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也即是说,只要人至诚,那么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被他打开。
在这句话背后有一个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
这里的“精诚”放在温州人的赚钱之道中,不妨理解为温州人对赚钱的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当好商人、赚大钱,是温州人的信仰,对这个信仰坚定不移的追求,把所有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奋斗,就是他们最好的“精诚”。这样,不仅“金石”,“金钱”之门也会自然而然为其打开。
35岁的王均瑶的成长是一个典型的温州商人案例:一个16岁辍学的青年,最后成为让资本“飞”上蓝天的企业家,因此成为“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第一人”。王均瑶成功的故事告诉渴望成功的人们:只要敢想敢做、只要集中所有精力努力干好一件事,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1991年,王均瑶还只是一个在湖南长沙讨生活的温州小商人。在春节回家过年的路途中,他和一帮温州朋友在漫长而无聊的旅途中随意聊着天,无意中,他说道:“这汽车开得也太慢了吧。”一位老乡就开玩笑挖苦他:“飞机快,你坐飞机回去好了。”本来是一句玩笑的无稽之谈,没想到王均瑶就认了真,开始仔细琢磨起来:是啊,我为什么不能包飞机呢?此时的王均瑶正值盛年,他仔细地思考后觉得这是一项非常值得投资的项目,不仅可以赚钱,更投合了自己从小到大对天空无尽的向往。王均瑶从此立下了远大的航天愿望。也许王均瑶自己还未意识到,这个美好的愿望就此影响了他的一生,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王均瑶几十年如一日竭尽心力,集中精力想干好这件事,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旦想到了就下决心要试一试。王均瑶就这样迈进了湖南省民航局的大门,开始了他漫长而曲折的洽谈。经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王均瑶居然把飞机包成了。这是1991年7月28日,25岁的王均瑶首开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地降落于温州机场。王均瑶成功地承包了飞机,然而这还只是他迈向成功的起步。王均瑶为了实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梦想,一直不断地寻找着商机、不断地提升自我。在他心目中,始终还记得在他1991年包机成功后,一位记者问他的话:“王均瑶,你今后会不会组建航空公司?”这是他心中的一个心结、一个牵绊。之后王均瑶在经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广,但是所有的努力归根结底都在为最后建立自己的民营航空公司做铺垫。
在做铺垫的过程中,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在首次“包飞机”成功之后,王均瑶将第一桶金投在了奶业上。他判断:“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白酒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年人均喝奶不足7公斤。富起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喝奶。”1994年,均瑶乳品公司成立。许多人熟知的“均瑶牛奶”就此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与普通百姓见面了。在牛奶之后,王均瑶又做起了经营出租车的生意。他在家乡温州以平均每辆70万元拍得了上百辆出租车的经营权,“让每一个温州人都看到了均瑶的牌子”。而三年之后,王均瑶却以平均每辆80万元价格拍卖了百辆温州出租车经营权。原来,王均瑶在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本后,终于要开始回到自己的主干道上,从此,他明确了自己发展的主业——航空 乳业。
不久之后,在充足的资本和经营经验基础上,王均瑶终于“金石为开”,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为了今天的成果,王均瑶经历了太多曲折和反复,他的均瑶集团和武汉航空已经谈判了一年多。为了这个平等竞争的梦,中国的民营企业也等了太久。虽然王均瑶的成功之路在众多温州商人中看起来貌似是极其普通的“发现商机—投资—赚钱”模式,但是王均瑶的经营方式却与众人大大不同。他始终咬住了航空这一总的目标不放,从各方面着手打开商路,最后将资本与成熟历练后的个人经验再用于航空公司的建设上,无论绕了多大的圈子,他的目的是明确的,他的追求过程是执着的。
王均瑶执着地追求建立航空公司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奋斗了数十年,真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一个普通的温州商人,却为世人演绎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创业史,透过他背后的汗水,教会人明白温州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也是他们之所以能赚钱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