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小梅花鹿不怕风,驮起白(百)灵芝姑娘就跑,拔山涉水,翻山越岭,一直跑到天亮,风息云散。百(白)灵芝姑娘昏迷中隐隐听到幽雅悦耳的竹笛声,婉转动听的歌声,骏马嘶叫声,闻到喷喷的肉香,郭建新似乎就在眼前。
“她在昏迷中苏醒过来,睁眼一看,没有了帐篷,没了狂徒,而是一个山洞。小鹿在吻着她的手,顺着笛声望去,原来是郭建新在愉快地烤着肉,吹着笛子,等她醒来。旁边是他的弓箭和他的大白马,两人相见,悲喜交加。
“可是,山里没有水,没有粮,也没有她的羊和她的爹娘,更没有她喜爱的花草,这可如何是好呢。正在忧愁之时,忽然传来优美婉转动听的歌声。他们顺着歌声望去,远远来了七八位姑娘,各人穿着不同的衣裳。一个全身绿衣绿群,手拿宝葫。一个红衣红群,手拿一束鲜花。一个黄衣黄群,手拿一枝谷穗。一个雪茄衣雪茄群,手拿凤尾翎。一个全身青翠,手拿着棵翠柳。一个浅红衣浅红群,手拿一把佛沉。一个素衣素群,手拿一朵白荷。一个浅色绿衣,佩带粉红群,手捧一个白瓷瓶。个个美如天仙,俊如嫦娥。
“百(白)灵芝姑娘一个也不认识。‘你们是谁呀?我咋不认识你们呢?’没等百(白)灵芝姑娘起来相迎,这几位姑娘已来到他们的面前,‘你们不要出来,俺不是别人。’她们各自报了自己的姓名。‘我是清泉仙子。’‘我是百谷仙子。’‘我是百鸟仙子。’‘我是百花仙子。’‘我是白衣仙子。’‘我是红衣仙子。’‘我是百草仙子。’‘我是百林仙子。’‘你们俩不要愁,劳动会给你们幸福的。’说罢,八女子手一挥,顿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一片灿烂辉煌。泉水淙淙,碧草如茵,鲜花绽放,百鸟啼鸣。
“百(白)灵芝姑娘又问道:‘你们怎知我在这里呢?’
‘俺受百物仙子之命而来的。’
‘谁是百物仙子?’
‘就是果仙的两位嫂嫂啊。’
‘噢,俺晓得了,那不是别人。’
‘你认识?’
‘那是我舅姥姥姥爷。’
“从此,两人住在这里成了亲。从此行医、狩猎、养羊、种谷、种菜。夫妻二人也不知在这里住了多久,小两口离开了这里,云游四海,施福与人去了。人们就把这个洞称为白灵仙姑洞。”再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洞叫做‘白灵洞’。
“姑老爷,那抚养这个姑娘的两位老人,又咋样了呢?”兰英又问。
“两位老人好不容易把女儿拉扯大,再后来女儿被恶奴抢走,郭建新也不知去向。老夫妻俩悲愤交集,得了重病,经过几天医治,身体慢慢恢复起来。高老人家忽然想起那哥几个临走时交给他的一张纸条,找出来拿给人一看,才知是白郎、果仙的后代。他们也是出来寻找自己亲人的。自从在山那边我和他们远远见了一面,再也没有见过。这么多年了,有谁知道他们又到何处去了呢。尤其是你们,为了白郎果仙,不辞千辛万苦,千里迢迢,披星戴月去寻找搭救他们,可见你们心虔诚啊!你们去寻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姑老爷,如您说,俺啥时走好呢?”
“要好好打听打听,不能像他们,没有目的,也不能盲目行动,那样会走弯路,耗费苦力,是不得而果的,也误了你们大事。你说,我说的有道理吗。”夫妻二人极为同意老人家的分析与看法。
晚上,陈兰英深感身子不安,意识到,可能又有事了。她将此事一说,三佛立即决定,“既然身子不舒,稍安勿躁。看你泼辣,也不是那么疯过头了的,你还是老实的不得了。你也不早说,来,我给你试试。”三佛一试,“你呀,少说也有两个月了。”
“不错,是有两个多月了。
“你看,咋办呢?”
“生孩子要紧,找父母、哥嫂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是一辈子事,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咱的家,等把孩子生下来再走。”
“四海为家,是咱所好。我听你的,不如开个药铺,也有和营生,方便这里。”
“也好,一切听你的。”
和老人一商议,老人很满意,“你看见那间屋子里了吗?”
