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咆哮着“尼玛我就是伤不起”,一边又用行动一再证明自己显然是伤得起的。用一个词来描述这种行为:就是“傲娇”发源于日本的美少女游戏业界,后在包含动画、漫画在内的亚文化里广泛形成的一种对象类型,本身含有不坦率的特质,故意掩藏内心或骄傲或蛮横的真实表达。嘛!又要震?易得性直觉在骗你。
ByZplzpl
经验说:四川地震了,海地地震了,智利地震了,日本地震了……地球被调到了震动模式?
研究说:全球平均每天发生的地震超过一万次,最近几年频率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你的直觉又一次欺骗了你。
四川地震了,海地、智利、云南、日本也地震了……地球被调到了震动模式?非也非也,其实观测数据没有变化,变的是新闻的易得性。换个例子来试试,每年死于闪电的人多,还是龙卷风的人多?大部分人会回答龙卷风,因为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但事实却相反。
云南盈江在2011年3月10日发生了地震。
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
电视和网络上的图片和视频就像一颗又一颗的重磅炸弹,触目惊心地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联想起这几年接二连三的大地震,那个疑问再次浮上心头——地球真的被调到了震动模式?
小心,直觉在骗你
科学、靠谱的果壳网给你一个响亮的回答:当然是“否”。科学松鼠会在2010年智利地震后就已经发过文章《地震变得越来越频繁?》,文中提供了翔实数据来反驳这一谣言。但恐慌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安下心来,因为在那些枯燥(但全面)的数字之前,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摄影师拍来的大片和新闻记者撰写的报道。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客观的统计数据比不过声情并茂的新闻稿?
让我们冷静分析一下吧,这只不过是人们又一次错误地相信了自己的直觉。
容易想到的事情更经常发生吗?
在面临一个复杂或不熟悉的问题时,人们经常会使用直觉来进行决策。一般而言,利用直觉得到的答案常常会迅速产生一个接近“最优化”的方案,这也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直觉的意义。
易得性直觉(availabilityheuristic)就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指的是人们常常依据某类事情是否容易被想起来以判断该类事情发生的概率。在正常情况下,这一直觉是有效的,因为普通的事件当然要比不寻常的事件更容易被记起或者想象出来。但在某些情况下,直觉也可能会失效并导致系统性的偏差。
我们不妨来做这样一个测试:
以下每对词组中的哪个词可能是美国更常见的死亡原因?
●糖尿病——谋杀
●龙卷风——闪电
●车祸——胃癌
●被鲨鱼咬死——被飞机上掉下来的零件砸死
想好答案了吗?
嘿嘿,科学家的可恶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告诉你一条规则之后,总还要设计一个陷阱让你跳下去,再告诉你“别太相信自己”。如果你不是自然灾害或者医学方面的专家,那回答完问题以后再去对照答案。得到的表情和当年参与这个研究的参与者一样惊讶,听好了——
每年死于糖尿病或者胃癌的人是死于谋杀或车祸的人数的2倍!类似的,死于闪电的人也比死于龙卷风的人要多,而每年被飞机上掉下来的零件砸死的人数是被鲨鱼攻击致死的人数的30倍!
是什么让某些事件更“易得”?
实际上,事情是否容易被提取不仅取决于事件发生的实际概率,同时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媒体的关注偏向,人们更容易回忆起报纸或网站的头条新闻,比如谋杀、车祸、龙卷风或者地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带来的巨大影响,更是让人们在讨论核电的安全性时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经历过这次日本地震后,这副有色眼镜的色度恐怕又大大增加了。还有,想想那些电影是怎么把心理学家塑造成统一的变态形象的吧……你就会明白,媒介能在多大程度上塑造刻板印象来影响受众的认知!
不止大众传媒,很多因素都影响着易得性直觉:刚刚发生的事情更容易被提取——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世界末日论”一直存在,且在大灾难刚过的一段时间内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此外,更多的情绪卷入也会使记忆更加深刻,这称为闪光灯效应——相比发生在海地的地震,发生在中国和日本的地震对我们来说冲击力更大——因为它离我们更近,情绪卷入更加强烈。另外,呈现方式更加生动也会使得一类事件更容易被记起或是想象出来。平淡、抽象、冰冷的科学统计数据就是这样被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新闻图片打败的。
一个例子胜过千万数据
在一项年代较早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研究中,尤金·博吉达(EugeneBorgida)和理查德·尼斯比特(RichardNusbett)比较了统计数据和生动描述对人们的不同影响。只不过他们的研究材料更加温和——是大学课程的评估,而非地震这样的灾难性事件。
分析发现,与那些没有接受任何课程评估信息的控制组参与者相比,实验组参与者更多地选择了被推荐的课程,也更少选择不被推荐的课程,因为他们事先因为实验环节的设置而接受了少数学生对课程生动的评价,但那些得到了完整课程评估统计数据的学生的选择却与控制组参与者没有显著差异。这个实验强有力地说明了,与综合性的统计数据相比,少量的生动描述对人们产生的倾向性影响更大。NBA中的心理学。
By琦迹517
经验说:赢球还得看技术。
实验说:美国篮球职业联赛这样的顶尖对决,技术只是一方面,心理才是致胜法宝!
除了冷静的邓肯会学学心理之外,心理学应用在美国篮球职业联赛(NBA)赛场上无处不在。迷信的小怪癖能“保佑”场上的出色发挥;多摸摸队友,能让团队合作更默契。可以负责任地说:学好心理学,表现更出众。
请问: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中有什么心理学?
