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2 生活习惯上,处在“规则”与“自由”的纠结中
“纠结案例”
对于把尿的问题,我和公公婆婆的意见有点儿不合。
在宝宝4个月大的时候,婆婆就坚持给宝宝训练把尿,每次宝宝都哭,可婆婆还是坚持让孩子尿出来。我觉得这么做非常不好,孩子这么小,不应该强制他做什么,而是应该尊重他。而且,晚上把孩子叫醒后把尿,影响睡眠不说,还影响孩子情绪。没把尿之前的宝宝比较温顺,自从把尿后,脾气极其“暴躁”,一旦不满意就大哭。
跟婆婆沟通后,婆婆说:“你看夏天多热啊,孩子每天都用纸尿裤包着,屁股上都起红疹了,早点儿把尿,孩子就少受点儿罪。”婆婆的话倒也不无道理。
各位家长是怎么看待给宝宝把尿这件事的呢?觉得该不该训练宝宝把尿呢?如何给宝宝把尿?什么时候进行把尿训练最好呢?
“把尿造成宝宝心理压力”来自:苦瓜边缘1楼
楼主家孩子还这么小,把尿肯定会给宝宝造成心理压力。有时候没有尿,可是大人一个劲儿地嘘,导致宝宝情绪紧张,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再说,晚上把尿,不仅影响孩子睡眠,大人也休息不好。至于楼主担心的红疹问题,只要用质量好的尿裤,再涂抹一些防止尿布疹的药膏就不会长疹子了。
“把尿好处多”来自:桓榕2楼
中国把尿的传统流传了这么多年,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我认为还是要把尿,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婆婆告诉我说,3个月宝宝尾椎骨稍长好后就可以开始把尿了,所以,我家宝宝从3个月就开始把尿了,现在已经习惯了,很有规律。到了晚上想要尿尿的时候就叫人或是哼哼。
把尿有很多好处,不仅有利于宝宝养成及时表达便意的好习惯,对将来上幼儿园也有帮助。其实,我给孩子把尿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就是不能太频繁,否则孩子容易尿频。晚上把两次就好,一次是睡觉前,一次是午夜12点左右,一般情况下,孩子都能坚持到早上6点。头几天孩子多少会有些抵触情绪,大人不能因此心软,要坚持住,过几天就好了。
“把尿虽好,但要控制时间”来自:刀刃上飞舞3楼
把尿虽好,但要控制好时间。我的意见是白天可以把尿,晚上则应该穿纸尿裤。睡前可以把一次,还应该控制好孩子的饮水量。总之,别轻易唤醒孩子尿尿,以免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我是把尿派”来自:烜赫一世4楼
我家孩子从满月就开始把尿了,并没有出现1楼所说的心理不健康等现象。把尿有诸多好处,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把尿让宝宝更舒服。不管是尿布还是纸尿裤,孩子尿湿或者大便之后,往往很不舒服。不用那些东西,宝宝长尿布疹的概率才小一些。
第二,培养宝宝的自我独立意识。随着宝宝的长大,要慢慢鼓励他到“马桶”进行大小便,而不是每天为了穿纸尿裤跟他说个没完没了。
第三,提升亲子关系。把尿能让父母更了解宝宝的需求,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
第四,不仅环保,还能减少开支。减少纸尿裤的使用,不仅对环境有益,还能节约家庭开支。
第五,促进大脑发育。
“把排泄的自由还给宝宝”来自:水桶5楼
反对楼上说法,自主排泄和爬行、走路、说话一样,每个孩子都应该按照他自己的时间来掌握。古人之所以提前训练把尿,是因为那时没有纸尿裤,妈妈们要花费很大精力去洗尿布。所以,孩子早断奶、早控制大小便就成了妈妈能干的标志。但现在不同,纸尿裤这么方便,为何还要强迫孩子呢?
我们应该多一点儿耐心,等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准备好了,他自然就能控制住了。楼主家孩子那么小,即使学会了,也只是条件反射,当孩子听到某种声音或听到某句话后,下意识地就尿了。这个过程跟大脑的控制与否没关系,并不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我是尿裤派”来自:亦神亦心6楼
我是美国人,我老公是中国人,所以也曾为把尿问题发生过争执。在西方国家,很少有妈妈给孩子把尿。原因如下:
第一,在孩子不满18个月的时候,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系统。大多数宝宝属于无意识地上厕所,所以不能强求。
第二,把尿太浪费妈妈的时间和精力。总得记着给孩子把尿,一旦忘记,孩子就尿裤子了,相当于没训练。想要训练好孩子的排尿和排便,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行。
第三,宝宝会抗拒。孩子在把尿的过程中多少会有些许抗拒,小的时候或许不明显,等长大了就会非常明显。有的家长在强迫的过程中还会训斥、责备,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认真观察孩子排泄欲望”来自:青草幽幽(育儿专家)7楼
孩子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肾脏发育才基本完全,才会对大小便产生自控意识。在此之前,多为“随心所欲”的状态。最好不要强制把尿,以免影响孩子发育。所以,把尿要在孩子有排便或者排尿的欲望之后再进行,宝宝一旦反抗就要停止,切勿强求。
还要了解好孩子排便和排尿的欲望。妈妈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孩子在排泄之前都会有自己特殊的表现。比如有的会使劲儿,有的会面色凝重,小男孩的生殖器会变大,等等。此时把尿、把便,孩子才不会抵触。
“选择适合训练的最佳时期”来自:吊儿郎当帅8楼
同意楼上的说法,对排泄的训练,要选择一个适合宝宝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当宝宝有以下信号时,就预示着可以进行排泄训练了。
(1)宝宝在尿后或者便后感到不舒服,会通过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比如拉扯尿湿了的尿布或纸尿裤,扭来扭去,有的还会哭。
(2)孩子在排泄前可能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他想大便,可能突然涨红脸,想小便,可能夹紧双腿等,或者直接告诉你他想干什么。
(3)孩子在午睡时间能保持不尿了。
(4)孩子喜欢模仿大人上厕所,开始对马桶感兴趣。
当你的孩子有以上几种迹象时,就要开始训练孩子正常的排泄了。可以选择一些外形漂亮、吸引小宝宝注意的尿桶或坐便器,引导孩子排泄,让孩子自主自愿地学习上厕所。当孩子能控制排尿和排便时,应该及时表扬,让他产生一种自豪感,这样宝宝才更愿意自己上厕所。
综上所述,“排泄训练”是迟早的事儿。楼主家孩子既然出现了明显的抵触情绪,就不要勉强了。专家认为: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才是训练孩子控制小便不再尿湿裤子的最佳时期。楼主家孩子才4个月,这么小,要尊重孩子的排便自由,孩子才会感觉幸福。但也要注意,每天给孩子一段透气的时间,比如刚排完小便,可以暂时不穿纸尿裤。另外,多清洁宝宝屁屁,保持干爽,如此才会避免尿布疹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