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社会对待有魅力的人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莉莎·德布鲁因(LisaDeBruine)和她的同事认为这个效应可能会跟当事人的相貌有关系。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研究者从学校里找了78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在不同的回合中作出决策,以便把一笔钱分成两份,一份给自己,另一份给合作者。他们有两种选择:1.自己来分钱,但必须分为相等的两份;2.让合作者来分钱,而这个人会把这笔钱分更多给对方。也就是说,通过信任合作者,参与者能够得到更多的钱。实际上,这个合作者并不存在,实验仅仅关心参与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对合作者更多的信任。
为了对参与者在被观察时受到的影响进行调控,研究人员会告诉他们,在一些回合中合作者会看到他们的照片,其他回合则不会。衡量魅力水平的时候,研究者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参与者的自我评价,用1到7分给自己的长相打分(其中,1分代表一般般,7分代表非常漂亮);另一种是他人评价,由10名与参与者无关的人员依照同样的标准给参与者打分。
实验结果显示:合作者在能够看到在他人评价中得分较高的同学的照片时,比不能看到照片的情况下,能更多地作出信任合作者的行为。当参与者感觉自己被人看着的时候,他人评价得分排名第三名的同学选择信任的次数提高了69%,而倒数第三名则降低了31%。这个结论已经在《进化与人类行为》(EvolutionandHumanBehavior)期刊上发表。
在这组实验中,我们注意到信任行为仅与他人评价的魅力值有相关,而与自我评价无关。德布鲁因教授认为,这种与自我评价的不相关性说明人们采取行动时并不是由于对个人魅力的自信,她说“这里很有可能存在一种学习效应——真正有魅力的人会通过经验发现面对面的交流比通过电话交流的效果要好”,从而可能归因为别人看到了自己。
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大学的实验经济学家拉根·皮特里(RaganPetrie)同意这个观点。而对相貌的自我评价与信任的不相关结果,她觉得并不意外。她说:“起作用的不是个人如何看自己,而是他认为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
帅哥美女在知道别人看着自己的时候会更多地表现出信任。因此,如果你想叫一个帅哥或者美女相信你说的话,看着他说话就对了!韩剧里更是把这招用到了极致,手段就是把对方约到公开场合进行表白,方式不限,关键一定要让对方感到别人都开始“注视”她,这个时候的成功率可是相当高的。
使用注意事项:这招针对帅哥美女的时候比较有效。如果对方长相比较抱歉,这样可是会起反效果的。对于这种情况,建议还是私下偷偷地告白比较妥当。
不过,没有人会总是上当,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使用这样的方法最多也只能暂时骗取他人的信任,纸是包不住火的,假象总有被识破的一天。所以,真正有效的做法还是经由事实来证明自己足够靠谱。
用心理学来启动,用实际行动来强化,不要辜负了别人对你第一眼的好印象哦!灾难面前听谁的?
By沉默的马大爷
经验说:大难来临各自飞,谁也顾不了谁。
实验说:越是感到恐惧,人们越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为什么买盐?即使被反复告知吃盐防辐射不靠谱,盐不会受到辐射的影响,为什么盐还是断货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反正买了再说,因为大家都在买!“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在恐惧时体现得更明显,心惶惶的人们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据报道,从2011年3月16日开始,全国各地(包括遥远的新疆)的居民纷纷涌入超市和农贸市场,食盐以及各种咸味调料(如酱油)被抢购一空。买盐的理由五花八门,一些人相信了“食盐含碘防辐射”、“海盐受污染”等传言,一些人则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还有一些人是为了避免断盐,主动囤积。
这熟悉的场景,哪怕多年以后也会被当作一个大众谣言传播的经典案例,反复讲述。
为什么看到别人买盐,自己也跟着做了呢?
从众的力量
图31阿希实验示意图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Asch)的经典实验告诉我们,人们可能比自己想象的容易从众。他把参与者请到实验室回答一个简单至极的问题——判断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见图31)。
这个任务很简单,应该没人会选错,但是阿希实验中却有不少人都选错了,因为参与者并不是单独进行判断,而是和另外六个人坐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的反应受到了其他人的影响吗?
