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洗漱,李清花了足足近一小时。
他需要思考,自己该以一个什么身份来融入这个大明帝国。
让一个铁血大汉筹备衣物,果然是不靠谱的,杨福拿来士子服,大了二个号不止,都差不多可以包着他多半圈了,衣长上倒是还能凑合。
穿过时空,回塑到少年,本就已经削成瘦弱了,再加上穿山过林的这近一个月吃不好,更消瘦了,估计也就勉强能110斤,本应飘逸的士服,硬是让他穿出了不伦不类的即视感。
布靴也大了一码。
一直等在军账外的朱高煦在看到他出来时,第一时间笑得眼睛都没了,李清也没在意,有件干净的穿就不错了。
人一旦知足淡定,气场自来。
朱高煦见李清一脸淡然,还未还等李清道谢,他倒先收起了笑意道:
“这衣服有点不合身,贤弟见谅,这是为兄疏忽了,贤弟先将就下,为兄这就叫裁缝来给贤弟量身、赶制几套合身的给贤弟。”
“小王爷客气了,能有片衣遮身,小民已经感激不尽。”
李清表达了感谢,也淡然委婉接受了朱高煦递过来的梯子。
虽然任何一点援手赠予,都是别人的心意,都应该怀着十二分的感谢去感恩,但是他知道现在还笼罩在朱元璋的洪武当政下,就不得不给自己披上一层伪装。
李清已经想清楚了,朱高煦补脑出来的隐世高人子弟,或许正是他也想要的。
说到底,在元蒙残酷的“四等人制”统治下,有太多的汉家人避世隐居了。
仔细了解过明初的人,就能发现,朱元璋父子的身边,几个重要人物都有方外高人的影子。
从六甲覆船山的明教圣者中习得了《六甲天书》及《奇门遁甲》的刘基刘伯温。
与朱元璋是同乡,少年时期便已是朋友,为朱元璋算命选择是否参加造反卜算出——卜逃卜守则不吉,一路紧跟朱元璋左右,官爵至江夏候的算命先生周德兴。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妖僧姚广考。
袁珙,元末举家十七人皆死于兵祸,后游海外洛伽山时遇异僧别古崖,授以相人术。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为法,而参以所生年月,百无一谬,著有《柳庄相法》,为今相术重要工具的奇人。
以谋士心腹随朱棣征伐,屡献良策,朱棣称帝后,历任工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后竭力保护太子朱高炽及其他东宫官员的卜者金忠。
李清不懂任何神鬼仙佛之术,也没有真正的隐世高人家师。
他有六百年时空变换积累出来的见识,有一些事件从记录变为可能的预知,相信并不比那些人差多少。
如果是明中期,或者李清会选择当一个咸鱼般的闲散富翁,他闯入的是明初,是划了森严的身份等级的洪武年。
在这个年代,百姓的日常生活被规定的死死的,百姓要穿的衣服,要带的帽子,以及要穿的雨靴等,都有明文的规定。
女性所带的首饰,以及生活中的许多方方面面都明令禁止。
除非你是身处在北方,不然的话是不允许穿靴子的,还有在下雨天的时候,除非王公大臣,不然的话,普通百姓只能打油纸伞。
户籍制度,厂卫特务制度下,不要说人权,这是一个连基本生活权利都被限制的年代。
要么画地为牢把自己收藏起来,要么通过朱高煦努力闯上朱棣这艘龙船。
没有第三个选择。
李清知道朱高煦的G点,彼此都还很陌生,闲淡都是扯淡,唯有满足中二病患者的诉求,才能更愉快的玩耍。
吩咐完杨福去军需处找裁缝,留下一个亲卫找杂役收拾李清洗涮留下的手尾,朱高煦带着他来到了他的行军帐包。
刚坐下一会,就有亲卫带着杂役捧上了手抓白煮羊肉、散茶水,郡王的待遇,是最顶级的。
拿着小刀从大块的羊肉上切下小片,蘸上由细盐和一些香料研磨秘制成的调味料,入口慢慢咀嚼,味道相当不错。
自从宋朝时发明了炒菜后,华夏的美食进行了2.0升级。
但是受元蒙影响,此时这种白煮羊肉的吃法,在以羊肉为主要肉食的北方依然是主流。
朱高煦却不知从哪里摸出了一纯银的扁平酒壶及两小杯。
“这杯是敬小王爷的救命之恩及今日厚待,感恩的话,小民就不多说了,铭记五内。小王爷身份尊贵,小民只是一介草民白身,不敢说能厚报,将来有小王爷有用到小民之处,小民必倾力以付。”
李清捧起小酒杯,一脸端端正正的敬过朱高煦,仰头一口喝光。
“贤弟再这样唠叨子什么救命之恩,为兄就不高兴了。”
朱高煦闻言故意板起脸,不高兴说道,随后又道:“别和为兄玩这些文绉绉的,难得咱们在这荒山野岭,有缘相逢,从此咱们就是兄弟了,与为兄为贤弟,不会辱没贤弟你吧?”