“姑老爷,门锁着,咋的看啊。”
“我就有这个意,想开个药铺,人老了,动不了了,没能开成。因为你们急着寻父救母,我没提,既然想开药铺,给,打开门看看,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了。”
三佛接过钥匙,打开房门一看,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姑老爷,这……”
“什么这不这的,我虽不是郎中,也算是半个郎中了。对中草药,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没事时,便采摘一些。这里气候不与其他地方,很特殊,年头年尾,没有炎热潮湿的时候,很适宜珍藏中草药。这不,一天采摘晾晒,珍藏下来了。你们打算何时开张?”
“越快越好。”
“这些都是你们的了。也是赶巧,遇上了我,一家人。”
“姑老爷,您真是旱地下了及时雨,起到了雪中送炭,起大大的作用了。”
“这就是人常说的缘分吧。”
“谢谢姑老爷了!”
“一家人,谈什么谢字,也算我到了这么大的岁数对你们一次奉献吧。”
三佛和陈兰英,说干就干,不几天,药铺开张了。别看老人年纪大,做起活来怪麻利的。一般小青年都赶不上他呢。
山里的人虽说懂点儿医道,有了大病,不行啊。他们不是医道的专业,没有手到病除的本领。药铺开张,但凡看病的,无一不夸好。都说神仙降临。知道是白郎、果仙的后代时,佩服得他们无体头地。
转眼一年过去了,小孩降生了。是个女儿,取名白琼。大家都来贺喜,夸两个孩子长得好,将来不次于父母。
转眼间,白琼两岁多了。
又是一年春天,谢有福老人一病不起,一连睡了几天,不吃不喝。这天早饭后,老人把三佛,陈兰英叫到身边,“乖孩子,我是……不……不行了。三……三四年来,多……多亏你……你们照顾。不……不管咋说,你们是……是我的亲人,他们……见……见不到我了,我也见……见不到……他……他们了。你们寻……寻父救母,找自己的哥……哥嫂……姐妹,从我对……对你们说的……道路出去,到了那边就……就有人家。那是唯一的……一……一个村寨,叫拱……拱墅寨,人口不多,有十几户人……人家,其中一户……姓……姓耿,是我结交的……一个好朋友,他叫耿……得……才。今年有六十多……多岁了,人品正,心眼好。等你们到……到了那里去……去找他,他会把你……你们……送过去的。我这里有……一张……纸条,带在身上,以作凭……凭证,他会好好对待……你……你们的。这家里……也没……别的了,三佛……你把那个……那个木匣子……拿来。”
三佛把那个木匣子拿过来交给老人家,老人家让三佛把木匣子打开,两人一看,是几块金子。老人道:“这几块金……金子……也不是……我……我的,是救我的老爹爹……老妈妈……留……留给我的。在我这里……几……几十年了,也没地方……用,一直留存……现在。今儿……交给你们了,……出外……不易。虽不多,……小来小去的,还是……有……有用的,节……节省着花。”
“姑老爷,这……这……这咋能行呢。”
“我是……将死的人了,留它……还有何用,你们服侍我……这几年,也直了……不要再说了,收下吧,今后要……好自为之。等你们见到……家人,转告他们,我是被人……所救,才捡来……一条命,活了……八十岁。对于他们母子……三人,我是一无……所……知啊。”老人家断断续续地说完了这些话,夫妻俩深深记在心里。
第二天,老人去世了。夫妻俩在邻居的帮助下,将老人安葬在他喜欢的山坡上。
老人去世不久,抚养百(白)灵芝姑娘的高老夫妻也病倒了。没几天,一块去世,三佛依然将老夫妻俩当作自己的老人好好地安葬了。虽不是亲生父母,是白家抚养人,有恩于白家,不能慢待。因此,受到人们的好评。
晚上,两人商议,兰英道:“三位老人相继去世,没啥挂虑了,何时起程啊。”
“一时走不了,要是走了,对不住三位老人,应该为他们守孝。乡亲们不缺药,而缺医呀,为他们培训一批郎中也是白家的恩德呀。”
“你说的对。”
第二天,三佛找了几位老人商量,立即准备,一下招来十几个,经过两年培训,成了好郎中。有的走出了深山;有的回归了故土;有的留在此地。三佛送了几棵树种,在今后的岁月里,这些郎中、树种,撒遍在这方热土尚,生根,长棵,开花,结果。