你可能已经猜到,这6个人其实都是实验者安排的助手。当前面的几个人都故意选择了一条错误线段的时候,大约三分之一的参与者最终也会选择这条线段。即使是那些没有从众的参与者,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内心的焦虑和冲突。
从众的动机
阿希实验巧妙地展示了从众的力量。此后有大量研究表明,人们从众一般是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信息性影响(informationalinfluence)。在不确定或无助的情境下,人们会将他人作为信息的来源,参考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动。面对核污染的威胁,由于缺乏科学判断,人们只能从流言或是身边的人中获得参考,于是便将买盐作为了应对的策略。
这样做的人越多,行为的正当性也就越强。形成一定规模之后,人们甚至可能不再深究最初买盐的原因,只是单纯地相信群体判断的正确性——“既然大家都去买盐,这样做一定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也不能错过。”
从众的第二个原因是规范性影响(normativeinfluence)。即使一个人并不认为某种行为是正确的,也因为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为了避免被群体或他人排斥,不得不做出从众行为。阿希实验中被试的从众大多是出于这种原因。在买盐热潮中也能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并不相信食盐真的有防辐射的功效,但是由于父母长辈的反复要求,只好乖乖地去超市排队了。
从众的背后——恐惧管理
当然,这样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也出现了抢购碘片的热潮。实际上,在天灾的威胁面前,经常会出现这种大规模的从众行为。根据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家杰夫·格林伯格(JeffGreenberg)等人的恐惧管理理论(terrormanagementtheory),灾难后的从众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
恐惧管理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面临着一种最基本的恐惧——不可避免的死亡。为了缓解死亡带来的焦虑,人们会采取一些防御机制,如相信来生、追求意义感、提升自尊、获得他人认可、将自己与不朽的文化价值观相联系等。
从众也是应对死亡焦虑的一种方式。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心理学家伦纳特·仁科马(LennartRenkema)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将大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被要求描述一下想到自己死亡带来的情绪和想法,成为“死亡显著组”;另一组,即控制组则要描述一下看电视带来的情绪和想法。接下来,给所有人看一些抽象画,并告诉他们有些画有60%的人喜欢,有些则有60%的人不喜欢,然后让他们评定一下自己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死亡显著组”的评定更容易受到所在群体意见的影响。
从恐惧管理的角度来解释,意识到死亡的威胁使得人们更加积极地去寻求意义,并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这正好对应了上面所说的两种从众的基本动机,从而强化了从众行为。
在买盐热潮中,这种心理机制可能也发挥了作用:铺天盖地的灾难报道不断地送来死亡的消息,使得人们下意识地采取了从众的方式来进行应对,以此来缓解死亡带来的焦虑感。你的名字告诉了我什么?
ByAmygdala
经验说:人如其名。
实验说:名如其人。
人如其名,名字能否决定人一生的运势?其实,名如其人,一个好名字让你升官发财是不可能的,但是从名字中我们却可以猜到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取名蕴藏着怎样的学问呢?
加拿大的库姆(Coombe)夫妇长期纠结于儿子的名字。来自古老的加拿大家族的母亲达娜(Dana)喜欢艾登(Aiden)这个名字,而父亲杰西(Jesse)则坚持使用赖克(Ryker)。你能猜出来他们最终是如何作出取舍的吗?
婴儿呱呱坠地,取名字便成为了家人的头等大事。因为常言道:人如其名。就是说取什么样的名字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一个人的脾气秉性乃至旦夕祸福都可能与这个名字有关。刘翔如同他的名字那样成为了田径场上的飞人;动画片里蓝精灵调皮可爱,而格格巫则阴险狡诈。
果真如此的话,那现实生活中家长都给孩子取名成龙、成凤,所有人都因此飞黄腾达,岂不皆大欢喜?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性格是由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受教育情况等诸多生活经历共同塑造而成的。在一般人看来,名字里包含了长辈对下一代人的殷切期盼。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却发现,从孩子的名字中可以看出父母是否具有开拓精神和崇尚独立的价值观,可谓“名如其人”——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个性。
在调用了2007年全美社保卡数据库430多万新生儿资料,并且把他们的出生地按照定居年代进行了划分之后,研究者发现,定居年代越是久远的地区,大众名字,如威廉(William)、埃玛(Emma)的使用频率就越高,如美国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也就是早期移民地区,使用这些名字的概率很高。而美国西部落基山以西的内陆八州则是新移民地区,那些拓荒者怀揣“淘金梦”,长途跋涉来此谋营生,他们就不太喜欢那些“俗名”。
随后,研究者又比较了加拿大传统的东部三省(新斯科舍、安大略以及魁北克)和以新移民为主的西部四省(亚伯达、英属哥伦比亚、马尼托巴和萨斯卡切温)的新生儿资料,最终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可能是因为,那些怀揣“美国梦”到未开发地区定居的移民是在独立精神的鼓励下,希望在一片崭新的土地上依靠个人的拼搏获得成功。能够背井离乡来到蛮荒之地开辟自己事业的人,往往都是一群怀揣着“美国梦”的人,他们在独立精神的鼓励下,渴望在一片崭新的土地上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父母将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通过“非主流”的名字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
作为研究者之一的范伦(Varum)说:“拓荒者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并且强调自我的独特性和自我生存能力……虽然现在不再有人驱赶马车去‘淘金’了,但是祖辈们独立自主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文化,这种开拓精神时至今日仍会对后代造成影响(即家长如何给子女取名字)。”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研究者又一口气收集了9个传统的欧洲国家(奥地利、丹麦、英格兰、匈牙利、爱尔兰、挪威、苏格兰、西班牙和瑞典)和4个新移民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新生儿资料。在这些国家中,越是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出现常用名字的比率就越高;反之越是崇尚个人主义,出现常用名字的比率就越低。
《自恋是种流行病》(TheNarcissismEpidemic)一书的作者琼·特吉(JeanTwenge)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对此评论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给孩子取一个大众化的名字使得他们更容易融入群体,还是用一个独特的名字使他们与众不同?”
中国人普遍认为英文名字就是David、Michael、James翻来覆去地用,爷爷用完了传给孙子用。原来一个人的名字还与其家族文化背景甚至是社会环境有关。上文提到的那对加拿大夫妇最终给儿子选择了Ryker这个名字,因为根据新生儿取名网站的统计,Aiden的使用频率是Ryker的20倍,他们担心孩子以后和同班同学重名了会很麻烦。
看来以后遇到外国友人,先问问他的名字,也许还能猜出其家乡,再问下是谁取的名字,也许还能知道这个人是否具有独立自主的开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