹底。外壁有刮抹后的线棱。内似有陶纹,底外数道螺旋纹。口径16.8、高9.2厘米。
2.其它
骨管 1件。朱绘卷云纹,未加线刻,长5.8、直径2.4—2.7厘米。
铜镞 1件。断面三角内凹,刻阴线一周。残长2.4厘米。
3.建筑用陶
北村砖场内发现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灰陶为主,红陶、黑皮褐陶、灰褐陶各种类都有,绳纹或粗或细,或正或斜。盘筑轮修痕明显,完整的少见。
板瓦 分三式。
Ⅰ式:城内墙西侧用于铺设水道。灰褐陶,内素面,瓦背饰粗绳纹,略有交错。长42、大头宽36、小头宽31.5、厚1.2—1.5厘米。
Ⅱ式:采集。有灰褐陶、红陶。瓦外饰斜行细绳纹,瓦内饰篮纹。大头宽36、厚1.2—1.5厘米。
筒瓦 采集。灰陶。短舌长1.6厘米,榫部有弦纹,宽17.6厘米,瓦背有钉孔,饰粗绳纹,端带半瓦当,直径16厘米。瓦内素面。长39、厚1.2厘米。
半瓦当 分二式。
Ⅰ式:灰陶。直径17厘米,素面,瓦背饰粗绳纹。
Ⅱ式:出于T5.黑皮红陶,划斜方格纹,直径17厘米。
瓦钉 有灰陶、红陶。。锥形,底径2.5、长3—4厘米。
六、战国时期
遗迹
有灰坑6个。
T2.1打破城内墙墙基。锅形。口径0.8、深0.4米。被二层覆盖。出土Ⅰ、Ⅲ式灰陶盆、夹砂灰陶罐、圜底鬲足和大板瓦。
T5.9位于砖场西侧。锅形。口径1.3、深1.2米。弧底。内填红胶土。出土灰陶红陶瓦片、烧制变形的豆、陶具、圜底鬲残片、Ⅱ式豆和兽骨、马牙。
T7.16位于北村老龙坛上。平底袋形。口径1.2、底径1.5、深1.6米,内填黑灰土。出壶、盆残片、黑彩红陶碗。
遗物
1.陶器
釜 T3附近采集。夹粗砂红陶。敛口,斜折沿,薄圆唇,沿面微凹,斜肩,鼓腹,圜底。颈下饰凸弦纹一周,腹饰绳纹。底部厚0.25、口径26、高30厘米。
盆 4件。分三式。
Ⅰ式:1件。灰陶。敞口,曲颈,折唇,鼓肩。细绳纹。口径34.5厘米。
Ⅱ式:2件。灰陶,束颈,平折沿,方唇,鼓肩饰细绳纹,口径36厘米;另一件灰褐皮白瓷胎,口径24厘米。
Ⅲ式:1件。黑皮褐陶。薄胎。敞口,沿微折,腹向外倾。饰细绳纹。口径39厘米。
罐 1件。夹砂灰陶。短颈,折唇,肩有折痕。饰绳纹。口径21.5厘米。
豆 2件。分二式。
Ⅰ式:1件。浅灰色陶。碗形豆盘,短柄,壁有折痕,圆唇素面。沿外有陶符。口径13.6、高13.2厘米。
Ⅱ式:1件。黑皮褐陶。火候低。浅盘,沿外倾,薄方唇,盘心突起,高柄饰螺旋棱。口径14、高17.6厘米。
盂 采集。磨光灰陶。曲颈,折唇,鼓肩,唇面饰凹弦纹二道。口径19、高10厘米。
碗 2件。H16:1,红陶,假圈足,内外饰弦纹、黑彩几何纹。口径14、高7.2、足径7.2厘米。另一件粉胎,碗外绘黑彩叶子图案。
2.其它
陶拍 1件。灰陶。柄残。半球形,弧面饰交错细绳纹。直径6厘米。
陶环 1件。黑皮棕色陶。断面呈梯形,外侧压印绳纹浅窝。
纺轮 1件。采集。直径5.6、厚0.8、孔径1厘米。
犁 T5附近采集。铁质锈蚀。厚0.5—1.3厘米。
3.建筑用陶
板瓦 出于T3③A层下。灰陶。一侧有钉孔,瓦背饰斜行粗绳纹和竖行细绳纹,以多道弦纹分隔,瓦内饰粗点纹。大头宽32、小头宽30、长40、厚1.2厘米。
筒瓦 分二式。
Ⅰ式:采集。灰陶。饰细绳纹,舌长5、宽17.6厘米。
Ⅱ式:T2墙上采集。灰陶。无舌。瓦背饰细绳纹,瓦内粗点纹。头宽27、小头宽24、长42、厚1.2—1.5厘米。
圆瓦当 1件。灰陶。卷云纹。直径14厘米。
七、秦汉时期
遗迹
有墓葬3座。
T5.1位于北村砖场西侧断崖上,上有近代灰坑。长方形土坑墓。长2、残宽1、深4米。南北向。有腰坑,深0.5、宽0.6米。圹底积较厚的草灰,内有被烧骨架的股肱节残段。出土铜镞、半两钱、石斧、纺轮。Ⅰ式罐和夹砂灰陶釜及壶等。
