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一个好汉三个帮
第三节 关系网内部紧密协作
第四节 善于合作,善于分享
第五节 专业分工,协作共生
苏州与温州虽然地缘相近,在对待生意与朋友的态度方面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型。苏州人常说,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涉及经济往来,合伙做生意更是万万不可,最后生意不成,连朋友都没得做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苏州不少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很注重企业自身的个体业绩,而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展开竞争中的合作,观念深处存在着“商场就是战场”的思想。
但在温州人中,朋友之间不仅可以谈钱,而且谈得最多的就是钱、就是生意。温州商人喜欢和朋友一起分享赚钱的经历、赚钱的想法,温州商人在对朋友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常常和同伴一起合作做生意,抱团打拼,温州商人常常建立友好互助的商帮来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总之,温州商人颠覆了传统商人只言竞争,没有友谊和合作的关系。良好的人脉和团结一心的关系使温州人从草根做起、建立起的中小企业增加了许多生存的概率和发展的契机。
苏州温州商会会长李坚说,温州人一起喝茶聊天其实就是一种信息的交流,一桩几千万上亿的生意往往一顿饭就谈好了。朋友之间合股做生意是最平常不过的了。温州商人从这种“抱团打天下”的模式中,得益颇多。各种商机在亲戚、朋友间传递,纵横交错的社会裙带网络,为温州商人提供了最便捷的信息、资金平台。
“抱团”是温州商人所特有的一种企业生存发展形式。温州商人在融资中抱团、在拓展新的盈利领域时抱团、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抱团度过寒冬……这是一种增强自身实力和对外竞争力的很好的手段。不过,温州人之所以能成功地组建一个团队抱团打拼,还是得建立在诚信互助的基础上,温州人一旦选定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就不会轻易怀疑或者背叛,而是诚信相待。
“抱团”是温州商人赚钱的秘诀,是温州商人团结一心相互帮助的结果。在温州,他们抱成一团做大一种商品,走出温州,他们抱成一团做活各种生意。由于温州人较早就具备了经商意识和商业头脑,走在全国人民的前面有了闯天下赚钱的意识,所以对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有了更早更深入的思考。经过多年总结,温州商人意识到只有做产业集群才可以谋发展,于是温州出现了几十个产业集群,如打火机、皮鞋、服装等都已在国内占有大部分的市场,全国无任何一个城市可以比拟。另外,温州龙头企业通过模范带头效应带动全市形成产业群面向全球进行竞争,使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在“抱团”打拼中最有成效的应该算“温州炒房团”了。虽然温州炒房团在国内毁誉参半,但是在前几年中,炒房团确实横扫大江南北,赚了不少钱。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温州迅速富裕起来后,相对于全国而言,温州人首先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温州的房价很早就出现了市场化的情况。一些闲着没事做的温州太太到上海看到房价便宜,最初只是为了趁便宜买来住,后来这成为了流行于温州的一种风气。大家还相互交流信息、探讨那个地段房价便宜、那个地段发展空间大,由于买房而形成了一个个圈子。再后来上海发展也迅速走上快车,上海房价迅速攀升,温州太太们的钱包刹那间鼓了很多,这就是最早的“温州炒房团”。不过那时的炒房还不是一种商业投机,抱团的作用在其中也体现得弱。真正炒房的开始,是温州人在这次的实践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四处出击,为了增强力量还抱成团一起炒。团结成为温州人抱团出击的基础,对同乡朋友的信任使温州人能够迅速融资,在全国范围无人可敌。
在宏观调控这双“无形的大手”控制下,虽然带有投机性质的“温州炒房团”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温州人的这种团结一心向外扩展生意的经商模式仍在许多地方体现出来。例如近几年来温州商人对商业地产的投资,就颇有当年温州炒房团的风范。由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为首的一批商人采取的就是温州人惯用的抱团方式:由一位发起人发起筹集数以亿元计的开发资金,一般以一到两个大股东为主,加上若干小股东,而整条商业街上至少三分之一的铺位都将名归温州同乡们。温州人讲求“同乡即为财富”,像风行一时的炒房团一样,他们投资商业地产也是有组织的抱团行为。在抱团合作开发商业地产的过程中,“商会”这种温州商人特有的商业组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会是温州商人抱团建立的类似于古代商帮的商业团队,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说,有温州人的地方就有温州商会。各地的温州商会熟悉当地人脉及市场环境,在投资商业地产方面能帮助牵头开拓项目和组织资金,在投资方面也可以防止盲目下手降低风险。商业地产投资成为了温州商人抱团出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有了炒房团的经验,又有老乡做保底,温州商人在新的“炒房”路上走得一路顺利,不禁让人感叹:当年温州炒房团的雄风又回来了!