这天早上,夫妻俩打好行李,带上孩子悄悄地离开了,不到一天来到了拱墅寨,找到了耿老人家。三佛递上纸条。老人一看,是老友谢有福的信柬。知道他们是白郎、果仙的孩子,激动地流了泪。“哎呀,不是外人了。真是天增岁月人增寿,福临门第门生辉。没想到,白家的后代能进耿家门,有福啊!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闲谈中知道谢老去世前后情况,耿老十分惋惜,“嗨,我在二十多岁结识这位老人,他可是个好人哪。唉……在他百年时,没能见上一面。”
“姑老爷说了,隔山隔水,路途又远,没能请您。老人的心,我带过来了。”
“难得,难得啊,老人的心,我领了。”
耿老六十六岁,身边有个儿子,三十多,叫耿竟和。爷俩都是好猎手,又是个摆渡的行家,水性好,在水里过三天三夜都不成问题,不用说捉鱼了。爷俩靠这个本领吃饭,虽说日子不咋富有,也绰绰有余。孙子在爷俩的教养下,也不得了。老夫人、儿媳妇,既贤惠又勤劳,在家操持家务,日子过得洒水不露,一家过得其乐融融,挺不错的。
儿媳妇叫葛珍娟,心肠好。在家独自一人,没有兄弟姐妹哥嫂。当她看到陈兰英,如同见到了亲姐妹。耿老夫人也是如此,把陈兰英看作自己的亲闺女。
得知三佛寻父救母,对他们敬佩有佳。耿老道:“我在这里摆渡,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听上辈子人说过,白凤落果仙,有一个‘仙草堂’,给人治病,可神了。白郎、果仙被奉为天上降下来的仙人。老人家本想过去去看看,谁知地界发生了动荡,十有八九被吞奢,我家老人是幸存者。当时一片烟波浩淼,从此没有去成。
“也不知怎的,突然一天夜里,水面一下合拢许多,能望见那边人烟。再想去,没有机会了,人也老了。到我这辈子,听人说‘仙草堂’已不复存在了,不知是真是假。从此,再没人提起过。今天听你们一说,这是真的了。说起也怪,三十多年前,有几个年轻人,也是找啥人的。只可惜,没细问,是我儿子送过去的。”
三佛道:“老人家,那不是别人,也是俺白家哥弟几人。”
“你是咋知道的?”
“听姑老爷说的,和他们见过一面,当时也不知,是后来听村里人说的。”
“噢,原来如此。”
耿老夫人把白玉堂领过来亲了亲,问道:“孩子怪喜人的,你叫啥名子?”
“我叫白玉堂啊,老奶奶,你咋就忘了呢?”
“哎哟,奶奶老了,记不得了,多好听的名字。”
“我的名字好听吗?”
“好听。”老夫人随手抱过白琼亲了亲交给了儿媳妇。葛珍娟亲了亲,又递给陈兰英。“妹妹走了一天的路,带着孩子,早一点儿歇着吧。”陈兰英四口随葛珍娟到房间歇息去了。
次日天亮,耿老夫人病了,陈兰英一试,心里明白。
“老人家,您是……”
“你一来,我就看中了,美中不足,少个女儿。”
“噢,您想认我干女儿啊。”
“正有此意,不知同意否。”
“陈兰英跪下磕头,“干娘在上,女儿给您见礼了。”
“好好好,我的好女儿,快快起来。”
几天后,三佛动身了,老人调理船只,由儿子耿竟和相送。临走嘱托,“乖孩子,出外不易,山高路远,一路小心啊!找到找不到,来封信。”
“妹妹,咱刚认识,就走了。母亲说的是,出门在外,不容易。一家四口,孩子又小,饥一顿,饱一顿,有时连水也喝不上。真的寻不着,回来。虽说日子不好,也够过的。”葛珍娟诚心诚意说出心里话。
“娘,嫂嫂,你们关心我,爱护我,疼我,永记心头。寻父救母是艰难的,无论咋样,这条道也得走下去,没有回头路。在家时也是这么劝我,有时间,一定给你们来信。”
娘俩看陈兰英决心这么大,肃然起敬了,陈兰英收拾行囊上船,葛珍娟抱着陈兰英痛哭,“嫂嫂,我嘱托的话别忘了。”
“妹妹,我记着了。”
“孩子,把你弟弟、妹妹送好啊。”
“是,娘。”
船离岸了,越行越远,直到看不见,安下心来。
船在水上漂泊了大半天,到达彼岸。耿竟和搬下独轮车上路了,过了一夜,第二天,耿竟和送了一程又一程。耿竟和还想再送,陈兰英哭了,“大哥,送到啥时是个头。人不说了吗,送君千里,总有一别。你是永远送不到尽头的,越送越难受,长痛不如短痛。爹,娘,嫂嫂在家等着你呢,哥哥,到此为止吧。”
耿竟和心里难受,眼噙泪水,嗨……要不是家里爹娘、老婆、孩子,他是一定要跟去的。他放下车,弟兄俩洒泪而别。
要知陈兰英一家何时寻到父亲、兄弟、哥嫂,能否救出母亲,请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