T1.6位于城内墙夯土内。长方形土坑墓。深1.4、长1.8米,头向南,仰身葬。出土 Ⅳ式罐。
遗物
1.陶器
釜 1件。夹砂灰陶。侈口,束颈,斜方唇,圆腹。素肩,腹饰交错细绳纹,加暗弦纹。口径23厘米。
盆 1件。红陶。敞口,折沿,鼓面方唇。腹上细绳纹交错,近底素面。口径32.5厘米。
罐 分四式。
Ⅰ式:1件。黑灰陶。敛口,圆唇,斜肩,鼓腹,小底。肩上饰交错细绳纹,以数道弦纹分割,腹下饰较深的纵横粗绳纹。口径21厘米。
Ⅱ式:1件。黑灰陶。侈口,束颈,方唇,弧肩。深细绳纹交错,叠饰多道暗弦纹。口径20厘米。
Ⅲ式:1件。黑灰陶。折沿,方唇。颈外饰弦纹。口径12.5厘米。
Ⅳ式:出于T1M6.黑灰陶。短领,圆唇,圆肩,腹较深。暗弦纹。底有轮制偏心弧线纹。口径10、高20、底径10厘米。
小口罐 出于T1M5.灰陶。敛口,无沿,球形腹,类喇叭座。素面,底内有螺旋暗纹,底外轮制偏心弧线纹。口径4、腹径9、底径11.6、高12厘米。
壶 1件。黑灰陶。束颈,侈口,方唇,颈外饰弦纹,薄胎。口径13.5厘米。
碗 采集。灰陶。直口,方唇,收腹,小平底。沿外有弦纹。口径14.4、高8.5、底径6厘米。
2.其它
铜镞 1件。锥体,三面刃,刃锋利。头长4.7、宽1.2厘米。
“半两”铜钱 1枚。无廓,方穿。直径3.2厘米。
纺轮 1件。黑灰陶。馒头形。顶面饰二周弦纹。底径4.8、厚1.8、孔径1厘米。
石斧 1件。
圆瓦当 1件。T5附近采集。灰陶。饰变体凤纹,背有轮制偏心弧线纹。直径14厘米。
八、结 语
古城年代
晋南天马从西周末至战国初的陶器,在这里的遗址中大都出现①,尤其近几年来,对晋国遗址发掘的成果,为确定这座古城更切近的年代提供了参照依据。
1.T2城内墙下的遗物中,Ⅱ式鬲、Ⅱ式豆,大约可将H3的时代定在春秋中期。迭压其上的H2,年代与其应较近,其中 Ⅱ式盆、Ⅰ式罐分别与晋国石圭作坊二期 Ⅲ式盆、侯马呈王路建筑群遗址二期 Ⅲ式折沿罐相似②,故筑城年代的上限应不超过它们,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2.T2城内墙的西侧,同层下出土M3.代陶鬲和H8春秋中晚期Ⅲ式鬲。从T3、T4中保存较完整的地层看,应是筑城致使3B与4层造成间断。因此,城的始建年代应在3A层之前。而3.层下的T3H6所出V式鬲和T4H11的Ⅵ式鬲,又分别与晋南侯马呈王路建筑群遗址和牛村古城祭祀建筑遗址的二期 Ⅲ式鬲相似③,可知古城始建年代至迟也在公元前480年。3.T2墙基上H1的Ⅰ式盆与采集的陶盂同形,它们与晋南天马春秋末战国初的盂相似。H1的 Ⅲ式盆也兼有牛村古城祭祀建筑遗址的中期 Ⅱ、Ⅲ式盆的特征。从墙下的H2到墙上的H1,时间序列紧凑,可知古城废弃在公元前450年前后,使用年限仅为三四十年左右。
文献记载
遗址为厹由故地的说法,最早见于《隋书》地理志,亦名仇犹,夷狄之国也。④
有关厹由的事,历史记载很有限。《战国策》仅见二十余字:“昔智伯欲伐厹由,遗之大钟,载以广车,因随入以兵,厹由卒亡,无备故也。”然仅此一事,在战国秦汉间广为流传。与《战国策》、《史记》不同的是,《吕氏春秋·权勋》、《韩非子·说林下》、《淮南子·精神训》都以它为重利忘义、贪小失大的范例。
厹由位于太原东北部,与北狄、鲜虞接壤。史籍上没有它建国的年代。只能从一些其它有关的记载推测。《史记·赵世家》说公元前491年,据有晋阳的赵鞅“拔邯郸”,“围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遂奔齐”,此间,晋国六卿兼并剧烈,长期称霸中原的晋国内乱,诸侯相叛。《左传》哀公三年已见有关中山的记载。厹由立国,当是与晋相邻的戎狄趁隙发展的结果。
