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光的宴会在密室里举行,没有美酒佳肴,也没有歌舞助兴,但是每个人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之情。
诸位游侠以水代酒向公子光贺。“祝公子大事得成,为吴国正名。”
公子光举杯回敬,然后让大家安静。“本公子全赖诸位齐心协力,来日大事成功,诸位皆是我吴国的大功臣,功成名就指日可待。近日王僚那厮已经准备伐楚,王子庆忌,公子掩烛盖余皆不在姑苏城,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皆占,王僚的死期到了。”
“今日本公子有一份礼物送于诸位,愿助诸位一臂之力。”
“来人!把东西抬过来。”公子光一拍手,密室里进来几个大汉,几口箱子被抬到大家面前。
众人皆一脸困惑,不过一个一个心里还是很激动的,所有人都知道公子光是个什么样的主子,也正是这样,才会有这么多人对他死心塌地。
在那个时代,压根没有所谓的忠君爱国,更没有“天地君亲师”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人们更看重的是“三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教育之恩。那个时代只要你有才,就会有数不清的伯乐来找你,而有才之士更是会为了明主抛家弃国。
箱子打开,一股森然之气顿时充斥整个密室,让人仿佛置身沙场。
众人一齐望去,只见箱子里陈放着一批锻造精良的长剑,每一柄都是精品,每一柄都仿佛是一头沉睡的猛兽。公子光随手拿出一柄,在众人面前拔出宝剑。
“噌——”的一声,似有龙吟,光洁的剑身闪着寒光,一道道纹路遍布剑身,这些纹路昭示着这柄剑经过了千锤百炼,所有人的眼睛都开始闪烁光芒。
公子光给了伍子胥一个眼神,伍子胥也随手从旁边架子上拔出一柄旧剑,两人同时挥剑,不出大家所料,伍子胥手中长剑霎时被斩断,缺口整整齐齐,此刻这柄剑如同木质一般。
“诸位将要为吴国拼命,本公子现在能做的只剩这些小事。此地有越国进献的宝剑六十柄,本公子冒死为诸位从王宫里取来,愿助诸位一臂之力。”
在场的剑士无不动容,对于他们来说,荣华富贵或许都比不上这么一柄称手的宝剑。
剑士们同时下拜,齐声道:“必为公子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
潜邑城前,战况尤为激烈。
掩烛近日疯狂的攻城,却不见一点成效,每天都在军帐内唉声叹气,手下军士也都战战兢兢,小心伺候。
这日,掩烛正和弟弟盖余商议破城之事,两人起了争议,掩烛希望引诱驰誉出城来战,而盖余主张强攻,正在两人争执不休之时,突然有探子来报。
“两位公子,楚国派出两万援军前来救援潜邑,此刻距我军不过两百里。”
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自从他们起兵征伐楚国以来,已过月余,想那楚国援军早该来了。
二人对视一眼,都冷静下来,挥手让探子退下。
“我们乘楚国国丧之期发不义之师,本就不占人和,如今天时地利也被我们丢弃掉了,我军危矣!”掩烛的一切都表现在脸上,垂头丧气坐在军案前,再也没有吴王宫里挥斥方遒的气势。
盖余与之相比,就更具几分将领的气概,一振大氅,大声道。
“兄长,何必忧心,不就是楚国来了援军吗?咱们一路攻到潜邑,虽然战绩不卓著,但是已经是胜利之师。援军有两万,咱们也有两万人马,战场上拼过之后才知胜负。”
“王弟有所不知。”掩烛解释道:“那楚国派来的援军必然是虎狼之师,领兵之人必不是泛泛之辈,你我二人如何能敌?”
盖余道:“兄长且放心,即使我军不敌,此地离我吴国也不远,楚国援军奔波劳碌,我们完全可以安然退回吴国。”
盖余话音刚落,又有一谍报传来。待来人报上名号,他们发现,这次传信的人是庆忌的部下。
掩烛看完谍报,整个人更加不好了。
庆忌在谍报里告诉他楚国援军的具体动向,谍报里面说楚国一共派出三批援军,除了行军较快的先头援军,后面还有两万后备军,领兵之人皆是出国数一数二的将领。这回楚国是真的发怒了,掩烛看到了楚国的决心。接着看下去,掩烛脸色突变,但是犹豫了片刻,脸色再次恢复正常。
盖余看到兄长如此反应,心中好奇不已,从掩烛手里接过谍报,只扫视一眼就明白了庆忌的打算。
“兄长,我们该怎么办?”
