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老,弟子正安为接引弟子一事复命,多谢长老所借字船,这位便是新弟子了。”傅之仲走在前面,朝坐在一桌前的白袍老者恭敬道。
太史涯正暗暗打量着四周环境,发现接引大殿并不如自己所想那样内置奢华,而是如外面一般朴素,除了刷的洁白的墙面外,便只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和一位老人了,其余竟连一位弟子都无。
“弟子太史涯,拜见杨长老。”太史涯拱手作揖道。
“嗯,不错,看起来倒也有些灵性,怪不得平海道友与我说你虽天赋差些,但必有机缘傍身,不会真在世俗待个十来年再上山。”杨长老拂须说道。
“叫长老见笑,在下那只不过是得一时侥幸罢了。”
太史涯听出对方竟对自己得到灵草并提前上山一事早有预料,顿时对修士手段更加深了一层了解,只是应承之余不禁有些担心,自己偷偷修炼魔门口诀一事是否也被发现?
“尔何须谦虚?须知能得机缘者众多,然能把握住者极少,你能在机会当前时果断出手拿下,这便是你自己的本事了。”杨长老说道。
“杨长老谬赞。”太史涯说道。
“好了,不必再于此事多言了,正安,你且去寻你家师长前来,我先在此将宗门事情告于他知。”杨长老摆手说道。
“是,杨长老。”傅之仲自打进了这接引大殿后便收起了笑容,言行举止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逾越,由此可见,画剑山规矩应当的确比较严苛。
待到傅之仲离开后,杨长老大袖一挥,便见一上等檀木椅出现在太史涯身后,而后其挥手示意太史涯坐下。
“其余弟子是没这个待遇的,然吾方才观尔一气登山,早已体乏神虚却仍能咬牙坚持,叫老夫好生喜欢,这座便就赐你了。”杨长老说道。
“多谢杨长老。”太史涯拱手道。
“嗯,你倒也挺知礼数,如此甚好,老夫便也不用手把手再教你这些了,不过老夫仍要告于尔知,修真一途,要尊重天地礼法,要敬重师长前辈,切勿目空一切,狂妄自大,此实乃自取灭亡之道,尔可知晓?”杨长老说道。
“弟子记下了。”太史涯再度拱手作揖。
“嗯,记下便好,不过我还要告诉你另外一事,那便是吾等修真之辈,行的乃是与天争命、同地斗雄一道,故虽不可有傲气,却万不可无傲骨,只敬可敬之人,只尊当尊之辈,其余者便皆无不同。”杨长老说道。
“多谢杨长老指点。”太史涯说道。
“我画剑山拢共有二十四分支山脉,一座纳灵接引山,四座四象护灵山,一座入云宗主峰,旁侧有画与剑二山,加起来刚好是三二之数,而除去四象护灵山、入云宗主峰和纳灵接引山外,余下二十六则分为画山一脉与剑山一脉,你日后便也要选择其中一支入驻。”杨长老点点头说道。
“敢问杨长老,这两脉有何不同?”太史涯问道。
“画山一脉主修炼制法器、丹药,刻画符箓,培植灵草灵药,学习阵法禁制;剑山一脉则主修神通法术,五行遁法,飞剑斩敌之道。”杨长老说道。
“如此一来,岂非画剑双绝?”太史涯问道。
“不错!正是画剑双绝。”杨长老满意的点了点头。
“弟子可以自选入驻哪一脉么?”太史涯问道。
“当然,不过一般都会有宗门师长助其选择,毕竟尔等初入修真之道者,有许多不知天高地厚,平白在无用之事上浪费了时间。”杨长老说道。
“多谢杨长老解惑。”太史涯说道。
“嗯,此等小事,不足挂齿,等下平海道友来后会再为尔解释详细,哦?说到便到么,平海道友。”
说着杨长老站起身来拱手作揖,太史涯也跟着站起身来回头看去,只见一中年男子出现在接引殿门前,正往里走着,定睛一看,正是那位传授太史涯仙法的李姓仙人!
