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朋友就要真心相待,不要因为小利益就不顾朋友之义。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不能用任何钱财或者珠宝来衡量的,因为友谊是无价的,它给我们带来的利益也是无法估计的。懂得珍惜朋友之义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此外,还要懂得,在功利面前,交友需要谨慎,因为对方可能会怀有歹意。交朋友当交心,功利面前要当心,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交友之道。
生存之道79
不交寡义之人,以避不义
战国时期,列子先跟随壶丘子学道,后又师从老商氏,并与伯高子为友。传说列子修道九年之后,即能“御风而行”。在今天看来这些有点玄虚,但是从中可见列子当时的修行极高。后来,列子隐居郑国四十余年,修身养性,过着远离世俗的隐居生活。
在列子隐居郑国期间,他的生活穷困潦倒,常常食不果腹,脸上常有饥馑之色。一位他国的使者在郑国见到列子,看到列子生活的窘困状况十分吃惊。当他见到郑国的相国子阳后,对子阳说:“列子是闻名天下的有道之士,居住在贵国这么长时间,生活这么穷困,作为相国,你难道不知道这件事情吗?这样的做法恐怕要被人耻笑了。”子阳听后忙问左右才知道郑国有列子这样一个人,而且生活确实十分穷困,于是就让手下的官员给列子送去了数十车粟米。
列子听说相国子阳派人送来了粮食,立刻出来迎接。为列子送粮的官员说:“相国听说你的生活很困窘,特意让我给你送来粮食,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列子说道:“相国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隐居于此没有为郑国做一点贡献,没有一点的功劳,我怎么可以接受相国的恩赐呢?还是请收回吧。”面对送粮的官员,列子再三拜谢相国的恩典,但是却始终不肯接受官员送来的粮食。无奈送粮的官员只好作罢,并把此事禀报相同子阳。
送粮的官吏走后,列子的妻子面带饥色,望着他说:“我听说有道之人的妻子和儿女都可以有饱足安逸的生活,但是现在我和孩子们却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你也知道很久以来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吃的,每天靠一点点稀粥充饥,为什么今天相国派使者送来的粮食你不接受呢?相国子阳知道他以前慢待了你,但是现在特意派人送来粮食证明他认识到了以前的错误,你应该接受才对,这样我们也可以渡过难关,不至于每天忍受饥馑之苦啊!”
听完妻子的话,列子也感到很抱歉,妻子说的话是事实而且也不无道理,但是列子拒收相国的馈赠也是不无理由的。于是他和颜悦色地对妻子解释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了,这些年来忍饥挨饿,确实让你们受委屈了。但是你知道吗,相国子阳对我并不了解,他只是听了别人的话才给我送来了粮食。今天他可以因为别人赞扬我的话给我送来粮食,明天他也可以因为别人的谗言而拿我问罪,这样的人送来的东西我能接受吗?我这样做是为了洁身自保,以防将来的不测啊!”听了列子的话,妻子也默默无语。
后来,果然相国子阳在郑国很不得人心,百姓忍无可忍就起来造反,子阳在混乱中被百姓杀死。
列子在郑国隐居数十年,郑国的相国子阳都没有关注过他,而单凭别人对列子的称赞就给列子送来粟米。列子通过一件小事认清了子阳的为人,从而拒绝了子阳的馈赠。
生存之道
孔子曾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与人结交方面,不可谁人都交,要有所选择。对于那些小人以及不讲道义之人,还是远离为好——以避不义。要结交那些正直之人和讲究道义之人。择善而交,才能得善。
生存之道80
机遇来临时,经得起考验
很多人都是坐着等机遇,躺着喊机遇,甚至连睡着的时候都会梦见机遇。只是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样一来机遇就会像满天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到时候,即使机遇真的来到身边,他们也发现不了,更不用说去捕捉和利用了。
机遇只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也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不可以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关键在于人的准备:经得起考验。
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一个地方隐居。一天,张良独自散步,走到镇东石桥上,见一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的老人坐在桥头上。他见张良走过来,故意将一只脚向后一缩,把一只鞋掉到桥下去了。然后,老人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张良听了有点不高兴,可是一想,他是老人,不多计较,就帮帮他吧。于是就到桥下,拾起了鞋子来,就走到老人跟前把鞋递给老人。谁知那老人不接鞋子,却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张良也没说什么,就又顺从地给老人穿上了鞋。那老人这才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走了。
张良觉得这位老人好奇怪,不是一般人,站着没动,目送老人走远。谁知老人走了很远又返回来了,对张良说:“年轻人,不错呀,我倒乐意教导教导你。过五天,天一亮,你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后忙跪下答应了。
第五天,张良一早来到桥上,谁知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对张良说:“你跟老人有约,怎么叫老人等你呢?”