史书没有厹由灭亡的确切年代。春秋晚期,晋常征伐鲜虞。《竹书纪年》说:“贞定王十二年,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厹由被灭可能在此前后。因为《史记》晋世家说“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智伯,尽并其地。”
关于族属
《日知录》说:“春秋之世,戎狄之杂居于中夏者,大抵皆在山谷之间,兵车之所不至,齐桓晋文仅攘而却之,不能深入其地者用车故也”。“智伯欲伐仇犹,遗之大钟以开其道,不利于车可知矣。”曾记载:“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即可知他们是以牧猎为生的种族。厹由立国前,当不排除他们曾聚集的可能性。
从遗址出土物看,厹由主要受晋文化的影响,但同时汇合交流不同区域性的文化。齐故城五号墓及大型车马坑所出陶片⑤,在这里遗址的3层内都有发现。而这里的螺旋棱高柄豆、无沿浅盘豆极似郑、楚地区东周豆的特征。至于T5M1秦汉时夫妇火葬墓,又是羌氐人的风俗⑥,恐怕不仅是秦时的移民。长时期里,此地并非封闭单一种族的所在地。《汉书·地理志》说赵地分野:“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之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徙。”定襄与厹由相邻,此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注释:
①《晋豫鄂三省考古调查简报》,《文物》1982年7期。
②《晋国石圭作坊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6期;《侯马呈王路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12期。
③《山西侯马牛村古城晋国祭祀建筑遗址》,《考古》1988年10期。
④《史记》卷七十一张守节正义。
⑤《齐故城五号东周墓及大型殉马坑的发掘》,《文物》1984年9期。
⑥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287页。
厹由遗址调查补充
刘有祯
2011年4月末,我路过北村砖场,见砖场取土后残留的古城墙上,村民们在靠南的部位又开了一通道,使城墙断面与地层所含陶片显露出来。陶片虽少,但层位清晰。我叫居民刘福玉:一层黑灰色,有植被,存30厘米厚。二层浅灰色,20厘米厚。三层3A黄褐色,厚90厘米,内含绳纹板瓦等陶片。3B红褐色,厚40厘米,在城墙东侧,与墙下四层平行,墙根有洞穴墓打破,从层内取出残豆陶片。四层紫褐色,厚约30厘米,城墙坐在此层上。夯层厚4—9厘米。五层黄土,生土层,未见有遗迹打破。
3B层内出的残豆陶片,仅存盘与柄的结合部,断残的棱角磨钝,从盘心的弧度与纹饰看,辨认出类似《厹由调查》的春秋V式和战国 Ⅱ式豆。
。
。
T8墙东侧3B层与墙体夯层用土均呈红褐色,接近于墙下的紫褐层,当是筑城时挖取了四层,后来又留下了建城时的用土。3B层应与筑城年代同时,晚于城下四层。这里的春秋V式豆和战国早期 Ⅱ式豆,以前分别列在春秋和战国时代。然而它们现在又同出一个层内,恰与《文物》1987.6期刊发的晋国石圭作坊遗址中期Ⅱ、Ⅲ两式陶豆的特征相似。那里把它们的年代界定在春秋战国之交,与《厹由调查》报告古城始建年代的下限吻合。
末后声明,在测量断面地层时有居民郑迎泽协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