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德明道友。”李长老拱手作揖,礼的倒不是能拿到首字权力,太史涯不过一后辈弟子还不至于如此,而是因其肯于此事相让,便是先给足了自己礼数。
“我见此子时,其郁郁寡欢,终日不知去处,家中虽有万贯财富,却不能令他言笑,唯有修习世俗武功时方会欣喜,此事便足以见其选择剑山一脉绝非偶然,乃是天生所向。”
李长老没有立刻定下最终,而是先缓缓开口,似是在回忆往事般描述曾经初见太史涯的场面。
“而后我此子身具灵根,虽然天赋差些,但只要勤奋不缀,便也算是个可塑之才,故而心起一念,身有所动,授其《小五天周天仙决》,并将画剑山与修行一事告于他知,此子听闻后,顷刻便欣喜若狂,承诺定会好生修炼,以期再见,而后我又观其二三次,其勤奋果不其然。”
听李长老这般说,太史涯才知道这位修士长老竟在暗中偷偷观察过几次,只是不知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按理说自己不应当受到如此待遇才是。
“由此可见,此子当真是天生向道,绝非三日之好,正所谓‘上等灵根易得,向道之心难寻’,吾对此深感欣慰,故便就以此为基础,赐其道号首字【沰】,如何?”李长老边说着,边转身看向太史涯。
“多谢李长老赐号。”太史涯恭敬拱手行礼道。
“好一个沰字!平海道友此言高明,令老夫佩服。”杨长老双手合拢拱手道。
“德明道友谬赞。”李长老说道。
“那尾字便由老夫来选了,我且先问你一句,你为何要修行?”杨长老看向太史涯问道。
“回杨长老,弟子求长生。”太史涯回答道。
“若得长生后呢?”杨长老问道。
“这——弟子从未想过。”太史涯迟疑说道。
“那若注定不得长生呢?”杨长老又问。
“这——弟子亦未想过。”太史涯低了低头,表示自己愿听其人指点。
“这也不想,那也不想,你倒是干脆。”杨长老笑道。
“弟子愚昧,还望能得长老指点。”太史涯恭敬说道。
“罢了,你毕竟只是刚刚入门,还未知晓旁事,故今日吾便告于你知,我等修真之辈,所求不为长生,而是一句话。”杨长老说到这里停顿了下,而后继续说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太史涯口中重复了遍,此言他在前世也曾听闻,只是如今从一位真正修士口中说出,感觉自是不同。
“不错!我等修士,修真便是修道,尔可知‘道’为何物?”杨长老问道。
“弟子——不知。”
太史涯面色稍显庄重,打起了精神听其讲‘道’,虽然自己突破炼炁境时对道亦有感悟,平日也会思考类似问题,但他绝不会傻到在此时妄自开口,平白丢掉一次取长补短的大好机会。
而一旁傅之仲却是一脸平静,并眼神中略带一丝隐藏很好的不屑,概因此等事情他早就知晓,见太史涯竟然连这些都不知,心中顿生鄙夷之情。
“好,既然你不知,那我便问你,此为何物?”杨长老手掌一翻,一片嫩绿色树叶出现在他掌心中。
“回杨长老,此乃一片叶子。”太史涯老老实实回答道。
“错,此为道。”杨长老说道,而后突然于掌心中窜出一丝火苗,将那片叶子燃烧起来,接着继续问道:
“我再问你,这是什么?”