盖余此刻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庆忌是要拿他们作诱饵,以此来抵御楚国援军,也许从他们领兵出征那一刻开始,庆忌就有了这个打算。盖余从不怀疑庆忌的能力,甚至很恐惧庆忌的能力,因为只要有庆忌在,他们兄弟二人便永无出头之日。
掩烛思量良久,最后派人叫来了他的谋士,自从那日谋士错误估算楚国军士的战斗力,致使军中伤亡近千人,他就被掩烛关了起来作为惩罚。本来谋士已经作好了被杀的准备,没有想到还会被叫来议事,不过在路上他就想到了原因。
“两位公子,可是楚国援军到来?”谋士进帐立刻就问。
掩烛颇为赞赏的看了他一眼,盖余也开口道:“先生受罪之身依然关心我军,令本公子欣慰不已。”
“这是今天刚到了军报。”掩烛把楚国的消息和庆忌的军令都递给了谋士,然后坐在一旁等着谋士的回复。
良久的安静。
“公子。”谋士放下军报,开口道:“就现在的军情来看,我们只能按照王子庆忌的计策来行事,虽然我们在潜邑这里受挫,可是如今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何讲?”掩烛面露喜色。“请先生细细道来。”
谋士拿出地图,指着图上说道:“公子请看,我们此刻被迫驻扎在潜邑城外,此地扼守水陆要道,即使楚国援军赶到,也无法立刻对我们形成包围,而我们可以分兵据守水陆两道,令援军和城里残军无法呼应。如此我们可以一方面完成王子庆忌的计划,另一方面也能攻下潜邑,相必公子也发现了吧。”
“潜邑守将虽然军事才能颇高,但是我相信,他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还有一点,试问公子,攻下潜邑和歼灭楚国两万援军相比,哪个对我军鼓舞更大?”
盖余心有忧虑。“先生如何能确定庆忌此计能歼灭楚国援军?”
谋士指了指潜邑到吴国的距离,又比划了一下楚国郢都到潜邑的距离。两者足足差了一倍有余。
“王子庆忌麾下大军早就蓄势待发,而楚国援军仓惶来战,此役必胜!”
在谋士的策划下,掩烛和盖余两兄弟最终分兵两处,一人围城,一人迎敌。盖余领着一万水军前去阻击楚国水路援军,而掩烛尽全力攻下潜邑。
不过吴国这边还是低估了楚国的决心,就在盖余到达指定地点一天后,楚国左尹郤宛就领着楚国的先头水军杀到了,此时的庆忌还在整军,盖余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大山一般的压力,然而楚军并未急着交战,而是在观察等待。
另一边,沈尹戊和囊瓦也在暗中较劲,囊瓦为争军功,想去阻击吴国可能派出的援军,而沈尹戊坚持要先救潜邑城。
于是在几天后,沈尹戊把大军交给副将,亲自领着五千劲旅急行军千里,杀破掩烛的包围,进入潜邑城。说到底掩烛在沈尹戊眼中还不够看,整个吴国能让他看上眼的就只有庆忌和伍子胥。掩烛的一万大军硬是被五千军马冲的七零八落。不过沈尹戊进入潜邑城后便不再有作为。他是在等庆忌,整个楚军上下早已达成了一致,此次不给吴国一个巨大的教训,决不罢休。
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掩烛兄弟两人再也顾不了名声了,同时发书向吴王求救。
庆忌那边早已经整军备战,但是他也再等待,等待一个可以一举歼灭楚国大军的时机,不过他还是应吴王的要求派出郑国的一支队伍。
这郑国原本就是吴国的属国,在军事上属于同进退,尤其这郑国君主和吴王僚关系不错,此次便是应吴王僚的令前去增援。
庆忌这边也在几日后准备暗中发兵,而这一消息也被申包胥暗中探得,但是这已经不再他的考虑之中,对此他相信楚国有能力应对,楚国真正的危机在内部,而要解决这一危机,就必须尽快找到云梦公主,让公主回去主持大局。
此时的他已经进入吴国境内,正多方打听年前的那场吴楚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