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各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也决定了其在求职择业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位层次。
经历了数年的专业教育和其他形式多样的教育,作为大学毕业生,有必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做一个梳理,这是求职择业所不可或缺的。要想今后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大学生应该紧密联系今后的就业情况,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取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它反映着客观世界各个领域物质运动或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知识结构则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信息系统,与知识程度二者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现代职业欢迎的是这样的求职者: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程度,并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所选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的知识科学地组合以形成合理的结构。面临求职择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应该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选择职业和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社会的需要正确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塑造自己,用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从而适应就业的需要。
让我们先来了解目前学术界提出的四种有代表性的知识结构模式:
1 宝塔型知识结构
这是把基础理论知识形象地比喻为宝塔的底部,然后从下到上依次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宝塔顶部是主攻或从事的职业目标。这种知识结构模式强调基础理论的宽厚扎实和专业知识的精深,容易把所具备的知识集中于主攻目标上,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多是具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这类知识结构的人才。拥有宝塔型知识结构的人可以迅速接近学科前沿,从事纯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工作。
2 网络型结构
又叫蛛网型知识结构,它是国外经济管理学派提出的模式。这种结构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中心点,把其他与该专业接近的、有着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为网络的各个接点,相互联结而形成适应性强、能够在较大的空间发挥作用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能使专业知识处于网络的中心,且不忽视与专业相关联的系统知识的辅助作用,在使用知识时能充分发挥整体知识的协调作用。此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自己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为蛛网的中心;第二部分是把与专业知识相近、直接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作为蛛网的结;第三部分是把离专业知识较远、间接影响知识的基础理论、一般知识作为蛛网的外围。该种知识结构注重知识广度与深度的统一,同时,更加强调专业知识的核心地位和知识间的广泛联系,强调发挥整体知识的协调作用。
这种人才知识结构呈复合状态。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必将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进入中国的外资机构尤其重视此类人才。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资机构在招聘人才时,有的就提出了要各类复合型人才,搞贸易的,要有工科的基础知识,学工科的要有六级的英语水平。如果你是这种知识结构的人,建议你抓紧一切机会和时间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扩大网络知识结构的辐射面。
3 帷幕型结构
这种结构的具体含义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对其组织成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总体的要求,而作为该组织的个体成员,将依其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着一些差异。以一个企业为例:企业对其成员的整体知识结构要求具备财政、会计、安全、商业、保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具体技术,而对企业中处于不同层次的个体来说,要求他们掌握的上述知识的比例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便组成了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
这种知识结构强调个体知识结构与组织整体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它对于求职者的启迪是告诉他们在寻找职业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所选职业类型在整体上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要求,同时还要了解所选职业岗位在其所在的社会组织中的位置及具体层次,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后的适应性。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帷幕型知识结构是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所以大家应好好调解自己,实现个体和组织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
4 T型知识结构
T型知识结构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才型知识结构。T型知识结构是一种适应性较强、对大学毕业生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知识结构,它强调知识的广博性。竖杠代表专业知识,横杠代表一般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其特点是既强调基础知识的宽厚,又强调专业知识的精深。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讲,也许难度比较大。人的知识结构有专才和通才之分。所谓专才是指掌握一两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除专业知识技能外,还掌握邻近学科知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的就是通才。
美国有人做过调查,问企业领导人最需要什么知识。“倒退20年,让你回到学校学习,你准备学什么?”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什么都学一点”。不错,领导人原则上必须是通才,而不能是专才。领导要有通才型的知识结构,而具有通才型的知识结构也不一定适合当领导,还得看其专业知识,只有掌握管理、领导等软科学的专业知识的人才适合当领导。通才型知识结构的特点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广的知识面,基础扎实。这道理同样适合其他领域,大学生们对专和广的关系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不能过于依赖某一方面。
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差异性,但其间也有共同的特性,知识结构模式也是一样的,大学生们在正确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更要重视这些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通性。上述的四种知识模式的共性包括:
1 有序性
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说来必然有从低到高、从核心到外围几个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是指从基础到专业直至攻尖的目标,要求知识的积累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从核心到外围是指在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将那些对实现目标有决定意义的知识放在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同时,让一切相关的知识在整个结构中占到相应的比例,由此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否则,知识结构杂乱无章、主次不分,很容易造成一个人“胡子眉毛一把抓”,样样通,样样松,没有自己的专长,发挥不了知识的整体作用,难以在择业和从业生涯中形成自己的优势,无法取得成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知识搭配主次有序,并不是否定外围知识的作用。在具备专业所长的同时,多涉猎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形成具有精深性和广博性的知识结构是最理想的追求。
2 整体性
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显示出知识结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它要求无论知识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多么复杂,其构成也不应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堆积,而应是多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这样便能在整体上发挥出最优的功能。如果知识元素只有数量的优势,而没有相互的协调配合,就难以产生整体优势。掌握了较广博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就能在纷繁的知识中发现其内在的联系,爆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产生出大于各个部分知识简单叠加的整体效应。由于现代科学高度分化的同时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合理知识结构的整体统一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3 可调性
人们的知识结构应是动态的、可变的,能够根据需要经常进行定向调整,以保持最佳状态。所谓定向调整,就是紧紧围绕选定的目标充实和积累知识,调整知识结构。爱因斯坦上大学的时候,常常让同学帮他记数字笔记以草率应付,没料到,他攻克广义相对论时发现自己所缺的正是数学这个武器。于是他下苦功学了七年数学,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合理的知识结构本身应该具有一种转换能力,它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客观世界和实际需要,从一个目标转向另一个目标而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充实和调整。
现代职业对就业者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到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的影响。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类现代职业对于就业者的文化素质和合理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就知识结构而言,一方面,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对就业者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性要求也愈来愈强。认识到这些共性,同学们可以更为深刻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协调好各种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