“这——木助火势?火借木生?”太史涯有些迟疑。
“错!此为道。”杨长老边说边运转体内法力,只见一颗偌大水珠于半空出现,最后落至其掌心,将火扑灭。
“这又是什么?”他继续问道。
“这——弟子不知。”太史涯不再猜想,而是老老实实说道。
“此亦为道。”杨长老一个翻掌间收了所有奇异,见太史涯面色更加困惑,不但没有气恼其资质愚笨,反而在心底点了头,面色平稳冷静,沉声开口道:
“道,便是五行之法,却又不是五行之法,亦是自然万物,亦非自然万物,或是将其看待为自然万物间的联系亦可,而吾等可以称其为道并非是因其名道,而是人们只有这样才能知晓‘道’的存在,若非如此,这世上便就没有修道之士,亦无求道之人了。”
杨长老此番说法倒是与自己一些感悟类同,但又有些差异,或许是层次更加深刻一些,总之让太史涯学到了不少。
“弟子愚钝,未能理解长老此言何意。”太史涯决心将不懂继续装下去,以求能得其人更多指点。
“嗯,愚钝乃是正常之事,尔如今无需对此彻底理解透彻,只需记下来,日后用心感悟便好。”杨长老说道。
“多谢长老指点。”太史涯没能得偿所愿,但也已然知足,毕竟今日杨长老是为了给自己取个道号,而不是专程来为自己讲解修道疑惑的。
“你不必谢我,每个弟子入门后都会知晓此事,那时便有授业长老为尔讲述,我只不过是提前将一部分告于尔知罢了,至于其它日后再说,此时更重要的还是你的道号一事。”杨长老说道。
“弟子请杨长老赐字。”太史涯赶忙拱手道。
“不急,老夫还有一事问你,平日你最喜何物?亦或是何物最能使你静心?”杨长老一手背到身后,一手抚须,一副胸有成竹。
“回杨长老。”太史涯思忖片刻开口道:
“弟子平日最喜仙人掌。”
“哦?为何?”杨长老有些诧异,似乎从未或是极少听过这个答案。
“因其四季不变!不因春来而绽放,不为夏至所鲜艳,不被秋风落凋零,不以冬寒苦哀声,永远挺立,始终如此,故而弟子每逢心烦意乱,皆会心念此物,以安己心。”
太史涯坚定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引得李长老欣赏目光与傅之仲更加不屑。
“哈哈,恐怕不止如此吧,仙人掌,仙人掌,一为不争为人,二为大争求仙,这倒真是个好名字啊。”杨长老大笑道。
“叫杨长老见笑了。”太史涯仿佛默认了这个说法。
“既然如此,那我便以仙人掌为由,赐你道号尾字【青】吧,所谓万物为道亦非道,故仙人掌本身亦是道的一部分,或说其既为道,吾便在此愿你能够寻得心中之道,未来求证无上大道。”杨长老说道。
“弟子多谢杨长老。”太史涯深深一躬,而后又向李长老行过一礼,自此,【沰青】便是他的道号了。
一旁的傅之仲见此情形便更为恼火,看向太史涯的目光更加深沉,只觉其浑身上下都令人厌恶,没想到自己领回来的竟然是如此一喜好阿谀奉承之辈!
太史涯虽仍旧不理会,然实则一直都知其态度变化,不过他绝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决定,哪怕会因此得罪一位师兄亦是一样。
至于他为何如此坚定的选择剑山一脉,自然不仅是神通法术、逍遥自在了,还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他,辅助手段终究只是辅助手段,最终谁有理,看得还是谁的拳头大。
而剑山一脉听起来,怎么也不会比画山一脉的战斗力弱。
“沰青。”杨长老突然喊道。
“弟子在。”太史涯拱手说道。
“向我画剑山开山祖师爷跪下。”杨长老说道。
“是。”太史涯应下,而后上前两步跪在了香炉前,毫无疑问,眼前那副瑞兽捧仙图中的仙人便是画剑山开山祖师爷了。
而后杨长老点点头,转过身去走到香炉跟前,与李长老一起拱卫在香炉左右,傅之仲则是赶忙退到一旁去,以免冲撞了祖师爷,坏了规矩。
“弟子杨远明,道号【德明】/弟子李北海,道号【平海】,参见祖师爷。”
太史涯心中念头闪动,记住两人名字,又见杨远明杨长老回头看向自己,心中立刻会意:
“弟子太史涯,道号【沰青】,参见祖师爷。”
不过两人是站立参拜,而太史涯则是跪地叩首,是因前者为后者领路之人,而后者只是一后生晚辈,但若平时参见的话,就连两位长老亦要行叩拜礼,由此画剑山重视规矩礼数可见一斑。
