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毕业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都准备毕业后在专业领域内一展身手,凸现个人价值以实现自我。然而面对各种思潮的困扰,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初涉人世的毕业生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面对种种压力和选择,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一般可表现为以下几种状态。
一、攀比心理
在各种招聘会现场,你会看到应届大学毕业生寻找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的大量存在。在此心理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与自己的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就仿徨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
二、盲目求高心理
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从工资福利待遇到住房到地理位置到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这种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是不少大学生择业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原因。
三、不平衡心理
或因自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自身社会背景缺乏,或因机遇把握不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总结原因,而是怨天尤人,产生不平衡心理。
四、自卑心理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因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所长,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变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五、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学习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从而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睥睨一切、目空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看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导致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六、依赖心理
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四年的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在面对问题时的决策能力。表现在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判断,而是一味听从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当然,对择业这样的大事,适当地征询师长的意见,是无可厚非的。
七、不能面对现实
大学毕业生大都自视较高,在走出校门之前,大都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创一番大事业的抱负。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在择业过程中并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否匹配,没有深入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产生不安或不满情绪,失去竞争的勇气。
八、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
很多同学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他们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好单位,在较短时间里一举成名,沉溺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却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的沉淀,怎么可能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