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大神的施法回塑,李清感觉自己目前正处在发育期,还能再发育一波。
未成年发育期,身体各个组织发育不成熟,对各种酒精刺激比较敏,极易受损。
特别是神经系统及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当酒精随血液到达大脑后,更容易对大脑细胞产生抑制或损害,使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
何况,李清也真心不喜欢喝酒,要不也不会因为三瓶啤酒就被时空大神扔到这里。
明初喝的酒,大部分已经是蒸馏高度酒。蒸馏法提高酒的度数,在元朝时便已经盛行。
有一种说法,相传蒸馏酒,是从印度传入;也有相传烧酒原名“刺奇元”,是元蒙远征西欧时,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
清代的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
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
再一种说法,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总之,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了,蒸馏法提高酒的度数,在元朝时便已经盛行。
所以说,那些穿越明朝的同行,如果打算以蒸馏酒来创富,大概率是会被市场同行打脸。
朱高煦听闻是隐世高人的遗训,态度倒是出乎李清的意料,并没有因李清倒扣酒杯而不高兴,反而放下了酒壶,一脸请教的道:“敢问贤弟,未行冠不能喝酒,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李清解释道:“家师说,学派里早有研究定论,未行冠就喝酒,成年后,大多比较笨,记忆力差,不喜读书,做事没耐心,脾气暴躁。因为未行冠喝酒,酒会对脑子有损害。”
“这……这是真的?”
朱高煦脸色骤然苍白,难以置信小声道,记忆力差,做事没耐心,脾气暴躁,这不说的就是他吗?
我这状态也是因为未行冠喝酒吗?
对了,我今年才十六,我也没行冠。
话说,我几岁开始喝酒的?十岁?还是八岁?真想不起来了,这是记忆力差吗?
朱高煦突然有点委屈想哭的冲动,当年皇爷爷征召他们秦、晋、燕、周四王嫡子前往应天府学习,自己因为压根记不住东西,常被那些学习好的嘲笑,便经常从课堂偷跑逃学,以至被皇爷爷厌恶。
“记得二年前,恩师酿造的蜂蜜酒出土,小弟忍不住好奇偷酒了几次后被恩师抓到。从小到大,从未舍得对小民发火的恩师,那一次不单用戒尺打肿了小民的手掌,还让小民红肿着双手捧着戒尺,跪在蜂蜜酒前足足一天一夜。恩师临终前,还掂记告诫小民,一定要守住这条戒律。”
李清追忆道,说着说着,眼泪情不自禁流了出来。
李清想起了时空那边亲人。他说的事,是真的,只不过故事里的恩师是他父亲,时间是在他十六岁时。
当时社会上读书无论风乱吹,刚上县里寄宿读高中不久,就被几个县里本地的同学忽悠学会逃课喝酒,寒假时,偷喝他父亲酿造的蜂蜜酒,被父亲发现。
从未对他兄妹发过脾气的父亲,当场暴怒,狠狠打肿了他双手,同样要他捧手戒尺罚跪了一天一夜。
那次惩罚后,李清当然不敢再逃学喝酒,渐渐的,那些同学也远离了他,因为他们的远离,李清得以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最终考了排名还不错的重本。
远方的亲人们呀,你们还好吗?你们知道我失踪了吧!我是如此的不孝,在这个年纪,让你们承受这样的痛苦。
再也回不去了,姐,弟,请替我那一份好好照顾好父亲母亲。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抱歉,小王爷,小民失态了,想起了家师,一时沉迷,小王爷莫怪。”
李清好一会才压下崩溃的情绪,人只要活着,再大的苦难下也得坚持。
李清突然流露出的哀伤,朱高煦能感觉到,也能理解,以为李清是在想念他恩师了,不难从李清之前的话中窥出,李清和他恩师俩人相依为命,是情同父子的。
自从儒家思想主政天下后,基本上所有的朝代都在提倡以孝治国。
他没出声打断李清沉在情绪中,在轻轻的把玩着的小酒杯等待着,此时听到李清的歉话,知道他已经回复正常,大老粗一个,他也不懂什么安慰话,只得尴尬道:
“原来未行冠喝酒有这么大坏处,还是要听从尊师的话,为兄也未行冠,以后也不敢再喝酒了。”
北方严寒,饮酒驱寒,在古代,很多人还在儿童时,便开始学喝酒。
元代之前,酒还停留在发酵酒阶段,酒精含量还不高,未成年喝酒伤害还不是那么大。
蒸馏酒横空出世后,酒精度数几何级上升,再在未成年发育期喝酒,甚至酗酒,那后果,真的不太美丽。
明清纨绔更多,未尝不是与酒精侵害有关。
“小王爷,不是小民吹棒,家师所在的学派传承已经近二千年,家师学究天人,所掌握的学问,都是无数先辈花了无数的时间佐证过的。”
压下了情绪,回复了精明,李清一脸严肃道,经受现代社会毒打,谁没有几分演员的自我扮演。
“小民是家师抚养长大的,自小民能记事以来,有什么好吃的,家师从来都是第一时间让给小民。”
“但是当年就因这点蜂蜜酒,家师对小民唯一一次发如此大怒,临终仍念念不忘叮嘱小民一定要坚守这条戒律,可见,家师对这个戒律的重视。”
原有历史已经记载,朱高煦一生做出了如此多神操作,无不说明他脑子不太灵。
史载,朱棣疑心他有夺嫡之意,下诏催他就藩时,他不单不肯动身,还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带着这些精兵去击杀了兵马指挥徐野驴,抢了皇帝御用的车马器物给自己用。
他老爹还身健力壮在位着呢!