如果你是骨灰级的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球迷,在你的美国篮球职业联赛数据库里也许出现过一次“心理学”:2010—2011季战绩最佳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当家球星——蒂姆·邓肯(TimDwncan)在维克森林大学时的主修专业就是心理学。
除此之外,还有吗?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单单一个美国篮球职业联赛,就能透视到很多心理学知识。除了那些有关球员心理健康的话题,人们更关心的还是如何让球星出彩,球队赢球。下面就介绍两招教练永远不会写在题板上,但也永远不容忽视的心理学“超级无敌获胜秘诀”。
想赢就培养个“迷信”的习惯
你对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球星的怪异习惯有所了解吗?如果不了解,那么请看心事鉴定组驻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特派记者Q博士从更衣室发回的报道:
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每次比赛时都会在队服下穿一条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短裤;“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LeBronJames)每场比赛前都要在技术台上撒镁粉;达拉斯小牛队的贾森·特里(JasonTerry)则要在比赛前一夜穿对手的短裤入睡……
感谢Q博士的报道,下面我们回到演播室来作个讨论分析:为什么这么多球员都要坚持一些有点“迷信”的习惯呢?科隆大学的莱桑·达米斯奇(LysannDamisch)也许能给我们答案。她的研究已发表于《心理科学》。
达米斯奇教授在研究中要求参与者都带上自己的幸运符去参加一个电脑记忆游戏实验。来到实验地点后,工作人员会把他们五花八门的幸运符暂时拿走拍照登记。一半的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前就能拿回属于自己的幸运符,而另一半参与者则被告知由于相机故障只能稍后才能拿到幸运符。
结果,电脑记忆游戏的数据表明,实验前拿到幸运符的参与者在游戏中的成绩明显高于未拿到幸运符的参与者。
猛然间,Q博士被唤醒了2006年美国篮球职业联赛总决赛小牛队被热火队惊天大逆转的记忆——据说那一次,特里没有找到热火队佩顿的短裤。
心事鉴定组极力反对迷信,但眼见这些“迷信行为”的确增加了球员的能量。当然,不是因为那些“短裤”与“镁粉”拥有上帝的祝福与神灵的保护,达米斯奇教授在实验中说,因为这些“迷信行为”具有强烈的积极心理暗示作用,让他们更加自信,就像服用了“安慰剂”一样——虽然安慰剂本身并没有效果,却让人自身感觉良好——也让那些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球星在球场上更加如鱼得水。
想让球员更加自信、给力,教练们除了督促球员们的日常训练,让手下球员养成一个迷信行为或许也是个不错的建议!
想赢就多摸摸队友
“迷信行为”能给球员的表现加分,让他更加自信与镇定,却也不是一名球员优秀的决定条件。我们知道,篮球是5个人的运动,光有几个“迷信”的球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球队赢球,队员之间的团结更是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让球队更加团结呢?心理学家说:多摸摸你的队友吧!
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克劳斯(MichaelW.Kraus)带领他的研究小组调查了30支NBA球队的294名篮球运动员,着重选取了2008—2009赛季前两个月比赛中球员的情况进行编码和记录。研究小组使用两组不同的工作人员,对各支球队队友间的身体接触进行记录,用以研究这种行为方式对球队战绩的影响。他们着重注意了包括击掌、撞胸、摸头等动作在内的12种接触方式,最后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平均每个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球员与队友在每场比赛中的接触时间约为2秒,而比赛中每分钟和队友有身体接触的时间约为0.1秒(球员一般都不会打满全场的)。
2.与队友触碰越多的球员,对球队的积极影响也越大,他们的个人数据也更出色。
3.队友之间相互接触越多的球队,胜率越高,而且差异很明显。
也许你会觉得,应该是“胜率高”在前,“身体接触多”在后吧,只有赢球多的球员才有心思和队友打打闹闹嘛!但心理学家的看法是,外部行为可以改变内部想法,队友增加彼此间的触碰能让整个队伍更团结,从而更有可能拼得胜利。
按照这个研究,教练们的确可以考虑强行要求队员之间增加身体接触,以增加球队的胜率。
美国篮球职业联赛是身体力量的碰撞,更是技巧与意志的对抗,多用一些心理学上的小技巧,也许就能让赢球变得更加轻松!信任不过一张皮。
ByDindin
经验说:信任是靠长期的相处才能建立的。
实验说:即使是陌生人,对不同的人之间的信任差异也是存在的。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人信任?我们通常认为信任需要彼此了解,其实,在我们还没有跟那个人深入交流之前,他的相貌已经在影响你对他的信任程度了。
没有了解,哪里来的信任呢?想想谁是你最信任的人?你一定会考虑这个人是否靠谱以及他与你的私人关系,而绝少考虑他长得帅不帅漂不漂亮。但在对一个人知根知底之前,你其实很难了解这些信息,那此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帮助我们产生信任感的呢?现在我就告诉你如何变成一个“看起来”更值得信赖的人。
科学研究发现,在不相识的情况下中,相貌好的人会更容易得到信任,与此同时,他们还也会被认为更有钱。可是相貌是天生注定的,对我们拿来提升自己的“信任”属性可能没有什么大用。有人可能会问:“我就长这么一副猥琐大叔的嘴脸,是不是除了削骨整容之外,就没有办法赢得信任了?”对此,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虽然长相不太容易改变,但是我们还是有可能通过梳妆打扮让自己看起来更为整洁干净,值得信赖的。
除了改善硬件条件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变量来实现让自己更值得信赖的目标。
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很早就发现,当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别人注视的时候,他的行为会有所不同。有一个经济学游戏,游戏中要求参与者来分钱,当实验者给参与者呈现眼睛的图片时,参与者会表现得更为慷慨,甚至仅仅是用来募集捐款的咖啡罐上的手绘眼睛也都能让人更倾向于作出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