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案例”
我女儿乐乐今年5岁,在幼儿园上大班。自从开学以来,她们班的孩子陆陆续续开始上学前班,学习数学、英语、拼音等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刚开始,一个班上只有三四个孩子在外上学前班,我觉得无所谓,但等到一多半都在“上班”时,我就有点儿不知所措了,陷入纠结之中。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能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呢?能不能跟上学校的进度呢?当老师讲课的时候,发现下面大部分同学反映此内容已经学过,老师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呢?是按部就班地继续教,还是根据多数学生的情况加快教学进度呢?后者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如果真是这样,就意味着女儿一上学就落后了。可是如果孩子在学前班学过汉语拼音和加减法,一年级再学的时候,女儿会不会丧失兴趣,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影响今后的学习呢?
幼小衔接要不要上学前班?提早学习好还是不好?如果好,如何帮孩子选择学前班呢?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不上学前班害处多”来自:上善若水1楼
我儿子没上过学前班,直接上的一年级。上学后发现什么都跟不上,做数学题,还要用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数,做应用题,连题目都看不懂,更别提老师留的写汉字的作业了,拿笔的姿势都不对,写起来可费劲儿了。真后悔没让孩子上学前班。
我认为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完全脱节。幼儿园强调玩儿,学不学不重要;小学则不同,一年级的教材就很难。如果不上学前班,基本上跟不上课。我家孩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回家后经常莫名其妙地哭。
如果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多学点儿东西,一年级也不至于如此费劲儿。毕竟学前班都是按照一年级的正规上课安排的,这样就给了宝宝一个提早适应的机会,真上了一年级才不会手忙脚乱。
“知识还是早学好”来自:峰回路转2楼
同意楼上的看法。现在一年级的知识很深,如果不提前学一些预备知识,恐怕很难跟上。我家孩子在幼儿园只学会了单纯的计算,也就是所谓的大数记心法。孩子刚去学前班的时候,老师就讲解了分解组成的概念,孩子开始不理解,每次依旧用大数记心法做题,经过老师多次纠正,他才逐渐学会用这种方法。
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老师再讲分解组成,孩子就一点儿都不吃力了,回来还跟我说老师夸奖他了。
“大班能代替学前班”来自:阳光幼儿园园长3楼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其实,现在很多幼儿园都考虑到了幼小衔接的问题。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我们从小班、中班就开始着手,并在大班的时候强化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完成任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为了让孩子在一年级遵守纪律,我们组织小朋友一起讨论,此外还会留一些作业,延长孩子们的上课时间。
一年级入学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一般两个月就能慢慢适应学校环境了。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如此才会有自信,才会懂得上进。那些不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即便上了学前班,一年级可能略显优势,但之后的学习成绩肯定不如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曾听一个小学班主任这么说:“其实在一年级,学习是次要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楼主更不用担心教学进度问题了,现在公立小学的所有课程都是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的,不会因为孩子在学前班学过哪些东西有所改变。
“学前班还是别上的好”来自:太平洋4楼
同意楼上老师的看法。我觉得孩子的入学准备在幼儿园里就能满足,不要上学前班。现在学前班严格按照小学的作息制度和教学形式组织教学,不仅不符合孩子的生理,也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再者,现在的一部分学前班根本不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导致孩子视力衰退。还有一些不正规的学前班,相当一部分教师发音不准、写字笔顺不对,导致孩子到小学后纠正起来非常麻烦。
还有,现在一些学前班的价格昂贵,而小学则是义务教育,不用交学杂费。不上学前班能省下不少钱。
“大脑开发最重要”来自:牵你左手5楼
我觉得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最重要的是大脑开发,而不是简单的认识字、背诵古诗和算术。上一年级之前,只要在大班学点儿拼音、汉字、简单的数、量等数学知识,做到有效衔接就行。如果储备量过多,则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进而不认真听讲,这就得不偿失了。
“因人而异”来自:嘟噜6楼
上不上学前班,要因人而异,也要因校而异。所以,建议家长先去考察一些孩子即将就读的小学是什么情况,了解学校对刚入学同学的识字量、算术等各方面的要求。如果你觉得你家孩子的水平已经到了直接上小学的标准,就没必要花那冤枉钱了。如果孩子达不到标准,再考虑要不要上。而且,在上学前班的过程中,家长要帮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孩子不懂得“按时完成作业”里的“按时”是什么意思,就要给孩子讲解。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家长也不能逼迫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慢慢过渡到小学的状态中去。
“别用分数衡量孩子”来自:海之泪7楼
很多家长用分数衡量孩子,其实分数真的不重要。就像马拉松比赛中的选手一样,出发的时候跑在第一的人未必就是最后的冠军,起步的时候落后的人也未必就被淘汰。所以分数并不能代表孩子未来学习生涯是好还是坏。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通过帮助孩子分析为何得分,为何失分,巩固优点,摒弃缺点。
假如抱着这种心态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就不用为上不上学前班纠结了。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成功,所以楼主还是先从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始吧!
到底要不要上学前班,给楼主如下建议:
第一,你家孩子要上的小学是不是正规小学,这所学校对刚入学孩子的要求有哪些?你家孩子是否符合他们的入学标准?如果符合了,就不用上学前班了,不符合就要去学前班“补习”,但是补习的内容不能太多,适量即可。
第二,你家孩子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握笔的姿势对吗?坐姿对吗?上课时能集中精神、认真听讲吗?一旦不具备其中某一点,家长就应该认真调教,等到孩子形成习惯后就麻烦了。
第三,你家孩子的年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是否达标,这些都达标的孩子一般更容易适应小学生活。
第四,你有问过孩子的意愿吗?他是愿意提前进入“小学模式”,还是多享受一段时间的“幼儿园模式”?如果孩子觉得幼儿园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心,就送他去小学吧!
第五,你是否放平过心态?你觉得分数重要还是能力重要?要懂得分数不代表能力的道理。孩子放学的时候,不要总是追究学习结果,还要多跟孩子讨论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