李清不知道他特殊的脑回路,是不是因过早喝酒,脑子被酒精影响了发育,以至一生荒诞不经。万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也亏他家那些皇帝们,对他宽大,折腾了几十年才把自己玩死。
中二病患者大治疗,从禁酒开始。
为了让朱高煦相信禁酒之事,李清不惜暗示了,所谓的师父传承着一个神秘超级学派。
这点倒也没错,李清所掌握的知识,确实是超级学派的师父所传承,只不过这个学派此时才刚出生,还没发育,名叫科学。
不过,李清心里也有一个,在华夏确实存在的神秘学派,能解释他所掌握的一切,只是还没到揭晓时。
重量级信息,必须要在重量级人物前爆炸,朱高煦级别还不够。
李清也没想要就这几句话,就能镇住朱高煦,让他听从。
这只是一个开始,相信只要随着未来自己爆王炸越多,朱高昂就不得不思量今日之话的份量。
“尊师如此重视,应当守诫,为兄也当戒酒守诫,为兄要感谢贤弟的指点。”
出乎李清意料,朱高煦果断的信了,并明言也要戒酒。
李清不知道的是,朱高煦想到自身的情况,自觉自己似乎真的被酒影响了。
此时他想起了今年都有几次,酒后粗暴地顶撞大哥了。
他和二哥是一母同胞,自幼母亲就教导他们要相亲相持,一直以来,都是二哥在照顾着他,每次闯祸,都是大哥在帮他擦屁股,在父亲母亲面前为自己说好话。
最近,好像自己总是动不动就是发火,不单对身边的人,连对大哥都动怒了。
当然,朱高煦是打死也不承认自己笨的。
事有时就是这么巧,如果是别人说未行冠前喝酒,伤脑子,记忆力差、脾气容易暴躁,他估计会拿出他那砂煲大的拳头来对这个说法藐视。
或者说,李清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出场方式,早就被朱高煦补脑为只有隐世高人才能如此。
这是大明初,曾在元蒙残酷的“四等人”统治下,无数的人杰曾于深山老林中避世隐居着。
面子里子,哪个人杰从深山老林入世,肯坦白说自己是因怕元兵才躲藏入深山老林的?
披上一层神秘的方外之术,跟随高人隐世修炼,修炼有成入世救天下,功名身就成传奇,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个时代这些隐居深老林里的隐世高人的影响力,远超李清想象。
妖僧姚广孝,此刻正任庆寿寺住持,拥有随时出入燕王府的权利,时常与朱棣密谈,为朱棣出谋划策,朱高煦这些嫡子弟见到妖僧都需要第一时间行礼。
还处于世界是神鬼仙佛笼罩下的世界观,哪个大人物出生时不带点祥瑞,就不能证明自己是大人物;同样哪件大事,发生时不带点异象,都不算事。
朱元璋的造反前辈们,都需要演出一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以证明自己的造反是神鬼仙佛们的指导。
方外隐世高人是最接近神鬼仙佛的,他们很多话在这个时代就是真理。
不要说古代,翻翻2017年新闻,马老板是其关门弟子,号称国内唯一的“大师”王大师,千万豪车都是徒弟送的!
传闻想找王大师算命,没有100万你就见不到这位“大师”的面儿。
玄学,从不因文明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