而后便是入门宣誓,杨长老说一句,太史涯跟着念一句,倒是意外般不多,只是日后要学之事颇为繁重,不过眼下却是无碍了。
向祖师参拜过后,杨远明、李北海分别为祖师爷上了一炷香,而太史涯也跟在后面敬过一炷,香落之后,太史涯从此便是画剑山一位杂役弟子了。
长久期盼,今日终达成所愿。
——————
因太史涯选择的乃是剑山一脉,故礼成之后李北海与傅之仲便就立刻离去了,之后的事情便由杨远明负责,他将一套代表杂役弟子的灰色长袍和令牌交给了太史涯。
灰袍上下并无任何纹饰,只在背后绣有一柄长剑,乃画剑山剑山一脉象征,而令牌则在正面刻着【杂役】二字,背面刻着【太史涯】,是太史涯亲眼看着杨远明只用手一抹便就出现了,除此外令牌上还刻画着几座山峰,应当是代表杨远明所说的那三十二山。
“沰青。”杨远明说道。
“弟子在。”太史涯恭敬应道。
“尔如今为吾画剑山剑山一脉杂役弟子,自当履行弟子职责,每年为宗门镇守大晋人间半载,直至炼炁九境,筑基前昔方能彻底回归山门,尔可有意见?”杨远明威严道。
“弟子遵命,只是不知大晋地大物博,弟子该去何方镇守?”太史涯问道,无垠天虽非无垠,然面积仍远超前世,故仅一大晋便抵得上数国相加。
“哈哈,你何必拐弯抹角,我岂会不知你的心思?不过只怕要让你失望了,靖海县的确尚无弟子镇守,不过附近却有那傅之仲在维持,
而且想必你也听说了,大晋即将与大曹开战,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每逢此时皆会有一些痴心妄想之辈,想要趁乱到大晋去生乱,趁机坏我画剑山根基,
故此次你的任务便是去往边境,坐镇一县,连同宗门外事弟子一起处理人祸事件,稳定人心,并伺机寻找有修仙资质者将其带入宗门,提醒你一句,宗门并非法理无度,而是奖惩有制,若是做错了事,便要酌情罚你俸禄,而若有功,亦会量情予你奖励。”
杨远明说道。
“多谢长老指点,只是不知,我宗门外事弟子为何人?”太史涯问道。
“便知你要这般问,不过我正要告诉你,外事弟子最次也要筑基并进入成为外门弟子之后方能担任,是吾宗门在世俗中常驻的最高力量了,而外事弟子之上还有【世俗行走】,则要再上一层,境界达至【开光】后方可,故尔即便如今已然入门,亦切记不可狂妄自满,
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至于负责统领你的外事弟子具体是谁,等你到了地方自会知晓。”杨远明回答道。
“弟子必当谨记。”太史涯恭敬道,同时也方才知道一件事,不是仙人不在世,只是仙人不见面。
虽然修士不算仙人,但其实在凡人眼中,修士与仙人其实是并无不同的。
随后杨远明提前将半年俸禄,即是六颗元炁丹交给了太史涯,并讲了一些另外之事后便让其离开了,从始至终,太史涯都没有越过接引大殿,真正走到其余三十一山前见上一眼。
——————
上山时有字舟摆渡,而下山时则只能凭借双腿,等到太史涯一步迈出护山大阵后,向后看去时竟什么都看不到,只能见一座座被云雾笼罩的山峰了。
甚至他还看到了一些山野村夫进山来打猎采药,只是在快要遇上浓雾时总会莫名离开,而且看其神情丝毫未能感觉到不对之处。
见状太史涯也只能在心底感慨,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这些采药人、猎人或许世世代代都住在这座仙山脚下,更是日日夜夜祭拜仙人,请求保佑平安顺遂,却从不知道原来仙山与仙人就在自己身边。
太史涯跟上了其中一伙采药人的队伍,请他们把自己带下山去,性格淳朴的这群人欣然同意,丝毫没有考虑为何在这深山老林会碰上这么一位衣着华贵、独自前行的公子哥。
听闻山民有智,能辩妖邪,不知这些人是否是看出了太史涯并非妖邪才带上他,还是单纯的压根没往这方面想。
毕竟一般来说,山里的妖怪吃人,都是逢男化女,遇女为男的,大概没有哪个妖怪会同性而上吧。
PS:(@大三待三年Ivanash)谢你推荐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