不,应当称其为修士,并看起来【平海】正是他的道号。
“德明道友。”李姓修士边往里走边拱了拱手,以作还礼。
太史涯心中一动,【德明】应当就是这位杨长老的道号了,只是身为弟子没有直呼长辈道号的权力,应当继续尊称其为杨长老。
“见过仙人。”太史涯趁李姓修士转头看来时,恭敬拱手作揖,并口称其为仙人,是因为当初在太史家时便一直是这个称呼。
“师弟,来时我便告知于你,不可随意称呼仙人之名,你怎忘得这么快?”傅之仲在杨长老说话时从不插嘴,而今李姓修士在此却大胆开口,看样子应当与其有些关系。
“正安,莫要训斥你的师弟,身为师兄便是要大度一些,更何况他是不懂这些的,我记得你叫太史涯罢?以后你可以唤我为李长老,仙人之名便千万不要再喊了。”李长老说道。
“是,李长老。”太史涯点头应下,而傅之仲还是有些生气太史涯没听他的话。
“好了好了,些许小事而已,何足挂齿?”杨长老甩袖说道。
“哈哈,德明道友果然敞快!德明道友,不知方才你是否已将画剑双脉一事告知与他?”李长老说道。
“当然,此乃老夫份内之事,理所应当这般做,更何况他是平海道友亲自指点的后生晚辈,我对他也是很感兴趣的。”杨长老笑道。
“那便多谢德明道友了,既然如此,太史涯,我且问你,你对德明道友所说画剑双脉有何看法?”李长老问道。
“李长老,弟子请入剑山一脉,画山一脉,非我所愿也。”太史涯拱手道。
“哦?你这便有了选择么?”李长老惊讶道,同时看了杨长老一眼,心中猜测其给自己找来的后辈是否说了些什么。
“平海道友多虑了,吾只是为其说明了画剑两脉的主修方向,其余一概未提,更何况此子说到底不过一五行杂灵根,还不至于叫我出口相劝。”
杨长老立刻明白李长老的意思,自然不愿意被人误会,于是直接敞开了说。
“德明道友如此敞亮,叫我心生愧疚,在下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实在是对不住,还请德明道友谅解。”这位李长老也是心性极好,竟然如此坦然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那么太史涯,我问你,你为何要选择剑山一脉,而不选择画山一脉?”李长老继续问道。
“李长老,弟子惭愧,实际上弟子想的是二者兼顾,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故只能舍去其一,而剑山一脉修习神通法术,来去自如,正是我心中最想学到的,所以便只能忍痛割舍画山一脉了。”
太史涯大大方方说了出来,他已经看出,这两位长老都是心胸豁达之人,故而即便是他说错了话,应当也不会受到什么责难。
“哈哈,好一个来去自如,不错,吾剑山一脉,修的正是这般逍遥快活,神通法术,随手拈来,但有不服,一剑寻之,德明道友,你指点的这后生倒是很有眼光嘛。”
杨长老这番一说,太史涯便立刻明白其人必然是剑山一脉,而且听其话中细节,当初指点自己的这位李长老,应当属于画山一脉。
如此一来倒有些麻烦,毕竟熟人好办事,太史涯还是想着能够跟随这李长老修行,如此一来日后有了什么难处也更好开口些。
“德明道友此言不差,不过画山一脉亦是不弱于人,太史涯,你可知道修真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李长老问道。
“弟子不知。”太史涯说道。
“那么我便告知于你,你记住,是‘地、侣、财、法’。”李长老说道。
“弟子不懂,还请长老解惑。”太史涯说道。
“好,那我便告诉你,所谓‘地’,所指有二,其一为风水宝地,或是洞天福地,其二则为地位,说的是道之一字在你心中的地位,尔亦可将其称之为向道之心;
侣,是你这修行路上的良师益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有良师指点,常与益友坐而论道,则道成矣;
而这第三点,便是财了,修炼若有丹药相助则进步远超他人,为战时若有上好法器在手则如比他人多半个帮手,行事时能得符箓相助则事半功倍,而要想得到这一切的前提便是财;
至于法,说的正是修行之法,神通之法,其实其并非要比前三样差了,只是若无前三样作为根基,那么学法也就无从提起罢了。”
李长老边说边将眼睛向杨长老瞥去,往日里杨长老镇守接引殿,难免一时感慨会对弟子说些有失偏颇之言,若自己没听到便就罢了,可若是听到了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一旁的杨长老自然也听出了李长老的言外之意,此时按理说后者身为长老之尊,何须对一尚未正式入门的弟子多说这些?故自然是要以太史涯为由从画剑二山中斗上一斗了。
“多谢李长老解惑,弟子这才恍然大悟,然弟子仍旧选择剑山一脉。”
杨长老正要开口,却没成想太史涯如此心急,几乎未有停顿便接上了话,且言语中十分肯定,无丝毫迟疑之感。
“你这人,怎么不知好歹!”