张良急忙认错,老人说:“走吧,再过五天早点儿来。”说完,一甩袖子走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鸡叫就跑向大桥,还没上桥,就看见老人了,老人瞪了他一眼,说:“过五天再来吧。”
到了第四天半夜,张良就来到桥上等。一会儿,看见老人一步步走来。这次老人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对张良说:“这就对了。孺子可教也。”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部书交给了张良。
张良还想再问,老人不再说话,头也不回地走了。这时天才亮,张良趁着晨光一看,这部书原来是一部珍贵的兵书——周朝姜太公编的兵法之书。张良得到这本奇书后,日夜诵读研究,使之后来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
在机遇来临时,张良经受住了老人的考验——善良,有耐力,终于时来运转了。
生存之道
“机不可失”、“机遇对每个人来是说都是平等的”这些话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是喊机遇,什么事都不做,那么是不会有什么机遇会为他所用的。所以,如果想要抓住机遇,就必须经受住机遇的考验。只有经受住机遇的考验,才会有缘获得机遇。
生存之道81
意志坚定,灵活应变
于谦是明朝着名的抗击瓦剌英雄,浙江钱塘人。他从小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便把那幅画像挂在书桌边,并且题上词,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后来担任河南巡抚,奖励生产,救济灾荒,关心人民疾苦。后又被调到北京担任兵部侍郎。
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线崩溃,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史称“土木之变”。消息传到北京,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从宫里内库捡出大量金银珍宝、绫罗绸缎,偷偷派太监带着财宝去寻找瓦剌军,想把英宗赎回来。结果,当然是毫无希望。
从土木堡逃出来的伤兵,断了手的,缺了腿的,陆续在北京街道出现了。京城里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皇帝下落怎样。再说,京城里留下的人马不多,瓦剌军来了怎么抵挡呢?
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平王朱祁钰监国,并且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瓦剌军。大臣们七嘴八舌,不知怎么办才好。大臣徐有贞说:“瓦剌兵强,怎么也抵挡不住。我考察天象,京城将遭到大难,不如逃到南方去,暂时避一下,再作打算。”
兵部侍郎于谦神情严肃地向皇太后和平王说:“谁主张逃跑,应该被砍头。京城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撒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掉了南宋的教训吗?”
于谦的主张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在京城面临危急的时刻,于谦毅然担负起守城的重任。他一面加紧调兵遣将,加强京城和附近关口的防御兵力;一面整顿内部,并逮捕了一批瓦剌军的奸细。
瓦剌首领也先俘虏了明英宗,没把他杀死,却挟持着英宗当人质,不断骚扰边境。京城不可一日无主。于谦等大臣请太后正式宣布让朱祁钰做皇帝,被俘虏的明英宗改称太上皇。朱祁钰这才即位称帝,为明代宗。
也先知道明朝决心抵抗瓦剌,就以送明英宗回朝为借口,大举进犯北京。
这一年十月,瓦剌军很快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于谦立刻召集将领商量对策。大将石亨认为明军兵力弱,主张把军队撤进城里,然后把各道城门关闭起来防守,日子一久,也许瓦剌会自动退兵。
于谦说:“敌人这样嚣张,如果我们向他们示弱,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我们一定要主动出兵,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接着,他分派将领带兵出城,在京城九门外摆开阵势。
于谦在城外把各路人马布置好后,亲自率领一支人马驻守在德胜门外,让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全部关闭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并且下了一道军令:将领上阵,丢了队伍带头后退的,就斩将领;兵士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将士督斩。
将士们被于谦的勇敢坚定的精神感动了,士气振奋,斗志昂扬,下决心跟瓦剌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
这时候,各地的明军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陆续赶到北京支援。城外的明军增加到22万人。
明军声势浩大,戒备森严,也先发动几次进攻,都遭到明军奋勇阻击。城外的百姓也配合明军,跳上屋顶墙头,用砖瓦投掷敌人。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死伤惨重。
也先遭到严重损失,又怕退路被明军截断,不敢再战,就带着明英宗和残兵败将撤退。于谦等明英宗去远了,就用火炮轰击,又杀伤了一批瓦剌兵。北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生存之道
在危急时刻,意志坚定,沉着冷静,灵活应变,是解除危机最好的武器。这需要当事者坚持正确的主张,并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占据主动地位,从而扭转局势。
