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浩成与内阁大臣们解决了国债与货币问题。
在解决完货币,国债问题后。浩成又注重教育问题,虽然燕地之前就实行了一系列提高百姓尚武之风的政策,包括增加蹴鞠等体育课。但是浩成明白,光尚武还不行,毕竟毛爷爷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浩成除了下令士兵考军校,任用北京军事学院毕业生外,其次也让每支部队的监军加强对战士的文化学习培养。
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其次浩成也想过,倘若以后如果炮兵阵亡了,那么步兵不说一定要会用炮有多厉害,但至少要会使用大炮,战车等兵器,如果以后缴获了敌人的装备,那么也能迅速使用。
再者浩成下令全国的书院必须每三个月组织一次军训。其实“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以后各朝代都有过对学生实施军训的记载。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
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的大学,以习武为主,教师一般由军官担任。军训主要内容为习射,即学射箭,加驾驭五种战车的方法等。
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对学生进行军训的记载,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
《周礼·保氏》中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是我国最早有关“学生军训”的文字记载。被后世尊为教育家的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
孔子指出“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把军事训练和教育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由于学校实施文武并重的教育,所教学生大多文武双全。例如,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文武兼备者有72人。那时,人们都把军事技能的高下,视为一个人是否贤能的标志,所谓“射御足力则贤”(《国语·晋语》)。
春秋时期,对广大“亦兵亦农”的普通国人来说,更主要的军事训练和实战演习是通过参与田猎活动来实现的。除此之外,排演战斗舞蹈(“武舞”),也是春秋时期列国军事训练中的重要项目。
参加武舞的人员,一般都手持戈盾,模拟作战的基本动作,既用来激励舞者本人和旁观者的战斗激情和尚武精神,又促使参加舞蹈者熟悉作战动作的要领,为实战作必要的准备。
但秦至唐宋“军训”逐渐被弃,秦汉之时,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了。儒家学术逐渐被奉为正统,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到了北宋,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高潮,武将地位被读书士子全面超越。
另外浩成下令每个城市、镇都要有图书馆。虽然宋朝人喜欢读书,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提供了读书的良好条件,不仅好书不断地出现,而且很容易就能读到这些书。加之印刷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这一物质条件为宋代的知识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当时的出版和藏书行业都发展良好。
并且,宋代的出版业比较发达,文化环境比较宽松,人们能够方便地获取各种书籍,这也促进了宋代的诗词文化的发展。
不过话说回来,商人的目的终究是利益,出版行业本身存在的利润吸引了许多商家。既然有如此高的利润产生,这种高利润必定会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图书的出版中。但是,后来国家渐渐意识到过于宽松的环境会给王权造成一些潜在的隐患,于是加大了管控的力度。并且,还针对盗版印刷等问题出台了一些政策,这样也有力地改善了当时的状况。
而且宋代还有一个好的潮流,就是“收藏好书”。不仅达官贵人喜欢收藏,哪怕是一些平民也会有这样的习惯。富人会收藏一些珍本孤本,穷人就是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价格也不会很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大多也会被良好风气感染。
当时私人藏书数量巨大,许多富贵人家的藏书会开放,让人学习。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当时宋代的官学还没有发展起来,读书人如果要考取功名要依靠私学,比如说一些民间私塾。
除了私人藏书以外,书院也有大量的书。书院产生于求学的需要,为了教学的需要,各地书院储备的书也不在少数,而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书院大多是开放性和公共性的。
可问题就是首先只有书院有图书馆,且是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所以浩成下令全国城市,除了村之外,凡是县、镇,及城市等皆要在书院之外,单独设立图书馆。
一方面可以供广大的百姓阅读,另一方面如果有百姓购买书本,也可赚取费用以及增加一定的收入。毕竟在目前大明国继承的是一个完整的宋朝,其国力,科技、军科,文化,经济堪称中国古代最高水平,印一本书的成本还是很低。
而且目前图书馆归朝廷教育部下管辖,直属中央,属于国有企业。
一般百姓不可私自创办图书馆,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过浩成也不是完全禁止民办,如有百姓想加盟,那么经过朝廷批准可以授其代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