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不知愁,偶有微恙,喝两大碗热开水,蒙头睡一觉,醒来便可上天入地,拳打脚踢,不在话下。
人到中年,啰唆就多了,坐久了腰疼,站久了腿疼,晚上睡不着,白天想瞌睡,种种“煞风景”的症状一一初露端倪。偶读一篇谈到养生的文章,知晓人的体格过了三十岁就要走下坡路的,并非到了四五十岁方为年富力强;一同事更是出言惊诧,说你们这种插队落户的,过了四十其实就是要大修了。
现实状况是,下坡路也罢,大修也罢,对于中年的人们都是颇为隔膜的,尤其在这改革大潮滚滚而来的时候。让人眼花缭乱的招聘、竞争上岗的启事广告,让人感觉阵阵激荡的股市涨落,让人日觉沉重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荷;不甘放弃的青年时期的梦想和追求,无可奈何的时光和精力的逝而无返,不被人理解或疑人不理解的寂寞和惆怅……通宵达旦的舞厅、卡拉OK,雨后春笋般的“大排档”,一样样汇成了新的夜的眼睛,闪烁着蛊惑人又让人困惑的光亮。喜欢城市处处新增图书馆而不是证券交易所的企盼会觉得受了伤害,有人为曾觉得圣洁的理想唱起了挽歌。
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没有商人的灵魂又过于眷恋过去文化痕迹的心灵会感到痛苦。为前景虑,为事业虑,为生活虑,为无所适从的情感虑,万虑聚集在这小小的心上,怎不把心挤出血来。于是,体温会超过应该停顿的红线,偶有微恙是不足为奇的。
有一回我大约就是这样躺倒的。一夜无眠,只觉得置身于万籁俱寂的夜里,白日倏忽即逝的时光变得骄矜起来。天将拂晓,城市的宁静突然让人觉得陌生,兀地,在几无人声的天地间,令人不可思议地,从附近街心花园的方向,飞出一支圆号之类的乐器吹奏出的曲子,那旋律是十分熟悉的,一支很著名的《小夜曲》——黄昏后,当你在我身旁,柔声歌唱——吹奏者娴熟而充满热情,乐曲执拗而流畅,嘹亮而清新,饱含多少憧憬和甜蜜,一串串音符张开天使的翅膀,向着晨曦微露依然没多少亮色的天空轻灵地飞。想到天亮后这里那里即将腾越起的喧嚣和嘈杂,我突然感到这支吹响在黎明的小夜曲竟有点冲锋陷阵的坦荡和无畏。一曲终了,周遭又复归宁静,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人们仍在熟睡,但我想一定有不少人听到了,人们会怎么想呢?天空里似乎还留着那单纯音响的余韵,我猜吹奏者该是个热恋中的小伙子,那位幸福的姑娘会把这支回荡在晨曦里的小夜曲铭记终生的。
天亮时分,烧退了。我从窗户里探出身去,看到邻家屋顶放飞的鸽群,看到天上几朵似乎飘浮着又似乎一动不动的白云。晨起锻炼的人们一丝不苟,提篮去买菜的主妇认认真真。背起书包的小学生们蹦蹦跳跳上学去了。种种平凡细微的声响组成的人间晨曲淡淡地浸润开去,我无端地想起了列宁所钟爱的小说《热爱生命》,想起了许多恬静而美好的故事,疲累和焦躁渐渐平息下来。
在紧张的节奏中,为着欠佳的身心而稍事休整,有时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