生存之道82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战国时,纵横家们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口才,说服各国国君采纳自己的政见。当年的苏秦游说六国采纳自己的抗秦之策,最后身挂六国相印,显赫一时。他的弟弟苏代也成为了纵横家,辗转各国。
有一次,苏代正在燕国做宾客,恰逢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王十分惊恐,因为以当时燕国的武备要抵御赵国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燕王没有办法,只能加紧调兵遣将。苏代得知情况,就自告奋勇,要替燕国当说客到赵国去劝阻这次征讨行动。燕王如获救命稻草,急忙备车准备礼物送苏代上路。
苏代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上下打点,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赵惠文王。赵王因其是苏秦的胞弟,还算礼遇,只是对于伐燕一事,似乎根本不想提及,也十分防备苏代就此游说自己放弃征讨燕国。可是苏代见到赵惠文王,行过君臣大礼之后,只字未提赵国即将伐燕的事情,反倒大谈特谈秦国现今的局势,以及它对六国的影响,尤其是赵国,位处函谷关北,与韩魏恰成一线,是秦国出关后,首当其冲的攻防线。赵惠文王渐渐听入了迷,他很想知道苏代对于这样的局面可有什么良谋妙策。可是苏代突然将话题一转,对赵惠文王说:“大王,可否听为臣讲个故事?”赵惠文王立刻诏准,于是,苏代就不紧不慢地讲起来。
“大王,这是小臣在从燕国来赵国途中,亲眼看到的。小臣途经易水时,天气十分晴朗,就看见河滩上有一只很是肥硕的蚌趴在岩石上晒太阳。可巧了,就在这时从西边飞来一只鹤,它看见河蚌张着厚实的壳,中间露出肥美鲜嫩的肉,着实是馋坏了,想也没多想,就俯冲下去啄蚌肉。河蚌感到了危险,就在鹤的长嘴捉到它的肉前,合拢结实的蚌壳,将鹤的长嘴紧紧地夹住。无论鹤怎么挣扎也摔不开蚌的钳制,最后,折腾得精疲力竭的鹤威胁河蚌说:‘要是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这么夹着我,迟早你会被晒死!’蚌毫不示弱地回答说:‘哼,要是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也不放你,总有一天你就会被憋死!’双方都互不相让,就这么一直僵持着。这时候来了一个打鱼人,毫不费力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捉了起来。”
赵惠文王听了,觉得十分可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可是转念一想总觉得苏代讲这么个故事,肯定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开心,就马上正色,问苏代:“先生如此辛劳,在燕赵之间奔波劳碌,不会只是为给寡人讲个故事吧?”苏代急忙深施一礼说:“大王明鉴。臣之所以讲这个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其中含有一比。大王,现今燕赵就好比这即将争斗不已的鹤和蚌,一个觉得有利可图,一个势必拼死自保。如果赵国强劲的兵锋真的插进燕国边境,毫无疑问会获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是,燕国地处边北,一味深入也未见得能够取得大王想要的战果;要是燕国上下一致抵御,恐怕就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到时候,一直虎视眈眈的秦国,一旦借燕赵两国死斗之际,杀出函谷关来,坐收渔人之利的非他莫属啊!”赵惠文王突然醒悟,这才惊觉自己只关注了北边的燕国,却完全忘了西边的虎狼之秦,这样看来伐燕之举的确不很高明。赵王思虑再三最终在苏代的游说下放弃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苏代之所以能成功阻止赵国伐燕,就在于无论是讲寓言也好,分析时局也好,都是以有利于赵国的角度来说的,或者说,他首先是顾及了赵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而后在此基础上指明燕赵的得失是一致,伐燕不如存燕。最终打消了赵王伐燕的念头。
生存之道
劝服别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晓以利害,而是“设身处地”。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拿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明白对方最需要的是什么,进而确定自己应该以什么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设身处地”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法宝,也是洞悉对手的绝招。
生存之道83
巧打对方名声之牌,迫使其出手相助
汉代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出川漫游,一篇《子虚赋》博得了海内文名。当时的博雅之士,无不以结识司马相如为荣。但司马相如放任不羁,不拘礼节,虽然很贫穷,自有一副高节之士的风度。
有一次,司马相如在外游回成都的路上,路过临邛。临邛县令久仰司马相如的名声,恭请至县衙。此事惊动了当地富豪卓王孙,他也想结识一下,以附庸风雅。但他仍摆脱不了商人的庸俗,故而实为请司马相如,但名义上却是请县令王吉,让司马相如作陪。司马相如本来看不起这班无才暴富之人,所以根本没准备去赴宴。
到了约定日期,司马相如却没有来。卓王孙如热锅蚂蚁,王吉只好亲自去请。司马相如驳不过王吉面子,来到卓府。卓王孙一见他的穿戴,心中早已怀瞧不起之意,司马相如全然不顾这些,大吃大嚼,只顾与王吉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