心有所求,必礼下于人。
何况此时的朱高煦还是中二病少年心性,身为皇室子弟,纨绔性十足,天生神力导致性格凶悍,不爱读书,最爱侠儿豪气。
这次能跟随朱棣北伐,也是死缠烂打后,朱棣考虑到他已经年十六,天生神力,凶猛异常,这才有意让他跟随见识一番战争的惨烈。
昨晚的套话,李清已经知道,此时已经洪武二十年六月初二。
第八次北伐,三月出征,经过行军东北向扫荡,朱棣统领明军在五月初时,明大军在彻彻儿山碰到北元军主力,朱棣果断摔军出击,大败北元军,俘虏了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
随后朱棣率主力骑兵部队正乘胜追击溃军残部,在兀良哈秃城遇到了北元将领哈剌兀率领的另一股北元主力。
双方互有试探后,朱棣使计诈退,诱得哈剌兀率大军出城追击,遭到朱棣部明军埋伏,北元军折损近万,被俘兵三千多,战马无数,哈剌兀仓忙摔残部退守兀良哈秃城。
随后朱棣摔明军围城兀良哈秃城十来天,围三阙一,围而不攻,对城杀羊起炊,耀武扬威镇慑。
此时,据前线骑哨传回通知,让后勤兵营做好准备,明军已有退军回朝的打算。
彻彻儿山战役,在亲卫的保护下,第一次参战的朱高煦凶悍勇猛,斩首七骑。
朱棣怕他第一次杀人有什么不良反应,禁止了他继续跟随追击溃兵,留在后勤粮草兵营中过度适应。
然而朱高煦这个人,天生就是杀胚,对杀人根本就没有常人那种第一杀同类的不良反应。
朱棣刚离营,他就带着留下的一队护卫骑兵四处狩猎,祸害野生动物近月。
才会在离后勤大营十多里处狩猎时听到虎吼,兴奋地跑来猎虎,从而搭救了李清。
“多谢小王爷厚爱,只是小民白身一个,又来历不明,和小王爷称兄道弟,怕是不妥,会给小王爷带来麻烦。”
“麻烦?贤弟怕不知,为兄从不怕麻烦。”
大佬,你当然不怕了,你爷爷职业是皇帝,你爹不久职业也是皇帝,你哥职业也是皇帝,你侄儿职业是皇帝,你家一家的皇帝,要不是你自己作死,当造反是过家家,出脚拌倒皇帝,谁敢找你麻烦?
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也就独你一位了。
朱高煦这个大老粗,李清知道他玩的也不是礼贤下士。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目的无非是想从李清这个他认为的隐世高人子弟身上挖取好处。
求利,是人生来就俱备的本能。
知道朱高煦是有目的性的,李清内心还是感觉受用,至少明面态度不错,值得拉住他往大宗师级晚期中二病癌发展。
“承蒙小王爷看得起,小民感谢不尽。小民孤身一人,初至人间,茫茫人海,无人相识,无亲可依,又手无缚鸡之力,能得小王爷收留吃热饭,小弟求之得。”
“只是,小民自幼只与恩师相伴,恩师常说小民被他宠坏了,缺少管教,他老人家又不愿苛责小民,连他老人家所传下的东西,也只学得三四成,而且自由散漫惯了,怕以后会不识尊卑,脾气上来,会冲撞小王爷。至于和小王爷做兄弟,礼不可废,万望小王爷勿再提。”
和朱高昂称兄道弟?
少年朱高煦是豪迈的,毫无心机的,只要看对眼,称兄道弟,是很正常的。
明太祖还在呢!《大明律》写的等级不够明白吗?
敢与他孙子做兄弟,想干嘛?
是想当“逸夫”么?还是别有用心?明太祖的刀还不够多利吗?开国六公爵?还存否?
这糟老头自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敏感得很,看谁都觉得会想抢他孙子的皇位,杀富人,杀战友,杀儿子,杀得血流滚滚,累计被波及的怕超过十万人。
我孤身一人,我无处可去,李清委婉接受了朱高煦递过来的梯子,提示了自己是掌握了东西的。
不需要当歃血为盟的兄弟,只要你让我留在你身边就行,我的目标也不是你,你这条小龙船太容易泄水沉没了,我的目标是你爹那条航母式大龙船。
果然,朱高煦双目一亮,欣然道:“贤弟既然暂时没落脚的地方,那在考虑好去处前,不如就先在为贤弟家住下,为兄家里别的不多,就是房子多。为兄保证,以后有为兄一碗吃的,绝对少不了贤弟你一口。”
“感谢王爷厚爱,那小民以后就仰仗王爷赏口饭了。”
李清站了起来,拱手弯腰行礼真心道谢。
也没反对小王爷一口一个贤弟的叫法,他明言拒绝称兄道弟,怕的是朱高煦会中二病发作,要他叫他兄长,那就真的是找死。
至少口头是必须保持礼法恭敬,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是一口小民的自谦。
“坐下,坐下,以后就是一个锅吃饭的了,不要这么文绉绉的,来,喝酒……贤弟这是不爱喝酒吗?”
却是朱高煦见李清小酒杯已是倒扣起来。
李清无奈道:“不敬之处,还望小王爷见谅,家师有遗训,未行冠礼前,不得饮酒。之前那杯,小民已经是破了戒。”
这是李清的一个小小试探,看看,朱高煦真的能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尊,刚才已说过自由散漫惯了。
这也是测试下,朱高煦对自己隐世高人子弟有几分信任。
作为现代人,平等的观念融入了灵魂,知道在这种无人权的封建朝代,将来肯定免不了要接受种种不平等的,但是不意味着会轻易妥协,或者说,至少让灵魂保持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