温州商人不仅抱团打拼,将炒房团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将商会建立到五湖四海,通过商会,他们还共同扩展业务、抵御经济危机、探讨危机面前的应对措施。在海外打拼的温州人也积极主动地靠拢抱团,使在异地他乡打拼的个人不再寂寞,避免了个体经营小、散、弱等劣势,使个体能更好地打入外国市场,开拓更广的市场。在抱团行列之中,温州的制鞋业也十分醒目。
意大利温州鞋商通过抱团使中国品牌成功占领意大利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意大利中国鞋业商会近日在意大利罗马成功登记注册,其成员包括300多位在意大利经营鞋业的温州商人。意大利鞋业商会的成立早已是众望所归,据悉,虽然目前意大利华人鞋业贸易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在意大利的华人鞋业贸易公司各自为政,缺乏“龙头”,处于散、小、弱的现状,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等不利因素影响,意大利华商的鞋类贸易颇受影响,因此温州商人决定“抱团卖鞋”,通过联合起来的方式增强中国鞋业品牌的整体竞争力。目前商会会员已有320多位,均为在意大利的华商鞋业贸易公司,分布在罗马、米兰、那波里、佛罗伦萨等地区。从会长到普通会员,90%以上人员为温州鞋商。通过成立商会,许多鞋商都享受到了切身的实惠和利益,长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有所缓解。
在危机面前,温州服装业制鞋业不仅不忙着起内讧,在内部进行争抢,反而抱得更紧,一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对策,一边相互帮助合作共赢。在温州本地,永嘉阀门企业“大鱼带小鱼”,创立“1+N”合作模式;18家服装企业抱团组建“雪之梦”集团,上马年产2500万件休闲服生产线项目;龙湾凯喜姆科技集团与17家企业整合重组,“集团军”作战……在温州企业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下,温州终于能走过一个又一个经济危机,跨过一道又一道行业门槛,当许多独自作战的企业走向了绝境时,温州本地企业几乎没有在危机前倒下的。除了在温州本地,世界各地的制鞋企业对企业联盟抱团抗战都有了充分的认识,团结成为了温州商人的普遍共识,大家在各自为政的同时,也格外重视区域优势资源的利用,更多地把企业融入到区域的发展圈内,为地区谋利的同时,亦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在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众多温州企业正是靠了在“地区制造”的名号下,抱成团来共同加入到有限资源的争夺当中,硬是挺了过来。
温州商会在温州人的商业行动中一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上海锦丽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介生分析,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温州人的团结,商会令分散作战的各个商家团结起来,能够形成对外更强的竞争力。经商就是要整合资源,商会可以让大家更好地团结在一起,互通商机。温州人之间的交往非常简单,大家一见面,觉得项目好,谈好各自利益就行,不用像外面那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论证、谈判、法律程序。这种简单而直接的方式更有利于伙伴之间建立坦诚互动的团结关系。
某学者认为,这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合作文化,温州人不是生来就有钱的,在创业初期,温州人比很多地方的人都要贫穷,温州人到外面跑生意,订单拿回来了,却没有钱生产,怎么办?“温州人很早就明白,只有先把一个人搞上去,大家才能都有饭吃。“他这样解释道。于是,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便主动凑钱,帮助他尽快安排生产,这是温州最初民间融资一个非常有效也很普遍的方式,当然后来也衍生出了各种形式的抬会、标会。虽然抬会、标会出过事情,但毕竟是极少数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这种融资方式,温州早期如果没有这个方式,也发展不起来。正是靠了大家都一心向一处使劲、团结合作地努力,才能有温州商团的慢慢壮大。
在前期发展中尝到了抱团的甜头,温州人因此逐步形成了合作的文化传统,之后就逐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商会。在商会的平台上,企业可以互相支持,如果一个企业暂时有什么项目不能做,可以分给有实力的同乡。另外,抱团打拼、形成商会有利于企业之间互相学习。他说,人发展到一定程度,自我感觉就会过于良好,企业内部无人敢说他,但是到了商会,都是老板,可以直言不讳,直接指出彼此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企业发展集思广益,大有裨益。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之间取长补短,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缺陷,还有利于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背靠大树好乘凉,温州商会头顶着一片天、脚踏着一方土、风雨中仍高昂着头、冰雪也压不服。温州军团在商会这棵大树荫蔽之下正在平稳蓬勃地发展,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抱团方式紧密合作、团结一心,将做生意赚钱进行到底,继续书写着商界神话。