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生,谁都希望自己在求职时有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军事上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求职择业。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人才市场上取得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结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储备和结构:
一、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知识大树之躯干,是知识结构之根基,其在大学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毕业生无论选择何种职业,也不管要向哪个专业方向上发展,都少不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像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基础来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产业、行业、职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必然加快,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上已不可能再“从一而终”,职业岗位随时变动的状况不可避免,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靠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讲过一段极为深刻的话,他说,现在的学生一进大学即分系,分专业,由于急于求成,急于专业化,学生仅学到限于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只能“单打一”,将来毕业生适应性很差,只会守住自己的一个“小摊子”,换一个方向(更不要说换专业)就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怎么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呢?大学教育的一个根本点,是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基础知识拓得尽可能宽一点。这样,学生就有了“后劲”。苏步青教授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
大学生必须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历史、地理、汉语、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数学是大学生认识自然、运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的基础工具;物理对大学生认识事物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化学有利于大学生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规律;外语是利用国际知识的有效工具;计算机知识如今也是势在必行的要求;读史可以知未来;地理让人了解地、时、空;汉语又是我们的母语;专业基础也是重要的基础。同时,上述各知识元素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合理搭配的问题,大学生应该广泛吸取各类基础知识的精髓,遵照加宽、加重基础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扩大基础知识的容量和自己的知识面,使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宽厚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大学毕业生胜任工作的基础,而且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因为,基础知识之上构建着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决定着一个人在工作方面的作为,更重要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而这些是一个人在事业中必备的优秀品质。
二、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各自所学专业的知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内容和直接显示体;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培养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大学毕业生是将要从事某一专业性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教育的专业化趋势明显加快,现代大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专业教育。无专业特色,也就不成其为科技人才。所谓广博精深,是指大学生具有从事专业所需的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知识和技术,对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历史和现状、国内外最新信息等都有了解和把握,同时,对与其专业邻近领域的知识也要了解和熟悉,善于将专业领域与其他相关知识领域紧密联系起来。专博相济,专深博广已成为当前对人才素质的重要要求。
但是,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有一点是不会随着外围社会的发展发生变迁的,那就是大学教育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提升自我的能力。作为大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时候,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实际的工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学好必修课,把基础打牢固;其次要尽可能多地读些参考书,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现在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它们的生产线可以说能代表当今社会比较先进的水平,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很难做到与生产实际完全衔接。而企业在面试过程中往往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一些专业方面比较前沿的东西,应聘者如果能很好地回答此类问题则会得到考官的欣赏,也就等于一只脚跨入该企业的大门。做好此项准备可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需要翻阅很多相关报刊书籍,但只要注意收集课堂上老师介绍的一些新知识、平时注意信息的积累,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注意分析和总结各门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丰富你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专业知识的结构有一定的系统了解,让思路比较清晰,也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再次,要学些同本专业发展相关的基础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大学生可以通过“双学位班”、“第二学位班”、“主辅修制”及层出不穷的“培训班”、“导班”等,拓宽自己的专业面,构建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
三、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大家一般都在高中就已经分了文理班,个别同学甚至在高一就死盯住高考,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家的知识面还很窄,理工科学生重理轻文现象非常严重。孰不知,缺乏人文知识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的。人文知识主要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治学治人的精神动力。因此,大家应充分利用专业学习的课余时间,多阅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加深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同时,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交互使用,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的增强。
四、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近半个世纪来,人类知识总量呈几何级剧增,知识发展一日千里,各类现代职业都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程度高”指知识量大,知识面宽,领悟的也多;“内容新”指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中应以反映当今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新知识、新信息为主;“实用性强”指从业者的知识在生产、工作等实践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反映上述要求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要求毕业生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和掌握计算机,部分单位甚至将之量化,要求英语要通过四、六级或英语八级,计算机要通过等级考试或获得何种认证。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学校学习的宝贵时间,在不断加深对本专业知识了解的同时,跨学科学习更多的知识,自觉阅读现代科学书籍,了解世界科技新动向和前沿状况,注重精湛先进的知识,储备大量的知识。还有,毕业生如能掌握一技之长,诸如演讲、书法、绘画、舞蹈、歌唱、驾驶、公关等也可增加求职的成功率。
五、融会贯通各种知识
掌握丰富的知识只是做完了一半,运用知识才是最终的目的,大多数毕业生以后都要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都要参与到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去,那么作为大学生如何提高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和水平呢?也许你会说大学生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真正用来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很少,因此,知识的融会贯通暂时还是空中楼阁。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诚然,参加工作后,大家可以真正地找到知识的用武之地,但在读期间的宝贵时间你利用好了吗?比如说,你是否经常参加大学期间的三下乡活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竞赛和设计比赛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呢?这些都是使知识融会贯通和运用知识的良好渠道。
切忌整天埋头苦读,不要把目光仅仅盯在那些荣誉和奖学金上,毕竟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那只是对你学习成绩的一种肯定。素质教育我们已经喊了这么多年,我们一味地寄希望于政府的行动,是否曾想过我们自己并未将之付诸行动。大学为什么叫象牙塔,最主要的是这里是一片自由的天空,是许多人眼中的圣地。在保证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为自己争取锻炼的机会,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融合和应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吸取一些实例的经验和精华,切实从思想上将之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体育科学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已经得到认证,那就是在大脑里想着运动的人比不想的人身体状况要好,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上也是这种道理,你只要想了,就肯定比不想强,融会贯通能力就肯定提高得快。
当然,也不必刻意强求,毕竟事情自有规律,许多时候我们是在不经意间将知识融会贯通的,例如,我们帮人装系统,解决计算机出现的问题、与人探讨相关论文的写作等,这些都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