跟在李长老身后的傅之仲再次忍不住开口,来时路上见太史涯对自己言听计从、态度恭敬,本以为又要多一师弟,却不成想其心中另有主意,顿时有种被人背叛之感。
“正安,休要胡说八道,你师弟无论选择何种道路都是他的自由,何来不知好歹一说?莫非你忘了为师曾与你言,命中无时莫强求么?”李长老皱眉训斥道。
“是,师父。”傅之仲不甘心的看了眼太史涯,然后低下头去,而胸中有股子无名怒火烧了起来,但太史涯却是一直目不斜视,根本未曾理会他。
“既然这样,那么你便在此拜入宗门吧,我与德明道友便做你的引路人,日后你就是剑山一脉弟子了。”
李长老似乎并未因此生气,其人宽宏大量也着实令人刮目,言语间十分轻松,仿佛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一样。
太史涯见其模样松了口气,又偷偷瞥了眼旁侧的杨长老,见其亦未抓住此次机会落井下石或是暗含嘲讽,更是心中敞快许多。
‘如此看来,画剑山虽有内斗,却是良性竞争,同时又相辅相成,这样一来,我便不用害怕一入门便得罪一位长老了。’
“嗯,平海道友大量,令老夫心中佩服,拜入宗门一事莫敢不从,只是还有一事,那便是这这弟子的道号,该由谁来赐予?”
杨长老边说边挥动衣袖,只见一瑞兽捧仙图出现在大殿后墙上,而桌上则不知何时摆上了一香炉。
“本该是我来的,只是这弟子如今已经决意选择剑山一脉,而我身为画山一脉长老,便就不太合适了,所以只能请德明道友费心了。”李长老摇了摇头说道。
“平海道友此言差矣,此弟子虽选择我剑山一脉,可他的领路人始终是你,正所谓尊师重道,若他未曾蒙得平海道友指点又怎会有今日,故此道号当由你我共同来赐才是。”杨长老说道。
“共同来取?”李长老讶然道。
“正是!由平海道友取一字,再由我取一字,两字合一便为此弟子道号,如何?”杨长老说道。
“哈哈,有何不可?德明道友此意当真高明!”李长老说道。
站在一旁的傅之仲听闻两位长老交谈,顿时妒风大起,吹得刚才那股子怒火更加雄伟,几乎是瞬间就要吞噬他的理智。
‘竖子怎有这般运气?不过一五行杂灵根之辈,若非师父垂怜,此生都无法入道修仙,如今却能得两位长老同时赐号,这是何等荣幸?又为何会落在他的头上?早知便不该带他过来,直接告于师父其人不幸意外身亡便好,大不了受几句责骂罢了。’
不去理会傅之仲心中怨念,太史涯站在一旁却是心中敞快,本以为自己坚持选择剑山一脉之事不给自己带来灾祸便算好了,却不曾想反而因此得一福缘,虽不知两位长老共同赐名一事是否常见,但对自己来说有好处便就足够了。
“既然是平海道友指点其入道,那这首字便由平海道友来取罢。”杨长老说道。
PS:(@Page_Right我的九尾女友)谢你推荐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